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和堂 推拿。整復

御和堂 推拿。整復 正宗北京中醫推拿技術,手法講究全面均衡,剛柔並濟、深透細膩。

秉持傳統中醫推拿對手法細膩度、精準度、深透度的技術要求。

我們注重身體反應在組織深層的訊息。
(2)

屁股痛到跛腳 原來是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負責協助髖關節的旋轉活動;而坐骨神經自腰椎發出後經過臀部時正好通過梨狀肌下方,少部分人會有變異,其坐骨神經會穿入梨狀肌肌肉層內或被梨狀肌分為上下兩束,因此當梨狀肌發炎腫脹、過度使用而抽筋...
28/09/2023

屁股痛到跛腳 原來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負責協助髖關節的旋轉活動;而坐骨神經自腰椎發出後經過臀部時正好通過梨狀肌下方,少部分人會有變異,其坐骨神經會穿入梨狀肌肌肉層內或被梨狀肌分為上下兩束,因此當梨狀肌發炎腫脹、過度使用而抽筋變得緊繃、或是受到外傷,就容易壓迫到坐骨神經,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好發在長時間久坐或蹲坐、椅子過硬、習慣性翹腳、站姿不良、過度的跑跳或髖關節扭轉後的運動傷害、有過臀部挫傷拉傷的病患。

透過深層的理筋手法,在臀腿部對梨狀肌、臀中肌、臀小肌進行適當的推拿疏通調理,包括梨狀肌及臀肌群的伸展牽拉、改善薦髂關節活動度等,把繃緊或痙攣的梨狀肌放鬆,便能夠解除壓迫,達到紓解痛楚之效。

為避免再度發作長遠而言需要配合肌肉訓練,保持肌力平衡,避免與減少梨狀肌再次被擠壓。

25/09/2023
刮痧的原理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什麼是「痧」?當利用刮痧板向下施壓時,會讓微循環障礙部位瘀積的血液從毛細血...
22/09/2023

刮痧的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什麼是「痧」?
當利用刮痧板向下施壓時,會讓微循環障礙部位瘀積的血液從毛細血管的間隙滲出,停留在皮下組織與肌肉之間,就是我們看見的「痧」。

「痧」是一種瘀結,代表體內存在著不平衡狀態,瘀有阻塞的意思,當體內受到阻塞,導致氣血運行不通暢,就會進一步產生疼痛及種種病症。
實驗證明,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痺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
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刮痧?
當您出現心悸、感覺到全身微微發熱、頭昏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胃脹腹瀉、怕風畏寒、無汗、疲倦、流鼻涕、等症狀,都適合刮痧。

讓人手痛、手麻、手滑的腕隧道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病理性疾病,其特點是手腕和手部疼痛、麻木和刺痛感。這是由於手腕中的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是一個狹窄的通道,位於手腕的底部,由韌帶和骨頭組成。這個通道中包含了正中神經和數條屈肌腱。正中神經...
04/08/2023

讓人手痛、手麻、手滑的腕隧道症候群

是一種神經病理性疾病,其特點是手腕和手部疼痛、麻木和刺痛感。

這是由於手腕中的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引起的。

腕管是一個狹窄的通道,位於手腕的底部,由韌帶和骨頭組成。這個通道中包含了正中神經和數條屈肌腱。正中神經在腕管內運行,並為手掌、拇指、食指、中指和一部分無名指供應感覺和控制肌肉的功能。當腕管內的組織發生腫脹或受壓時,會導致正中神經受到擠壓,從而引發腕隧道症候群。

當正中神經受到擠壓時將會發生以下現象:
1. 手指麻木和刺痛:通常是大拇指、食指、中指和一半的無名指,會感覺到手指尖有刺痛、麻木或針紮感。

2. 手掌和手腕疼痛:特別是在夜間或用手彎曲時更加明顯,或在清晨可能會加重,導致醒來。

3. 手部感覺減退:可能導致手部感覺變得遲鈍或喪失。

4. 手部力量下降:手握物品時會感覺力量減弱,握物或抓取物體的能力下降,難以進行細緻的手指活。

長期坐姿腰背部緊繃僵硬無力?我們的脊椎由側面看是自然上下彎曲,這些彎曲稱為生理性曲度。腰椎曲度是指脊椎在腰部區域的彎曲。有時候,由於不良的姿勢、生活方式或其他因素,腰椎曲度可能會受到影響,變得過於直或過於凸出,這種情況可能會稱為平腰或是腰椎...
01/08/2023

長期坐姿腰背部緊繃僵硬無力?

我們的脊椎由側面看是自然上下彎曲,這些彎曲稱為生理性曲度。腰椎曲度是指脊椎在腰部區域的彎曲。有時候,由於不良的姿勢、生活方式或其他因素,腰椎曲度可能會受到影響,變得過於直或過於凸出,這種情況可能會稱為平腰或是腰椎曲度變直。

腰椎的生理曲度對於支撐身體重量和維持脊椎穩定非常重要。如果腰椎曲度變直,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

背部疼痛:腰椎曲度減少可能導致背部疼痛,因為減少的曲度增加了脊椎和結構的壓力,這種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或間歇性的。

脊椎不穩定:腰椎的曲度有助於維持脊椎的穩定性。當曲度減少時,脊椎可能變得不穩定,增加了患上椎間盤損傷或其他問題的風險。

姿勢異常:腰椎曲度變直可能導致骨盆位置的改變,進而影響身體的姿勢,增加肌肉和關節的壓力,造成腰部過度前彎或反彎。

肌肉僵硬:曲度改變可能使腰部的肌肉處於不平衡的狀態,造成肌肉緊張或僵硬,導致無力和疲勞感。

腿部麻木或無力感:當曲度變直時,腰椎周圍的結締組織可能受到壓迫,進而對周圍的神經產生影響,導致放射性疼痛、刺痛或麻木感到臀部和大腿後側。

活動受限:腰部的疼痛和肌肉問題會限制腰部的運動範圍,使得彎曲、旋轉或伸展變得困難,特別是在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或活動後,會感覺到脊椎靈活性下降。

腰部和臀部周圍的壓痛:受影響的腰椎周圍可能出現壓痛。

推拿的調理
腰椎曲度變直通過推拿手法、壓力和拉伸整復等技術,可以幫助放鬆緊繃的腰部肌肉,改善腰椎的靈活性,並減輕腰痛和不適感,恢復正常的脊椎曲度。

調理時會評估腰椎曲度和相關症狀,針對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推拿手法。以下是推拿調理中使用的一些手法:

穴位按摩:按壓特定的穴位來釋放腰部肌肉的緊張和壓力,調整腰部的氣血流向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腰痛。

深層理筋:通過揉捏、搓動和輕緩擠壓腰部肌肉,有助於理順放鬆緊張的肌肉,改善腰部的靈活性。

拉伸手法:使用輕柔的拉伸整復手法,以改善腰部的靈活性和錯縫的關節。

駝背是指脊椎出現後凸變形,通常在相反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出現彎曲。這種情況也被稱為反向姿勢不良、反向彎曲或脊柱側彎。不少人都有駝背的困擾,除了影響儀態外觀,還會造成肩頸酸痛,甚至脊椎歪斜,若發生在青少年求學時期剛好是成長快速的階段,不注意姿勢便...
26/07/2023

駝背

是指脊椎出現後凸變形,通常在相反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出現彎曲。這種情況也被稱為反向姿勢不良、反向彎曲或脊柱側彎。

不少人都有駝背的困擾,除了影響儀態外觀,還會造成肩頸酸痛,甚至脊椎歪斜,若發生在青少年求學時期剛好是成長快速的階段,不注意姿勢便容易造成脊椎側彎,另外,發生在中老年階段,也會有脊椎及椎間盤磨損的問題,駝背不單單只是一般人的通病,更是不容輕易忽視的問題。

長期駝背會出現哪些症狀?

1、肩頸腰背痠痛
由於駝背時,頭會向前傾、肩膀會向內縮導致肩頸僵硬,背部也因為呈弓形,時間一久就會使得腰背感到痠痛,特別是上班族久坐又沒起來活動,容易導致肩頸腰背痠痛。

2、脊椎疾病
駝背跟脊椎有關聯,一旦長時間駝背,脊椎週邊會感到疼痛,錯誤的姿勢也會導致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變大,造成椎間盤受損、加速退化,容易造成脊椎相關的疾病,如: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

3、胸悶、心慌
會使頸椎、胸椎受到壓迫,可能導致關節錯位進而壓迫交感神經,因此感到心慌、胸悶。

4、呼吸不順
使肺部受到壓迫,導致氧氣的吸收量不足,感到呼吸不順,也容易感到疲累或是集中力不足。

5、胃食道逆流、便祕
壓迫到內臟,腸胃的負擔加重,就會造成胃食道逆流、便祕的情況發生。

6、身高變矮
這點通常發生在銀髮族身上,由於脊椎退化,駝背的角度越來越大後,身高也會跟著縮水。

7、顯老、沒精神
除了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之外,也會使得一個人看起來更老、無精打采。

駝背在推拿整復調理上為達到理想的成效,會分四個階段步驟依序處理,

一、 推拿鬆筋,改善肌肉僵硬痠痛,先放鬆頸部、背部、腰部僵硬與緊繃的肌肉軟組織。長時間的駝背易造成肌肉筋膜氣血受阻會有氣結筋結的產生,採用輕緩推揉手法理順筋絡、活血散淤,解除肌肉、血管的痙攣。

二、 深層撥筋,鬆解筋膜粘連、通利關節:由於脊背長期制動局部組織間形成粘連、纖維化和瘢痕化,針對深層組織的撥筋手法,可以起到軟化瘢痕、鬆解粘連、通利關節使脊椎關節功能恢復正常。

三、 胸椎調整、恢復生理曲度;透過胸椎的整復手法,調整生理曲度、關節錯縫,促進筋腱、關節功能。

四、 骨盆關節调整,促进脊柱的稳定和平衡;通過一系列整復手法和技術來調整骨盆的位置和姿勢,以改善骨盆及其周圍結構的功能,並減輕相關的疼痛或不穩定性。

頸部出現脖子、肩膀、後背、手臂手指等部位麻痛、肌肉無力等症狀,小心神經根型頸椎病找上你。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椎疾病,通常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或損傷導致的。該症狀群主要是從頸椎延伸出來的神經根受到侵犯或損傷,引起相關症狀。當頸椎神經根...
25/07/2023

頸部出現脖子、肩膀、後背、手臂手指等部位麻痛、肌肉無力等症狀,小心神經根型頸椎病找上你。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椎疾病,通常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或損傷導致的。該症狀群主要是從頸椎延伸出來的神經根受到侵犯或損傷,引起相關症狀。

當頸椎神經根受到損傷或壓迫時,可能會引起以下症狀:
1. 劇烈疼痛:頸部輕微或劇烈的疼痛,會涉及手臂和手臂放射。
2. 頸部僵硬:感覺頸部運動不靈活或僵硬。
3. 放射性疼痛:疼痛從頸部向肩膀、手臂和手部放射。
4. 麻木或刺痛:感覺手臂或手部有麻木或刺痛感。
5. 無力虛弱:感覺手臂有些無力,力量喪失。
6. 焦慮或失眠:由於疼痛或不平衡而引起的情緒和睡眠問題。

造成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原因通常包括:
1. 椎間盤突出:當頸部椎骨的椎間盤(位於椎骨之間的軟墊組織)突出或損傷時,可能會壓迫神經根。
2. 骨刺:隨著年齡增長,椎體可能出現骨刺(骨質增生),這些骨刺可能擠壓神經根。
3. 椎管狹窄:頸椎周圍的椎管可能變窄,中間壓迫神經根。
4. 椎間關節收縮:椎間關節的收縮或關節炎可能導致關節增大,進而影響神經孔的大小。

半夜或早晨起床時腰痛,稍活動後即減輕疼痛之症狀,並且每在工作疲勞之後,痠疼更是嚴重這是腰肌有勞損的現象,有可能已經造成第三腰椎橫突周邊軟組織受傷引發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是指腰三橫突及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肌肉粘連、及增...
24/07/2023

半夜或早晨起床時腰痛,稍活動後即減輕疼痛之症狀,並且每在工作疲勞之後,痠疼更是嚴重這是腰肌有勞損的現象,有可能已經造成第三腰椎橫突周邊軟組織受傷引發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是指腰三橫突及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肌肉粘連、及增厚等問題,令腰脊神經受壓而引起腰臀部的疼痛症狀。本病最常見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

症狀:
1. 腰一側或雙側間歇性的痠脹疼痛。
2. 晨起症狀較重活動後疼痛減輕。
3. 彎腰或彎腰後挺直均感疼痛和困難。
4. 久坐、久立後腰部有痠脹感,改變體位後可減輕。
5. 勞累或下雨天腰痠感加重。
6. 部分人的疼痛會延伸至臀部至腿膝。
7. 第三腰椎橫突部位有明顯壓痛。
8. 腰二椎至三椎或骶部常有麻痹感。

原因:
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動的重心,而且腰三椎橫突較長,因此橫突上附著的肌肉、韌帶及筋膜等所受到的拉力也較大。在長期彎腰勞動下,橫突周圍組織容易損傷、形成疤痕粘連,筋膜增厚,從而引起一系列腰臀部酸脹痛、無力等症狀。

推拿調理上,以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為原則。一般情況會先點按疏通腎俞、大腸俞、秩邊、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再配合理筋手法,如滾法、點按法、按揉法、彈法等。另可配以局部外敷青草藥以活血通絡、放鬆肌肉,減緩症狀。一般輕症患者在接受1-5 次調理後,皆有明顯改善。

扣內衣、洗頭、梳頭、擦屁股的動作無法做到嗎?先認識一下五十肩,可以找到答案五十肩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總稱,形成原因是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之發炎、纖維化所導致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幅度受限之肩部疾患,其特質就是愈怕痛,愈不敢活動,肩部就沾黏的更厲害...
19/07/2023

扣內衣、洗頭、梳頭、擦屁股的動作無法做到嗎?

先認識一下五十肩,可以找到答案

五十肩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總稱,形成原因是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之發炎、纖維化所導致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幅度受限之肩部疾患,其特質就是愈怕痛,愈不敢活動,肩部就沾黏的更厲害,疼痛也就更加深。

患者會有明顯的活動受限及疼痛造成舉手困難,因為好發五十歲上下的患者,故此症也稱作五十肩。

五十肩的症狀通常是不知不覺而來,從一開始的肩部不適感,進而梳頭或穿脫衣服倍感疼痛,最痛苦的莫過於晚上一翻身就引發劇痛而造成失眠。

"找對方法,就有機會有感改善!"

推拿理筋對於五十肩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調理手法分急性疼痛期、沾黏僵硬期、緩解恢復期,針對不同階段採用適當的手法與技術,可有效縮短病程、加速痊癒。

對於急性疼痛期階段,因疼痛感較重,採用輕緩舒筋活絡的推揉手法為主,藉以放鬆緊繃僵硬的肌肉以減緩疼痛。

對於沾黏僵硬期階段,針對活動範圍嚴重受限、肩部肌肉攣縮,採用解除沾黏的撥筋手法為主,改善肌腱韌帶沾連。

對於緩解恢復期階段,針對氣血不暢、筋絡瘀堵,採用通經活絡的深層點按手法為主,藉以調和氣血、幫助組織修復。

經常肩頸僵硬、痠痛不適嗎?大多數人肩頸痠痛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運動、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的。更因為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會讓肩頸的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無法休息導致缺氧、缺血而僵硬,進而產生纖維化(鈣化)的現象,僵硬與鈣化的肌肉極容易因為運...
18/07/2023

經常肩頸僵硬、痠痛不適嗎?

大多數人肩頸痠痛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運動、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的。

更因為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會讓肩頸的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無法休息導致缺氧、缺血而僵硬,進而產生纖維化(鈣化)的現象,僵硬與鈣化的肌肉極容易因為運動、突然間的出力而造成拉傷、發炎而引發頸肩周圍的不適。

透過適當的理筋手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直接作用於痙攣的肌肉組織,可以起到疏理筋絡、解除痙攣、疼痛減輕的作用。

什麼人容易落枕?落枕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早上醒來發現,脖子無法輕易轉動,一動肩頸某區域便疼痛無法忍受。這便是所謂的「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其發生的原因可能為睡勢不良所引起,落枕也可能經由坐姿、站姿長期不正確,...
18/07/2023

什麼人容易落枕?

落枕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早上醒來發現,脖子無法輕易轉動,一動肩頸某區域便疼痛無法忍受。這便是所謂的「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其發生的原因可能為睡勢不良所引起,落枕也可能經由坐姿、站姿長期不正確,加上睡眠時頸部處於溫差較大的環境,以及感冒引起頸部周圍的肌肉發炎所造成。太忙太累、緊張、壓力大、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缺乏運動、作息不正常、熬夜、喝酒、同一個姿勢維持過久等,皆是造成落枕的因素。

「膏肓痛」,是背痛的症狀之一,是指疼痛的中心灶正在膏肓穴的部位局部。屬於中醫背痛、風厥、胸痹、背肌風濕、背肌疼痛的範疇。常見症狀1、輕者僅表現患側膏肓穴局部或片面沉重麻木,或隱隱作痛,或痠疼感覺;2、重者則呈劇烈痠痛、鈍痛、灼痛、麻痛、錐痛...
18/07/2023

「膏肓痛」,是背痛的症狀之一,是指疼痛的中心灶正在膏肓穴的部位局部。屬於中醫背痛、風厥、胸痹、背肌風濕、背肌疼痛的範疇。

常見症狀
1、輕者僅表現患側膏肓穴局部或片面沉重麻木,或隱隱作痛,或痠疼感覺;

2、重者則呈劇烈痠痛、鈍痛、灼痛、麻痛、錐痛或刺痛,呈拘緊性或瀰漫性錘痛,

3、抬肩、轉側、噴嚏、咳嗽、打嗝,甚至深呼吸等均可加重疼痛;並牽連至同側的頸項、背及上肢。嚴重者夜間大多出現,患側手臂及掌指痠麻、疼痛或觸電感,非常痛苦難忍,而不能入眠或是睡中易痛醒,施以局部熱敷或壓揉按摩可緩解疼痛。

4、當疲勞、熬夜、感冒、經期前後、天氣變冷或下雨潮濕,或情志不遂、憂思鬱悶過度時,常會誘發並加重疼痛。

5、發作時多見疼痛在背部單側,甚少雙側,疼痛一般可向上蔓延至同側肩部、頸項部,少數放散至對側皆痛。

6、常見發病者,以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為主,且男性比女性較多,尤其是缺少體力活動的職業,如文書工作或工作姿勢長期固定者,或工作壓力、精神緊張、心情鬱悶、悲愁憂思、情志不遂等。

下階梯膝蓋痛—髕下脂肪墊損傷髕下脂肪墊損傷是一種常見的傷病,臨床多見於籃球、排球、足球、跳躍、短中跑等運動人羣和搬運工等體力勞動者。若不及時診治,常可導致脂肪墊的慢性炎變,影響伸膝等功能。髕下脂肪墊的主要功能:1、髕下脂肪墊具有襯墊及潤滑作...
18/07/2023

下階梯膝蓋痛—髕下脂肪墊損傷

髕下脂肪墊損傷是一種常見的傷病,臨床多見於籃球、排球、足球、跳躍、短中跑等運動人羣和搬運工等體力勞動者。若不及時診治,常可導致脂肪墊的慢性炎變,影響伸膝等功能。

髕下脂肪墊的主要功能:
1、髕下脂肪墊具有襯墊及潤滑作用,股四頭肌收縮時,脂肪墊內的壓力增加,成爲堅硬的實體,填充與關節面不相適合的多餘空間,以限制膝關節的過度活動,並吸收震盪,是維持膝關節功能的重要結構。膝關節伸直時,髕骨和脂肪墊一起,被股四頭肌拉向上方,避免脂肪墊被夾入股脛關節之間。

2、在膝關節運動中保持良好的生物力學結構,髕下脂肪墊是一種超柔韌的結構-能夠在膝蓋在整個範圍內移動時改變其形狀和位置。這允許脂肪墊優化關節和肌腱的對齊方式,以在所有彎曲度下激活股四頭肌。因此,如果脂肪墊發炎並因此結疤,它的體積會增加,並且會變得更固定。

3、儲存膝關節受傷時的修復細胞。最近,研究發現髕下脂肪墊也是修復細胞的重要儲存庫。因此,當我們遭受膝關節的急性傷害時,脂肪墊會在膝關節周圍運輸細胞,以幫助調節炎症並促進膝關節結構的良好癒合。如果脂肪墊本身受傷,將無法再執行此功能。

受傷原因:
1、膝關節突然猛烈的過伸和旋轉,脂肪墊來不及上移,被夾於股脛關節之間,而引起急性損傷。如足球運動員踢球漏腳,或體操運動員從器械上落下時膝關節過伸位著地等。由於反覆跳躍,引起膝關節的過伸或股四頭肌疲勞無力,不能充分地向上牽拉脂肪墊,則會引起脂肪墊慢性損傷。此外,凡是髕骨股骨軟骨病、髕腱末端病、半月板損傷、前交叉韌帶損傷、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等,使膝關節的動力學平衡發生改變,關節不穩,則可繼發脂肪墊損傷。

2、脂肪墊損傷後可產生出血、水腫、變形增生或纖維化,而造成脂肪墊肥大,與髕韌帶發生粘連,更容易受到擠壓而損傷。

3、在慢性病例中。不良的下肢生物力學例如:髕骨滑動傾斜就會導致撞擊,反覆運動撞擊和刺激就會導致腫脹和促炎環境,形成持續不斷的刺激循環,導致持續腫脹,最終形成慢性的脂肪墊損傷。

臨床表現
1、有膝前受傷史或過度活動史,伸膝活動受限,並有膝關節過伸疼痛,患者行走時膝關節保持一定的彎曲度,患者可有假交鎖,即因肥厚的脂肪墊擠在前關節縫而引起的卡住感覺。急性損傷可出現關節積液,病程較長者可有股四頭肌萎縮,體格檢查時,可見兩膝眼腫脹,有明顯壓痛,觸之有橡皮樣感覺。

2、患者經常抱怨膝蓋骨(髕骨)下區域出現急性/慢性尖銳灼燒痛。

3、患者經常抱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或任何導致膝關節運動終末期延長的活動都會加劇疼痛。

[ 解剖知識 ]
脂肪墊由脂肪組織構成,它被關節囊中的纖維層與滑膜層分別覆被。如交叉韌帶一樣,爲關節內及滑膜外結構。膝關節有4個脂肪墊,髕下脂肪墊、髕上囊脂肪墊、股骨前脂肪墊、膕脂肪墊。其中,髕下脂肪墊受傷機會較多,臨床所說脂肪墊損傷,是指髕下脂肪墊的損傷。

髕下脂肪墊附著在髕腱的後方和脛骨髁前上緣的非關節面區,呈一鈍性的三角形結構,在髕骨處最厚,向兩邊展開逐漸變薄,兩側緣超出髕骨之外各約1cm。伸向股骨和脛骨間隙的脂肪墊也在逐漸變薄,與髕滑膜皺襞一道形成翼狀皺襞,其中部尖瑞以細小懸韌帶一黏液韌帶的形式至於股骨髁間窩的前部,它將脂肪墊繫於股骨上。

Address

永和區中山路一段90號(頂溪站)
Xinbei
234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2:00
14:00 - 20:00
Tuesday 09:00 - 12:00
14:00 - 20:00
Wednesday 09:00 - 12:00
14:00 - 20:00
Thursday 09:00 - 12:00
14:00 - 20:00
Friday 09:00 - 12:00
14:00 - 20:00
Saturday 09:00 - 12:00
14:00 - 17:00

Telephone

+88692228402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御和堂 推拿。整復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

Nearby clinic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