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姿映音樂治療師/ Vivienne's Music Therapy Space

  • Home
  • 廖姿映音樂治療師/ Vivienne's Music Therapy Space

廖姿映音樂治療師/ Vivienne's Music Therapy Space 喜愛音樂與藝術,喜歡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分享生活覺察與自我反思

英國國家註冊音樂治療師執照(HCPC, 編號AS15916)
美國新生兒加護病房照顧音樂治療證照初階受訓(RBL, TIER I)
英國音樂治療協會(BAMT)會員
台中市社會局音樂治療師
--------------------------------------------------------------
學歷:
英國劍橋 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音樂治療碩士(Distinction)
台北市立大學 鋼琴演奏學士
--------------------------------------------------------------
專長:
兒童早期療育、成人精神疾病與個人成長
鋼琴教學(含特殊生)

嗨,好久不見!距離上次擁有足夠的心理空間撰寫文章竟已接近兩年的時間!這段休耕期結了婚,也生了子,看似荏苒的時光對我而言卻是日復一日且快速的過去。直到這兩週,才不可預期的有了時間和自己的空間,久違的自我獨處並對話,簡單晚餐後的悠悠散步竟憶不起...
22/02/2024



嗨,好久不見!

距離上次擁有足夠的心理空間撰寫文章竟已接近兩年的時間!
這段休耕期結了婚,也生了子,看似荏苒的時光對我而言卻是日復一日且快速的過去。直到這兩週,才不可預期的有了時間和自己的空間,久違的自我獨處並對話,簡單晚餐後的悠悠散步竟憶不起上次能夠“不趕時間”是什麼時候了。

從單身,到步入婚姻,再到小孩的出世,身份認同的變化來的接二連三,也或許因我是很需要時間慢慢消化,且想得多的人吧,總有迅手不及之感!與伴侶之間的婚姻生活逐漸磨合的穩定後,又從兩人關係開拓至三人關係:從一條直線變成一個三角形,多出了空間感,亦是增加了許多不熟悉、動力的改變、習慣的捨棄與重新建立、依附關係的連結、溝通與對話...

身份的認同似乎涵括了如何內化舊的自己,然後覺察新的自己、擁抱新身份。在新與舊之間的過渡:該如何拿捏想念、捨棄、掙扎等的準備與迎接,我想是最困難的課題。

人生各階段或許就是如此吧!在青春時嚮往成熟,在成熟時嚮往自由,每個階段該如何安放自己,所帶來的身份認同似乎是一項陪伴著日常的功課。

持續與自己對話,覺察自我,既來之則輕輕安之。

文末,一如往常的分享一些風景與街拍:)

#敬強大的後援團隊
#相隔四年多一月底終於出國了
#在京都想起劍橋 #神戶好歐風
#大阪城神似愛丁堡城堡
#京都與台中的鳥兒們
#音樂治療師喘口氣

Address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廖姿映音樂治療師/ Vivienne's Music Therapy Spac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廖姿映音樂治療師/ Vivienne's Music Therapy Spac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廖姿映 音樂治療師

英國國家註冊音樂治療師執照 (HCPC, 註冊編號AS15916)

美國新生兒加護病房照顧音樂治療證照初階受訓 (RBL TIER I)

英國音樂治療協會 (BAMT) 會員

台中市社會局音樂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