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鍼還中醫診所-院長
學貫中西醫的人體結構醫師,認為治癒的定義是讓身心靈還原到最初的狀態。 工作洽詢請聯繫:
Nicole Wang
nicolewang@tvbs.com.tw
(1)

又過了一年,能量、心情、各方面都感覺特別好。我一度以為,是否是生命過了一個關卡,宇宙的能量轉向了?會不會,人生就此一帆風順呢?但轉頭一想,我對又着相的自己笑了。這幾年的錘打告訴我人生從來就是起起伏伏。現在的狀態很好,那只是「一時的」。若未來...
24/07/2025

又過了一年,
能量、心情、各方面都感覺特別好。
我一度以為,是否是生命過了一個關卡,
宇宙的能量轉向了?
會不會,人生就此一帆風順呢?

但轉頭一想,我對又着相的自己笑了。

這幾年的錘打告訴我
人生從來就是起起伏伏。

現在的狀態很好,那只是「一時的」。
若未來哪一天狀態不好,也終究會是「一時的」。

與其說,是流年改變了我的命運,
不如說,我漸漸學會接受每一種人生的樣貌與狀態,
無論高低起伏,都能穩定、堅定地往前走。

願看到這篇的你,平安且真實地活著。

<一場落枕,竟讓心悸消失?>---當筋膜歪斜成為多重症狀的關鍵真相---有時候你覺得累、悶、心跳亂,不是因為你太敏感,也不是你想太多,而是你的身體,真的住的太委屈了。那天,一位來看長期落枕的患者,回診時卻說:「奇怪,我的多年心悸也好久沒犯了...
19/07/2025

<一場落枕,竟讓心悸消失?>
---當筋膜歪斜成為多重症狀的關鍵真相

---

有時候你覺得累、悶、心跳亂,
不是因為你太敏感,也不是你想太多,
而是你的身體,真的住的太委屈了。

那天,一位來看長期落枕的患者,回診時卻說:

「奇怪,我的多年心悸也好久沒犯了。」

我們才聊起,原來不是心臟有事,
而是心臟「住的地方」,早就歪了。

---

他原本只是想治那個纏了幾個月的落枕,
但在放鬆筋膜、調整結構之後,
不只落枕改善,心悸也沒再發作。

我笑著說:
「如果你是專程來治心悸的,我大概也是這樣治。」

因為我知道——
「根本不是心臟有問題,是筋膜有話要說。」

---

🏠「細胞的房子」,你有幫它蓋好嗎?

你給細胞什麼樣的空間,
它就會給你什麼樣的表現。

大部分人談健康,只想到「吃什麼」。
但你有沒有想過,細胞除了吃好,也得「住得好」。

就像動畫《工作細胞》裡,
每個細胞都有自己活動的空間。
在我們的身體裡,這些空間其實就是筋膜構成的立體隔間。

筋膜把我們的身體分成一格格「房子」,
如鄰近社區都是同類型細胞——
比如心肌細胞聚集的地方,就構成心臟這棟「大樓」。

問題來了:
當筋膜因受傷、勞損、姿勢不良而扭曲,
房子就像地震後歪掉,
裡面的細胞怎麼可能安心工作?

醫學上稱這現象為「機械傳導力」(mechanotransduction)——
外在張力會影響細胞的功能與行為。

--

😩 萬病不一定同源,但筋膜歪斜常常是一切的起點

這位患者除了落枕、心悸,還有肩膀痛、胸悶、胃酸、睡不好。
各種症狀橫跨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復健科……

你以為是「體質太差」,其實是筋膜牽連出的連鎖反應。

像「手臂—胸廓」這個筋膜區塊,
一旦被拉扯,會一路影響頸椎、自律神經與胸腔器官,
這就是為什麼你吃很多藥,症狀卻好不了的真正原因。

---
🙌 想知道你身體是不是也歪了?試試這個小動作

👉 伸直手臂,看你的「肘心」(手肘內側)是否自然朝上?

如果無法輕鬆轉正,形成與手心及心臟同一平面的「三心同面」,
可能代表你的手臂筋膜正在拉扯胸廓,
深層器官如心臟、肺、自律神經也正在受影響。

這不是靈活度的問題,
是結構警訊。

--

📍 所以,下次你感到心悸、焦慮、喘不過氣時,

不妨從筋膜與結構出發,不一定是再多吃一顆藥,
而是幫你的細胞,蓋一間好一點的房子。

> 「你不是多病,只是住得太委屈。」

---

💬 你也曾經有過「檢查都正常,卻總是不舒服」的經驗嗎?
留言跟我說說你的故事,或是 tag 那些一直在找答案的朋友吧。

---

痘痘狂冒,和你吃的很有關!本集精華內容📍爆痘地雷不要採📍抗痘痘菜單📍B群吃太多的痘痘風險📍3大爆痘體質調理方法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18/07/2025

痘痘狂冒,和你吃的很有關!
本集精華內容
📍爆痘地雷不要採
📍抗痘痘菜單
📍B群吃太多的痘痘風險
📍3大爆痘體質調理方法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我的一次訪談體驗,竟打開了新的身體地圖】我從來沒有想到,接受一場訪談,竟然能這麼啟發我自己。先說我的體驗——其實,一開始我真的很緊張!宋晏仁醫師 宋晏仁醫師 ‧ FLC 減重私房筆記是我們這一輩醫師的老師級人物,接到邀請時,我腦袋自動預設...
09/07/2025

【我的一次訪談體驗,竟打開了新的身體地圖】

我從來沒有想到,接受一場訪談,竟然能這麼啟發我自己。

先說我的體驗——其實,一開始我真的很緊張!
宋晏仁醫師 宋晏仁醫師 ‧ FLC 減重私房筆記
是我們這一輩醫師的老師級人物,接到邀請時,我腦袋自動預設成「論文口試模式」。

但真正坐下來的時候,我發現宋醫師完全不像印象中那種撲克臉的教授。
他風趣幽默、眼神裡充滿好奇,像個不斷探索世界的孩子。
我由衷敬佩——一個人在這樣的位置,依然能持續發現自己的可能性,真的不容易。

整場訪談,讓我開始回頭思考很多習以為常的治療方式:
如果用更大的系統來看,我到底是怎麼理解「治療」這件事的?

也因此我分享了這幾年整理出來的觀點——
一個醫師看病的方法,可能像三種旅行者:
▪ 看路的人:靠直覺與觸感走身體的路
▪ 問路的人:聽身體的回應,陪他找到方向
▪ 查地圖的人:善用前人的經驗,穩穩地走

我也分享了我的願景:
「讓筋膜結構思維,可以成為現代治療策略的一部分。」

訪談中談到了肩頸痠痛、大小臉、腰痛……
這些症狀背後,藏著什麼樣的筋膜故事與空間關係?

很感恩有這次機會,也誠摯推薦大家看看這段訪談。
歡迎點進來,一起探索身體與治療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腰痛好不了,你是肚子漏氣>-中醫用一條輪胎,教你看懂慢性腰痛治療腰痛的關鍵不在腰,反而在恢復腹內壓。這個禮拜有蠻多下背痛的患者,其中不乏動過腰椎手術的,打過PRP的,在腰部針灸、針刀的。常見的場景是:「我腰治療後,還是不能久坐,彎腰刷牙或...
07/07/2025

<腰痛好不了,你是肚子漏氣>
-中醫用一條輪胎,教你看懂慢性腰痛

治療腰痛的關鍵不在腰,反而在恢復腹內壓。

這個禮拜有蠻多下背痛的患者,其中不乏動過腰椎手術的,打過PRP的,在腰部針灸、針刀的。

常見的場景是:
「我腰治療後,還是不能久坐,彎腰刷牙或洗頭就腰痠。之前治療好了幾周就又開始痛了。」

我一律請患者躺下,把腳抬起來,縮肚臍一壓小腿,幾乎都是無力的。
我說:「你的重點不是腰,是肚子沒氣了。」

---

👉 腹部像內胎,腰骨像鋁圈

腰部像一顆輪胎。輪胎有硬的部分,也就是鋁圈;而外層是軟的、充氣的橡膠內胎。
一個輪子要能穩定行駛,主要是靠充飽氣的內胎去保護裡面堅硬但提供支撐的鋁圈,這樣才能讓車子順利駕駛。

類比到人體,軀幹的支撐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部分。
後方是我們熟知的脊椎、骨盆、腰肌,偏向硬組織,是主要的骨性支撐結構。
前方的腹腔,能在我們呼吸之間保持正壓,就像內胎一樣支撐軀幹一半以上的重量,同時保護後方的脊柱和骨盆不至於過度磨損,也能讓腰部的肌肉不會太過勞累。

內胎跟腹橫肌最相關,是位於腹腔最深層的核心肌肉,長得非常像是重訓用的腰帶,功能也是束住軀幹、提供支撐力。古代中醫用「帶脈」來囊括其功能。

---

👉 先恢復腹內壓,才能讓腰部治療有用

如果你是那種需要過一段時間的動作或姿勢才會痛,比如說:

▪︎ 走久才會痛
▪︎ 彎腰刷牙或洗碗就腰痠痛
▪︎ 坐半小時不到就開始痠
▪︎ 但彎腰、挺腰感覺都還好

尤其要先考慮內胎沒氣型。
我會強烈建議你盡快恢復腹內壓。
不然,你直接修好了鋁圈(骨盆腰椎),沒氣的輪胎回到路上繼續磕磕碰碰的,常常會白忙一場。

---

👉 簡單測驗,幫你判斷腹內壓是否不足

測驗內胎有沒有氣的方式有二:

1️⃣ **戳側腰法**
在吸氣的時候,去戳你位於八塊肌兩旁的腹斜、腹橫肌。
健康情況下,吸氣時戳起來要比全熟牛排還硬,也就是大拇指與食指捏住時大魚際的觸感。

2️⃣ **壓腿測試**
平躺時,單腳輪流抬平小腿,縮肚臍時,另一人用一個鳳梨的重量往下壓。
如果不能穩定兩秒以上就開始晃動,代表該側內胎沒氣了。

腰痠的位置與內胎可能同側或異側,這或許跟身體的旋轉方向有關。

---

👉 補胎還從爆胎處:肋骨、骨盆、腸胃

內胎與腹橫肌最有關,它的解剖位置跟如何修復它有關:

1️⃣ 上連肋骨
2️⃣ 下連骨盆
3️⃣ 往內連著腹膜內器官,也就是胃、腸、肝、膽……

常見情況:當肋骨被手拉歪了、骨盆被腳踝扯歪了,或腸胃功能出問題,都可能讓腹橫肌無力,讓你的腰長時間累積過大的負擔。

從筋膜結構治療上,我會先用壓腿測試,再依序找到傷處,從肋骨、腳踝-骨盆、內臟這些來源,以恢復腹內壓。

運動治療對於長期療效非常有用,建議用:

▪︎ DNS 動態神經神經穩定術,模仿嬰兒的運動法
▪︎ 紅繩,北歐的懸吊式運動
▪︎ 皮拉提斯

以上三種做腹內壓訓練。

---

👉 內胎好,腰有力,人不老

如果一個大人跟三到五個月的嬰兒比賽,把腳抬向天空,看誰撐得久,你會發現大人沒多久就開始腰痠腿痠了,而小孩還在那邊把腳朝天空玩著,還用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好像問:「你怎麼那麼快就累了?」

其實嬰兒的腰部肌肉並沒有大人強壯,骨頭也還沒發育好,單靠腹內壓就能讓腰跟腿長時間支撐住。而且嬰兒踢人是會痛的,這就是我們內胎支撐力最好的例子。

如果您是用修鋁圈的方法腰還是痛,我強烈建議您參考這個邏輯,找出真正傷處。

睡的好,大腦排毒才會好!本集精華內容📍大腦排毒的重要性與身體影響📍中醫觀點用這三味調理身體📍好睡的食療菜單-讓你掌握味道原則!📍長期吃安眠藥的影響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06/07/2025

睡的好,大腦排毒才會好!
本集精華內容
📍大腦排毒的重要性與身體影響
📍中醫觀點用這三味調理身體
📍好睡的食療菜單-讓你掌握味道原則!
📍長期吃安眠藥的影響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05/07/2025

來尋看看身體有沒有顧好,有沒有認真表演

<漏尿別認命,分清漏法就搞定>漏尿像懷著顆不定時炸彈,彎腰怕閃尿,聊天不敢笑。即使褲子也沒濕,但你早已擔憂那股味道被人察覺。很多人以為「老啊沒效」、「壞去了」,但漏尿可以被理解與被改善的。阿銘師想借一支「水壺」,來帶大家看懂:漏尿如何發生的...
29/06/2025

<漏尿別認命,分清漏法就搞定>

漏尿像懷著顆不定時炸彈,
彎腰怕閃尿,聊天不敢笑。
即使褲子也沒濕,
但你早已擔憂那股味道被人察覺。

很多人以為「老啊沒效」、「壞去了」,
但漏尿可以被理解與被改善的。

阿銘師想借一支「水壺」,
來帶大家看懂:漏尿如何發生的?
又該怎麼面對?

中醫與西醫各有不同的著力點,
但前提是:先分清楚哪一種「漏法」:

1️⃣ 關不住
2️⃣ 滿出來
3️⃣ 太敏感
4️⃣ 混合型(前面幾種混在一起)

---

留言區分享一個「比凱格爾運動更有效的功操」影片,
歡迎分享本篇文章後享用。

---

1️⃣ 咳嗽、用力時「閃」尿、關不住型

■ 特色:
▪︎ 常在「出力」時漏尿:咳嗽、打噴嚏、大笑、跳躍、提重物
▪︎ 沒有強烈尿意,卻「一用力就滴出來」
▪︎ 漏出量通常不多,但發生頻率高
▪︎ 曾生產過,尤其是剪過會陰、剖腹產、或曾產程不順的女性。
▪︎ 更年期女性。

像壺蓋關不緊的軟水壺,
,一受到壓力就擠出尿液來。

---

■ 蓋子其實有四層

表面上是身為壺蓋的骨盆底肌(會陰部)無力,
使憋尿的括約肌關不住尿液;
但實際上,真正的壺蓋應該是「連環鎖」,
共有四層肌肉合作,才能發揮最大的「控尿力」:

▪︎ 橫膈膜
▪︎ 臀部肌肉(和會陰部的筋膜層相連)
▪︎ 腹橫肌(腰兩側的深層核心)
▪︎ 骨盆底肌(鎖尿液最後一個蓋子)

以上三者與骨盆底肌協作,
才能讓壺蓋發揮最大效益。

--

■ 從結構、內科、訓練層面恢復「四層蓋子」的合作。

▪︎ 結構:
不只針對骨盆底,而是從手臂與足弓開始,分別修復四個蓋子的結構。

▪︎ 內科:
肝經的影響是顯著的,經驗上疏肝藥可增強骨盆的懸吊系統(懸韌帶)的力量,
比如四逆散中的枳實。

▪︎ 訓練:
DNS (動態神經穩定術),
同時訓練四個蓋子的協調性。
有別於重點在會陰部的凱格爾運動,
研究顯示 DNS 比凱格爾運動更有效改善漏尿。

---

2️⃣ 持續、慢慢「滲」出來,滿出來型

■ 特色
▪︎ 漏尿不是瞬間的,是長時間慢慢滴出來
▪︎ 排尿時常覺得「解不乾淨」、「還有殘尿感」
▪︎ 尿流細、卡卡的,要用力才尿得出來
▪︎ 有時候「沒感覺尿意」,卻褲子已經濕了
▪︎ 常見於男性(如攝護腺肥大)、或糖尿病等神經病變者

無法排空尿液的膀胱,
像是一個「裝太滿又塞住的水壺」,
在腎臟持續「倒入」新的尿液之下,
只能從壺邊慢慢滲出來。

---

■ 膀胱熄火,尿路卡鎖

中醫認為膀胱排尿如煮開水,
由命門火燒著水壺產生「氣化」作用。
膀胱一冷就無力推動,
小便如「涓涓細流」,還需要靠拳頭壓尿。

膀胱也是下腹內臟的核心,
熄火容易伴隨夜尿、腰痠、膝無力、怕冷、大便不成形等等衰退。

經驗上,四逆湯這類的處方,
可以像火星塞一樣重新點燃鍋爐。

---

3️⃣ 突如其來好想尿,太敏感型

■ 特色
▪︎ 尿意來得突然又強烈,「還沒走到廁所就來不及」
▪︎ 容易被聲音、冷空氣、水流聲刺激就想尿
▪︎ 常常「頻尿」、夜裡也要起來好幾次上廁所
▪︎ 每次尿不一定多,但尿急感很強烈
▪︎ 常見於中老年人、神經相關疾病者
▪︎ 感覺就像「水壺感應器太靈敏」,風吹一下就自己開閥放水

---

■ 膀胱「被」燒到,尿意亂報到

這類型膀胱像是「過熱的水壺」,
稍微再一點刺激就潑濺出來。
常被診斷為「膀胱過動症」。

以中醫的視角,
大多數是「火氣」與「濕氣」造成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火氣不一定在泌尿系統,
全身上下的火氣,都可能導致膀胱太敏感。

如果一直被當成膀胱慢性發炎,
長期使用抗生素而效果普通,尤其要考慮。

這時候除了脈,兼併的症狀也有參考價值。

▪︎ 失眠/胸悶/心悸:
可能來自神經系統或肝膽經的火氣,比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口乾、汗多、怕風:
可能是胃火大又偏虛,如白虎加人參湯。

▪︎ 口舌潰瘍/煩躁/小便少又顏色深:
可能是心火大,類似導赤散証。

▪︎ 其他……

中醫看漏尿為「被害者」,找到源頭才能有效鎖尿。

---

願大家都能上車大笑,下車再尿尿。

<好死,就要學著好活>如果生死有命,「病多久」至少是我們的可以掌控的,如果還是生病了,「臥床多久」也是我們可以著力的。●生命=來自壽命-躺床跟躺棺材的時間「有效生命」這個概念是我被減藥藥師胡廷岳啟發的。他是我做公益的好夥伴,深深欣賞他的正直...
25/06/2025

<好死,就要學著好活>

如果生死有命,「病多久」至少是我們的可以掌控的,如果還是生病了,「臥床多久」也是我們可以著力的。

●生命=來自壽命-躺床跟躺棺材的時間

「有效生命」這個概念是我被
減藥藥師胡廷岳啟發的。他是我做公益的好夥伴,深深欣賞他的正直誠信,以及減少臥床的使命。

他的新書<健康到最後>,藉由故事與方法一步步引導讀者許自己一個自由的未來。我想像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是跟深愛的朋友家人邊喝酒邊開懷大笑,而不是臥床插管聽著呼吸器的嗶嗶聲。

推薦這本書,如果我們註定要死,願大家都好好活。

怎麼一用力,就漏尿?這集精華重點:-釐清自己是哪類型的漏尿體質-中醫觀點怎麼調理?吃什麼保健?-除了凱格爾運動,###功操找回「控尿力」。產後漏尿、老化後漏尿、頻尿這招練起來,讓你的水龍頭收放自如!影片連結在留言區
20/06/2025

怎麼一用力,就漏尿?

這集精華重點:
-釐清自己是哪類型的漏尿體質
-中醫觀點怎麼調理?吃什麼保健?
-除了凱格爾運動,###功操找回「控尿力」。

產後漏尿、老化後漏尿、頻尿
這招練起來,讓你的水龍頭收放自如!

影片連結在留言區

16/06/2025

【醫痛三維度,思路決勝負】
──痛點治標、因果治本、系統治根!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治療上也是如此。

認出自己的治療是那種解,
如果卡關,可以往下一個層次思考。

引發我思考的,是一位商界兄弟分享企管的決策方法:

▪︎ 症狀解:針對表面問題處理
▪︎ 因果解:尋找直接原因
▪︎ 系統解:著眼長期根本改變,並且允許錯誤。

從這個架構,我重新去看我在疼痛治療上的學習歷程。

---

👉 症狀解:痛哪醫哪,先堆沙包再說

面對急性疼痛時,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治痛處」:
局部針灸、止痛藥、整復、徒手治療。

這些方法,就像黃河氾濫時先「堆沙包」、築堤防——
先把水擋住,讓人別那麼痛。

症狀解很重要,
但如果療效不佳或反覆發作,
別急著放棄,而是思考:
中上游是否早就出了問題?

---

② 因果解:痛處醫不好,想想痛處以外的可能性

所有的歪斜,都是為了更大的平衡。

身體的痛,可能來自看似無關的部位。

📍案例:腳踝 → 頸椎壓迫

一個老友是知名職籃老闆,但某天投籃一仰頭就手麻,被斷為頸椎神經壓迫,建議頸椎打針增生療法或開刀。

但侵入性治療除了風險,術後更只能打老人球,等於退休。他不願高掛球鞋,於是來找我。

我發現:
頸椎只是被牽著走的下游,
真正的問題,在腳踝。

他腳踝長年舊傷,筋膜歪斜一路往上傳,
脖子只是代償角色,才逐步壓迫神經。

我從腳踝調整,身體一鬆,頸椎壓力解除,他又能打三對三鬥牛。

▶︎ 磨損來自歪斜,
▶︎ 歪斜是為了代償錯位,
▶︎ 若只治痛處,身體會製造新歪斜來平衡。

就像黃河中上游放牧過度,
水土保持不好,下游淤積決口只是遲早的事。

---

③ 系統解:為何一點小傷也無法容忍?

健康的系統不是永遠沒問題,
而是「容錯」的能力強。

就像長江有洞庭湖、鄱陽湖可調節水量,
暴雨不氾濫,乾旱不枯竭。筋膜系統也應有彈性,不該一點受傷就氾濫成災。

《黃帝內經.海論》提到身體四大緩衝系統:

▪︎ 呼吸 —— 橫膈膜滑動筋膜
▪︎ 腸胃 —— 氣血修復與內臟筋膜中樞
▪︎ 大腦 —— 睡眠與情緒修復筋膜
▪︎ 血液 —— 滋養筋膜、維持彈性(中醫常從衝脈調整)

久病或複雜病,不只是找原因,
而是要重建整體的「容錯能力」。

📍案例:不得動彈的阿姨

這位阿姨曾做過腰椎手術,
恢復後一度好轉,卻又再次受傷無法動彈,感到十分氣餒。

我懷疑是因腰椎打過螺釘,彈性較差而不耐某些的姿勢。然而,第一次從因果解的方法治療,只有減痛,仍不能動彈。

複診時,我從系統解重新思維,把脈發現心臟跟胃的能量比較低,胸廓的筋膜較緊繃。

我重新從系統解出發,把脈發現:
她的心臟與胃能量偏弱,
胸廓筋膜過緊,呼吸短淺。

「胸廓?跟腰椎有什麼關係?」

因為螺釘佔了她的腰椎空間已是事實,
但她的身體已失去過去的容許彈性。

由於腸胃血液睡眠都沒太大問題,
我從胸廓筋膜下手,從手與肩膀下針調整。

處理完後,她已能在床上挪動翻身,
還對我比了個大拇指。

後續我再用升陷湯加減,補強心與胃的氣血。

---

症狀,是身體的語言。

治療,是一場對話。

我們需要從治療史中,分辨目前所處的層次,
是症狀?因果?還是系統?

不同的起點,就有不同的解法。

Address

West District

Opening Hours

Tuesday 11:00 - 19:00
Wednesday 11:00 - 19:00
Thursday 11:00 - 19:00
Friday 11:00 - 19:00
Saturday 11:00 - 18:00

Telephone

+88622720062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