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25
▌經驗解剖 Experiential Anatomy
2025/09/25-28 @台灣身心教育學會
延續八月中的課程,再來台東更深入探索:
脊椎與軀幹腔室、骨盆與下肢部位
非常期待接下來幾個月的課程,能和臨床的思路碰撞出什麼新的火花。
➤ 蝶骨(中軸)
「蝶骨作為中軸,其餘皆為附肢」的概念,我腦中浮現飛機吊掛水袋的影像,3D各種角度的飛行,身體其他部位跟隨,解放整個身體所有的關節。過去關注枕部和上提時,會無意識地過於枕部的微小動作,反而產生另一種緊繃。
蝶骨-消化管、枕骨-脊椎
蝶骨-會陰:宗脈的能量
➤ 橫膈膜
上膈腳延伸到枕骨大孔
下膈腳延伸到薦椎
➤ 消化系統
內在空間的外在空間。
聯想到有些中醫認為腸道系統是身體內部的皮膚黏膜系統,和我某些難纏的案例--食道狹窄、腸胃不蠕動
➤ 拜訪骨頭:
具象化骨頭的長相、關係。雖然解剖念了無數次,但捏塑、畫出來,並且在身上摸出它們、感受「bone rhythm」還是第一次,是個很奇幻的體驗。
➤ 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留待回家細細品味:髖關和骨盆的關聯與齒輪關係、膝關節滑動關係、踝關節 talus-tibia-fibula 的活動關係、腳掌的兩派-for support vs. for movement
圖片來源:台灣身心教育學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9yT9F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