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樂身心診所

均樂身心診所 均樂身心診所位於大坪林捷運站,期盼提供高品質的身心健康治療給有需要的民眾
(2)

代診公告10/14(二)~11/6(四)期間王心妤醫師休診將由其他醫師代診代診期間將暫停15歲以下初診若需改約其他時段,可使用官方Line預約或來電均樂診所,將有專人協助處理。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號...
09/10/2025

代診公告
10/14(二)~11/6(四)期間
王心妤醫師休診
將由其他醫師代診
代診期間將暫停15歲以下初診

若需改約其他時段,可使用官方Line預約
或來電均樂診所,將有專人協助處理。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9o1SxKm
均樂網站
http://tmsclinic.net/
均樂身心診所 與您共譜生命的節奏!
電話:02-2913-5017
地址:新店區民族路29號
江陵派出所旁 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間

【七步驟學會不被冒犯:釋放情緒壓力】吳雨樵實習心理師|均樂身心診所–🌿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句話,就足以讓你心裡升起一股火,壞了一整天的心情? 那句話彷彿自帶攻擊性,讓你忍不住受傷、生氣,甚至久久難以平復。然而,真正造成我們壓力的,不是外...
04/09/2025

【七步驟學會不被冒犯:釋放情緒壓力】
吳雨樵實習心理師|均樂身心診所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句話,就足以讓你心裡升起一股火,壞了一整天的心情?
那句話彷彿自帶攻擊性,讓你忍不住受傷、生氣,甚至久久難以平復。
然而,真正造成我們壓力的,不是外在的那句話,而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如何去解讀它。

🌿 為什麼容易「被冒犯」會帶來情緒壓力?
情緒壓力(emotional stress)不是憑空而來,它往往來自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當我們不停「被冒犯」、不斷責怪外界,我們其實是在讓陌生人、網路上的一則評論、身邊的人的語氣,主宰我們的內在世界。
長期下來,這會造成慢性壓力,而慢性壓力會影響到全身每一個器官系統:睡眠、免疫力、心血管健康,甚至是情緒穩定。
研究發現,當我們的大腦長期處於「受到威脅」的狀態時,可能導致壓力荷爾蒙持續過量釋放,並讓免疫系統變弱,因而更容易感冒或發炎;也會讓心跳、血壓長期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皮質醇過度分泌也會影響我們的大腦結構,讓情緒更容易焦慮與緊繃。
重點是:沒有任何事物天生具有「冒犯性」。同一句話,有人覺得刺耳,有人卻無感。那代表「冒犯感」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某個按鈕被觸動。壓力並不是單純來自外界,而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在作反應。

🌿 那遇到歧視或不公義該怎麼辦?
不被冒犯,不等於縱容或忍氣吞聲惡意的言行,而是用更穩定的方式設立界線。
面對歧視或傷害性的行為,我們依然可以清楚表達「這樣的行為不可接受」。不同的是,我們選擇不讓內心被敵意完全綁架,而是把焦點放在行為本身,而不是讓對方的言語和行為,持續困擾我們的心。

會覺得被冒犯,是我們腦袋的自我保護機制。它本來就會自動啟動,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有被冒犯的時候,這不代表你脆弱,而是神經系統在保護你。
記住,這些練習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幫助你在被冒犯的瞬間,找到一點點喘息的空間。
🌿 實際練習:
下次當你覺得快被冒犯時,可以在當下或是一個人有空時,給自己時間,思考並嘗試以下的練習(可在日記中寫下):
1️⃣停頓一下:先不急著反應,讓自己呼吸。
2️⃣問自己:是什麼讓我覺得被冒犯?
3️⃣釐清意圖:對方是真的故意要冒犯我嗎?
4️⃣轉換故事:如果用同理心來重寫這個情境,會是什麼版本?
5️⃣ 嘗試理解對方的處境:能否想像這個人有什麼背景(如童年經驗/家庭背景),讓他有這樣的表達方式?
6️⃣檢查解讀:是否有可能我誤讀了訊息?
7️⃣最後自問:如果我選擇不被冒犯,會發生什麼事?

🌿示範:便利商店結帳時,店員用很不耐煩的口氣說:「動作快一點啦!」
1.停頓一下:
先別急著反應,讓自己深呼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我的感受很真實,但我可以先給自己一點空間。」
2.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被冒犯?
也許是因為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被嫌棄,好像不被尊重。
3.釐清意圖:
店員真的想傷害我嗎?還是他只是太累、太忙?有時候,人們的口氣反映的並不是我,而是他們自己正在經歷的壓力。
4.轉換故事:
或許可以試著想:「這位店員一整天面對好多客人,他的語氣裡可能帶著疲憊,而不是針對我。」
5.嘗試理解對方的處境:
也許他剛剛被主管責備,或者正為生活中的煩惱發愁。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心裡會鬆一點。
6.檢查解讀:
有沒有可能我誤會了?他並不是故意為了傷害我,而這樣和我說話。
7. 最後自問:
如果我不選擇被冒犯,會怎樣呢?
👉 我還是能帶著需要的東西走出店門,把自己的平靜留在心裡。那一刻,我沒有讓陌生人的壞情緒,控制我的心情。
👉當你選擇不被冒犯,你等於是在送自己一份禮物,一份平靜。

🌿 當然,現實中要在那一瞬間就想清楚這麼多問題,真的很不容易。
但如果平常能在日記裡、或在心情比較平靜的時候練習這些提問,久而久之,這些思考方式會慢慢變得自然。等到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可能就能更快地抓住那個「不被冒犯」的小空隙,把平靜留在自己心裡。
🌿這些練習需要時間,別擔心第一次做不到。就像運動一樣,練習越多,你的心也會變得越有力量。

🌿 當我們走在世界上,若總是覺得「所有人都在針對我」,就等於讓自己背負了龐大的無形壓力。 而當我們學會「少一點被冒犯」,我們不僅減少了情緒壓力,也重新奪回了內在的主導權。學會不被冒犯,不代表我們要縱容無禮或歧視,而是選擇用更穩定的方式去表達界線。
「有時候,自由,不是外界變得溫柔,而是我們能用一顆更穩定、更慈悲的心,看待那些聲音。」
願你能在日常練習中,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
若你長期被情緒壓力困擾,尋求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會是你重要的支持。

🌿 吳雨樵 實習諮商心理師資訊| https://psee.io/7xtd82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 29 號(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
預約電話|02-2913-5017
LINE 官方帳號|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點擊加入 👉 https://reurl.cc/jlD8On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 吳雨樵 實習諮商心理師資訊| https://psee.io/7xtd82

你知道嗎?只要動一下,就能改變你的大腦與情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傷與壓力,會改變大腦結構。研究顯示,長期壓力與創傷經驗會讓大腦的海馬迴逐漸萎縮,使情緒調節、記憶力、睡眠與專...
31/07/2025

你知道嗎?只要動一下,就能改變你的大腦與情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創傷與壓力,會改變大腦結構。
研究顯示,長期壓力與創傷經驗會讓大腦的海馬迴逐漸萎縮,使情緒調節、記憶力、睡眠與專注力都受到影響。但好消息是:

🌿運動,是少數能夠逆轉這些變化的方式之一。
每一次你願意起身、移動、呼吸、伸展,都是在對焦慮與創傷輕聲說:『我還能長出新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忙,根本沒有時間運動。」
「運動好像要流很多汗、穿運動服、花一整個小時才叫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其實,你的身體比你想像得更溫柔,神經系統也比你以為的更願意回應。
🌿 研究指出,每天進行任何形式的身體活動,能讓你少掉30%的憂鬱風險。即便只是溫和的散步,也能刺激海馬迴,提升記憶力,穩定情緒。

🌿 你不需要擠出一整段時間運動,只要把運動與日常結合,改變就會自然發生。刷牙時原地踏步,穿衣服時伸展手臂,都是簡單又實際的「微行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運動不需要正式開始,也不需要完美執行。只要比「完全沒做」多一點點就好。
✔ 4分鐘的「運動插曲」(exercise snack),就能降低焦慮、提升正向情緒。
✔ 10分鐘的走路,就能顯著減輕焦慮感。
✔ 每坐50分鐘,起來走動或伸展5分鐘,就能啟動神經與肌肉的修復反應。

穿著睡衣、邊刷牙邊踏步,也是在改變你的大腦與心情。我們常被制約成:「運動要半小時以上才有用」,但事實是:你願意動的那一刻,大腦就開始慢慢改變了。
🌿 這些微運動會促使身體釋放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就像春雨灑在你的海馬迴,幫助生成新神經元、穩定情緒、延緩大腦老化。
「你可以把BDNF想像成大腦的肥料,它讓你在壓力與疲憊中,也能慢慢長出新的神經連結與心理彈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從這裡開始:
1️⃣ 起床時,先深呼吸三次,手臂往上延伸,再慢慢轉動脖子放鬆頸部。結合呼吸與伸展,有助於將緊繃的交感神經,轉為平靜的副交感模式。
2️⃣坐到椅子上,再站起來,重複10次。每天做2~3組,有助強化下肢肌力、促進血液循環。
3️⃣原地抬膝碰對側手肘,持續30秒~1分鐘。像在交叉行進,可提升左右腦整合、身體協調與覺察力。
4️⃣ 進行90秒深蹲,雙手在空中緩緩畫圓,讓下肢肌力與核心平衡一起被喚醒。
「若身體出現不適,試著減少一點次數或時間,讓身體用自己的節奏慢慢適應。」
5️⃣ 每坐50分鐘,記得起來活動5分鐘,讓神經與肌肉重啟節奏。
6️⃣ 心情不好?先起身走走10分鐘,讓身體帶你離開困住的思緒。
7️⃣到戶外走上一段沒有走過的路:不論是你家附近的小巷子、公園小徑,或是一座微微上坡的橋,走一段新路,能刺激海馬迴、促進神經新生,有助於延緩認知老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小小的動作,是你在對身體輕聲說:「我願意開始,好好照顧你」。而身體,會記得你每一次的靠近與溫柔。

🌿如果你已經有固定運動習慣,這真的很值得讚賞!不妨進一步嘗試這些小練習:
1️⃣ 每次運動後,留3分鐘靜靜地腹式呼吸,輕輕地對自己說:「我剛剛正在疼惜我的大腦和情緒。」讓這份溫柔的覺察,成為一種對自己的鼓勵與肯認。
2️⃣ 運動時,練習感官的覺察:感受腳掌踏地的回饋、心跳的節奏、身體微熱的流動,讓運動不只是日常任務,而是一場與自己對話、重新連結的旅程。
3️⃣ 寫下你運動後的感受,不論是「今天動完心情好多了」或是「今天動了10分鐘,我為自己感到驕傲」,這都是一種「自我見證」的練習,有助於讓照顧自己這件事,慢慢內化成日常的一部分。

🌿 為什麼有人運動了,卻還是睡不好/焦慮/沮喪?
這不是你做得不夠好, 也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的身體與情緒,可能還藏著一段尚未被說出來的故事。當我們長期處在壓力或創傷之中,神經系統可能會變得過度警醒。就算身體動了、肌肉放鬆了,大腦與心,有時候還沒學會真正的安心。有時身體動起來了,內在的情緒卻仍然卡住,這時候,心理支持就像是另一種「內在的伸展」,幫助我們放鬆心的緊張。

諮商或合適的藥物治療,就像為心情設計的一段復健計畫。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一步一步找回你與身體、情緒和平共處的節奏。
「從下一次動起來的那刻開始,你就已經在改變未來的自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吳雨樵 實習諮商心理師資訊| https://psee.io/7xtd82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 29 號(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
預約電話|02-2913-5017
LINE 官方帳號|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點擊加入 👉 https://reurl.cc/jlD8On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每一口吃下的食物,都是一次對自己說:我值得被照顧】從飲食修復你的身與心文|吳雨樵實習諮商心理師(英國Glasgow大學碩士/政大研究生)|均樂身心診所身心健康的改善,不只是壓制症狀,而是回到基礎,重新調整四大支柱:飲食、運動、睡眠與心理韌...
21/07/2025

【每一口吃下的食物,都是一次對自己說:我值得被照顧】從飲食修復你的身與心
文|吳雨樵實習諮商心理師(英國Glasgow大學碩士/政大研究生)|均樂身心診所

身心健康的改善,不只是壓制症狀,而是回到基礎,重新調整四大支柱:飲食、運動、睡眠與心理韌性。今天我們聚焦在「飲食」,一起探索從日常選擇中療癒自己的可能性。
你也曾邊追劇邊嗑餅乾,一不小心整包都沒了嗎?或是在壓力大時,完全沒胃口、甚至對進食感到罪惡? 也許,我們的情緒,比我們想像得更早坐上了餐桌。
🌿 「飲食,是溫柔且有力量的藥方。」
科學與臨床都指出腸道是我們的「第二大腦」,不健康的飲食會破壞腸道菌叢,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影響大腦神經傳導與情緒系統,甚至加劇焦慮、憂鬱與注意力困難。研究發現當個案開始調整飲食時,不只體力提升、睡眠改善、穩定情緒與思考力,憂鬱與焦慮的頻率也顯著下降。
那麼,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 「七個支持情緒的飲食策略」
1️⃣ 「覺察」式進食
有些人在壓力大時會吃不停,有些人則完全沒胃口。情緒性進食不只指暴食,也包括在焦慮、悲傷或自我批判中壓抑食慾。研究指出,Mindful Eating(正念飲食) 有助減緩暴食、節食、對身體的焦慮與羞愧感。
放下手機、慢慢咀嚼,感受食物的溫度、質地與香氣,或是靜靜地觀察自己吃東西時內在發生了什麼。「我想吃這一口,是為了滋養自己,還是為了填補某種空虛?」「我不想吃,是因為身體真的沒有需要,還是有什麼情緒讓我難以靠近照顧自己?」「這一刻,我可以允許自己用溫柔的方式照顧自己嗎?」
2️⃣ 攝取Omega-3
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富含 Omega-3 脂肪酸中的 DHA 與 EPA,是神經系統的核心養分。這些脂肪酸被證實有助於調節情緒、減緩焦慮與憂鬱,並提升大腦的專注力。多項臨床研究指出,補充魚油對憂鬱症狀有緩解作用,也常被用於輔助情緒治療。
3️⃣減少糖分攝取
避免甜食與含糖飲料,因其引起的血糖波動容易導致焦慮、情緒易怒與精神疲憊。
4️⃣ 回歸原形食物
成分表難懂,就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這類食品會破壞腸道菌影響大腦的血清素系統,導致焦慮、失眠、情緒低落。當每天食用超過3份超加工食品,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5️⃣ 每天一杯綠茶
綠茶富含兒茶素與抗氧化物,有助大腦修復、減輕壓力反應,並能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小提醒:綠茶含有咖啡因,建議依照自己的身體節奏與睡眠狀況調整飲用時間與份量。
6️⃣ 多吃深綠色蔬菜,優先放在進食順序首位
深綠色蔬菜富含鎂與抗氧化物,能促進大腦 GABA 系統運作,幫助身體放鬆與情緒穩定。而「先吃蔬菜」的進食順序也能有效降低飯後血糖波動,讓情緒更穩定。
7️⃣避免炸物
反式脂肪與高溫油脂會促發大腦發炎反應,增加憂鬱與焦躁機率,影響腦部與心血管健康。
🌿 每個人的身體組成、生活型態與文化背景都不同,沒有一種「完美飲食」適合所有人,但基礎原則,是我們可以試著靠近的方向: 覺察式飲食、增加 Omega-3、減少糖分、回歸原形食物、攝取綠茶與深綠色蔬菜、避免炸物。從這些地方開始,你就已經在溫柔地善待自己了。
🌿飲食習慣的背後,常藏著壓力、情緒調節困難、自我價值感受與關係經驗。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飲食總被情緒左右,或許不需要獨自承擔。透過心理諮商,我們可以更有系統地探索這些壓力來源與情緒模式,進一步理解飲食行為背後的心理脈絡,並學習以更溫柔的方式照顧自己。

「你不需要立刻做到全部,你的每一小步都值得被肯定。你只需要在這一口,給自己一點溫柔。」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 29 號(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
預約電話|02-2913-5017
LINE 官方帳號|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點擊加入 👉 https://reurl.cc/jlD8On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王心妤醫師
15/07/2025

王心妤醫師

彭聖絢醫師
15/07/2025

彭聖絢醫師

15/07/2025

🌟 **新醫師加入|彭聖絢醫師** 🌟
我們誠摯歡迎 **彭聖絢醫師** 將於八月份加入均樂身心診所團隊!

擁有陽明醫學系背景,曾任松德院區藥癮治療中心醫師,彭醫師專長於焦慮、憂鬱、成癮問題與 rTMS 等非藥物治療,對成人與高齡心理照護有豐富經驗。

更多彭聖絢醫師介紹
https://tmsclinic.net/article_d.php?lang=tw&tb=4&id=1162
🧠 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
🧲 擅長非侵入性腦刺激(rTMS、CES)
💬 親切細膩,耐心陪伴每一位來訪者

為方便民眾就診
彭醫師除週二夜診與週五早診時段外,
亦開放週六門診時段(每月第二及第四週)

即日起開放 彭醫師2025/8 門診時段預約

歡迎預約與彭醫師聊聊心事,一起找回穩定的自己!

---
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號
https://reurl.cc/jlD8On
均樂網站
http://tmsclinic.net/
均樂身心診所 與您共譜生命的節奏!
電話:02-2913-5017
地址:新店區民族路29號
江陵派出所旁 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間

均樂身心診所位於大坪林捷運站,期盼提供高品質的身心健康治療給有需要的民眾

🎉🎉🎉好消息!!✨均樂增加周六門診時段啦!!!114/8月開始醫師門診時段有所調整,8月起預約掛號請參考最新時段!均樂回應民眾需求,新增週六時段門診,請民眾多加利用提醒您,週六門診為每月第二及第四週看診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
15/07/2025

🎉🎉🎉好消息!!
✨均樂增加周六門診時段啦!!!

114/8月開始醫師門診時段有所調整,8月起預約掛號請參考最新時段!

均樂回應民眾需求,新增週六時段門診,請民眾多加利用

提醒您,週六門診為每月第二及第四週看診

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號
https://reurl.cc/jlD8On
均樂網站
http://tmsclinic.net/
均樂身心診所 與您共譜生命的節奏!
電話:02-2913-5017
地址:新店區民族路29號
江陵派出所旁 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間

📌 「我該怎麼辦?孩子竟然會傷害自己!」當你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震驚、害怕、無助與不知所措,往往是一瞬間湧上心頭的感受。為什麼他要用這種方式面對情緒?是不是得了憂鬱症?會越來越嚴重嗎?但此刻,比起急著制止,更重要的是理解與傾聽——去看見那...
03/06/2025

📌 「我該怎麼辦?孩子竟然會傷害自己!」
當你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震驚、害怕、無助與不知所措,往往是一瞬間湧上心頭的感受。
為什麼他要用這種方式面對情緒?
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會越來越嚴重嗎?
但此刻,比起急著制止,更重要的是理解與傾聽——去看見那些無法說出口的痛苦,去聽懂那一道道傷口背後的心聲。
🔸當痛苦難以言喻,傷口成了情緒的出口
青少年常見的自傷行為包括:
🔹 用刀片劃手
🔹 用指甲摳皮
🔹 拳打自己、撞牆

這些行為,並非為了「引起注意」,而是在用身體的疼痛轉移情緒的煎熬。他們可能覺得:「我很痛,卻說不出口。」、「只有這樣,我才感覺自己還活著。」
🧠 多數青少年的自傷,並不是想結束生命,而是在試圖減輕壓力與混亂感。
但若缺乏理解與支持,這樣的方式可能演變為習慣性依賴,甚至轉向更高風險的行為。
🔍 為什麼青少年的情緒這麼難處理?
1️⃣ 大腦尚未成熟:前額葉仍在發展中,衝動控制與情緒調節較弱。
2️⃣ 社群媒體壓力:比較心態、自我懷疑,造成低自尊與焦慮。
3️⃣ 未來不確定感:升學、家庭期待,讓他們難以喘息。
4️⃣ 情緒表達困難:害怕被批評、不被理解,選擇「不說」,或用行為表達。
👪 家長可以怎麼做?
✅ 冷靜面對,比責備更重要
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溫柔地說:「我看到你的傷口,有點擔心,可以跟我聊聊嗎?」
✅ 提供替代方式
陪孩子一起找尋情緒出口:運動、寫日記、畫畫、聽音樂、與信任的人談談。
✅ 關心傷口,但不過度聚焦
避免讓自傷成為注意的焦點,試著說:「我們一起來處理傷口,好嗎?」
✅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自傷行為頻繁,伴隨情緒低落、退縮、厭世感等,請儘早聯繫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展開支持。

❤️ 陪伴,比改變更重要
孩子用傷口說出他們沒能說的痛。
他們不是在威脅你,而是在呼救。

請讓他知道:

「你不需要靠傷害自己來被看見,我在這裡,願意聽你說。」
穩定的支持,是他們重新找回自己、找回希望的開始。
🏥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 29 號(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
預約電話|02-2913-5017
LINE 官方帳號|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點擊加入 👉 https://reurl.cc/jlD8On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 看診小提醒|上午診,更從容
為了提供更舒適穩定的診療空間,歡迎多加利用上午門診(早診):
☀️ 候診人數較少、等待時間短
☀️ 安靜、穩定,適合親子共診或敏感情緒處理
☀️ 上午診可享掛號費優惠或減免(依診所公告)

📲 歡迎透過電話或 LINE 提前預約,讓我們陪伴您與孩子,一起穩定前行。

📣
#王心妤醫師 #青少年心理健康 #親子教養
#青春期怎麼辦 #情緒溝通 #心理健康從理解開始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心理師推薦 #親職支持
#新店心理諮詢 #均樂身心診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總是睡不著?翻來覆去到天亮,其實不是你太煩】你可能正經歷的是——慢性失眠。劉彥平醫師|均樂身心診所🧠【什麼是慢性失眠?】根據精神科醫學標準,當睡眠困擾每週至少發生三次、持續超過三個月,就屬於慢性失眠。常見原因包括:🔹 壓力或情緒問題(...
29/05/2025

🛏️【總是睡不著?翻來覆去到天亮,其實不是你太煩】
你可能正經歷的是——慢性失眠。
劉彥平醫師|均樂身心診所

🧠【什麼是慢性失眠?】
根據精神科醫學標準,當睡眠困擾每週至少發生三次、持續超過三個月,就屬於慢性失眠。

常見原因包括:
🔹 壓力或情緒問題(如焦慮、憂鬱)
🔹 作息不穩定、生活環境干擾
🔹 自律神經失調、荷爾蒙變化
🔹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或咖啡因過量

📌 長期失眠不僅讓你更難入睡,還可能導致:
白天疲憊、專注力下降、情緒不穩,甚至演變為憂鬱或焦慮。

💊【關於安眠藥,你應該知道的事】
許多人對安眠藥有誤解,覺得吃了會「睡死」或「上癮」。
但其實,只要在醫師專業指導下正確使用,它是協助你走出惡性循環的有力工具。

✔ 精神科醫師會依個人狀況開立合適的藥物與劑量
✔ 有些藥物幫助「入睡」,有些則幫助「維持睡眠」或「減少夜醒」
✔ 多為短期使用,搭配放鬆練習與作息調整,效果更好
✔ 正確使用不會成癮,反而能幫助大腦重建睡眠節奏

💬 許多患者在使用 1~2 週後,就能感受到睡眠改善,白天精神與情緒也更穩定。

👨‍⚕️【劉彥平 醫師】
曾任台北榮總玉里分院主治醫師,擁有豐富臨床經驗,
擅長處理:憂鬱、焦慮、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成癮等身心議題。
風格溫暖、親切、善於傾聽,深受個案信賴與肯定。

📅【劉彥平醫師門診時段】
🟠 週四上午
🟠 週五上午、下午、晚上(整天駐診)

📍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29號
(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站/七張站)
📞 預約電話:02-2913-5017
💬 LINE 官方帳號: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點此加入 👉 https://reurl.cc/jlD8On
🌐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 看診小提醒|上午診更從容 ☀️

為提供更舒適與穩定的診療空間,誠摯建議多加利用上午門診:
✅ 人潮較少、候診更快
✅ 看診品質穩定,特別適合需要安靜與陪伴的親子個案
✅ 上午診部分時段可享掛號費優惠或減免



🌙 失眠不是你的錯,
是身心在告訴你:「我真的需要休息。」
別再一個人硬撐,讓專業醫師與均樂陪你找回每一個平穩入眠的夜晚。

🔖 Hashtag
#均樂陪你安心入睡
#均樂情緒照顧
#均樂關心你的每一夜
#均樂身心診所
#失眠門診
#新店身心科
#精神科看診資訊
#週五整天有診

【家有青少年,怎麼變得這麼難相處?】—— 王心妤醫師談親子情緒與溝通技巧文/王心妤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均樂身心診所)✨孩子長大,情緒也變了樣,父母該怎麼辦?許多家長來到門診時都苦惱地說:👨‍👩‍👧「小時候多乖巧可愛啊,怎麼到了青春期像變...
28/05/2025

【家有青少年,怎麼變得這麼難相處?】
—— 王心妤醫師談親子情緒與溝通技巧
文/王心妤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均樂身心診所)
✨孩子長大,情緒也變了樣,父母該怎麼辦?
許多家長來到門診時都苦惱地說:
👨‍👩‍👧「小時候多乖巧可愛啊,怎麼到了青春期像變了一個人?情緒暴躁、講話酸、也不太理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相處了!」
我經常被問這些問題:
🔹 為什麼青少年的問題總是讓父母特別頭痛?
🔹 為什麼他們情緒反覆無常、難以捉摸?
🔹 做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風暴?
🔹 又該如何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混亂的成長期?

事實上,只要願意理解與調整心態,並掌握對的方法,這段看似衝突的親子階段,可以成為互相理解與關係深化的黃金時期。
🔍 一、青少年的大腦與心理正在重組中
🧠 青少年的情緒反應強烈,其實不是「故意找碴」,而是大腦發展的自然現象:
大腦中負責理性與自我控制的「前額葉」是最晚成熟的區域,約需到25歲才發展完全。而負責情緒反應的「杏仁核」卻早早就活躍了。
這種不對等的發展,讓青少年容易衝動先行、理性慢半拍,情緒容易爆炸、說話尖銳、行為難以預測。
✅ 想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父母可以:
給予適當的空間與自主權
提供支持,而非直接干預
鼓勵孩子自己學習面對情緒與生活選擇
🧩 二、他們正在經歷「我是誰?」的認同危機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稱青春期為「認同探索期」。
青少年常在內心思索:
👤 我是誰?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我能不能做自己決定的事?
👬 我的同儕喜不喜歡我?

這種內在矛盾與拉扯,會讓孩子出現:
情緒反覆、易怒、易焦慮
害怕被拒絕,卻又裝作不在乎
極度在意朋友評價,容易患得患失
這些都是他們嘗試獨立、建立自我價值的過程。
🧘‍♂️ 三、父母的「心理裝備」也要升級
青春期的改變不只發生在孩子身上,父母也必須跟著成長。
❌ 不建議的反應:
「你以前不是這樣的!」
「這有什麼好難過的?」
「我說了算!」
這些說法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否定、被壓制,進一步拉開親子距離。
✅ 建議的態度轉換:
接納孩子的改變,是成長的一部分
理解他們當下的情緒,給予尊重與回應
以平等與合作的姿態建立新的親子對話模式

🎧 四、情緒溝通三部曲:重建親子連結
1️⃣ 接納情緒,靜靜傾聽
不要急著說教、插話或判斷對錯。孩子最需要的,是被專注地聽見。有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解答,而是「被聽懂」。

2️⃣ 表達同理,不搶話、不指責
🗣️「這件事真的讓你很傷心喔,我懂。」
🗣️「我感覺你心裡其實很掙扎,想處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對嗎?」
這類「深層同理」會幫助孩子更看清自己的內在,也更願意接受父母的陪伴與協助。

3️⃣ 用「我」為主詞溝通(I-Statement)
🚫「你怎麼可以這樣講話?沒禮貌!」
✅「我被你這樣講話會覺得有點受傷,我希望我們可以好好說。」
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讓孩子感覺被尊重,也避免對話陷入權威與反抗的惡性循環。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每週安排固定的親子時光(例如週末散步、吃飯、看劇)
🔸 多給孩子正向肯定(例如「這件衣服搭配得不錯!」)
🔸 即使他表現冷漠,還是請你說:「我愛你」
🔸 當孩子有進步時,記得說:「我看到你真的很努力,我真的很為你感到驕傲」

這些平凡卻穩定的互動,是青少年心中最深的安全感來源。

📍 均樂身心診所|診療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29號(江陵派出所旁,近捷運大坪林與七張站)
預約電話:02-2913-5017
LINE 官方帳號:請搜尋「均樂身心診所」或加入 https://reurl.cc/jlD8On
診所網站:http://tmsclinic.net/

🕘 看診小提醒|上午診更從容
為提供更舒適與穩定的診療空間,誠摯建議您多多利用上午門診(早診):
✅ 早診人潮較少,候診時間更短
✅ 看診品質更穩定,適合需要安靜與陪伴的親子就診情境
✅ 上午診掛號費可享優惠或減免
歡迎透過電話或 LINE 提前預約,讓我們陪伴您與孩子穩定前行。

📣 Hashtags
#王心妤醫師 #青少年心理健康 #親子教養
#青春期怎麼辦 #情緒溝通 #心理健康從理解開始
#家庭關係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心理師推薦
#育兒支持 #親職成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均樂身心診所 #爸媽必讀 #新店心理諮詢

💔 分手不是失敗,而是你重新找回自己的開始你是不是也正在經歷一段關係的結束?那種胸口悶得喘不過氣、生活突然失去重心的感覺,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不值得被愛……親愛的,請你慢慢地知道:分手不是失敗,而是一段心靈重建的歷程。無論是親密關係,...
27/05/2025

💔 分手不是失敗,而是你重新找回自己的開始
你是不是也正在經歷一段關係的結束?
那種胸口悶得喘不過氣、生活突然失去重心的感覺,
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親愛的,請你慢慢地知道:
分手不是失敗,而是一段心靈重建的歷程。

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開放式關係,
每一次的結束,都是一場更深的自我對話。

🧠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分手,我們可以學會——
✔ 看見自己的情感模式與依附風格
✔ 重建自我價值,不再依賴他人的肯定來定義自己
✔ 練習與痛共處,讓自己慢慢鬆動,再次流動起來

🌱你不是失敗者,而是正在修復與重建的自己。
你值得被愛,而那份愛,從你願意溫柔對待自己開始。

立刻加入 均樂身心診所 LINE官方帳號
https://reurl.cc/jlD8On
均樂網站
http://tmsclinic.net/
均樂身心診所 與您共譜生命的節奏!
📞 諮詢電話:02-2913-5017
📍 診所地址:新店區民族路29號(江陵派出所旁,近大坪林與七張站間)

Address

新店區民族路29號
Xinbei
231

Opening Hours

Monday 09:30 - 12:30
13:30 - 16:30
Tuesday 09:30 - 12:30
13:30 - 16:30
Wednesday 13:30 - 16:30
18:00 - 21:00
Thursday 09:30 - 12:30
13:30 - 16:30
Friday 09:30 - 12:30
13:30 - 16:30

Telephone

+88622913501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均樂身心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均樂身心診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