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 Doctor, Xinzhuang.

網路掛號連結:https://reurl.cc/8por5g
現職: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神經外科專科醫師、疼痛專科醫師
-FIPP國際介入性疼痛治療專業認證
-CIPS 國際介入性疼痛超音波專科醫師認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科講師
-前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考試榜首

專長:頸椎微創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高位頸椎手術 腰椎微創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X光導引介入性疼痛治療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腦出血 腦創傷 腦瘤手術

‼️‼️頸椎脊髓損傷案例分享‼️‼️‼️頸椎前位合併後位神經減壓內固定融合手術‼️又是一位當初臥床來到急診,今天卻能笑著走出醫院的病人😁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因跌倒送至急診。當時雙手嚴重麻木無力,雙腿雖能動,但無法站立,更無法自行下床。整體平...
22/07/2025

‼️‼️頸椎脊髓損傷案例分享‼️‼️
‼️頸椎前位合併後位神經減壓內固定融合手術‼️

又是一位當初臥床來到急診,
今天卻能笑著走出醫院的病人😁

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因跌倒送至急診。
當時雙手嚴重麻木無力,
雙腿雖能動,但無法站立,更無法自行下床。
整體平衡感與協調能力明顯受損,
是典型頸椎脊髓壓迫神經病變症狀。🥲
隨後安排的頸椎核磁共振影像,
確認了我們的診斷。

由於神經受到嚴重壓迫,
我向病人及家屬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最理想的手術需要分兩階段進行,
先由頸椎前方進行減壓與固定,
再從後方進一步磨除骨頭植入骨釘。🧐

病人與家屬聽完病情解釋後,
選擇相信我,也同意接受前後位的手術。
為了幫助病人盡快恢復、降低麻醉次數,
我們將兩個階段安排於同一日完成。💪💪

手術第一階段,
我們從頸椎前側進入,
在顯微鏡輔助下仔細清除壓迫脊髓的椎間盤與椎體,
騰出的空間則置入健保的固定支架與特製長支架,
並以骨釘骨板穩定固定。

隨即進入第二階段手術,
我們將病人翻身,由頸椎後方進入,
移除壓迫神經的椎板結構,
並以小型骨釘固定穩固脊椎。
這是一場近乎整日的手術,
從第一階段下刀,
中間打頭釘翻身擺位
到第二階段最後的傷口縫合,
每一個步驟,我都親力親為。💪💪💪😓😓🤣

頸椎脊髓損傷最大的挑戰在於,
術前難以準確預測神經損傷的程度與術後的恢復成效。
但幸運的是,這位病人選擇信任我,
也在黃金時機內完成手術,
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

術後隔天,病人即能練習站立;
第二天開始嘗試行走。
原先手部的麻木無力情形明顯改善,
步態越來越穩定,最終順利出院。🎉🎉🎉
所使用的健保植入物亦全數通過審查。👏👏👏
(特別感謝健保審查委員的幫忙)

當然,
不是每一位脊髓損傷患者都能如此迅速恢復。
因此,一旦確定神經壓迫受損,
及時手術,是爭取神經功能恢復的關鍵‼️‼️‼️

======================
**圖文中分享案例純屬衛教性質,非宣傳**
**分享案例姓名及病情皆有做隱私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10/07/2025
06/07/2025

明天門診照常‼️‼️
請來看診的病友注意路況,安全最重要🙏🙏
如果風雨太大,也可以多多利用7/12上午的外科診回來看診喔😲

01/07/2025

7月12號有禮拜六上午的”外科”門診,歡迎平常週一下午、週三上午沒辦法掛號,且有需要的朋友們多加利用喔~~👍👍

‼️‼️什麼是神經沾黏❓❓‼️‼️‼️‼️神經沾黏會讓手術帶來什麼風險❓❓‼️‼️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腰椎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產生嚴重的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痛到沒辦法睡覺,🥲🥲沒辦法正常坐著、站立、走路,🧑‍🦽🧑‍🦽在家躺了一個多月,最...
17/06/2025

‼️‼️什麼是神經沾黏❓❓‼️‼️
‼️‼️神經沾黏會讓手術帶來什麼風險❓❓‼️‼️

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
因為腰椎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
產生嚴重的下背痛坐骨神經痛,
痛到沒辦法睡覺,🥲🥲
沒辦法正常坐著、站立、走路,🧑‍🦽🧑‍🦽
在家躺了一個多月,最後決定開刀。

但這是他第二次腰椎開刀了…
五年前,因為同一節腰椎椎間盤破裂,
開過一次傳統手術,在他背上留下長長的傷口。
這次決定用微創的顯微鏡手術,
傷口只有本來的不到三分之一,
但這次手術最大的風險是來自於第一次手術後的神經沾黏。🧐🧐

⭐️⭐️以下為重要知識點⭐️⭐️
只要有手術過,難免都會沾黏,
附圖可見,沾黏後的神經非常難以分辨,
會和旁邊的沾黏組織還有椎間盤黏在一起,
一不小心拉扯就可能讓神經受損,
也可能讓硬脊膜破裂導致腦脊髓液外漏,
增加神經受損,神經感染的風險…

脊椎外科醫師口中常常說的神經沾黏,
確實會大幅增加手術的困難度。
因此第二次手術需要更有經驗、更小心、更仔細,
才有辦法確實做好神經減壓,
移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而不傷到神經。🧐🧐

幸好手術過程一切順利,👍👍👍
移除了大量破裂的椎間盤,
沒有傷到神經根。
病人術後疼痛也大幅改善,開心的出院了。😁😁

======================
**圖文中分享案例純屬衛教性質,非宣傳**
**分享案例姓名及病情皆有做隱私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Why Should Spine Surgeons Lear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為什麼脊椎外科醫師需要學習疼痛治療?』這個月,終於拿到CIPS證書。加上月初順利參加了USMSIT 2025肌肉...
01/06/2025

『Why Should Spine Surgeons Lear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為什麼脊椎外科醫師需要學習疼痛治療?』

這個月,終於拿到CIPS證書。
加上月初順利參加了USMSIT 2025肌肉骨骼超音波工作坊,
在疼痛治療的領域裡,我達成了自己當初設定的高難度目標:
1.考取兩張目前國際上最具公信力的疼痛治療認證:
CIPS(國際介入性疼痛超音波專科醫師認證2025)
FIPP(國際介入性疼痛治療專業認證2023 )
2.參加台灣目前最具專業性與知名度的超音波治療工作坊:
2025 USMSIT肌肉骨骼超音波工作坊
2024 NMUSIT神經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工作坊

這樣的資歷,在全台神經外科醫師中、甚至所有脊椎外科醫師中,
能達成的人屈指可數。
那麼,為什麼我身為神經外科醫師,
還要這麼努力認真地學習疼痛治療呢?

這裡引用股神巴菲特的老友,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一句名言:
“To a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所有問題看起來都像一根釘子。」

同樣的,當一位脊椎外科醫師手上只有手術刀,只想開刀,
他自然會認為大部分病人都需要開刀。
但現實並非如此,大多數病人,其實不需要開刀!
(當然脊椎外科醫師中還是有很多非常專業、有經驗、有醫德的好醫師。)

你可能聽過,也可能自己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醫師只看了X光,沒仔細說明就建議開刀?
•為什麼開完刀還是不舒服,卻得不到解釋?
•為什麼術後還有相同症狀,但醫生只說X光釘子沒問題就不再處理?

從住院醫師時期到現在身為神經外科主任,
我還是一直都會在門診聽到病人問這些問題。
(雖然通常這些病人不是我動的刀)
但我總是會設法幫他們找到答案,盡我所能協助他們擺脫疼痛。
我已經開過上千台手術,的確有很多情況需要動刀,
但我也深深知道:手術有它的極限。
所以當我在脊椎手術上已經駕輕就熟後,
我決定將疼痛治療,列為下一個專業發展的目標。

最近幾場在學會的演講中,我都提出這個問題:
『Why should spine surgeons lear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為什麼脊椎外科醫師需要學習疼痛治療?』

讓我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假設你因為肩頸痠痛、手麻無力去附近診所就診,
診所醫師可能會建議你做復健、牽引、熱敷、電療、徒手治療或局部注射。
幾個月後,症狀沒改善,你被轉介到神經外科或骨科,
照了X光或MRI,醫師可能會「建議開刀」,
或者說「還不嚴重,暫時不開,繼續復健」,接著就不了了之。

有時甚至安排神經傳導或肌電圖檢查,但結果也都「正常」。

但事實上,手麻的原因可能不是頸椎壓迫,而是: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壓迫)
•肘隧道症候群(尺神經壓迫)
•肩關節旋轉肌腱損傷
•甚至是更少見的胸廓症候群、周邊多發性神經病變…等等。
這些狀況開頸椎刀是無效的,甚至可能讓病人更糟。

如果這時候這位”神經外科醫師”具備疼痛診斷與介入治療的知識與經驗,
他就有機會幫你分辨出造成症狀的根本原因,
透過適當的診斷、超音波導引注射、神經阻斷、局部治療等方法,
就能大幅改善症狀,甚至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手術。

在我門診中,有許多病友因為我診斷出根本病因,
透過介入性治療、或是轉介其他更適合的治療,讓症狀大幅改善。
這些病友也因此避免了一次原本「看似需要」的手術。

更進一步,很多病友的病因其實不只一個。
只要找出主要問題,對症處理,即使不開刀,也能有極大改善。

上述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坐骨神經痛」、「下背痛」也不一定全是椎間盤骨刺或神經壓迫造成,可能與小面關節、梨狀肌、薦髂關節、肌肉筋膜……等問題有關。

當然,對於真的需要手術的病人,我也不吝建議手術,
進而詳細說明手術必要性、風險、費用、預期效果與恢復過程,
只做有把握的手術,並在手術中確實將神經徹底減壓,
幫病友爭取最好的手術結果~

最後回到標題的問題:
Why should spine surgeons lear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為什麼脊椎外科醫師需要學習疼痛治療?
• 為了做出更正確的診斷: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很多個病因。
• 為了給病人最合適的治療建議,不只是手術。
• 為了幫助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 為了幫助那些已經開過刀卻仍疼痛的病人,找到解方。

這就是我身為一位持續執刀的神經外科醫師,
仍不斷學習疼痛治療的初衷~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15/05/2025

5月31號有禮拜六上午的”外科”門診,歡迎平常週一下午、週三上午沒辦法掛號,且有需要的朋友們多加利用喔~~👍👍

🔆🔆🔆母親節快樂🔆🔆🔆今年的母親節,照慣例,我想對我母親和我太太說一聲:母親節快樂~~🥰🥰但今年,我還想特別祝福另一位母親,她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輕媽媽~上個月,她剛生完孩子,隔天突然腦內急性硬膜下出血,陷入重度昏迷…當她被送進我們醫院急診時...
08/05/2025

🔆🔆🔆母親節快樂🔆🔆🔆

今年的母親節,
照慣例,我想對我母親和我太太說一聲:
母親節快樂~~🥰🥰

但今年,我還想特別祝福另一位母親,
她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輕媽媽~

上個月,她剛生完孩子,
隔天突然腦內急性硬膜下出血,
陷入重度昏迷…
當她被送進我們醫院急診時,
整個急診團隊都瞬間繃緊了神經…🤯🤯

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位剛產後的媽媽…🥲🥲

每個人都以平時兩倍的速度運作——
打針、給藥、插管、做腦部電腦斷層掃描……
影像一出來,急診立刻通知我,
我也火速趕回醫院……🚗🚗
途中,我一邊與開刀房聯絡,
一邊在心裡盤算最壞與最好的情況,
該怎麼跟家屬解說…

急診室裡,她的先生兩眼茫然……😢
聽完我的病情解釋,他低聲說:
「我還來不及反應,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

我直接跟他說:「現在就是該立刻開刀的時候。風險確實很高,尤其是她才產後第一天。但我們一定要拼一把,給她也給你們的孩子,一個機會!!」

手術中的出血量確實比往常多很多,
但仍順利完成……

幸運的是,術後隔天,
這位媽媽就奇蹟似的清醒過來…💪💪💪
雖然非常虛弱、半邊身體癱瘓,
但看到她睜開眼對護理師點頭的那一刻,
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都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日子,她恢復得比我們想像中快,
拔管順利,癱瘓的身體逐漸恢復活動,
也慢慢能說話了~
而在母親節的這一週,
她終於轉出了加護病房~~~👍👍👍

在此我想鼓勵這位年輕媽媽,
雖然妳沒能在今年母親節前回家見到寶寶,
但請妳不要心急,一定要繼續加油~~
因為妳之後還可以跟寶寶一起渡過很多很多次的母親節~~~🎂🎂

也在此祝福全天下偉大辛苦的媽媽,
母親節快樂~~~🎊🎊

======================
**圖文中分享案例純屬衛教性質,非宣傳**
**分享案例姓名及病情皆有做隱私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4月30日,禮拜三上午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獲邀於“北美脊椎外科NASS international meeting”的會前線上會議演講~~⭐️⭐️⭐️分享神經外科醫師在疼痛治療方面的經驗~能跟其他幾位疼痛治療屆的前輩大...
17/04/2025

⭐️⭐️⭐️4月30日,禮拜三上午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獲邀於
“北美脊椎外科NASS international meeting”
的會前線上會議演講~~⭐️⭐️⭐️

分享神經外科醫師在疼痛治療方面的經驗~
能跟其他幾位疼痛治療屆的前輩大師同台,
是我莫大的榮幸~~👍👍👍

會議連結:
https://www.spine.org/Education/Continuing-Education/Event-Details?MeetingId=%7BA4D84750-E508-F011-BAE2-002248292862%7D

這次李醫師演講的題目是:
“The Most Essential Image-Guided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Spine Surgeons”
脊椎外科醫師最重要、最常用到的
疼痛治療方式~~💉💊🩻

演講中,最想跟大家分享的理念是,
Why should spine surgeons lear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為什麼脊椎外科醫師需要學習疼痛治療?🤔🤔
主要是下列幾個原因:

⭕️為了做出正確的診斷‼️
進而避免開不需要開的刀‼️
(這點有多重要,相信各位病友也能了解🧐)

⭕️為了治療病人‼️‼️
疼痛治療不是只是止痛,不是只是症狀控制‼️
疼痛治療是為了確實的幫助病人,治療病人‼️

⭕️疼痛治療也可以幫助開過刀,
仍然持續疼痛的病人‼️‼️

(我遇過很多在開完刀後仍然持續疼痛的病人,
有時候原主刀醫師覺得手術成功,沒有問題…
但病人還是持續疼痛…
就算真的需要再次開刀,
也面臨更高的手術風險,更低的成功率…
疼痛治療,就有機會幫助到這些病友💪💪)

=====================================
NASS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
北美脊椎外科年會, 是美國脊椎外科最大的會議

NASS international meeting 國際會議,
是全球脊椎醫學領域的重要盛會,影響力不限於北美地區,近年來已在全球多個國家舉辦,包括日本、泰國及台灣等地。活動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與臨床醫師,共同致力於脊椎健康的教育、研究與創新。
=====================================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08/04/2025

公告:
4/14李醫師有臨時會議無法看診,會由其他醫師代診,仍然可以領藥或術後X光追蹤。如有李醫師親自看診需求,請改掛其他天喔~~😲😲

🔆🔆又一位當初坐輪椅進診間,今天笑著走出去的病人~~🔆🔆開刀真的那麼可怕嗎❓❓什麼情況會建議開刀❓❓🤔🤔今天,一位80多歲的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緩慢地走進診間…👵👵開刀已經滿半年,她緊張的看著滿半年追蹤的X光片,擔心地問我:「我前幾天散步走...
03/04/2025

🔆🔆又一位當初坐輪椅進診間,
今天笑著走出去的病人~~🔆🔆
開刀真的那麼可怕嗎❓❓
什麼情況會建議開刀❓❓🤔🤔

今天,
一位80多歲的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
緩慢地走進診間…👵👵
開刀已經滿半年,
她緊張的看著滿半年追蹤的X光片,
擔心地問我:
「我前幾天散步走了半個多小時,
左腳好像有點抽筋痠痠的感覺,
這樣正常嗎? 術後X光還好嗎?」

我微笑著回答她:
「術後的X光片看起來很好,
你能散步半個多小時,真是太棒了!👍👍
偶爾有點不舒服是正常的,不需要太擔心,
稍微休息後,可以繼續慢慢訓練。」

回想當初,
這位奶奶是坐著輪椅被推進診間,👩🏼‍🦽‍➡️👩🏼‍🦽‍➡️
因為腰椎神經壓迫嚴重,
雙腳痠麻痛無力。😭😭
本來她希望能做疼痛治療,不要開刀。💉💊
但是因為症狀嚴重,
影像檢查結果神經也被壓迫的非常厲害,
我建議她要開刀處理…

起初,奶奶及家人因為擔心她年紀大,
又有骨質疏鬆,
擔心手術風險太高,術後會恢復不好。
因此,在手術前,
我安排了全面的心肺功能檢查,🫁🫀
確保手術風險在可接受範圍內。👌👌
最終,
我為她進行了”微創”的神經減壓與內固定骨融合手術~~

術後沒幾天奶奶就出院了…😄😄
也開始可以慢慢走路散步…🚶🏼‍♀️‍➡️🚶🏼‍♀️‍➡️
到現在甚至能夠走上半個多小時~~

許多病友來找我時,
都是希望能用不開刀的方式治療。💊💉
但是當神經症狀非常嚴重,
影像也顯示神經受到嚴重壓迫,
我仍然會建議開刀‼️‼️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手術,是唯一能夠恢復病人正常生活的方式…😲😲

就算接受各種保守治療,
(包括復健、物理治療、針灸、針刀、神經阻斷、高頻熱凝、增生療法……等等)
得到症狀的暫時改善,
通常效果也很難真的持久……
(網路上常見各種類型治療成功的案例,
但通常很少分享治療不成功,甚至惡化的案例…)
🤔🤔

此外,就算治療後疼痛改善,
不表示神經就沒被壓迫…
需要更注意神經受損造成的感覺異常、
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等狀況有沒有出現…🧐🧐

如果真的神經受損太嚴重,
就算開刀可能也無法挽救……🥲🥲

身為擅長疼痛治療的神經外科醫師,
我在臨床看診,給病友建議上,都更加小心…

因為了解各種保守治療與疼痛治療的極限,
也看過很多開刀不成功、持續疼痛、
恢復不好的案例…😮‍💨
這讓我更清楚手術的風險與效果,
更能判斷何時該避免開刀,
但何時又是不得不開刀的情況…🧐

⭐️⭐️⭐️總結來說⭐️⭐️⭐️
非必要,不要隨便開刀,
但是真的情況嚴重,我還是會建議開刀~
因為臨床上,
我見過太多病友因為擔心開刀,
拖延太久,結果導致神經受損無法挽救…

遇到不需要開刀、不想開刀的病友,
我會盡力幫助他們改善疼痛、
促進生活品質,持續追蹤神經狀況…🧐🧐

遇到信任我、給我開刀的病友,
術後我也會陪伴他們持續恢復,
一起努力~~加油‼️‼️‼️💪💪💪

======================
**圖文中分享案例純屬衛教性質,非宣傳**
**分享案例姓名及病情皆有做隱私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網路掛號連結:
https://reurl.cc/8por5g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脊髓損傷
#頸椎微創手術
#前後位頸椎手術
#高位頸椎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腰椎微創手術
#胸椎手術
#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水泥灌漿
#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
#神經解套注射
#介入性疼痛治療
#後頸酸痛
#手麻手痛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
#高頻熱凝療法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今天有幸到中國醫院大學附設醫院,參觀學習頸椎疼痛治療”cervical nucleoplasty”,與前輩老師們交流討論,試著突破一些臨床治療遇到的困難💪💪💪每天忙著本院內的臨床和行政事務,偶爾也該抽空出來看看…和其他醫院前輩老師們學習交流...
25/03/2025

今天有幸到中國醫院大學附設醫院,
參觀學習頸椎疼痛治療”cervical nucleoplasty”,
與前輩老師們交流討論,
試著突破一些臨床治療遇到的困難💪💪💪

每天忙著本院內的臨床和行政事務,
偶爾也該抽空出來看看…

和其他醫院前輩老師們學習交流,
充電之虞,也可以讓自己沈澱下來好好思考…
如何能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供更好的治療,
讓來看診的病友更了解自己的病痛,
更了解不同治療選擇的優缺點~

下午抽空到自己的母校 #台中一中 走走,
感覺好像又變年輕了~😄😄

Address

Xinzhua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神經外科 疼痛專科 李居易醫師: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