遇見心理諮商所

遇見心理諮商所 本諮商所提供的諮商服務內容有:個人成長諮商、伴侶及婚姻關係諮商、團體諮商、兒童青少年諮商等,歡迎預約洽詢。 欲預約諮商或想了解其他活動或課程細節,歡迎加入諮商所官方line@
帳號:

遇見心理諮商所配合高雄市政府的公告,於7/29停止上班!請大家慎防豪雨,盡量在家中,不要外出,萬一有必要外出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期盼大家能身心平安。 #遇見心理諮商所  #心理   #平安  #心理諮商  #諮商  #高雄
28/07/2025

遇見心理諮商所配合高雄市政府的公告,於7/29停止上班!
請大家慎防豪雨,盡量在家中,不要外出,萬一有必要外出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期盼大家能身心平安。
#遇見心理諮商所 #心理 #平安 #心理諮商 #諮商 #高雄

當一個小小冒險家文: 王雅萱 諮商心理師兒童界畢業神曲~當一個小小冒險家一開始聽到是在姪子的畢業典禮當時候聽到時就非常觸動自己,是一首充滿力量歌曲其中有幾段歌詞「當一個小小冒險家,勇敢無懼的一起出發不小心跌倒了~拍一拍~告訴自己,不怕不怕啦...
25/07/2025

當一個小小冒險家
文: 王雅萱 諮商心理師

兒童界畢業神曲~當一個小小冒險家
一開始聽到是在姪子的畢業典禮
當時候聽到時就非常觸動自己,是一首充滿力量歌曲
其中有幾段歌詞
「當一個小小冒險家,勇敢無懼的一起出發
不小心跌倒了~拍一拍~告訴自己,不怕不怕啦」
當一個小小冒險家,有愛有趣的一起出發
不小心受傷了~擦一擦~記得說我,不怕不怕啦」

何時長大的我們,已不再勇敢無懼的出發
不再轉身收拾行李跨出每一步當一個小小冒險家
人生本就是一場未知的冒險,不論是畢業踏出校園的第一步,還是在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轉彎,或許我們都需要提醒自己:成為一個「小小冒險家」,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會害怕,而是願意帶著愛與趣味,在跌倒與成長之間繼續出發。

謝謝這首歌,讓我重新省思與相信:
只要勇敢地走,就會有屬於自己的風景。
那怕只是小小一步,也足以讓世界因你而不同。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個人成長 #成人 #兒少

最近剛從嘉義搬回高雄,展開一連串實習與論文的挑戰。每天從早忙到晚,但我仍努力保有每天運動的習慣,那是在變動中,我唯一不變的習慣。生活總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事,即使再努力,還是會有讓人沮喪、挫敗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難以跨越的困...
18/07/2025

最近剛從嘉義搬回高雄,
展開一連串實習與論文的挑戰。
每天從早忙到晚,
但我仍努力保有每天運動的習慣,
那是在變動中,
我唯一不變的習慣。

生活總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事,
即使再努力,
還是會有讓人沮喪、挫敗的時候。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難以跨越的困境,
那些時刻很辛苦,
光是撐過來、活著,
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過得不好也沒關係。
試著在日常中,
找到一件簡單的小事,
每天做一點、做下去——
日子,就會慢慢地過去了。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個人成長

創造生命的無限可能文:劉俐 諮商心理師我平時會去上空中瑜珈的課而這次遇到了讓我非常驚艷的一堂課學員中有位聾人男生📌穿插一個正名小知識使用「聾人Deaf」一詞來稱呼,「聾」字代表著文化認同與特色,而非障礙,是以手語為語言的獨特文化。回到故事這...
11/07/2025

創造生命的無限可能
文:劉俐 諮商心理師

我平時會去上空中瑜珈的課
而這次遇到了讓我非常驚艷的一堂課
學員中有位聾人男生

📌穿插一個正名小知識
使用「聾人Deaf」一詞來稱呼,「聾」字代表著文化認同與特色,而非障礙,是以手語為語言的獨特文化。

回到故事
這實在是非常稀有的身份
首先上空中瑜珈的男生本來就少
聾人同學帶著一位手譯員一起上課
課程中我好奇的觀察他們如何進行
瑜珈在手語溝通上實在是很吃力!
光是老師說腳要內八還是外八
骨盆往前轉等等身體細微的指令
手譯員手忙腳亂的傳遞這些資訊
還沒仔細說明完瑜珈老師就換到下個指令了
他們也努力的跟上老師的指令
空中瑜珈最後會有一串姿勢
老師會幫每個人拍完成照
而最後這位聾人男性和大家一樣一起完成了課堂中的動作
用燦爛的笑容拍下了照片

過程中我不斷想到好多限制
覺得他們來上課好多困難
而當跟著他們一起完成一堂課時
我能感受到他的滿足與喜悅
下課時我和他們小小聊了一下
這個男生因為覺得空瑜動作很漂亮所以就來學
他已經上了6堂課
他很喜歡來上空瑜課
我深深的敬佩與感動
那些限制不一定是限制
人有超越限制的無限可能

當生活日復一日
常常會忘記自己有無限的可能
以為自己只能做原本熟悉的事
很感謝這位夥伴給我一個很深的提醒
去創造自己的可能性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個人成長

遇見心理諮商所(已徵得)📢 招募全職/兼職行政人員📢◤工作時間◢🔹全職行政:週一至週五 13:00-21:00🔹兼職行政:週一至週五午班 14:00-17:30晚班 17:30-21:00每週至少可值3個班◤工作內容◢① 櫃台行政:接聽預約...
04/07/2025

遇見心理諮商所
(已徵得)📢 招募全職/兼職行政人員📢

◤工作時間◢

🔹全職行政:
週一至週五 13:00-21:00

🔹兼職行政:
週一至週五
午班 14:00-17:30
晚班 17:30-21:00
每週至少可值3個班

◤工作內容◢
① 櫃台行政:接聽預約電話及信件、聯絡個案與心理師、收費、接待來談民眾等
② 基本清潔:掃地、收垃圾等
③ 收發 Email、Line訊息
④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應徵檢附資料◢
① 履歷表(基本資料、相關經歷)
② 自傳
③ 兼職行政請提供可值班時段

◤待遇◢
全職行政:30000-34000元
兼職行政:200元/小時

📬 將履歷電子檔寄至khmeet2020@gmail.com
並請於主旨註明「應徵全職/兼職行政人員__OOO(姓名)」
適合者諮商所會再進一步安排面試

🍑味道記憶☀️文:陳怡婷 諮商心理師上個月,媽媽寄來一箱山上阿姨種的水蜜桃。一打開箱子,桃子的香氣撲鼻而來,瞬間我彷彿回到山上阿姨的果園,回想起當時與家人一起採水蜜桃的情景:我們討論著哪一顆已經成熟,坐在樹下吃著香甜多汁的桃子。那份輕鬆愉快...
27/06/2025

🍑味道記憶☀️
文:陳怡婷 諮商心理師

上個月,媽媽寄來一箱山上阿姨種的水蜜桃。一打開箱子,桃子的香氣撲鼻而來,瞬間我彷彿回到山上阿姨的果園,回想起當時與家人一起採水蜜桃的情景:我們討論著哪一顆已經成熟,坐在樹下吃著香甜多汁的桃子。那份輕鬆愉快、心滿意足的感覺,直到現在提筆回憶,依然浮現心頭,令人愉悅。

這讓我想起正念學習中的一個章節,談到如何覺察當下的自己,是處於「同在模式(Being)」還是「行動模式(Doing)」。當我們能經常處在同在模式,去感知當下人事物帶來的五感刺激,便能與當下經驗融合,產生深刻的感官感受。回想在果園時,我望著滿樹桃子、聞著果香、聽著家人愉快交談,也嚐著甜美的桃子,那時的我,不僅享受當下,也在日後的回憶中再次感到滿足。

不過,在我的生活經驗中發現,日常生活中更多時候是由行動模式主導我們完成許多任務。尤其當待辦事項如山高時,光是應付就已耗費大部分心力,更遑論放慢腳步、感受內在心情。一位個案曾感嘆:「這怎麼可能啊?我事情都做不完了!」的確,對許多人來說,完成所有事情似乎才是真正的放鬆。

然而,我想說的是:這兩種模式都是有價值的,也都應該保留在我們的生活中。重要的是學會在其中覺察與切換。

我們可以透過「沉浸式體驗」來學習同在模式所帶來的美好。沉浸不一定要隆重安排,它可以是日常的,比如走路時,全然覺知自己正在走路;也可以是刻意安排的活動,參與自己喜歡的事物,暫時放下手機與思緒,單純地與自己同在。許多人認為大自然最適合進行沉浸式體驗,因為我們都需要來自自然的力量,撫慰內在的心靈。

覺察,則是時時觀照自己當下處於哪一種模式,進一步察覺身心的需求。例如,一天忙到很晚走出公司,走在回家路上,腦中思索晚餐要買什麼、或盤點今天的表現。如果此時發現自己不自覺地加快腳步,不妨就此覺察並試著切換到同在模式。此刻我正走在哪條路上?耳邊有哪些聲音?有什麼氣味?夏日晚風吹拂的感覺如何?當我們感知回到當下,也可以輕輕問自己一句:「今天,過得好嗎?」

同在於當下,能夠豐富我們的五感體驗,帶來精神上的清明與飽滿,也讓我們有機會與自己建立更良好的關係。趁著週末將至,不妨安排一場小旅行或一個能全然投入的活動,讓自己沉浸其中,這些透過體驗所帶來的正向感受,總是最令人難忘。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味道記憶
#同在模式
#壓力調適
#心理諮商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屬於自己的光文:連廷誥心理師(遇見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暨所長)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中,看見愛純媽媽為了養育女兒而放棄自己到首爾發展的夢想。她曾經也有自己成為詩人的夢,卻為了孩子選擇了另一條路。對她來說,這不是犧牲,而是一種生命...
14/06/2025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屬於自己的光
文:連廷誥心理師(遇見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暨所長)

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中,看見愛純媽媽為了養育女兒而放棄自己到首爾發展的夢想。她曾經也有自己成為詩人的夢,卻為了孩子選擇了另一條路。
對她來說,這不是犧牲,而是一種生命的選擇。重要的不是做出哪個選擇,而是在那個選擇中,我們是否誠實地、用力地活著。

重要的不是目標,而是過程。衡量生命的價值,從來不只是達成多少目標,而是我們在每一段人生過程中,是否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有些人在眾人之中閃耀光芒,有些人則在孩子眼中發光;有些人征服世界,有些人則在日常生活裡雕刻愛的痕跡,這都是一天一天的累積。

親愛的妳,不論此刻妳是在照顧家庭、打拼事業,或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路上,請相信,生命每一個選擇都是值得的。
如果還有夢想悄悄地在心裡叩門,別怕,請勇敢地開門迎接它。因為妳有能力,也值得擁有那一道屬於自己的光。

#苦盡柑來遇見你 #夢想實現 #生命的光 #心理諮商 #遇見心理諮商所

👀跟身體保持連結🤝文:柯婷月 實習心理師上週因為連日的高溫,有些中暑身體不舒服了幾天。因為擔心身體狀況影響工作,加上面對身體不適的無能為力,腦袋竟也開始責備起自己的身體,我跟身體的關係站成了對立面也拉開了距離。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找推拿師...
06/06/2025

👀跟身體保持連結🤝
文:柯婷月 實習心理師

上週因為連日的高溫,有些中暑身體不舒服了幾天。
因為擔心身體狀況影響工作,加上面對身體不適的無能為力,腦袋竟也開始責備起自己的身體,我跟身體的關係站成了對立面也拉開了距離。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去找推拿師處理長期的偏頭痛問題。
推拿師邊費力按鬆我僵硬的肩膀,邊跟我分享他如何從身體看一個人有沒有把自己活好,
他說:「人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反映他如何生活。」
我想是因為身體寫實的記錄著人生活的痕跡。🐾

邊忍耐著師傅精準按到痛點的疼痛,邊思考我有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嗎?我有好好生活嗎?
似乎這個痛就足夠回應了。
我跟身體關係總是好遠,而痛像是提醒我需要注意身體的警報器,感覺疼痛的過程讓我能重新跟身體產生連結。
這樣的理解,像是給出一個空間,讓我不再只是一昧的責備身體。

回想起有一年的山海敘事裡的提問此時浮上腦海:『接下來的人生,若往遙遠的前方望去,不論面對順境或逆境,不論世俗或脫俗,只要有什麼跟什麼,你就會覺得自己有活得好?』
敘事看人有沒有活得好,常常是看人有沒有活在自己的偏好故事裡。

我當時寫下:跟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好好感受身體帶來的變化,好好感受身體帶來的訊息,好好對待身體,保持覺知。

想到這裡時忍不住停下來深吸了一口氣,這段時間我有好好跟身體在一起嗎?有好好接收到身體想傳遞的訊息嗎?還是總是為了完成目標而忽略了身體?
我想身體總是能給出最真實的回答。

這週身體慢慢從不舒服中恢復,也希望能提醒自己,時時帶著跟身體的連結,回到日子裡繼續追求渴望的生活樣貌。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身體 #覺知

🪄「產出」的好處🖊️文:吳秉臻 諮商心理師大家常會詢問有沒有可以消化心情的好方法,我以前最常和大家提到書寫的方式,不一定要寫長篇的日記,也不一定要寫流水帳,而是有情緒的時候、悶的時候、卡卡的時候,透過短短的書寫,寫現在的心情、發生了什麼事,...
09/05/2025

🪄「產出」的好處🖊️
文:吳秉臻 諮商心理師

大家常會詢問有沒有可以消化心情的好方法,我以前最常和大家提到書寫的方式,不一定要寫長篇的日記,也不一定要寫流水帳,而是有情緒的時候、悶的時候、卡卡的時候,透過短短的書寫,寫現在的心情、發生了什麼事,寫著寫著會更加了解自己出現情緒的原因,裡面有哪些自己重視、在乎的人事物,既進一步了解自己也抒發心情。

我昨天晚上突然在想,推薦大家的同時,我好像也很久沒有拿起筆書寫整理心情了,於是也照著我和大家說的方式,再次拿起筆自己寫了一遍。✒️

一開始還沒下筆時出現小小的念頭,和大家在嘗試新方法的時候一樣:「寫了會有用嗎?」「好久沒寫字會不會浪費時間,用想的就好?」「這個看起來還好,應該用處不大」

隨著一筆一畫,光是寫了心情、事件、現在的感覺,在我以為好像只寫得出這一點句子的時候,腦袋就跑出來了其他想法和聲音,去補充與擴充,最後寫完的當下,頭真的有比較不悶了,事情好像也沒那麼難了。

這個體驗讓我重新連結回來以前用這個方式梳理狀態的我,也再次體驗到「產出」帶來的抒發與更新。藉著這個熱騰騰回鍋的感受,再次和大家分享,腦袋千萬的思緒,如果習慣只在頭腦想,這些思緒在腦海中繞,沒有出口,歡迎嘗試看看用寫的,感受看看不同的體驗,或許會有不少收穫!

Ps 比起打字,更推薦直接拿筆寫的那種喔~用平板拿觸控筆寫也可以!📝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產出 #書寫 #感受 #心情

🩸讓月經走進日常對話💭文:劉俐 諮商心理師這週參與了一個月經教育的校園擺攤活動很開心可以用擺攤的方式和學生們可以更近距離的對話和分享我自己最初接觸月經的經驗是家人教我怎麼用衛生棉國小高年級時老師把女生和男生分開女生才會上一堂課教大家怎麼用衛...
02/05/2025

🩸讓月經走進日常對話💭
文:劉俐 諮商心理師

這週參與了一個月經教育的校園擺攤活動
很開心可以用擺攤的方式
和學生們可以更近距離的對話和分享

我自己最初接觸月經的經驗是家人教我怎麼用衛生棉
國小高年級時老師把女生和男生分開
女生才會上一堂課教大家怎麼用衛生棉
在我們的文化中月經常是一件需要避諱的事情
大家會叫月經大姨媽、或是那個來
在學校和同學借衛生棉的時候
大家會很快的藏進口袋
還有好多好多
好像月經是一件需要很害羞、不可以討論的事情

直到我漸漸長大
大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生理用品不只有衛生棉
我開始嘗試棉條、布衛生棉、月亮褲、月亮杯、月亮碟片
我好像開啟了新的世界一樣
發現我的經期有更多的選擇
在這次擺攤時我也把各式各樣的生理用品帶去和大家介紹
好多同學們和我當時一樣
好奇驚訝原來生理用品這麼多元
期待可以去嘗試看看新的生理用品

月經教育看似單純
但其實是和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身體意象環環相扣的主題
我很喜歡從貼近大家生活經驗的生理用品分享
不是要告訴大家哪一個生理用品才是最好
而是希望月經是可以被討論的
月經就是我們和身體相處的一部分
是自然的、健康的、需要被我們照顧的
尤其月經來時常有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不舒服
合適的生理用品可以幫我們更舒適的度過經期時間
希望生理用品可以像是我們會討論研究各式各樣的保養品或化妝品一樣
這些產品是來讓我們的生活加分的
我們透過挑選適合的產品來照顧自己
讓自己可以有選擇
在這些選擇和嘗試中更認識自己的身體
和自己的身體建立更好的關係❤️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月經 #月經教育

🪄誰該感到羞恥?不是受害者,而是這個失能的體制🕋文:王雅萱 諮商心理師「我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我太笨才會讓他有機可乘?」「如果當時我反應更快,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件事了?」「我是不是不夠像個『受害者』,所以大家才不相信我?」這些話,無數次出...
25/04/2025

🪄誰該感到羞恥?不是受害者,而是這個失能的體制🕋
文:王雅萱 諮商心理師

「我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我太笨才會讓他有機可乘?」
「如果當時我反應更快,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件事了?」
「我是不是不夠像個『受害者』,所以大家才不相信我?」
這些話,無數次出現在性暴力倖存者/受害者的口中。
她們/他們活在痛苦中,卻還得面對外界質疑的眼光與無止盡的自責。不是因為她們做錯了什麼,而是這個社會錯誤地將「羞恥」丟到了錯的人身上。

❝ 明明該感到羞恥的,是加害者與縱容暴力的社會 ❞

我們總以為現在已是性別平權的時代,然而,實務中我們卻看到:
許多受害者依然不敢開口求助,或在報案後面對無止盡的審問與懷疑。
而更可怕的是,這份「羞恥」並不是她們天生擁有的情緒,而是社會刻意加諸的枷鎖。
這種羞恥,來自社會對「完美倖存者/受害者」的想像。
倖存者/受害者必須符合某種標準:她要拒絕、要掙扎、要當場報案、要能舉證,還不能喝酒、不能穿「太少」、不能跟加害者有任何關係。
只要有一點偏離,他/她就會被質疑、被誤解、被遺棄。
尤其當一位倖存者/受害者鼓起勇氣報案,卻換來「證據不足、不予起訴」的結果,對她來說,不只是失望,更是對自身價值與經歷的深刻否定。
但,我們想說的是:

👊 被侵犯的不是他/她的錯,應該感到羞恥的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 更該負起責任的,是那個讓倖存者/受害者不敢說出口的社會。
💡 性暴力不是個人的問題,是權力的展演‼️

性暴力從來不只是衝動或失控的「個人行為」,它背後反映的是結構性的權力不對等。
從性別、種族、階級,到性傾向、年齡、身心狀況,這些交織的社會壓迫,使某些人更容易被壓迫、某些人更容易逃避責任。
當我們把性暴力視為個案來看,就會忽略整體制度的不平等。也因此,受害者常常無法獲得正義與理解,羞恥感也更深地內化在他們心中。
改變正在發生,我們可以怎麼做?

🔸停止責怪受害者:永遠不要問「他/她為什麼要去那裡」、「為什麼不反抗」,而要問「他/她為什麼要傷害人」。
🔸傾聽與陪伴:當有人願意說出他/她的經歷,請相信他/她,支持他/她,陪他/她走過這段路。
🔸倡議制度改革:要求更友善的報案流程、更具性別意識的司法人員訓練。
🔸讓羞恥回到正確的位置:勇敢說出——該感到羞恥的是施暴的人、是漠視暴力的體制。

#遇見心理諮商所 #遇見 #諮商 #心理諮商 #高雄心理諮商

🤝伴侶關係經營:看見潛藏在冰封底下的愛💌文:蔡佳賢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性平講師-近期對於  #關係 這件事情很有感觸 #關係經營 經常是心理諮商的排行榜前幾名好多的人常常會覺得:1️⃣對方不懂我?2️⃣你還愛我嗎?3️⃣我們之間到...
11/04/2025

🤝伴侶關係經營:看見潛藏在冰封底下的愛💌
文:蔡佳賢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性平講師
-
近期對於 #關係 這件事情很有感觸
#關係經營 經常是心理諮商的排行榜前幾名
好多的人常常會覺得:

1️⃣對方不懂我?
2️⃣你還愛我嗎?
3️⃣我們之間到底算什麼?

這些千古難題,困擾著世上眾多的男男女女
這些問題當然重要,但是,這些問題也很容易讓人陷入死胡同中

❝ 當我們看不見彼此與環境時,就容易陷入兩人之間的對戰狀態,
但,更多時候,我們要對抗的不應該是彼此,而是外在的敵人,不是嗎? ❞

那什麼叫做:「只在兩人之間吵,但沒有看到外在環境?」
其實這便是我經常會提到的:打開 ⟦ 性別與社會文化 ⟧ 的眼睛👀
如同二郎神一般,如果有機會張開第三隻眼
便可以有機會看見:
在彼此吵得不可開交的背後,其實是彼此都受傷了
而人呢,一旦受傷了,很常就只會看見自己的痛苦
也容易在這時候只看到對方的錯、攻擊與傷害
然而,多數時候,其實更真實的狀況是:

❝ 兩個人都受傷了,也都在受苦著,而且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

如果一段關係來到這個階段
通常我會鼓勵來談的雙方,有沒有機會先慢下來
看看彼此的苦,也看看兩人一路走到至今的這些點滴。
-
在過去與一對又一對的 #伴侶 實務工作中
我很少看到哪一對是完全沒有 #愛 的
即便吵架吵得再兇、想要 #分手 #離婚 #外遇 #背叛 #家務分工 #生育 #不孕 #結婚 #教養 #出櫃 性生活 等
幾乎都還是會有愛在裏頭,只是很可惜,有時會因為各種的情緒或是想法纏上
而陷入了一種「這世界只有我最痛苦,對方是千古罪人,對方只要改就好了啊!!!」的死胡同中。
-
❝ 關係的困擾,真的很難硬是化約成誰對成錯的問題 ❞
很多的生活習慣、講話方式、對待方式,
有時雙方會有不舒服,但那背後牽涉到的經常都是:
1️⃣跟這個人成長脈絡與發展環境有關
2️⃣此人所處的性別文化與教條
3️⃣社會文化如何給人貼上一個又一個的標籤與壓力
-
如果兩人有機會在諮商室裏頭,透過伴侶治療師的幫忙(翻譯、轉譯)
一起慢下來,看見兩人到底各自的內在世界經歷了什麼
一起討論外在的各種壓力(有毒的男子氣概、僵化的性別規則、經濟階級、家庭文化等)
那麼真的就會有機會不是拔劍互刺彼此,而是攜手一起征戰外在的世界
-
我自己在心理師的養成訓練中
真的是一半以上的訓練反而是 #關係取向 #系統觀點 的 #伴侶諮商 #增溫會談
當我們有意識地看見關係中受傷的兩個人
或許那份潛藏在冰封底下的愛
就有機會融化一層又一層冷冰冰的誤會與誤解
讓愛重新浮現,讓關係有機會成為滋養彼此的沃土🌱


P.S.以上係以⟬一對一封閉式關係⟭作舉例。
但,關係的樣態有很多種,一對一封閉式關係只是眾多關係中的一種,
未來如果有機會,也將分享其他多元樣態的關係與經營。

#遇見 #遇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 #心理諮商 #婚姻諮商 #高雄心理諮商 
#性別 #異性戀 #異性伴侶 #同志伴侶 #多元性別 #性別友善

Address

高雄市左營區重光路82號1&2樓
Tsoying
813

Telephone

+88673453569

Website

https://forms.gle/1cnc4UNvYK19YYCd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遇見心理諮商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遇見心理諮商所: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