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2025
今天下了一場小小的雨,空氣裡的溫度和溼度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皮膚和身體也跟著開始出現正在適應和調整的狀況。
查了一下節氣,原來是寒露呀!隨手種下一些在廚房裡拖很久的珠蔥和昨天拿到的圓葉萵苣種子,還有不知道還會不會發芽的九層塔,希望小鳥不要來亂,他們總是吃掉我的作物,再給我種一些有的沒的,這不是公平交易喔!
【節氣 • 寒露】露冷秋深
寒露到了,在秋意愈濃的季節裡,
每年約落在 10 月 8 日或 9 日,當太陽運行至黃經 195°,我們便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
「寒露」這兩個字,正是從氣候的轉變中提煉而出。
古書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也就是說:露水變得更冷、更重,甚至有要「凝結」成霜的意味。這是一個秋涼漸深、自然世界步入靜默與收斂的時刻。
對應在我們的身心,也是一段從「外放」轉向「內省」的過渡。
此時菊花獨放,候鳥南歸
菊花凜然開放,不畏寒露,成為秋天裡的「壽客」。 鴻雁南飛:大雁離去,秋意愈加濃重。
慢慢感覺到露珠在夜裡更沈重,是自然在提醒寒意正在潛行。
這些物候變化,也對應著我們內在的節奏。當外在逐漸冷卻,向內更能感受到微細的能量流動。
🌻養生指南:順勢而養,保陰護肺
在這樣一個陰氣漸生的節氣裡,注意「潤」、「藏」比「潔凈」更重要。
到了寒露,天地之氣由陽轉陰,氣候變得乾、冷、收。
此時人體的氣血開始往內收斂,如果還急著「排毒、清潔、減重、淨化」等,反而容易傷陰、耗氣、導致乾咳、皮膚癢、喉嚨痛、睡不好。
春天是排、夏天是長、秋天是收、冬天是藏。若在「收」的時節還想「排」,就是逆行。
這時候的「潤」與「藏」是在補足、保溫、涵養能量。讓體內的水分與精氣被收藏起來,不讓它外洩。
這樣到了冬天,身體才有足夠的底氣去養神、修復。
潔淨是向外的,潤藏是向內的
「潔淨」的動作帶著陽性能量:去除、淨化、切斷、釋放。
而「潤藏」則是陰性的:滋養、涵容、保護、整合。
在寒露這個節氣,天地進入「陰長陽消」,若我們還延續夏天那種「淨化」「排毒」的習慣,反而會讓能量場變得過於稀薄、乾枯,容易出現情緒空洞、睡眠不穩、心易焦躁。
所以此時更適合的是:
泡澡、熱敷、喝溫潤的茶
多吃能「潤」的食物(蓮藕、山藥、百合)
在冥想中不追求「清空」,而是「讓能量慢慢沉下來」
這樣的練習會讓氣場有厚度,有「根」。
🌸潔淨讓你清空,潤藏讓你歸根
潔淨,是放下不屬於你的東西。
潤藏,是安住於屬於你的核心。
當靈性進入深秋,宇宙的能量就像一口靜水池。
若我們還不停地「清理」「放下」「淨化」,讓那口水池不停的被攪動,那麼會看不到真正的倒影,也無法看見「真我」。
寒露教我們學會「靜養」:
讓一切的修行回歸到滋養與收斂,
讓靈魂安穩、有根,
在深秋裡慢慢恢復與宇宙節奏的同步。
🌿
潔淨讓你輕盈,
潤藏讓你穩定。
秋天最需要的,是一種帶點溫度的安靜。
🌳保暖
尤其注意足部保暖。俗云「寒露腳不露」,腳冷往往會影響整體氣血循環。
🌿作息
日落後逐漸靜心,讓夜間是給自己休息、復原的時段。
🪴運動 / 身體動作
緩和伸展、氣功、瑜伽、太極等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滋潤筋骨。可在晨昏做幾分鐘呼吸練習。
☘️情緒 / 靈性層面
這是個「放下」與「內觀」的階段。適合靜坐、冥想、書寫心靈日記。問問自己:我正在釋放什麼?我還需要什麼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