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旭診所

永旭診所 永旭診所--全家人的醫生
✔️專業醫護團隊
✔️貼心服務
✔️視病猶親

🔺休診公告🔻📣8/15-8/19員工旅遊🧳✈️休假期間 造成您就醫不便 敬請見諒🙏--------------------------------🧑‍⚕️也提醒有慢性處方需求之民眾,請提早規劃複診時間,避免用藥間斷喔。
08/08/2025

🔺休診公告🔻
📣8/15-8/19員工旅遊🧳✈️
休假期間 造成您就醫不便
敬請見諒🙏
--------------------------------
🧑‍⚕️也提醒有慢性處方需求之民眾,請提早規劃複診時間,避免用藥間斷喔。

【永旭小學堂👨‍🏫】⁣⁣⁣週四夜診,媽媽帶著國二女孩回診。⁣還沒開口詢問病情,媽媽就急忙指著女孩的雙手臂問道:「醫師這是不是玫瑰疹啊? 早上睡醒後發現的,晚上越長越多。」⁣14歲?玫瑰疹?這樣的年紀完全不合理🤔⁣快速回顧病患的病史,上週六高...
06/08/2025

【永旭小學堂👨‍🏫】⁣⁣

週四夜診,媽媽帶著國二女孩回診。⁣
還沒開口詢問病情,媽媽就急忙指著女孩的雙手臂問道:「醫師這是不是玫瑰疹啊? 早上睡醒後發現的,晚上越長越多。」⁣
14歲?玫瑰疹?這樣的年紀完全不合理🤔⁣
快速回顧病患的病史,上週六高燒看診一次,這周一持續發燒合併喉嚨痛回診。⁣
當時檢查發現雙側化膿性扁桃腺,給予抗生素治療。⁣
女孩除了雙手臂以外,腹部、背後、大腿也都分布不少細小紅色丘疹。⁣

結合以上病程,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媽媽,這不是玫瑰疹,是A群乙組溶血性鏈球菌(β-hemolytic group A Streptococcus)引起的猩紅熱(Scalet fever)⁣
看到媽媽滿臉問號,小編醫師又想到這周的衛教主題了😎⁣

-------------------------------------⁣

猩紅熱(Scarlet Fever)是一種由A組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學名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於兒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病因:猩紅熱由A組鏈球菌引起,這種細菌通常存在於咽喉或皮膚上。⁣
它會產生紅斑毒素(erythrogenic toxin),導致猩紅熱特有的症狀。 ⁣

👉傳播途徑: ⁣
• 飛沫傳播:通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的飛沫傳播。⁣
• 直接接觸: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
• 間接傳播:如共用餐具、毛巾等。⁣
• 有時也可能由皮膚傷口感染鏈球菌後引發。⁣
❌高危險族群:5-15歲的兒童最易感染,季節性高發於秋冬季。⁣

【猩紅熱的症狀】⁣
👉初期症狀: ⁣
• 高燒(通常超過38.3°C)。⁣
• 喉嚨痛,吞嚥困難,扁桃體可能紅腫或有膿點。⁣
• 頭痛、疲倦、食慾不振。⁣
• 腹痛、噁心或嘔吐(尤其在兒童中)。⁣

👉特徵性症狀: ⁣
• 猩紅熱疹:感染後1-2天出現紅色、細小、沙紙狀的皮疹,通常從頸部、胸部或腹部開始,擴散至全身。⁣
⁣💡皮疹在壓力下會暫時變白(壓之退色)。⁣
• 草莓舌:舌頭初期有白色苔膜,幾天後變成鮮紅色,表面有凸起的小點,形似草莓。⁣
• 皮膚脫屑:皮疹消退後(約1-2週),手掌、腳掌或身體其他部位可能出現脫皮。⁣

👉其他症狀: ⁣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面部潮紅,但口周圍可能呈現蒼白圈(稱為「環口蒼白」)。⁣

【如何治療】⁣
👉抗生素治療: ⁣
• 首選藥物:青黴素(Penicillin)是治療A組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通常口服10天或注射長效青黴素(如Benzathine Penicillin)。⁣
• 替代藥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使用紅黴素(Erythromycin)或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抗生素通常在24-48小時內顯著改善症狀,但需完成整個療程以防止復發或併發症。⁣⁣

❌若未及時治療,猩紅熱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
• 急性風濕熱(影響心臟、關節)。⁣
• 腎小球腎炎(導致腎功能問題)。⁣
• 中耳炎、鼻竇炎或膿腫。⁣
• 罕見情況下,可能引發敗血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

【如何預防】⁣
• 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患者分泌物。⁣
• 及早治療:及時治療鏈球菌性咽喉炎可防止發展為猩紅熱。⁣
• 環境管理:保持環境清潔,減少細菌傳播。⁣

🌟目前尚無針對猩紅熱的疫苗🌟⁣



#永旭小學堂 #猩紅熱

【永旭小學堂👨‍🏫】⁣⁣今年5-6月依舊有不少流感、新冠確診病患。⁣流感偏高燒(39-40度)、四肢痠痛、咳嗽;新冠偏低燒(37-38.x)、四肢痠痛以及明顯的喉嚨痛。⁣⁣前陣子因為一例A型流感合併橫紋肌溶解症的個案住院,最近確診流感個案的...
23/07/2025

【永旭小學堂👨‍🏫】⁣

今年5-6月依舊有不少流感、新冠確診病患。⁣
流感偏高燒(39-40度)、四肢痠痛、咳嗽;新冠偏低燒(37-38.x)、四肢痠痛以及明顯的喉嚨痛。⁣

前陣子因為一例A型流感合併橫紋肌溶解症的個案住院,最近確診流感個案的家屬詢問從⁣
:「醫師,需要停課幾天?」⁣
:「醫師,需不需要吃特效藥?」⁣
變成⁣
:「醫師,我的小朋友會不會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其實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在流感的病患並不常見。⁣

在20年前還可以體罰的年代,被老師處罰交互蹲跳或是兔子走路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症都比現在更常見🤭⁣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認識什麼是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種由骨骼肌快速分解導致肌紅蛋白釋放到血液中的嚴重病症,可能引發腎臟損傷等併發症。⁣

🌟其好發原因包括以下幾類:⁣
🟡外傷或肌肉直接損傷: ⁣
o嚴重創傷、壓迫傷(如車禍、地震導致肌肉被長時間壓迫)。⁣
o劇烈運動(如馬拉松、過度訓練),特別在未充分準備或脫水情況下。
⁣⁣
🟡藥物與毒物: ⁣
o某些藥物,如他汀類(Statins,用於降膽固醇)、抗精神病藥、抗癲癇藥。⁣
o毒品(如可卡因、海洛因)或酒精過量。
⁣⁣
🟡感染與炎症: ⁣
o病毒感染(如流感、EB病毒)。⁣
o細菌感染(如敗血症)。⁣

🟡其他因素: ⁣
o高溫中暑或惡性高熱。⁣
o癲癇持續狀態或嚴重抽搐。⁣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的症狀因嚴重程度和病因不同而異,但常見症狀包括以下幾類:⁣
🔵肌肉相關症狀: ⁣
o肌肉疼痛:通常為劇烈、廣泛的肌肉痠痛或僵硬,尤其影響大肌群(如大腿、背部、肩膀)。⁣
o肌肉無力:受影響的肌肉可能感到虛弱或無力。⁣
o肌肉腫脹或僵硬:嚴重時可能出現肌肉腫脹或觸痛。⁣

🔵尿液變化: ⁣
o暗色尿液:尿液呈深褐色、紅色或「可樂色」,這是由於肌紅蛋白尿(myoglobinuria)所致,是典型症狀。⁣
o尿量減少:可能因腎功能受損導致尿量減少或無尿。⁣

🔵全身症狀: ⁣
o疲倦與虛弱:全身無力或極度疲勞。⁣
o發燒:若由感染或炎症引起,可能伴隨發燒。⁣
o噁心與嘔吐:常見於代謝紊亂或腎功能異常時。⁣

🔵其他併發症相關症狀: ⁣
o電解質異常:如高鉀血症可能導致心悸、肌肉痙攣或心律不整。⁣
o急性腎損傷:腰痛、浮腫、尿量減少等。⁣
o分隔症候群:若肌肉腫脹壓迫神經或血管,可能出現局部麻木或劇痛。⁣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的治療主要目標是防止腎臟損傷、矯正電解質異常、處理潛在原因並促進肌肉恢復。⁣
🟣大量液體補充: ⁣
o首要措施:靜脈輸液以增加尿量,促進肌紅蛋白的清除,防止急性腎衰竭。⁣
o目標尿量:每小時200-300 mL。⁣

🟣電解質異常矯正: ⁣
o高鉀血症:若血鉀升高,需立即處理(如給予鈣劑、胰島素+葡萄糖、或透析)。⁣
o低鈣血症:補充鈣劑,但需謹慎,避免過量。⁣
o酸鹼平衡:若有代謝性酸中毒,可考慮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以鹼化尿液,減少肌紅蛋白對腎臟的損害。⁣

🟣腎臟保護與支持: ⁣
o監測腎功能(如血清肌酐、尿素氮)。⁣
o若出現急性腎損傷,可能需要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或連續性腎替代療法)。⁣

看到這應該對橫紋肌溶解症已有初步的認識了吧☺️⁣
快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了解橫紋肌溶解症吧!⁣


#永旭小學堂 #橫紋肌溶解症 #流感併發症

18/07/2025

📣請假公告round two

7/25-8/2 🧑‍⚕️羅永邦醫師休假

(⁠「⁠`⁠・⁠ω⁠・⁠)⁠「✈️

🙋代診醫師 請參考下圖👇

【永旭小學堂👨‍🏫】⁣⁣近日新冠疫情再度崛起,不少民眾自行檢驗確診,來尋求醫師協助,緩解症狀。⁣根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新冠疫情預計在6月底、7月初進入高峰,可能會持續到7月底或8月初。⁣這段期間還請大家多加留意及小心❤️⁣⁣今天就帶大...
09/07/2025

【永旭小學堂👨‍🏫】⁣

近日新冠疫情再度崛起,不少民眾自行檢驗確診,來尋求醫師協助,緩解症狀。⁣
根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新冠疫情預計在6月底、7月初進入高峰,可能會持續到7月底或8月初。⁣
這段期間還請大家多加留意及小心❤️⁣

今天就帶大家複習一下新冠肺炎的常見症狀及重症警訊吧📝⁣

🦠【常見症狀】⁣
1.喉嚨劇烈疼痛⁣
- 感覺像刀割、聲音沙啞、鼻咽乾痛⁣
- 兒童可能出現「狗咳」、高燒、聲音沙啞⁣
2.容易疲倦⁣
 - 明顯倦怠,即使有休息也沒幫助⁣
 - 有些人會發燒,但肌肉痠痛較少見⁣
3.不一定流鼻水⁣
 - 孩童常伴隨嘔吐、腹痛⁣

⏱️【潛伏期】1~14天,大多是5~6天發病⁣

⚠️【必須立刻就醫的重症警訊】⁣
❌呼吸困難、胸悶⁣
❌意識不清、嘴唇或皮膚發青⁣
❌無法進食或喝水⁣
❌24小時沒尿或尿量明顯減少⁣
❌血壓過低(收縮壓<90 mmHg)⁣
❌心跳過快(未發燒情況下>100下/分)⁣
❌孩童若有劇烈「狗咳」、聲音沙啞、呼吸急促⁣

🧪【誰可以在醫療院所快篩?】⁣
發病5天內、12歲以上且體重達40公斤者,如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可由醫師施作快篩:⁣
■65歲以上⁣
■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或肺部疾病⁣
■肝病、結核病、失能、失智症⁣
■精神疾病、免疫系統問題⁣
■BMI≧30(肥胖)⁣
■吸菸或曾吸菸者⁣
■特殊族群兒童(例如ADHD、發展障礙)⁣

如您有上述症狀或重症風險,請儘早快篩或就醫!⁣
日常也別忘了勤洗手、戴口罩唷😷⁣


#永旭小學堂 #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 #新冠快篩

📣7/12-7/18輪到🧑‍⚕️徐世洲醫師放暑假✈️門診調整如下
07/07/2025

📣7/12-7/18
輪到🧑‍⚕️徐世洲醫師放暑假✈️
門診調整如下

23/06/2025

📣準備放暑假嘍~
🧑‍⚕️羅永邦醫師 6/30-7/5 請假

-------------(⁠✿⁠^⁠‿⁠^⁠)-------------

門診異動 參考下圖

【永旭小學堂👨‍🏫】⁣⁣「哎呀,耳朵好痛呀」「小明,那你可能有中耳炎囉」⁣「明天叫爸爸帶你去永旭診所看看吧,還可以順便夾耳屎」⁣這些都是發生在永旭診所的日常,究竟有哪些原因,可能讓我們得到中耳炎呢? ⁣⁣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誘發中耳炎的危險...
18/06/2025

【永旭小學堂👨‍🏫】⁣

「哎呀,耳朵好痛呀」「小明,那你可能有中耳炎囉」⁣
「明天叫爸爸帶你去永旭診所看看吧,還可以順便夾耳屎」⁣
這些都是發生在永旭診所的日常,究竟有哪些原因,可能讓我們得到中耳炎呢? ⁣

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誘發中耳炎的危險因子以及容易產生中耳炎的危險族群👿⁣

以下是具有明顯實證支持的中耳炎(尤其是急性與慢性中耳炎)危險因子整理,⁣
依照最佳證據與系統性整理順序分類說明: ⁣

一、具明顯統計顯著性的危險因子 ⁣
🟪過敏 / 原性體質(atopy / allergy) ⁣
● 具有過敏體質者罹患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SOM)的風險顯著增加。 ⁣
🟪早產/低出生體重 (

📣請假公告🙋👉6/12 W四 早診 羅永邦醫師請假👉6/21-6/24 游基枋醫師請假----------⊂⁠(⁠◉⁠‿⁠◉⁠)⁠つ--------
10/06/2025

📣請假公告🙋

👉6/12 W四
早診 羅永邦醫師請假

👉6/21-6/24
游基枋醫師請假
----------⊂⁠(⁠◉⁠‿⁠◉⁠)⁠つ--------

【永旭小學堂👨‍🏫】⁣近日季節轉換,各式病毒肆虐⁣今天要帶大家認識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就是大家時常聽見的RSV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易感染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嚴重時可導致住院甚至死亡...
04/06/2025

【永旭小學堂👨‍🏫】⁣
近日季節轉換,各式病毒肆虐⁣
今天要帶大家認識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也就是大家時常聽見的RSV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易感染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嚴重時可導致住院甚至死亡。⁣

🌟RSV感染的症狀通常在暴露後4-6天內出現,輕症類似普通感冒,包括:⁣
▪️流鼻涕⁣
▪️咳嗽⁣
▪️打噴嚏⁣
▪️發燒⁣
▪️喉嚨痛⁣

🌟在嬰幼兒或老年人中,症狀可能加重,出現:⁣
▪️喘鳴⁣
▪️呼吸困難⁣
▪️食慾下降⁣
▪️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
▪️全球每年約3300萬名5歲以下兒童感染RSV。⁣
▪️約10%感染兒童需住院治療,特別是早產兒或有先天性心肺疾病者。⁣
▪️老年人同樣容易感染,每年約有17.7萬名65歲以上成人因RSV住院,⁣

☠️RSV感染的死亡風險在特定族群中較高:⁣
▪️5歲以下兒童⁣
▪️老年人⁣
▪️早產兒⁣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大家別害怕,RSV病毒也是有疫苗可以接種預防的唷!✨⁣

RSV疫苗主要針對高風險族群,包括6個月以下嬰兒、孕婦(保護新生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
現有疫苗與單株抗體(如Nirsevimab)可有效降低重症與住院率。⁣
例如,孕婦接種RSV疫苗可透過胎盤傳遞抗體,保護新生兒免受感染;老年人接種疫苗則顯著減少併發症風險。⁣
RSV疫苗為高風險族群提供了重要的保護,透過誘導免疫反應,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

🔔本院提供成人的「欣剋融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適應對象為60歲以上成人⁣

歡迎來電預約諮詢☎️

【永旭新藥速報💊】⁣每年的秋冬正是我們最害怕的流感季節⁣接種流感疫苗也成了下半年最重要的事💉⁣⁣今年,本院將引進最自然的鼻噴式流感疫苗—FluMist🙌⁣⁣什麼是鼻噴式流感疫苗❓⁣鼻噴式真的有用嗎❓⁣⁣今天就帶大家搶先認識這支新的鼻噴式流感...
21/05/2025

【永旭新藥速報💊】⁣
每年的秋冬正是我們最害怕的流感季節⁣
接種流感疫苗也成了下半年最重要的事💉⁣

今年,本院將引進最自然的鼻噴式流感疫苗—FluMist🙌⁣

什麼是鼻噴式流感疫苗❓⁣
鼻噴式真的有用嗎❓⁣

今天就帶大家搶先認識這支新的鼻噴式流感疫苗⁣

FluMist 是一種鼻噴式四價活性減毒流感疫苗(Quadrivalent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Q/LAIV),由AstraZeneca製造,其設計理念為模擬自然感染途徑以誘發更全面的免疫反應。⁣
此疫苗自2003年獲得美國FDA核准後,即廣泛用於2至49歲的健康族群。⁣

🌟免疫機轉:三重防護,效力完整⁣
FluMist 經鼻腔給藥,可誘導多層次的免疫反應,包括:⁣
🔵黏膜免疫:誘導鼻腔 IgA 抗體,作為阻止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細胞免疫:活化 CD8+ T 細胞與組織駐留記憶 T 細胞(TRM),提供跨株保護能力。⁣
🔵體液免疫:誘導 IgG 抗體,雖然滴度略低,但中和能力佳。⁣
研究指出,FluMist 在兒童族群中的免疫原性優於傳統滅活疫苗(IIV),賦予更全面的保護(Talbot et al., CID, 2011)。⁣

🌟噴鼻式真的有效嗎?⁣
根據 2011 年發表於《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之多中心臨床試驗,FluMist 在 2–17 歲兒童及 18–49 歲成人中皆展現與注射式疫苗相當之免疫反應強度及安全性。⁣
然而,其效力仍可能受當年流感病毒株匹配度所影響。⁣

❌禁忌族群⁣
🚫年齡

【永旭小學堂👨‍🏫】⁣⁣⁣⁣周六夜診進行到一半,櫃台人員急忙告知,一位待診病患心律高達174下/每分鐘。⁣半開玩笑的回說:「血壓機是不是故障了,174下的心律都快要上天堂了。」⁣請護理師用另外一台機器再重測一次,還是得到一樣驚人的數字。⁣診...
07/05/2025

【永旭小學堂👨‍🏫】⁣⁣⁣

周六夜診進行到一半,櫃台人員急忙告知,一位待診病患心律高達174下/每分鐘。⁣
半開玩笑的回說:「血壓機是不是故障了,174下的心律都快要上天堂了。」⁣
請護理師用另外一台機器再重測一次,還是得到一樣驚人的數字。⁣
診視完當下的病患,趕緊請該名病患進診間。⁣

目測約20多歲的女性,由父親攙扶進診。⁣
父親簡單描述,早上開始高燒、全身痠痛。⁣
就診前有先吃過一顆退燒藥,目前體溫有下降趨勢。蒼白的嘴唇、急促的呼吸,加上滿臉斗大的汗水。⁣
一邊詢問病情,一邊摸測病患手腕處的脈搏,左右手腕的脈搏微弱到似有似無。⁣
十年的急診經驗知道,出大事了!!⁣
快速的跟病患父親解釋,病患目前處於休克狀況,不是診所可以處理的,需要馬上轉到醫院緊急治療。⁣
轉診當晚就接到醫院同事的回覆,病患新冠肺炎陽性合併心肌炎(Troponin-I : 313.8),緊急收治加護病房。⁣

心肌炎堪稱醫師的隱形殺手,初期的表現可以是一般的腸胃炎,也可以是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
但病程卻在短時間內有斷崖式的崩壞,進而造成病患嚴重的後遺症以及家屬的不諒解。⁣

🌟今日永旭小學堂,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心肌炎小常識。⁣

心肌炎(myocarditis)是心肌(心臟肌肉)發炎的疾病:⁣
👉症狀: ⁣
1. 胸痛、心悸、疲倦⁣
2. 呼吸急促、發燒⁣
3. 嚴重時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發生率: ⁣
1. 每年每10萬人約10-20例⁣
2. 年輕男性較易發生⁣
3. 病毒感染後較常見⁣

👉死亡率: ⁣
1. 一般住院死亡率約1-5%,如果是Covid-19合併有心肌炎,則住院死亡率高達13.5%,是沒有Covid-19病人的六倍。⁣
2. 急性或併發擴張型心肌病者風險較高⁣
3. 及早治療多數預後良好⁣

👉診斷方式: ⁣
1. 心電圖:檢查心律異常⁣
2. 血液檢查:檢測心肌損傷標記(如肌鈣蛋白)⁣
3. 心臟影像:如心臟超音波或MRI評估心功能⁣

👉心肌炎的抽血指標主要用於檢測心肌損傷和發炎反應,常見包括:⁣
1. 肌鈣蛋白(Troponin I或T):心肌損傷的敏感標記,心肌炎時通常升高。⁣
2. 肌酸激酶(CK-MB):反映心肌損傷,雖較不特異,但可輔助診斷。⁣
3. C反應蛋白(CRP):指示全身發炎反應,常在心肌炎時升高。⁣
4. 白血球計數(WBC):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導致白血球增高或降低。⁣
5. 腦鈉肽(BNP或NT-proBNP):心臟壓力或心衰竭的標記,嚴重心肌炎可能升高。⁣

👉原因: ⁣
1. 病毒感染(如腸病毒、腺病毒)⁣
2. 細菌、寄生蟲或真菌感染⁣
3. 藥物反應或自體免疫疾病⁣

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
針對病因可能使用抗病毒藥或免疫抑制劑。⁣
部分患者需長期追蹤心功能,預後多數良好但因人而異。⁣


#永旭小學堂 #心肌炎 #新冠肺炎

Address

新北市泰山區仁愛路88號1樓
Xinbei
24348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Tues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Wednes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Thurs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Fri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Saturday 08:00 - 12:00
15:00 - 18:00

Telephone

+88622297972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永旭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