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樂動物醫院

沐樂動物醫院 由一對熱愛狗狗貓咪的獸醫師夫妻 Joy & Smile 所創立。由毛小孩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創造一個尊重動物的醫療環境。待寵物醫療如同人醫醫療的慎重及專業。 門診時間
週一至週六
10 - 1230
14 - 1700
18 - 2030
週日休診
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僅早上看診
(10:00 - 12:30)

健檢活動千呼萬喚始出來~~✨✨ 健檢活動將於7/15~9/15開跑啦!前20名參加的加上洗牙可享麻醉9折優惠😍健檢所需時間較長 建議先預約呦!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從FB、官方Line、電話☎️ 聯絡我們喔!詢問前,請先為我們確認要做「哪項方案」...
22/07/2025

健檢活動千呼萬喚始出來~~✨✨
健檢活動將於7/15~9/15開跑啦!
前20名參加的加上洗牙可享麻醉9折優惠😍
健檢所需時間較長 建議先預約呦!

若有任何問題
歡迎從FB、官方Line、電話☎️ 聯絡我們喔!
詢問前,請先為我們確認要做「哪項方案」
如果不太確定要選擇哪項方案的家長們都歡迎詢問我們哦!

七月班表來啦✨❗本月開會日因應助理進修,調整為7/2 (三)❗7/9 、7/30 為助理進修課程日,醫師門診照常但因人力短缺,造成等候敬請見諒🙇‍♂️🙇‍♀️👉徐醫師7/7~7/12 進修心臟課程休診、7/19 內科課程休診👉師醫師7/12...
30/06/2025

七月班表來啦✨
❗本月開會日因應助理進修,調整為7/2 (三)
❗7/9 、7/30 為助理進修課程日,醫師門診照常但因人力短缺,造成等候敬請見諒🙇‍♂️🙇‍♀️
👉徐醫師7/7~7/12 進修心臟課程休診、7/19 內科課程休診
👉師醫師7/12~7/13 進修貓牙科課程休診

健檢活動即將開跑~有任何活動相關訊息皆會公告在粉絲專頁🐾

『毛小孩眼科疾病』『犬自發性慢性角膜上皮缺損Spontaneous chronic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SCCEDs)』『BoBo』是一隻8歲的法國鬥牛梗,因右眼紅腫與角膜傷口到本院就診,經病史詢問後了解已...
27/06/2025

『毛小孩眼科疾病』

『犬自發性慢性角膜上皮缺損Spontaneous chronic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SCCEDs)』

『BoBo』是一隻8歲的法國鬥牛梗,因右眼紅腫與角膜傷口到本院就診,經病史詢問後了解已在其他醫院治療一段時間,但仍沒有明顯改善,後來我們眼科醫師檢查後,診斷BoBo的眼睛是『自發性慢性角膜上皮缺損Spontaneous chronic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SCCEDs)』,也因為自發性慢性角膜上皮缺損最早在拳師犬中被描述,所以也稱為『拳師犬潰瘍(Boxer ulcers)』或『惰性角膜潰瘍(Indolent ulcers)』。

『自發性慢性角膜上皮缺損SCCEDs』是什麼?

SCCEDs是一種狗毛小孩特有的角膜淺表性潰瘍疾病,主因是角膜上皮基底膜未能與前基質牢固附著所致,此疾病的病理生理機轉目前尚未完全了解,但研究指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角膜上皮基底膜的缺損
2. 角膜前基質出現無細胞的玻璃樣變性區(hyalinized zone)
3. 上皮細胞與基質間的附著複合體異常
4. Substance P與降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神經纖維叢異常

SCCEDs與一般單純的淺層或深層(基質性)潰瘍的發病機轉、治療方式或預後完全不同,其特徵表現為潰瘍邊緣具有不附著的角膜上皮邊緣,無法透過正常的上皮創傷癒合過程修復,在眼科檢查時,螢光染色會在潰瘍底部以外出現特有的光暈現象,這是因為染劑流入未附著的上皮邊緣下方所致,而周圍鬆動的上皮可輕易以棉棒去除,這個現象有助於確認診斷,並構成治療的第一步,還有SCCEDs不會發生在貓身上,貓的角膜若出現上皮邊緣不附著的表淺性潰瘍,通常可能跟貓皰疹病毒第一型(FHV-1)感染有關,所以,接下來說明的治療方式與內容不適用於貓毛小孩。

SCCED需要什麼『治療』?

一但確認SCCEDs,若單獨給予促進角膜傷口癒合的眼藥水,像是常用的自體血清、表皮生長因子、玻尿酸,通常效果不佳且仍無法癒合,反之,SCCEDs治療的第一步是『剝除鬆動的角膜上皮(debridement)』,這個操作通常導致潰瘍面積變大,但卻是成功治療的第一步,大部分剝除鬆動的角膜上皮不需鎮靜,使用棉棒即可移除所有未附著的上皮,根據研究指出,單獨使用棉棒剝除上皮的治癒成功率只有約50%,為了提高癒合率,我們還會配合『前角膜基質劃痕(anterior corneal stromal scarification)』,常使用的方法包含格狀角膜切開術(superficial grid keratotomy, SGK)、多點角膜穿刺術(multiple punctate keratotomy, MPK)或鑽石打磨去除術(diamond burr debridement, DBD),也有報告使用繃帶型隱形眼鏡(bandage contact lens, BCL)作為輔助治療,可縮短癒合時間約3天,而BoBo的治療醫師評估後以『棉棒剝除&鑽石打磨去除術&眼藥水』進行治療,這樣的治療通常不需麻醉,在診間即可完成,手術後恢復也相當良好,根據一篇研究統計,194 隻患有SCCEDs的狗經過一次DBD的治療,成功癒合率能達77.4%,平均癒合時間為13天,不亞於傳統認為更積極的DBD+SGK方式,而95%的犬隻能在兩次療程組合內成功癒合,另一篇研究,針對 237 隻眼比較了DBD搭配或不搭配繃帶型隱形眼鏡的療效,結果顯示平均癒合時間約為9天。

在完成角膜上皮剝除與前角膜基質劃痕後,後續的藥物治療就與單純性角膜潰瘍相似,包括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控制毛小孩疼痛與發炎,儘管角膜上皮剝除與前角膜基質劃痕對犬隻SCCEDs具顯著效果,但在其他型態的潰瘍則不適用。

眼睛是靈魂之窗,跟身體一樣需要定期的健康檢查,如果毛小孩眼睛分泌物增加、頻繁眨眼或有異常腫塊,可以預約就醫檢查,找出根本原因並治療。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48004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536611/ & Slatter's Fundamentals of Veterinary Ophthalmology

#沐樂動物醫院
門診時間
10-12:30 (最後掛號中午12點)
14-17:00 (最後掛號下午4點半)
18-21:00 (最後掛號晚上8點半)

祝大家端午佳節愉快🐲六月份的班表壓線來啦!六月份我們第一個星期三6/4休診開會當日不營業😴師醫師24-28上課進修去📕📗📘📙請要約師醫師診的寶寶們記得避開那段時間唷📆
30/05/2025

祝大家端午佳節愉快🐲
六月份的班表壓線來啦!
六月份我們第一個星期三6/4休診開會當日不營業😴
師醫師24-28上課進修去📕📗📘📙
請要約師醫師診的寶寶們記得避開那段時間唷📆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第六篇』『犬貓食物過敏的診斷工具-淋巴球增殖檢測 & 貼膚試驗』隨著醫療研究不斷進步,對於犬貓食物過敏的診斷與管理都會期望能有更有效率、甚至可縮短診斷時程的輔助檢測工具,而在這些研究中,我們來看其中兩種檢測方法,根...
21/05/2025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

『第六篇』

『犬貓食物過敏的診斷工具-淋巴球增殖檢測 & 貼膚試驗』

隨著醫療研究不斷進步,對於犬貓食物過敏的診斷與管理都會期望能有更有效率、甚至可縮短診斷時程的輔助檢測工具,而在這些研究中,我們來看其中兩種檢測方法,根據報告,這兩種檢測方法已顯示具備相當程度的準確性與參考價值,雖然目前仍無法取代公認為診斷食物過敏黃金標準的『食物限制試驗(Elimination Diet Trial)』,但在過敏原的篩選與後續治療上都能提供一定的幫助。

第一個方法是『淋巴球增殖檢測(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ests, LPT)』,主要用於評估 T 細胞是否對特定食物抗原有免疫反應,在日本已經有實驗室提供商業化的檢測(Animal Allergy Clinical Laboratories, Inc.),首先,將抽出的血液分離出 T 淋巴球,再把分離出的淋巴球與不同的食物抗原加入體外培養皿中共同培養,若淋巴球對某種抗原具有特異性記憶反應,就會出現細胞活化與增殖,下一步再透過流式細胞儀測量,分析是否為過敏原,根據研究報告顯示,有82%與75%患有食物過敏的犬與貓可以透過LPT識別出真正的食物過敏原,在同樣的研究個體,若以抽血驗過敏原特異性IgE(Antigen-specific IgE test),結果其辨識率為31%與0%,可能由於IgE檢測的試劑多根據環境過敏原設計,對食物過敏的應用仍有侷限,若以皮內測試(Intradermal test)驗過敏原,結果辨識率為11%與33.3%,三者相比,LPT準確度明顯較高,由於LPT可偵測與第四型過敏有關的細胞免疫反應,亦可部分涵蓋第一型過敏反應,因此LPT被認為是診斷犬貓食物過敏的客觀工具,由於檢測技術門檻高且血液樣本需快速處理,僅能使用新鮮分離的淋巴細胞樣本,若樣本未即時處理或細胞活性降低則可能導致偽陰性結果,影響診斷準確性,所以雖淋巴球增殖檢測具有潛力但目前仍無法廣泛應用於臨床,期望未來技術發展成熟後可以普遍應用在臨床醫療。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4765728/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293469/

第二個方法是『貼膚試驗(Patch testing)』,會先在犬隻的側胸部區域剃毛約20×10 公分的面積,並以生理食鹽水清潔皮膚表面,將測試的過敏原萃取物與凡士林(petrolatum)均質混合,而過敏原萃取物來自於原料食材,例如生牛肉、豬肉、雞蛋、新鮮黃豆、小麥麵粉、熟馬鈴薯等,並填充在專用的貼盒(Finn Chambers on Scanpor®),再以另一層低敏性膠帶固定在測試部位的皮膚上,外層用彈性繃帶環繞並穿上保護衣以進一步降低貼盒移動的風險,48小時後移除貼盒,若測試皮膚處出現紅斑、丘疹、紅斑性斑塊與微小水泡則可視為陽性反應,而根據研究報告指出,貼膚試驗在犬隻食物過敏原篩檢中的準確性約為 81–90%,陰性預測率高達 88–99%,顯示其在排除非過敏性食材方面具備良好準確性,特別是在蛋白質類過敏原的檢測中敏感度可接近 100%,然而,其陽性預測率相對較低,約為 63–75%,因此若出現陽性反應仍須結合臨床症狀與食物限制試驗進一步驗證以免誤判,綜合評估,貼膚試驗比較適合作為食物限制試驗前的輔助工具,用於篩選合適的測試食材,無法單獨作為診斷食物過敏的依據。
(準確性:結果正確數÷已驗證結果的總數 ; 陰性預測率:正確的陰性結果數÷所有的陰性結果數 ; 陽性預測率:正確的陽性結果數÷所有的陽性結果數)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301200/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544017/

-----------------

最後,對於毛孩的食物過敏治療,其實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不要再吃到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但在皮膚搔癢的門診中,我們發現很多毛小孩來看診時,皮膚的狀況往往已經不只是單純的過敏反應,而是合併了多種問題,例如皮膚紅腫發炎、掉毛、細菌或酵母感染,甚至跳蚤或壁蝨等外寄生蟲,這些問題彼此交錯,加重了搔癢與不適的症狀,所以在一開始我們不會只針對過敏做治療,而是會先進行一些皮膚檢查,像是拔毛鏡檢、皮膚抹片、膠帶黏貼採樣等等,找出可能造成皮膚問題的原因,才以結果進行整合治療與控制。

慢性過敏的整合治療可能包括:
1.症狀控制:減緩搔癢與發炎反應。
2.體外寄生蟲預防:Isoxazoline 類藥物目前被視為預防體外寄生蟲感染的黃金標準。
3.治療感染:控制二次性感染,例如細菌或酵母菌感染。
4.外用洗劑:按照毛小孩膚況選用適合的洗毛精、慕斯或保濕等。
5.強化皮膚屏障:輔助使用不飽和脂肪酸(Omega 3 & Omega 6)與神經醯胺(Ceramide)產品。
6.飲食管理:調整食物內容、規劃食物限制試驗。
7.檢視生活環境:改善外在環境與過敏源管理。

一旦皮膚狀況穩定、搔癢獲得控制並確定過敏反應是由食物引起的話,後續通常不需要再長期依賴藥物,只要避免吃到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大多數毛小孩的皮膚問題就能穩定維持,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升,換句話說,皮膚病的治療不是吃一兩次藥或換一種飼料就能立刻痊癒,而是需要耐心、分階段進行,並從多方面照護,才能真正改善並維持長期的健康。

📚 『犬貓食物過敏』系列共有六篇完整的文章,我們將在留言區為您整理連結,歡迎閱讀與收藏參考。

#沐樂動物醫院
門診時間
10-12:30 (最後掛號中午12點)
14-17:00 (最後掛號下午4點半)
18-21:00 (最後掛號晚上8點半)

五月班表來囉~🐾👉5/31端午節休診適逢季節交替,毛小孩及爸媽們要多多注意身體💓
30/04/2025

五月班表來囉~🐾
👉5/31端午節休診
適逢季節交替,毛小孩及爸媽們要多多注意身體💓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第五篇』『縮短診斷時間的研究報告 & 毛小孩食物挑戰試驗』在幫毛小孩做『食物限制試驗』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會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試驗通常需要持續至少 8 週的時間,期間只能讓毛小孩吃指定的食物,才能幫助我們...
18/04/2025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

『第五篇』

『縮短診斷時間的研究報告 & 毛小孩食物挑戰試驗』

在幫毛小孩做『食物限制試驗』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會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試驗通常需要持續至少 8 週的時間,期間只能讓毛小孩吃指定的食物,才能幫助我們判斷是不是因為食物過敏造成的皮膚或腸胃問題,在這段期間內我們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像是毛小孩可能因為挑嘴,越來越不想吃處方飼料;又或者在家中不小心吃到其他寵物的食物、家長一時心軟餵了零食、甚至在散步途中撿地上的東西吃,這些都會讓試驗結果受到干擾,有時試驗才剛進行沒多久,就可能因為執行上的困難而被迫中止,對毛小孩家長和獸醫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

針對這樣的情況,有一篇研究提出了可以協助毛小孩家長順利完成試驗的方法,研究中,他們在試驗階段的初期,針對符合條件的狗狗使用類固醇藥物(Prednisolone)來暫時控制過敏引起的搔癢與發炎反應,並視情況逐步減量,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幫助毛小孩比較舒服的度過初期的不適感,也減少毛小孩家長焦慮的情況,結果發現,原本需要持續 8 週的試驗時間,可縮短到中位數 28 天(約 4 週),範圍落在 28 到 44 天之間,這代表我們可能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就知道毛小孩是否真的對某些食物過敏,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毛小孩家長的配合度與信心,不過類固醇藥物並不適合所有的毛小孩使用,是否需要使用、劑量該怎麼調整還是必須由獸醫師根據毛小孩的健康狀況來評估與決定。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617265/

當毛小孩在執行食物限制試驗後,搔癢已明顯改善甚至完全消失時,接下來我們會進行下一步『食物挑戰試驗 (Oral Food Challenge, OFC)』來確認是否真的與食物過敏有關,這個階段的做法是將過去懷疑可能引起過敏的『原來食物』再餵回去,觀察是否會再次引發搔癢症狀,如果毛孩出現搔癢復發,接著再恢復『控制用的食物』後症狀又再度改善,這樣的反應過程就能幫助我們明確診斷為食物過敏,而食物挑戰的測試要持續多久的時間呢?

根據一項針對234隻犬與83隻貓的食物挑戰研究統計,在挑戰開始的第1天,就有9%的犬和27%的貓出現搔癢復發的情況,到了第2天結束時,復發的比例累積為21%的犬與29%的貓,持續觀察下來,大約要到挑戰的第14天,90%以上的犬才會出現皮膚症狀復發,而貓則約在第7天達到90%的復發比例,而另一篇針對46隻已診斷為食物過敏的犬隻的研究指出,經過食物挑戰測試後,有82%的犬隻在24小時內出現搔癢症狀,其餘犬隻則分別在第2天出現1隻、第3天出現4隻、第5天出現2隻、第10天出現1隻,這些結果顯示,食物挑戰誘發過敏反應的時間差異大,從數小時內到數天都有可能發生,但大多數犬隻會在兩週內復發,所從兩篇研究的統計來看,臨床上進行OFC時,應『至少觀察兩週』,才能較完整地評估是否出現過敏復發,此外,這篇報告也記錄了常見的搔癢復發部位,可作為臨床觀察的參考:
四肢:56.5%(最常見)
臉部:26.1%
嘴唇:19.6%
眼瞼:17.4%
耳廓:17.4%
頸部:10.9%
這些部位在食物挑戰期間若出現明顯搔癢,可能提示食物過敏的復發,值得獸醫師與家長特別注意。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24723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830555/

在臨床上,我們會遇到毛小孩在吃到某些食物後,過敏反應有時會很快出現,有時卻要好幾天才開始發作,這其實與免疫系統的反應方式有關。最常見的是『立即型過敏反應』,是由 IgE 抗體引起,通常在吃進食物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就可能出現搔癢或皮膚紅疹的情形,不過,我們也常看到有些毛小孩是在食物挑戰後的第三天、第五天甚至更晚才陸續開始出現過敏相關的皮膚症狀,這樣的反應就與『延遲型過敏反應』有關,主要由 T 細胞等延遲型免疫細胞參與,也正因為『食物過敏反應可能牽涉多種免疫機制』,包括IgE與非IgE的路徑,所以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血清 IgE 抗體檢測準確度其實偏低,根據過去人醫文獻報告,血清 IgE 檢測對食物過敏的敏感度介於 40–70%,而在犬貓的敏感度更低,分別僅約 14% 與 33%,換句話說,就算毛小孩真的對某種食物過敏,抽血檢查也很可能顯示偽陰性而讓人誤以為沒問題,因此,若懷疑是食物過敏,單靠抽血是不夠的,臨床上我們仍以『食物限制試驗與挑戰試驗』作為最準確的診斷方式,挑戰後至少需要觀察兩週,才能確實捕捉到不同免疫機制所引發的過敏反應時間點,避免太早下結論而錯過真正的過敏食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338535/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04984/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754094/

綜合來說,雖然抽血檢查看似方便,但在診斷食物過敏方面仍存在許多限制,臨床上仍建議透過完整且嚴謹的食物限制與挑戰試驗,才能更準確的掌握毛小孩真正的過敏來源。

下一篇我們來探討在研究上比較具有準確性與參考價值的另外兩種過敏原檢測方法。

#沐樂動物醫院
門診時間
10-12:30 (最後掛號中午12點)
14-17:00 (最後掛號下午4點半)
18-21:00 (最後掛號晚上8點半)

18/04/2025

自備購物袋已是生活日常,好看的再加一個不嫌多,每個外出的袋子裡都放一個才夠用呀
捐款220元,即可獲得一個 #我自備購物袋 折疊環保袋
協會這款是厚款,比較硬挺,也不用太擔心用一次二次是不是就破了
還有同款的海報 #請自備購物袋
A4小小張,很適合店家張貼在結帳櫃台附近
捐款50元就可以獲得一張喲
詳細介紹 https://mypet-club.com/phpBB3/viewtopic.php?f=87&t=59524

『毛小孩眼科疾病』『犬的眼瞼腫塊(Eyelid mass)』『眼瞼腫塊』是毛小孩常見的眼睛疾病之一,症狀包含『眼瞼突起』、『眼睛經常流淚有分泌物』、『頻繁眨眼』或『結膜充血』等,如果腫塊摩擦到角膜容易造成眼睛異物感與疼痛,一不小心抓傷眼睛可...
03/04/2025

『毛小孩眼科疾病』

『犬的眼瞼腫塊(Eyelid mass)』

『眼瞼腫塊』是毛小孩常見的眼睛疾病之一,症狀包含『眼瞼突起』、『眼睛經常流淚有分泌物』、『頻繁眨眼』或『結膜充血』等,如果腫塊摩擦到角膜容易造成眼睛異物感與疼痛,一不小心抓傷眼睛可能造成『眼瞼出血』、『團塊表面潰瘍』或『角膜潰瘍』等併發症,影響毛小孩的視力與眼瞼正常功能,研究指出眼部腫塊的影響不可忽視,因為它們會對視力、舒適度與壽命皆有顯著影響。

毛小孩的眼瞼腫塊可分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或非腫瘤性團塊,而眼瞼腫瘤的好發年齡主要集中在 8 至 11 歲之間,根據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與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Universidad de Antioquia)兩篇的研究報告顯示,米克斯犬(Mixed)、拉布拉多獵犬(Labrador Retriever)與貴賓犬(Poodle)是前三名最常受影響的品種,若根據組織病理學結果,犬的眼瞼腫瘤多數為『良性腫瘤』,統計上佔約88%至92.4%,常見的有瞼板腺上皮瘤(Meibomian epithelioma)與瞼板腺腺瘤(Meibomian adenoma),研究推測可能是由於瞼板腺直接暴露於環境中,使其更容易受到損傷,進而促進組織適應性變化,而少部分的惡性腫瘤常見為瞼板腺癌(Meibomian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或黑色素瘤(Melanocytoma),台灣研究有進一步指出『上眼瞼外側』是最常見發生眼瞼腫塊的位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897299/https://doi.org/10.17533/udea.rccp.v32n4a07

在治療上,當發現眼瞼團塊體積還小的時候就建議趁早以外科手術進行全層切除術(Full-thickness resection),較小型的團塊可藉由楔形切除(Wedge resection)或屋形切除術(Four-sided or house incision)將腫瘤完整移除,但若團塊長大或涉及眼瞼範圍過大則可能需要合併眼瞼重建手術(Reconstruction),也可合併其他治療,例如冷凍療法(Cryotherapy)或雷射切除(Laser ablation)等,不論是哪一種治療方式都應考量眼瞼結構與功能,避免眼瞼結構及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角膜暴露、刺激及潰瘍。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591289/

眼睛是靈魂之窗,跟身體一樣需要定期的健康檢查,如果毛小孩眼睛分泌物增加、頻繁眨眼或有異常腫塊,可以帶毛小孩就醫檢查,找出根本原因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沐樂動物醫院
門診時間
10-12:30 (最後掛號中午12點)
14-17:00 (最後掛號下午4點半)
18-21:00 (最後掛號晚上8點半)

(⚠️請注意班表有更新!)四月班表出爐~這幾天忽冷忽熱 天氣變化大毛孩跟家長們都要多注意身體喔🙏🏼📃本月休診日:4/4(清明休診)、4/24 (開會日)🩺 4/1 師醫師上課進修(胸腔手術課程)🩺 4/11-4/12 謝醫師上課進修(內視鏡...
25/03/2025

(⚠️請注意班表有更新!)
四月班表出爐~
這幾天忽冷忽熱 天氣變化大
毛孩跟家長們都要多注意身體喔🙏🏼

📃本月休診日:4/4(清明休診)、4/24 (開會日)
🩺 4/1 師醫師上課進修(胸腔手術課程)
🩺 4/11-4/12 謝醫師上課進修(內視鏡課程)
🩺 4/16-4/19 徐醫師上課進修(內科課程)

[緊急公告‼️]沐樂早上前方進行路面工程預定早上門診的朋友請注意安全有停車需求可能需要麻煩先前往周邊停車有需要我們出來迎接的也請先來電跟我們說請多多包涵_~~
25/03/2025

[緊急公告‼️]
沐樂早上前方進行路面工程
預定早上門診的朋友
請注意安全
有停車需求可能需要麻煩先前往周邊停車
有需要我們出來迎接的
也請先來電跟我們說

請多多包涵_~~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第四篇』『毛小孩食物過敏測試的飼料挑選要注意!』在食物限制試驗中,選擇乾飼料的優點在於方便執行且穩定性高,也減少烹煮時間的負擔,但研究發現標榜單一蛋白質來源的非處方飼料中,多數產品含有未標示的成分存在,這可能會誤導...
18/03/2025

毛小孩皮膚疾病 食物過敏

『第四篇』

『毛小孩食物過敏測試的飼料挑選要注意!』

在食物限制試驗中,選擇乾飼料的優點在於方便執行且穩定性高,也減少烹煮時間的負擔,但研究發現標榜單一蛋白質來源的非處方飼料中,多數產品含有未標示的成分存在,這可能會誤導食物限制試驗的測試結果,也因此AAHA犬貓皮膚過敏疾病指南建議應優先選擇『水解蛋白』處方飼料,根據一篇研究報告,將市售單一肉類蛋白產品以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式檢測蛋白質來源,測試項目包含雞肉(chicken)、火雞肉(turkey)、牛肉(beef)、羊肉(mutton)與豬肉(pork)共五種蛋白質,作者檢測12款標榜食物限制試驗適用的產品,其中2款為水解蛋白處方飼料、10款為非處方單一蛋白來源的產品,分析後發現在10款產品中有9款存在蛋白質污染現象,也就是檢測結果含有一種或多種標籤未標示的動物來源DNA,最常檢測出有牛肉或豬肉的參雜,作者分析可能與脂肪添加物有關,例如食物中添加了『雞肉脂肪』而污染了雞肉蛋白質,而2款水解蛋白飼料則符合標準,沒有其他蛋白質的參雜,而另一篇研究顯示,有高達82%的非處方飼料中檢測到標籤上未標示的成分,結論是市售的單一蛋白質產品多數不適合用於診斷食物過敏,因為高比例的產品都有蛋白質污染,可能導致食物限制試驗結果成效的存疑,不過AAHA指南團隊認為如果有經費或毛小孩適口性等考量因素,還是可選用新型蛋白質飼料作為食物限制試驗的測試,傾向視為飲食調整的測試。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24744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88661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357847/

不過水解蛋白處方飼料也有缺點,主要是適口性不好與容易造成消化道高滲透壓的特性,原因是當蛋白質經過水解變成小分子肽之後會改變風味,可能會出現苦味、甜味、肉味或發酵味等,當蛋白質的水解程度越高,致敏性就越低,但適口性通常會很差,而另一個狀況是當一個蛋白質變成好幾個小分子片段,分子數的增加會造成腸道中的滲透壓上升(high osmolarity),導致水分停留在腸腔內的時間增加,進而提高腹瀉的比例,不過這些問題多已經由食品技術層面的進步而改善。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085233/

如果開始進行食物限制試驗,第一階段『排除階段 Eliminate』需要執行多久時間才看得出效果呢?根據一篇研究數據分析,209隻確認食物過敏的狗,在第3週有約50%的犬隻其症狀有明顯改善,而從第5週開始有超過85%的犬隻其症狀恢復正常,如果飲食限制試驗延長到8週,則改善的比例超過95%,但少數犬隻(約5%)需要長達13週才能完全緩解食物過敏的症狀,而在40隻食物過敏的貓,在經過大約4週、6週及8週的飲食限制之下,分別有50%、80%及90%的臨床症狀得到緩解,從數據上評估,如果要提高診斷超過9成以上的食物過敏毛小孩,食物限制試驗『至少持續8週』。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310322/

維持8週的試驗時間真的好長,下一篇我們來探討以藥物來縮短診斷時間的研究報告,以及第二階段的挑戰階段需要多少時間呢,為什麼這些檢查都要這麼多天呢?

#沐樂動物醫院
門診時間
10-12:30 (最後掛號中午12點)
14-17:00 (最後掛號下午4點半)
18-21:00 (最後掛號晚上8點半)

Address

West District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0:30
Tuesday 10:00 - 20:30
Wednesday 10:00 - 20:30
Thursday 10:00 - 20:30
Friday 10:00 - 20:30
Saturday 10:00 - 20:30

Telephone

+886227699899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沐樂動物醫院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沐樂動物醫院: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