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控制 三高 肥胖 避免猝死 心臟病 中風
「人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倒下去了?」
我一直覺得這句話是幹話。多數所謂的「突然」,其實早有跡可循。最近一個韓國研究,剛好把這件事講清楚了。
研究做法:從兩個大型前瞻世代擷取已發生冠狀動脈疾病、心衰竭或腦中風的個案,回頭檢視在事件發生之前是否存在「未達最佳」的四大傳統心血管危險因子。定義如下:
• 血壓:收縮壓 ≥120 mmHg 或 舒張壓 ≥8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 血脂:總膽固醇濃度 ≥200 mg/dL,或正在接受降脂治療。
• 血糖:空腹血糖濃度 ≥100 mg/dL,或已診斷為糖尿病,或正在接受降糖治療。
• 吸菸:過去或現在吸菸。
結果(事件基數:韓國 KNHIS 601,025 件;美國 MESA 1,188 件):
• 冠心症發作前,至少一項非最佳風險因子的盛行率:KNHIS 99.7%、MESA 99.6%。
• 心衰竭發作前:99.4%、99.5%。
• 中風發作前:99.3%、99.5%。
• 男女各年齡層皆維持極高比例(>99%);最低的也在女性<60 歲、心衰或中風,仍>95%。
• 事件前同時具備兩項以上風險因子也很常見(93.2%~97.2%)。
一句話結論:在這個雙國別、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裡,幾乎所有心血管事件(冠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或中風)都發生在至少一項傳統危險因子未達最佳或臨床上明顯偏高之後。沒有任何已知風險因子而發作的情況,非常罕見。
Lee H, Huang X, Khan SS, et al. Very High Prevalence of Nonoptimally Controlled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at the Onse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25;86(14):1017–1029. DOI: 10.1016/j.jacc.2025.07.01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41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