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心療遇空間

玩心療遇空間 提供玩耍、遊戲、藝術、戲劇等各種表達、創造性的心靈成長課程,與一對一諮詢顧問。
協助與自己內心相遇,找回身心的平衡,學習人我之間親密與自由。
心靈的探究與療癒,不必是醫病治療關係,也不是玄學權威的膜拜,而是平等對話的協同,共創一個真善美的社群。

「一對一玩耍」不是在玩遊戲。而是兩個人,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裡,用身體、想像和當下的感覺去對話。有時我們演一個怪獸,有時演一朵花。其實演的都不是別人,而是還沒被聽見的自己。玩,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讓現實有一點空氣。 #1對1玩耍    #戲劇治療...
28/10/2025

「一對一玩耍」不是在玩遊戲。
而是兩個人,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裡,
用身體、想像和當下的感覺去對話。

有時我們演一個怪獸,
有時演一朵花。
其實演的都不是別人,
而是還沒被聽見的自己。

玩,不是逃避現實,
而是讓現實有一點空氣。

#1對1玩耍 #戲劇治療 #自由探索 #我的多重宇宙

冬天快到了。當外面的世界越冷,越需要有人陪你「玩」。不是手機遊戲,而是一場關於感受、關於關係的玩耍。❄️ 我的多重宇宙 DvT成長團體|冬季班 #1對1玩耍 即將開放報名。   #玩裡相遇  #療癒自己  #我的多重宇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次...
24/10/2025

冬天快到了。
當外面的世界越冷,越需要有人陪你「玩」。

不是手機遊戲,而是一場關於感受、關於關係的玩耍。

❄️ 我的多重宇宙 DvT成長團體|冬季班
#1對1玩耍 即將開放報名。

#玩裡相遇 #療癒自己 #我的多重宇宙

「你印象中最深的一次『玩』是什麼時候?」

秋季的DvT Holiday圓滿落幕雖然短短三個小時雖然報名成員有因工作、身體因素,最後只有四個到場但參與夥伴滿滿的自發性從暖身活動,到DvT團體玩耍,最後的創作沉澱與對話都好豐富沒有預設,自然而然地探索了既貼身又充滿哲學的議題:什麼是愛愛...
20/09/2025

秋季的DvT Holiday
圓滿落幕

雖然短短三個小時
雖然報名成員有因工作、身體因素,最後只有四個到場
但參與夥伴滿滿的自發性
從暖身活動,到DvT團體玩耍,最後的創作沉澱與對話
都好豐富
沒有預設,自然而然地探索了
既貼身又充滿哲學的議題:什麼是愛
愛可以交換?可以拿來踐踏?可以延展將人包覆嗎?
說著的是愛,但做出來的真是愛嗎
也許愛需要自由相伴
在最後每個人一起舞動翅膀
拍掉那些不舒服的
也帶來自由

冬季(12/20)還有一場
https://forms.gle/Ugk53GS2aV6Bq1AC6
還有少少的名額
不要錯過

有空參加平日班的朋友
歡迎來周四下午
《我的多重宇宙-DvT取向成長團體》
https://forms.gle/EvCg2E36Z5SP52PQA
用六個禮拜
可以在關係的深化中
更自由,更豐富的玩耍
輕輕地探索生命裡各種重重的議題

#玩

✨「在玩耍中探索自己,在多重宇宙裡遇見可能」生命有時候像刺蝟的靠近與遠離,拉扯著孤獨與連結。有時候,我們也渴望在更親密的關係裡,嘗試「陪伴與被陪伴」。這兩種經驗,其實都在我們的多重宇宙裡。2025 秋冬班邀請你,一次體驗兩種玩耍:🍂 秋季班...
10/09/2025

✨「在玩耍中探索自己,在多重宇宙裡遇見可能」

生命有時候像刺蝟的靠近與遠離,拉扯著孤獨與連結。
有時候,我們也渴望在更親密的關係裡,嘗試「陪伴與被陪伴」。
這兩種經驗,其實都在我們的多重宇宙裡。

2025 秋冬班邀請你,一次體驗兩種玩耍:

🍂 秋季班【孤獨】(10/16 - 11/27)
在團體的遊戲空間裡,探索孤獨與距離,找到自在的歸屬。

❄️ 冬季班【1對1玩耍】(12/4 - 1/22)
體驗一對一玩法,既能當「玩家」盡情玩耍,也能當「玩咖」陪伴他人。

📍 地點:玩心療遇空間(板橋車站步行5分鐘)
💰 單班原價 4800元 → 早鳥/雙人同行 4200元 → 舊生價 3600元
🔥 秋冬合報優惠:7500元!(兩期共12次,24小時完整體驗)

👉 如果你想探索自己、鬆動心靈,或單純想玩,這裡都會有一個位置屬於你。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vCg2E36Z5SP52PQA

無法參加平日班的,也歡迎來周末工作坊
DvT也有週末課程了!
9/20下午,用玩耍來度假

只要三小時
我們會透過暖身定錨、DvT團體玩耍、創作沉澱三階段的模式
把平日的疲累、煩躁、阿雜...渴望、需要、期待...通通拿出來玩一玩,解心靈的渴,抒身體的壓,通人我的結
8人內超小班制,物理與心理的最佳社交距離

詳情與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Ugk53GS2aV6Bq1AC6

@追蹤者

#玩耍 #成長 #轉化 #孤獨

✨【我的多重宇宙|DvT成長團體】2025秋冬班招生中!✨你是否曾感到孤獨?是否想找回玩心,卻不知從何開始?發展性轉化法(DvT)是一種源自戲劇治療的方式,透過即興的「玩耍空間」,讓我們用身體遇見自己與他人,在遊戲中表達、鬆動、轉化,發現內...
02/09/2025

✨【我的多重宇宙|DvT成長團體】2025秋冬班招生中!✨

你是否曾感到孤獨?是否想找回玩心,卻不知從何開始?
發展性轉化法(DvT)是一種源自戲劇治療的方式,透過即興的「玩耍空間」,讓我們用身體遇見自己與他人,在遊戲中表達、鬆動、轉化,發現內在更多可能。

🍂 秋季班【孤獨】(10/16-11/27,每週四下午)
一起在玩耍裡探索孤獨與人際距離,體驗自在與連結。

❄️ 冬季班【1對1玩耍】(12/4-1/22,每週四下午)
學習一對一玩法,既能當「玩家」也能成為「玩咖」,在互動中覺察與成長。

👉 無需表演經驗,18歲以上都能參加!課程小班進行,名額有限。
📍地點:玩心療遇空間(板橋車站步行5分鐘)
💰早鳥/雙人同行優惠,舊生另有專屬優惠!

🌟 讓我們在多重宇宙的遊戲裡,相遇、玩耍、成長!
立即報名 ➡️ https://forms.gle/EvCg2E36Z5SP52PQA
(亦可以單點上面連結,了解詳情喔)

請讀完下列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後,如確認報名,於下一頁填寫報名資料

7/12、7/19【玩的百寶箱-跟兒童玩耍的武功秘笈】工作坊圓滿落幕感謝有兒童工作者、老師、社工、尤其是家長來參加兩天的時間,後來發現非常有限因為希望透過體驗的方式,讓大家親身體會從肢體、感官、藝術、故事到扮演…五種不同媒介的性質一方面這是...
27/07/2025

7/12、7/19
【玩的百寶箱-跟兒童玩耍的武功秘笈】工作坊
圓滿落幕

感謝有兒童工作者、老師、社工、尤其是家長來參加
兩天的時間,後來發現非常有限
因為希望透過體驗的方式,讓大家親身體會從肢體、感官、藝術、故事到扮演…五種不同媒介的性質
一方面這是孩童發展的歷程,但另一方面
這五種媒介也會相互交織,我們可以視孩子的興趣
從喜好的優勢端,慢慢加入較抗拒的劣勢端
不同媒介的運用,也可以讓孩子在動靜之間
從"放電"到放鬆
從表達到被理解

過程中,常有參與者問到「關於不守規範」或「衝突」該怎麼處理
從帶領者好健和美芝的觀點
採取的不是「控制」而是「協助」和「教育」
意思是說,所謂規範並不是用獎懲來控制
而是協助孩子對外去理解為什麼要規範,對內理解自己怎麼了-為何做不到,怎樣可以做到,慢慢去練習達成。其實就跟練習走路一樣,內心也像我們的大小肌肉,需要練習,才能去掌握我們內在慾望和外在世界間的平衡
同樣地,衝突也是人的常態
我們需要的不是「管秩序」或「仲裁」
而是協助孩童們看見彼此為了什麼衝突,能被同理,也能同理對方,在彼此理解下,去找到相互協調,甚至是合作的方式
一旦保持這樣的價值觀
就不會把孩子的表現,當成我的成就(我有沒有能力「管」他們)
反而是可以跟他們一起肩併肩,協助他們發展出跟別人相處的能力

最讓我興奮的是,第一周結束,很多朋友都回去嘗試玩玩看
無論如何,玩,最需要的就是「行動」
如果沒有實際去「玩」,那一切都只是空談
在實際行動的玩裡面,我們就反思如何調整、改進
甚至還可能聯想到更多種玩法

另外,我(好健)很感慨地,是聽到現代父母的不容易
由於孩子數少,每個家庭都像孤島
孩子少了很多友伴間的互動和學習
因此,就需要更多「黏」著父母「陪玩」的時間
父母也真的就少了很多自己的空間和「餘裕」
回想疫情期間,這也是很多父母好需要喘一口氣的原因
我很開心,那時候開了一些線上課程
陪同一些大人和小孩,找回這些喘息的空間

我記得小時候,爸媽帶我們去舅舅家,或是阿姨們帶小孩來我們家
我們這些表兄弟姊妹在一起,關在房間,就可以發展自己的玩法
而大人們也可以圖一個清淨
真心希望整個社會可以增加一種家長間連結和互助的氛圍
讓彼此的孩子一起玩,他們相互陪伴和學習
家長也多些機會喘息

其實這次雖然介紹了五大媒介,但每種媒介都還有好多玩法
甚至,美芝會有如何從「團體遊戲」到「故事」到「扮演」不同媒介的連接
好健也有用「故事」作主軸,在過程中「團體遊戲」和「扮演」穿插交織的手法
未來有機會,我們會持續推出「玩的百寶箱」的系列課程
再跟大家分享這些「玩」「具」,更重要,找回大家的「玩性」
無論小孩或大人,我們都需要「玩」,幫我們調節情緒,連結人際,成長和療癒。

03/07/2025

這可能會是你看過最不舒服的電影之一。但你不會後悔你看過它。


「60%的捷克兒童上網時,家長完全沒有加以約束。」
「41%兒童表示自己曾經收過別人寄來的不雅照。」
「半數的兒童會和陌生人聊天。兩成兒童不排斥和對方見面。」


來自捷克的《我12 歲,你介意嗎? Caught in the Net》(2020)無疑是最近年最受爭議的紀錄片之一。在以字卡說明前提之後,由導演巴波拉.查盧波娃(Barbora Chalupová)組成的劇組團隊開始進行了一場試鏡,尋找視覺年齡12歲的成年女性,要求她們穿著童裝前來應試。


接著,他們租借了一個大型空間,在裡面架設了三個兒童的房間,讓團隊進駐。在未來十天之內,她們要假扮成12歲女童,成立社群帳號,在不主動的情況下等待男性搭訕。當她們收到視訊或約會要求時,會問他們:「我12歲,你介意嗎?」得到的回覆永遠是「不介意」。


過程中她們收到了多少來自成人的交友邀約?答案是:2458人。


這些主動去訊的大叔,多半一開視訊就露出下體,笑看女孩反應。他們是戀童癖嗎?其實未必,但他們絕對享受猥褻兒童的樂趣。更有甚者,以話術央求女孩獻上裸照,一旦提供之後,就威脅要公開散布,除非見上一面⋯⋯。數十名變態叔叔的通聯畫面,雖然臉部皆以模糊處理,但罪狀無所遁形。


片中受訪的專家指出,有太多少女認為,與其向家長老實承認自己傳了裸照給陌生人,結束生命還比較痛快,墜入狼網的少女不勝枚舉。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人看見一個不設防的網路空間,會對兒少身心造成多嚴重的戕害。


即便是對網路使用再開明的父母或準父母,看完這部紀錄片或許都可能會改變想法。可怕的是,這些赤裸裸的騷擾不見得與你無關,這樣的變態也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片中最駭人的一個發現,是一名發訊騷擾少女的男子,竟是劇組成員的友人,而他的工作居然是兒童營隊的主辦人。


到了紀錄片後段,導演更是下猛藥,直接讓女孩與這些騷擾他們的大叔見面。其中更有人帶著太太來,提出的要求更令人瞠目結舌⋯⋯。


不過,等等,這究竟是一個「紀錄片」,還是一個「節目」?導演是否真的有遵守他所聲稱所的溝通守則嗎?這些演員的回覆有沒有可能反而變成是在誘導人犯罪?看似出於正義的行動,是否可能也有陷人於罪的爭議?在紀錄片問世之後,上述問題也逐漸在歐洲引起類似道德與法律上的爭議。此外,其中一名演員安娜茲卡.比達多娃(Anežka Pithartová)在參與拍攝之後,必須接受心理治療,畢竟一次看盡太多社會黑暗面,實在難以承受。


但整體來說,最後這部片帶給捷克的社會影響卻是正面的。導演剪接了兩個版本,一個給成人,一個給兒童觀賞,兩個版本都成為捷克全國討論焦點,警方聞訊後介入,向拍攝團隊取得了其中42人所有犯行影像(總拍攝素材時間達390個小時)。


最後大約十人後來遭到定罪,判刑最重者被處以監禁兩年,也有人因此被驅逐出境。交友網站Lidé.cz因為管理不當致使變態橫行,最後在輿論批評下關閉。


忍不住想,如果台灣也有類似的計畫,最後會有多少人上鉤?


《 #我12歲你介意嗎?》搶鮮版
myVideo 影音隨看 線上看: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324234

我的多重宇宙夏季班在「輪迴」中「圓滿」我也再次學習到玩本身不需太多意義(那一開始幹嘛訂主題為「意義」~自嘲)也未必需要很多對話去回顧或沉澱謝謝這一群朋友能沒有忌諱觸碰各種禁忌議題也能享受讓身體跟身體交流甚至聽到有夥伴分享可以不批評自己的玩法...
03/07/2025

我的多重宇宙夏季班
在「輪迴」中「圓滿」

我也再次學習到
玩本身不需太多意義
(那一開始幹嘛訂主題為「意義」~自嘲)
也未必需要很多對話去回顧或沉澱

謝謝這一群朋友
能沒有忌諱觸碰各種禁忌議題
也能享受讓身體跟身體交流
甚至聽到有夥伴分享可以不批評自己的玩法
我真覺得好幸福
也有幸見證玩耍帶來的力量

祝福我們
在末日的焦慮中
永遠享受玩心跟彼此相遇

圖為最後大家的沉澱創作
感謝大家授權同意刊出
(真的是比AI畫作有人性好看千萬倍)

你會跟孩子玩嗎?多年前記得看過一個影片一名把拔跟一個大概兩歲左右的孩子在床上玩耍把拔用手做槍,對孩子發射,孩子就要倒下去,然後孩子好不容易站起來,把拔又發射了,孩子就又倒下去,只是孩子每次的表情都是哭喪著,而不是開懷大笑,倒是把拔在一旁笑的...
02/07/2025

你會跟孩子玩嗎?

多年前記得看過一個影片
一名把拔跟一個大概兩歲左右的孩子在床上玩耍
把拔用手做槍,對孩子發射,孩子就要倒下去,然後孩子好不容易站起來,把拔又發射了,孩子就又倒下去,只是孩子每次的表情都是哭喪著,而不是開懷大笑,倒是把拔在一旁笑的很開心。

有網友在影片下方批評把拔虐待小孩,我心想把拔肯定沒有這個用意,只是想跟孩子玩,只可惜他一個小小步驟相反啦,就讓孩子失去樂趣。如果他反過來教孩子用手做槍指他,然後他倒下去再站起來,孩子肯定會哈哈大笑,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玩,其實不難;但真的懂玩、懂孩子、懂發展,就能把玩的效益最大化

在這個總是線上的時代。培養教育孩子,不是給他們手機平板,而是最需要這種實體真人互動的玩耍。

想知道怎麼玩,快來《玩的百寶箱──跟兒童玩耍的武功秘笈》挖寶吧!

阿軒是輔導志工,總怕活動不夠精彩。 有次帶孩子畫畫,他看見一個小男孩把整張紙塗成黑色,心裡一慌。「孩子有創傷嗎?還是我做錯了什麼?」 在【玩的百寶箱】工作坊,他學會用好奇代替評價,用提問引導探索。 那天,他蹲下來輕輕問:「你畫的黑,是什麼?...
27/06/2025

阿軒是輔導志工,總怕活動不夠精彩。
有次帶孩子畫畫,他看見一個小男孩把整張紙塗成黑色,心裡一慌。
「孩子有創傷嗎?還是我做錯了什麼?」
在【玩的百寶箱】工作坊,他學會用好奇代替評價,用提問引導探索。
那天,他蹲下來輕輕問:「你畫的黑,是什麼?」
孩子抬頭說:「是夜晚的星空,我最喜歡的地方。」
阿軒鬆了一口氣,也明白了玩耍裡藏著孩子最真實的心。

小芸是認真教學的老師,過去總覺得玩只是消磨時間。
直到上完課程,她才發現,不同的玩法有不同的力量:
肢體遊戲幫孩子發展還能建立信任感,故事扮演練習表達收束情緒,
感官體驗更能幫助孩子回到當下。
她用「心情盒子」收尾一整天,看著一向過動的孩子安靜地專注在創作裡
她笑著說:「原來玩,不只是玩。」

小婷第一次帶兒童團體,孩子們東跑西跳,她緊張到滿頭汗
對孩子的不遵守規範與衝突,感到萬分苦惱,總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帶好
在工作坊裡,她找回自己的節奏,認知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更發現——
原來,玩不在於玩什麼,也無須用孩子們投入與否來評價自己
而是願意相信孩子玩耍的天性,引導他們感受、思考、傾聽與表達
她說:「參加完最大的改變是,我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
看孩子們自己用幾塊布,就可以演成戲,輕鬆又享受。」

這堂課帶你學會用肢體、感官、圖像、故事、角色扮演,
設計出符合發展又能打動孩子的活動,
也讓你重新找回「玩耍」的直覺。
即使錯過早鳥,現在還趕得上最後幾個名額
兩人報名一樣有優惠,
或是轉貼本文,tag其他三個朋友,也可以適用早鳥優惠喔
一起讓遊戲成為孩子們「成長與自我療癒」的禮物!

📅 時間:114/7/12(六)& 7/19(六) 09:30–17:00(可選單日)
📌 詳情與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iyN1WNCV5tBgJMN18

今年的小丑好朋友(進階)-小丑愛NG在周末畫下美好的句點​兩個整天就是不停的笑而且不需要刻意逗笑觀眾每個小丑只是自然直覺的反應就豐富到讓觀眾笑不停​當然,小丑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有的失敗,讓我們領略小丑的奧秘我們習慣了保留/壓抑我們的感受...
10/06/2025

今年的小丑好朋友(進階)-小丑愛NG
在周末畫下美好的句點

兩個整天就是不停的笑
而且不需要刻意逗笑觀眾
每個小丑只是自然直覺的反應
就豐富到讓觀眾笑不停

當然,小丑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
有的失敗,讓我們領略小丑的奧秘
我們習慣了保留/壓抑我們的感受/直覺
不自覺的帶上舞台,就被頭腦和努力找事做給卡住

但是有夥伴在場上「忘記了」他原來的任務
這樣純粹和自然的「失敗」,反而讓觀眾笑
小丑教我們的人生哲學
是一種Being的存在

了解容易,實踐卻難
需要一回又一回的站上舞台
在成功與失敗間,一回又一回的靠近
這群小丑讓我敬佩的
就是他們願意展現自己的勇氣

這也是喬色分帶領小丑課程的獨特魅力
不是「訓練」你成為一個小丑
而是「開發」你的小丑、你原本就存在的小丑
每個人都可以是不一樣的小丑
如同我們活著在世,每個人的獨特性,都值得被讚頌

今年上半年的小丑課結束了
下半年會迎來的是小丑vs. Story telling的老朋友課程
這課程適合對小丑已經有些了解的朋友
如果錯過今年認識小丑的朋友們,歡迎私訊我們
我們也會在明年課程確定後,優先通知你喔

Address

文化路一段219-5號3樓
Xinbei
22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玩心療遇空間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玩心療遇空間: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