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2017
癌症篩檢(Tumor Markers):
癌症腫瘤標記是與惡性腫瘤細胞相關之特殊蛋白質,此類蛋白質是由癌症細胞本身釋放到血液中或為癌症細胞相關的其他細胞釋放出的特殊蛋白質。腫瘤標記大多使用於癌症的治療時期、追蹤癒後狀況及高危險群的篩檢。腫瘤標記的檢驗值正常,並不代表沒有腫瘤與疾病;而檢驗值異常,並不代表一定有癌症。但癌症腫瘤標記篩檢能當作一種臨床「參考」的依據,並提早安排其他相關檢查。若提早發現須接受醫師所安排之治療方式。且因變化情況快速,應定期篩檢以利提早預防。
1.肝癌:AFP (甲型胎兒蛋白)
a-FP是血液檢查中用來篩檢肝癌最常用的方法。必要時應配合受檢者臨床症狀及超音波等影像檢查再作診斷。
2.大腸癌:CEA (癌胚抗原)
CEA數值通常在大腸直腸癌、胃癌及胰臟癌時可能偏高,另外肺癌、乳癌等患者及某些良性腸胃道、肝膽疾病亦有可能偏高。臨床上主要提供大腸直腸癌等癌症之治療後追蹤之參考。必要時應配合受檢者臨床症狀及其它影像及內視鏡檢查再作診斷。
3.攝護腺癌:PSA (攝護腺特異抗原)
PSA是攝護腺癌的重要篩檢指標。臨床上除了攝護腺癌之外,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或接受泌尿道檢查後亦可能偏高。必要時應配合肛門指檢、超音波及切片檢查等進一步診斷。
4.胰臟癌:CA-199
CA-199是胰臟癌的篩檢及治療後追蹤之參考指標,在其他胃腸道腫瘤、胰臟炎、良性胰臟疾病亦可能偏高。必要時應配合超音波及其他影像檢查再作診斷。
5.卵巢癌:CA-125
CA-125是卵巢癌的篩檢及治療後追蹤之參考指標,但在懷孕、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等良性病變亦可能偏高。必要時應配合超音波及其他影像檢查再作診斷。
6.乳癌:CA-153
CA-153是乳癌的篩檢及治療後追蹤之參考指標,必要時應配合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再作診斷。
7.鼻咽癌:EBV-IgA
鼻咽癌篩檢的腫瘤標記。鼻咽癌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頭頸部腫瘤,與EB病毒的感染密切相關。升高者,有較高的罹患鼻咽癌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一定有鼻咽癌,通常建議到耳鼻喉科做鼻咽內視鏡進一步檢查確認。
8.胃癌:CA-724
胃癌篩檢的腫瘤標記。有59%上升於胃癌,在其他癌症及其他疾病亦可能偏高,必要時應配合上消化道內視鏡配合切片檢查再作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