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倫臨床心理師的聊聊遠距心理諮商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的聊聊遠距心理諮商 心理字第000869號,現任聊聊心理治療所院長。專長:心理衡鑑、青少年與成人心理治療、兒童、成年人與老人成長團體

28/08/2025

如何知道他有沒有愛妳?如何知道他有沒有不愛你?他有沒有這麼不愛妳?他有沒有很愛你?

自我涉連關聯詞
拉近心理距離
充滿情緒,不管正負面
有來有往,一聽一說,一動一靜
頓悟

意圖為說謊的沉默很短
誒,填充贅詞多,短沉默,爭取時間選擇表達內容
大腦能量有限,簡單瑣碎,為了欺瞞,沒有因為-所以,沒有太複雜的邏輯性
14:18前期有點焦慮,得逞後竊喜、得意忘形
15:10說謊都不是瞞天大謊
第三視角客觀客氣化,拉遠心理距離
為了欺瞞,編撰不出人、事、時、地、物具體事實
17:02臨床心理抓姦在大腦非在床

4-8歲藉由欺騙展現認知發展里程碑。

完整影片請看留言第一則

#字詞分析 #測謊 #他有沒有這麼愛妳 #如何知道他有沒有愛妳 #他有沒有這麼不愛妳 #如何知道他有沒有不愛你 #情人節快樂

五年前鬼滅之刃即風靡一時,2020.12.25於娛樂重擊上架,獲主辦單位授權於本頻道。2:20電影院眾人悲喜交集放大,與單行本交相對照4:30國小學童比國中生入迷,投射的電影是該族群心底的評估6:20唐鳳來演無慘?我們大家都可以無性別光譜8...
23/08/2025

五年前鬼滅之刃即風靡一時,2020.12.25於娛樂重擊上架,獲主辦單位授權於本頻道。
2:20電影院眾人悲喜交集放大,與單行本交相對照
4:30國小學童比國中生入迷,投射的電影是該族群心底的評估
6:20唐鳳來演無慘?我們大家都可以無性別光譜
8:40原生家庭是每個人心底的羈絆
9:35水之呼吸第11型,萬佛朝宗,每個人可以有自己內化身心靈平衡學派
11:20適合壓抑人看單行本,因為很好哭
15:10高風險家庭
18:30就預測無限城之戰可以拍好幾集。無限or列車是賣座關鍵字。無限記號就是生生不息的涅槃。
19:40正念與呼吸法
25:30社會安全網應從婚姻與原生家庭佈局
27:30家人的羈絆,人成鬼的動力,被滅殺的弱點
29:20光明與黑暗的對峙,恐懼的控制或懷柔的羈絆
31:40生前擁有想望的羈絆,不用成為厲鬼,陽光下行走的人連鬼王都想搶奪,羨慕、嫉妒、恨->在乎、尊重、愛
34:35心理治療把變成鬼的人再變回人,精煉有效率的身心靈大眾傳播,讓每個人都是社會安全網的顧問

歡迎收聽!
Firstory
Podcast
Spotify
#鬼滅之刃

巫婆和心理棄嬰,常常是爸爸造成的你也許今生無法當個富爸爸,無法在外在資源上頭無條件的資助你的嬰兒,但是身心靈豐沛富足的富爸爸你一定辦得到,嬰兒0-2歲神經細胞快速裂解、樹突快速亂長,直到青春期再將無用的枝微末節加以修剪、有用的才保留下來,爸...
08/08/2025

巫婆和心理棄嬰,常常是爸爸造成的

你也許今生無法當個富爸爸,無法在外在資源上頭無條件的資助你的嬰兒,但是身心靈豐沛富足的富爸爸你一定辦得到,嬰兒0-2歲神經細胞快速裂解、樹突快速亂長,直到青春期再將無用的枝微末節加以修剪、有用的才保留下來,爸爸藉由細心體貼的感謝+欣賞,享受心智的介入而不過份越矩代庖,甚至是壓抑媽媽和寶寶的心靈,爸爸和媽媽都會重新活一次有別於自己沉痾的童年,重新活一遍無法改變的過去就是最大的發明和創造,沒有什麼比這個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了。
#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快樂!給新手爸爸們的床邊挑戰讀本,別讓嬰兒的心靈不小心成為豬隊友的化外之地

 #廣泛性焦慮症的認知模型      #憂慮
02/08/2025

#廣泛性焦慮症的認知模型 #憂慮

廣泛性焦慮症的認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 of GAD

台灣的民主進程向來充滿活力,公民行使罷免權是民主監督的重要環節。隨著台灣第一波立委大罷免投票落幕,這場激烈的政治事件不僅牽動了國人的政治神經,更在無形中對社會大眾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政治事件如何影響個人情緒、人際關係乃至生理機能?1....
27/07/2025

台灣的民主進程向來充滿活力,公民行使罷免權是民主監督的重要環節。隨著台灣第一波立委大罷免投票落幕,這場激烈的政治事件不僅牽動了國人的政治神經,更在無形中對社會大眾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政治事件如何影響個人情緒、人際關係乃至生理機能?
1.壓力和焦慮升高、類PTSD
2.情緒兩極化與立場撕裂
3.資訊過載與辨識疲勞
4.倡議落選及其支持者習得無助

維護身心健康的應對策略:
1.設定資訊界線
2.練習正念mindfulness與放鬆技巧
3.維持正常生活作息
4.尋求支持與連結
5.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衛生福利部15-45歲青壯方案三次40分鐘免費心理諮商,聊聊心理治療所員額充足預約中。

社會與公共衛生層面的介入:
1.推廣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社會或心理支持網絡
3.媒體的社會責任
4.政府應對與溝通

如何轉化為提升公民民主素養的契機?提升資訊與媒體識能

1.長期推動資訊傳播、媒體識讀教育以提升吸收、消化處理、產出的知能與批判性思考,教導民眾如何辨識假新聞、理解媒體偏見,以及評估資訊來源的可靠性。

2.芬蘭等國家將媒體素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小培養學童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3.美國的「國家對話計畫」(National Issues Forums, NIF): 該計畫透過引導式討論,鼓勵不同立場的公民坐下來,共同探討複雜的公共議題。

4.英國的「公民大會」(Citizens' Assemblies):召集隨機抽取的公民,在專家引導下,花費數日甚至數週深入學習和討論特定政策議題,最終提出建議。這種模式有助於形成更具代表性和深思熟慮的意見,減少情緒化和極端化的政治表達。

5.加拿大和北歐國家對話文化的建立: 這些國家在學校教育中融入更多關於溝通、衝突解決和尊重多元的訓練,從小培養公民的理性溝通能力。

集體主義影響個體再回放到集體,正反合的哲學參照:個人心理衛生照顧到社會參與

我們借鏡國內外經驗,正視政治事件對國民身心健康可能造成的衝擊,包括個人層面的自我內在照護、社會層面的心理健康支持網絡,以及媒體的自律與社會責任。同時,將經驗轉化為提升民主素養的契機,加強媒體素養與識能、推動理性對話、促進公民的多元參與,共同打造一個不僅政治成熟,更具備心理韌性與社會凝聚力的民主社會。期盼在民主實踐的同時,也能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具韌性的公民社會。

#大罷免 #身心健康 #投票 #選舉 #公民素養 #資訊識能 #媒體識能

叔本華說,人類文明從性而來,柏拉圖講Eros,相對於當代生物學、種姓變化和性學觀點,Freud創生libido,1905性學三論:來源:口腔肛門等黏膜,性源帶;目的:愉悅;過程:嬰兒自戀般的自我刺激行為就是性倒錯;發展:口腔期、肛門期、性器...
14/07/2025

叔本華說,人類文明從性而來,柏拉圖講Eros,相對於當代生物學、種姓變化和性學觀點,Freud創生libido,1905性學三論:
來源:口腔肛門等黏膜,性源帶;
目的:愉悅;
過程:嬰兒自戀般的自我刺激行為就是性倒錯;
發展: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父母受制於社會觀點價值、施加限制而進入欄柵的阻撓,靜止,進入潛伏期,為更大的追求埋伏筆。青春期,感官與溫情兩股潮流匯聚,愛恨沒有區分,情感矛盾,挫折後發展幻想,不再把性對象看得太高,不再誤入歧途,吸吮母親乳房不再是唯一撩撥,克服亂倫禁忌,經過社會和父母的考驗,性驅力加上自我保存,等於生之本能。
病理:青春期之後產生固著。性目的的偏差,扭扭捏捏的,妥協的產物,精神官能症是性倒錯的負片。

理論不僅解釋單一現象,也無法解釋所有現象,後現代導入許多客體觀點,Let's wait and see。
#性學三論 #紅姊 #紅姐 #男莖大屠殺

近年常遇到姑且稱為無性戀、泛性戀、靈性戀族群,這類人的特點:1.高度真誠坦率,表達流暢偏話量多。2.外在經驗開放度高,對剛見面的陌生人比一般人不設防,容易建立安全和信任感。3.愛的客體性別沒有一定,或未定論、未封閉。4.靈性維度高,依照快速...
11/07/2025

近年常遇到姑且稱為無性戀、泛性戀、靈性戀族群,這類人的特點:
1.高度真誠坦率,表達流暢偏話量多。
2.外在經驗開放度高,對剛見面的陌生人比一般人不設防,容易建立安全和信任感。
3.愛的客體性別沒有一定,或未定論、未封閉。
4.靈性維度高,依照快速感受到的安全感、親密感、依附、依戀感來快速投入付出,容易令旁人備感壓力,因為旁人容易依照表面行為而有償還的負擔,殊不知靈性戀者只是想要維持高濃度的安全親密感,並不是以可見的行為或物質來衡量關係。
5.因為感覺對了而容易快速投入和付出,因此也容易快速碰壁受挫和受傷。

如何與人維繫似戀似友的關係呢?常是這類人的重要課題。

心理處方:
1.依照雙方的社會角色來維持冰山上的世俗進退應對。
2.冰山下的心理精神滿足在雙方有默契的時空進行。
3.成長環境、經歷的個人議題需要找機會探討和修通。
4.練習收斂或阻擋自己和他人天真又狂野的思考和習性,內化”成熟大人不令自己和他人尷尬或為難”這句話。
5.可能不夠社會化預判,因此採取行為之前,可時常主動又和善的詢問他人的意向、感受與界限。
6.練習對別人say no,因為可能被毀壞感投射到客體身上而過度付出和保護,需要練習把毀壞感拿回自身,重新擁有好壞感覺才能整合。

你遇過這類人嗎?底下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經驗!
#無性戀 #泛性戀 #靈性戀

課題分離 "Separation of Tasks"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概念,強調個人應該區分並專注於自己的責任,尊重他人的課題不為其過度承擔,從而建立更健康、更自在的人際關係,並藉由《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而廣為人知。如何實踐課題分離於自我成...
03/05/2025

課題分離 "Separation of Tasks"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概念,強調個人應該區分並專注於自己的責任,尊重他人的課題不為其過度承擔,從而建立更健康、更自在的人際關係,並藉由《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而廣為人知。

如何實踐課題分離於自我成長:

覺察: 時常反思「這個問題是誰的課題?最終的後果由誰承擔?」。

劃清界線: 意識到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和負責的,哪些是他人應該負責的。

專注: 將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課題上,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尊重: 尊重他人的課題和選擇,即使自己不認同。

放手: 學會放下對他人課題的干涉和控制慾。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是自己的課題,學習健康地表達和處理情緒,而不是將責任推給他人。

其他細節請詳見官網內文。
#課題分離 #阿德勒

14/04/2025
與內在小孩相逢的練習:1.回想一件最早最早,讓你難過的事情。2.當時的你幾歲?以現在的眼光,去想想當時的你,心裡有什麼渴望、需求和企圖?3.別人對你的反應是什麼?你感受到什麼?4.當時的你,反應是什麼?5.想像現在的你抱抱當時的你,會想跟當...
04/04/2025

與內在小孩相逢的練習:
1.回想一件最早最早,讓你難過的事情。
2.當時的你幾歲?以現在的眼光,去想想當時的你,心裡有什麼渴望、需求和企圖?
3.別人對你的反應是什麼?你感受到什麼?
4.當時的你,反應是什麼?
5.想像現在的你抱抱當時的你,會想跟當時的你,說些什麼?特別是鼓勵、肯定或讚美。

如此練習看看,擁抱內在小孩,與自己和解。
#兒童節 #與內在小孩相逢 #與自己和解

Address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06巷67號一樓
West District
10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的聊聊遠距心理諮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的聊聊遠距心理諮商: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