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媛 醫師 Dr. Minerva Peng

彭明媛 醫師 Dr. Minerva Peng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彭明媛 醫師 Dr. Minerva Peng, Doctor, 三峽區大學路98號, Xinbei.

▌經驗解剖 Experiential Anatomy 2025/09/25-28 @台灣身心教育學會 延續八月中的課程,再來台東更深入探索:脊椎與軀幹腔室、骨盆與下肢部位非常期待接下來幾個月的課程,能和臨床的思路碰撞出什麼新的火花。➤ 蝶骨...
02/10/2025

▌經驗解剖 Experiential Anatomy
2025/09/25-28 @台灣身心教育學會
延續八月中的課程,再來台東更深入探索:
脊椎與軀幹腔室、骨盆與下肢部位
非常期待接下來幾個月的課程,能和臨床的思路碰撞出什麼新的火花。
➤ 蝶骨(中軸)
「蝶骨作為中軸,其餘皆為附肢」的概念,我腦中浮現飛機吊掛水袋的影像,3D各種角度的飛行,身體其他部位跟隨,解放整個身體所有的關節。過去關注枕部和上提時,會無意識地過於枕部的微小動作,反而產生另一種緊繃。

蝶骨-消化管、枕骨-脊椎
蝶骨-會陰:宗脈的能量 
➤ 橫膈膜
上膈腳延伸到枕骨大孔
下膈腳延伸到薦椎 
➤ 消化系統
內在空間的外在空間。
聯想到有些中醫認為腸道系統是身體內部的皮膚黏膜系統,和我某些難纏的案例--食道狹窄、腸胃不蠕動
➤ 拜訪骨頭:
具象化骨頭的長相、關係。雖然解剖念了無數次,但捏塑、畫出來,並且在身上摸出它們、感受「bone rhythm」還是第一次,是個很奇幻的體驗。
➤ 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留待回家細細品味:髖關和骨盆的關聯與齒輪關係、膝關節滑動關係、踝關節 talus-tibia-fibula 的活動關係、腳掌的兩派-for support vs. for movement

圖片來源:台灣身心教育學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9yT9F8873/

▌50+ 學院:中醫自我照顧課 - 2025/09/21 由沈邑穎醫師主講,結合經絡、芳療、實作,芳療師分享了一系列精油-保衛、天竺葵、山雞椒、順暢輕新,這一場我也擔任助教醫師,學員們別忘了日常花些時間,溫習和自我照顧:➤ 耳目常用保健穴位...
21/09/2025

▌50+ 學院:中醫自我照顧課 - 2025/09/21
由沈邑穎醫師主講,結合經絡、芳療、實作,芳療師分享了一系列精油-保衛、天竺葵、山雞椒、順暢輕新,這一場我也擔任助教醫師,學員們別忘了日常花些時間,溫習和自我照顧:
➤ 耳目常用保健穴位:養老、頰車、曲池、合谷、太衝
➤ 勾耳屏+推頭皮(輕推感受滑動皮-肌的滑動)
➤ 輕柔拔罐操作:大椎、手三陰手肘處(合穴)、胸前工字型、後背膀胱經
➤ 開胸四法:敲按胸骨、雙手撥胸、手抓腋筋、上勾勒骨
加開場的中醫自我照顧課,圓滿結束,希望讓更多人體驗中醫的美好。接下來,再看兩天門診,就要休假到台東進修去囉~

▌50+ 學院:中醫自我照顧課 - 2025/09/07 由沈邑穎醫師主講,結合經絡、芳療、實作,芳療師分享了野橘(鼻部嗅吸開心肺)、乳香(腸腦軸-頭部)、丁香(腸腦軸-骨盆腔)精油,這一場我也擔任助教醫師,學員們別忘了日常花些時間,溫習和...
10/09/2025

▌50+ 學院:中醫自我照顧課 - 2025/09/07
由沈邑穎醫師主講,結合經絡、芳療、實作,芳療師分享了野橘(鼻部嗅吸開心肺)、乳香(腸腦軸-頭部)、丁香(腸腦軸-骨盆腔)精油,這一場我也擔任助教醫師,學員們別忘了日常花些時間,溫習和自我照顧:
➤ 心經四穴+轉手腕
➤ 印堂+枕部
➤ 脾經 W + 心經十字的按摩
➤ 丹田-命門區前後溫對
➤ 脾經的按摩
➤ 腰薦按摩 
慈母的 touch,給自己輕柔的觸摸~
09/21 下午再見囉~

前往台東進修,因此請假:2025/10/23(四)早診、午診2025/10/24(五)自費診、夜診2025/10/25(六)自費診、午診、夜診請留意時間,別白跑一趟。自費診患者,前一周有加開時段,可提早預約。
10/09/2025

前往台東進修,因此請假:
2025/10/23(四)早診、午診
2025/10/24(五)自費診、夜診
2025/10/25(六)自費診、午診、夜診

請留意時間,別白跑一趟。
自費診患者,前一周有加開時段,可提早預約。

▌新冠嗅覺異常/衰退 Anosmia / Hyposmia in COVID-19 今年六月開始新一波 COVID-19 的疫情,持續至今,診間嗅覺、味覺異常的患者又多了起來。有些患者病況拖延的時間較長,甚至超過2年的也不在少數。 感染新冠...
08/09/2025

▌新冠嗅覺異常/衰退 Anosmia / Hyposmia in COVID-19
今年六月開始新一波 COVID-19 的疫情,持續至今,診間嗅覺、味覺異常的患者又多了起來。有些患者病況拖延的時間較長,甚至超過2年的也不在少數。
感染新冠的患者 40 - 50% 自覺有嗅味覺異常相關症狀,但若診間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以客觀方式進行測試,嗅覺味覺異常的比例可能其實高達 98%。COVID-19 病毒攻擊,損傷了嗅覺神經元旁的支持細胞,所幸多數的患者,在 3 個月內嗅覺能有不同程度的復原,但有5% - 10% 的患者沒有這麼幸運,嗅覺沒有恢復--聞不到或味道錯亂。
以這幾年的治療 COVID-19 累積的經驗,即便超過 3 個月的嗅覺喪失,在多管齊下的治療下,仍有恢復的機會:
➤ 針灸治療:依據體質、古典針灸經絡理論,客製化
➤ 科中/水藥治療:依據體質、證型,客製化
➤ 精油治療:每日嗅聞訓練
若能在感染初期,就納入中醫的治療,事半功倍。
無法保證 100% 治癒,但一定盡力。

//

Starting this past June, a new wave of COVID-19 has emerged, and we've seen a noticeable increase in patients reporting loss of smell and taste. Many of these patients have had long-lasting symptoms, with some even suffering for over two years.

While only 40-50% of COVID-19 patients self-report these sensory issues, objective olfactory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actual number may be as high as 98%. The virus attacks and damages the support cells of olfactory neurons. Fortunately, most patients experience some degree of recovery within three months. However, 5-10% of COVID-infected patients aren't as lucky, and their sense of smell either doesn't return or becomes distorted.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treating COVID-19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even a loss of smell lasting more than three months has a chance of recovery with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Acupuncture: Customize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atient's constitution and classical meridian theories.

Herbal Medicine: Customized herbal formulas based on the patient's constitu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atterns.

Essential Oil Therapy: Daily olfactory training.

Incorporating TCM treatment early in the infection can yield even better results.

Although we cannot guarantee a 100% cure, we will do our best.

▌低能量雷射療法(LLLT)對口腔灼熱症候群患者(BMS)灼熱疼痛與生活品質的影響:一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Effects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on burning pain and quality of ...
04/09/2025

▌低能量雷射療法(LLLT)對口腔灼熱症候群患者(BMS)灼熱疼痛與生活品質的影響:一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Effects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on burning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口腔灼熱症候群(Burning Mouth Syndrome, BMS)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性疼痛疾病,口腔黏膜出現自發性、持續性或復發性的灼熱疼痛為特徵。這種疾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並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醫療負擔。傳統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限制了患者的治療順從性。

低能量雷射療法(Low-level laser therapy, LLLT),因其止痛、抗發炎及生物刺激的效應,已成為一種具前景且有效的非侵入性替代療法。
➤ 分析內容:
綜合分析14項隨機對照試驗(RCT)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結果,以評估LLLT在BMS治療中的療效。
➤ 主要發現:
✦ 療效: 低能量雷射療法(LLLT)在緩解灼熱疼痛方面,比安慰劑LLLT或clonazepam更為顯著有效。疼痛降低的程度具有強烈且統計學上顯著的療效。

✦ 治療方案:
治療持續時間:>4週
治療頻率:每週<=2次
在緩解疼痛方面更為有效。

✦ 雷射的選擇:
雷射波長:範圍為630至1064 nm
功率:30 mW至4 W
輻照度:0.003至4 W/cm²

✦ 作用機轉:
在周圍神經系統中產生強大的抗發炎作用,並促進周圍神經損傷後的修復和再生。口灼症(BMS)的發病機制涉及周圍神經纖維病變,導致口腔黏膜的感覺異常和慢性疼痛。大約20%的原發性BMS患者有三叉神經損傷,一些研究也在口腔黏膜中發現了局灶性周圍小神經纖維病變,可能導致口灼症(BMS)的灼熱疼痛和麻木感。

低能量雷射治療(LLLT)能夠下調促發炎細胞激素的表現,如IL-1β、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以緩解疼痛。
➤ 期刊來源:
Lu, C., Yang, C., Li, X., Du, G., Zhou, X., Luo, W., Du, Q., & Tang, G. (2023). Effects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on burning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urning mouth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Oral Health, 23, 734. https://doi.org/10.1186/s12903-023-03441-w
➤ 溫馨補充:
口腔感覺異常,還需要跟口腔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乾燥症、貧血、營養缺乏、萎縮性舌炎、糖尿病/甲狀腺低下、胃食道逆流、口腔扁皮苔癬、接觸性口腔過敏反應 ... 等鑑別。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模式,不能一概而論,需洽詢專業醫師。

▌灼口症 Burning Mouth Syndrome灼口症(BMS)的患者,受苦於難以由現代儀器找出的病理證據,而患者日復一日的疼感是真實的,四處奔波檢查卻找不到明確的病因。中醫結合「結構調整」、「內科藥物治療」、「低能量雷射」:➤「針灸...
27/08/2025

▌灼口症 Burning Mouth Syndrome
灼口症(BMS)的患者,受苦於難以由現代儀器找出的病理證據,而患者日復一日的疼感是真實的,四處奔波檢查卻找不到明確的病因。

中醫結合「結構調整」、「內科藥物治療」、「低能量雷射」:
➤「針灸與手法結構調整」調勻頭頸部、顱部、顳顎關節的肌筋膜張力,以重建其生物力學功能,減緩周邊神經卡壓-CN V、V3、IX, 改善頭頸循環。
➤「內科藥物治療」血循障礙,穩定身心與睡眠,降低對疼痛的敏感度。
➤「低能量雷射」每周1-2次,持續4-8周,降低痛感。

多管齊下治療,陪伴患者抽絲剝繭,克服減緩這個現在被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定義為 Nociplastic Pain 的難纏疾患。
無法保證 100% 治癒,但一定盡力。

▌身心學 Somatics - 2025/08/17 感謝臺灣身心教育學會劉美珠老師、助教們的手把手教學,台北市中正靜思堂的師姑師伯們準備很棒的場地和美味的餐食,沈醫師的安排,共同學習的夥伴們,週日進修「身心學」,透過自我覺察,透過動作的探...
18/08/2025

▌身心學 Somatics - 2025/08/17

感謝臺灣身心教育學會劉美珠老師、助教們的手把手教學,台北市中正靜思堂的師姑師伯們準備很棒的場地和美味的餐食,沈醫師的安排,共同學習的夥伴們,週日進修「身心學」,透過自我覺察,透過動作的探索與瞭解,改變身心的對話模式與動作模式。上完之後,更加期待9月底更長時段的台東進修。
➤ 肩膀與頸部
骨骼關節的認識、具象化、觸摸、鬆、空間創造、齒輪概念。在動作的嘗試中,連結起過去在優人神鼓練鼓時,現在似乎又更明白「沉肩」、「墜肘」是什麼。
➤ 腰薦髖
骨盆時鐘:曾經在其他課程也體驗過骨盆時鐘,但美珠老師的帶領,加入具像關節的解說,和互相帶領的過程,讓動作的質感更加明確。
➤ 作用肌與拮抗肌
有別於以往作用肌用力、拮抗肌抵抗的概念,以拮抗肌的延展,代替作用肌收縮,創造關節的空間和更長鏈身體的參與。這是一個讓我覺得 life-changing、很驚艷的概念。

重訓做引體向上的訓練一段時間了,一直對上背的作用肌群感受很模糊,連帶影響動作品質。回家立刻用這個方式加上肩部齒輪概念去嘗試,動作的質地好很多、輕鬆許多。
➤ 末梢血液、淋巴系統的收放幫浦
課程末段,美珠老師介紹了末梢幫浦,為心臟節能、身體腔室空間的擴展。以前沒有想過末梢的加壓、彈回、擴張,手的動作對身體的暗示,能有這樣的效果。
➤ 概念延伸:回家後,想到小提琴家的動作模式。做了 Sarah Chang 和 Hilary Hahn(特別選了她在赫爾辛基的表演)演奏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的片段比較影片,Hilary Hahn 的 bowing 技巧,是小提琴家中的翹楚,戴上齒輪與拮抗延展的濾鏡,再去看 Hilary Hahn 右手 bowing 的動作之流暢、穩定、游刃有餘、effortless,和 Sarah Chang 一下衝到極限的短跑選手型態,形成強烈對比。
→ Hilary Hahn 演奏動作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lGwV9CIeU&t=688s
Antoine Morales - Expert Teaches You How to Play like Hilary Hahn
→ Ray Chen 分析不同小提琴演奏家的 Sibelius 音樂呈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Oyn14kj6k
→ 雖然 Ray Chen 比較喜歡情緒張力飽滿的表現風格,但我個人更偏好精準細膩、優雅、空間開闊的 Hilary Hahn,有空才有漂亮的反差、轉折、起伏,以下是她 2008 年與 Swed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Esa-Pekka Salonen 的錄音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6WmTl_d1FM

▌皮膚疾患、鼻過敏、耳鳴、莫名眩暈、慢性頭痛、更年期症狀較重患者的飲食皮膚經年起各式癢疹、鼻過敏、耳鳴、慢性頭痛、更年期症狀較顯的患者,建議中醫治療期間,避開「高組織胺」飲食,待治療後症狀和體質穩定約一個月後,再小量嘗試。➤ 高組織胺食物:...
06/08/2025

▌皮膚疾患、鼻過敏、耳鳴、莫名眩暈、慢性頭痛、更年期症狀較重患者的飲食
皮膚經年起各式癢疹、鼻過敏、耳鳴、慢性頭痛、更年期症狀較顯的患者,建議中醫治療期間,避開「高組織胺」飲食,待治療後症狀和體質穩定約一個月後,再小量嘗試。
➤ 高組織胺食物:
發酵食物:起士、泡菜、味增、醬油、鹽麴
加工食物:火腿、熱狗、罐頭食品
海鮮
酒類
➤ 會誘發組織胺釋放的食物:
柑橘類水果
巧克力
堅果
人工添加劑多的食物 
➤ 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只吃新鮮、原型的食物。若症狀已數年,預期這樣較嚴格的飲食需維持 3 - 6 個月。治療需要醫病齊心,才能斷根。
圖片來源:照護線上 careonline

謝謝益品書屋籌劃 07/30(三)的講座-美好生活不「卡」關-改善關節不適中醫有妙招,有機會書屋的書友們分享「鬆」、「圓」,一起重新學習坐與站,會後大家熱情地交流。延伸學習的資源整理在這,別忘了每天不拘時地以「鬆」、「圓」款待你的身體:ht...
03/08/2025

謝謝益品書屋籌劃 07/30(三)的講座-美好生活不「卡」關-改善關節不適中醫有妙招,有機會書屋的書友們分享「鬆」、「圓」,一起重新學習坐與站,會後大家熱情地交流。延伸學習的資源整理在這,別忘了每天不拘時地以「鬆」、「圓」款待你的身體: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wKCvahKL/ 
感謝風澤的夥伴、益品書屋的館長、益品書屋戴董事長&特助
抱回了很美的一盆花
我們有緣再共享中醫&身心領域的美妙

▌美好生活不「卡」關-改善關節不適中醫有妙招- 要了解動作,我們必須去感受,而不是費力勉強去做- 擺脫浪費能量的動作我們身處幸福的年代,有豐沛的資源幫助身心,演講中將提到的資源列表如下:➤ 太極導引http://www.taichi-dow...
28/07/2025

▌美好生活不「卡」關-改善關節不適中醫有妙招

- 要了解動作,我們必須去感受,而不是費力勉強去做
- 擺脫浪費能量的動作
我們身處幸福的年代,有豐沛的資源幫助身心,演講中將提到的資源列表如下:

➤ 太極導引
http://www.taichi-dowing.org.tw/%e5%85%a8%e9%83%a8%e8%aa%b2%e5%a0%82%e5%9c%b0%e9%bb%9e%e7%b8%bd%e8%a6%bd%e8%b3%87%e8%a8%8a/

➤ 優人神鼓
https://www.facebook.com/utheatre1988/?locale=zh_TW

➤ 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https://www.cgds.com.tw/
練舞場 https://www.facebook.com/cgdsschool?locale=zh_TW

➤ 無垢劇場
https://www.facebook.com/legendlindancetheatre/?locale=zh_TW

➤ 費登奎斯 Moshe Feldenkrais
https://www.feldenkrais-guild.tw/

➤ 亞歷山大技法
https://www.mindbodyprogram.com/

➤ 臺灣身心教育學會
https://www.somatics.tw/

➤ 綜合
好時良身 https://www.housoma.com/
Fighting Monkey https://fightingmonkey.net/

【講座資訊】
主 題:美好生活不「卡」關 - 改善關節不適中醫有妙招
講 者:彭明媛 / 北大風澤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
時 間:7/30(三)15:00-16:30(請提早30分鐘報到)
地 點:益品書屋 淡水館(新北市淡水中正路一段100號1樓)
費 用:每人100元,飲品自助無限暢飲 ( 當日可於館內不限時閱讀)

Address

三峽區大學路98號
Xinbei
23702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彭明媛 醫師 Dr. Minerva Peng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