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博生物科技 Cell-Bio

尚博生物科技 Cell-Bio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尚博生物科技 Cell-Bio, Xizhi.

成立於 2003 年,我們的使命是賦能科學家,加速細胞研究領域的探索與發現。我們不僅提供先進的研究解決方案,更分享能啟發您研究思路的深度知識。

在這個專頁,您會看到:
國際尖端的研究進展速遞。
運用我們所提供技術平台發表的論文亮點。
我們累積多年、從上百場研討會淬煉出的實戰經驗分享。
我們是您實驗室的夥伴,致力於提供專業知識與可靠工具,助您在研究道路上走得更遠。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社群,一同學習、交流,讓好工具與好知識,成為您研究突破的助力。

BioAsia 亞洲生技大展開始了!國外專家們已抵台,歡迎大家來聊天~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L230
24/07/2025

BioAsia 亞洲生技大展開始了!

國外專家們已抵台,歡迎大家來聊天~

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L230

「低碳/生酮飲食」能抗癌,還是會「助癌轉移」?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  ,揭開了一個驚人且矛盾的真相!近年來,透過限制糖分攝取(例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來「餓死」癌細胞的代謝療法備受關注。然而,這項最新研究發現了一個關鍵的悖論:雖然限制糖分確實能...
23/07/2025

「低碳/生酮飲食」能抗癌,還是會「助癌轉移」?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 ,揭開了一個驚人且矛盾的真相!

近年來,透過限制糖分攝取(例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來「餓死」癌細胞的代謝療法備受關注。然而,這項最新研究發現了一個關鍵的悖論:雖然限制糖分確實能抑制原位腫瘤的生長,但它卻可能同時在肺部「打開大門」,促進癌細胞的轉移!

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研究團隊揭示了背後精密的分子機制 (詳見圖示):

▶ 腫瘤細胞的「壓力反擊」:當原位腫瘤細胞因缺乏葡萄糖而感到「飢餓壓力」時,ER stress 會啟動一種名為HRD1的蛋白。

▶ 釋放「信號彈」:HRD1會修飾另一種名為TRAIL的蛋白,並將其打包進「外泌體」( )這種微小的囊泡中,然後釋放到血液裡。

▶ 肺部免疫系統的「策反」:這些載著TRAIL蛋白的 #外泌體,像信號彈一樣,隨著血液循環抵達肺部。它們會與肺部的巨噬細胞結合,改變這些巨噬細胞的功能,使其變得能夠抑制免疫反應。

▶ 防線失守:這些被「策反」的巨噬細胞,會讓肺部負責巡邏和消滅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變得精疲力盡、集體罷工。

▶ 建立「轉移前微環境」:一旦肺部的免疫防線被癱瘓,就形成了一個適合癌細胞著陸和生長的「轉移前微環境」(pre-metastatic niche),大幅增加了肺轉移的風險。

🌟研究發現,檢測血液中「外泌體TRAIL」的含量,能比傳統的腫瘤標記(如甲型胎兒蛋白AFP)或腫瘤大小,更準確地預測患者術後早期的肺轉移風險。 這為臨床提供了一個極具潛力的預警新指標。

化風險為轉機的治療策略:他們發現,只要同時使用一種名為 anti-TIGIT 的免疫療法,不僅能完全阻斷由低糖引起的肺轉移,甚至還能「加成」低糖飲食對原位腫瘤的抑制效果!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警示:針對癌症的代謝療法是一把雙面刃。但它同時也指引了一條更智慧的治療之路——透過「低糖飲食/藥物」與「TIGIT免疫療法」的組合,我們有機會將其效益最大化,同時控制其潛在風險,實現更有效的個人化癌症治療。

-
Glucose restriction shapes pre-metastatic innate immune landscapes in the lung through exosomal TRAIL. Wu, Cai-Yuan et al. Cell, Volume 0, Issue 0.

神秘大傢伙出現在BioAsia策展現場!想知道揪竟是什麼神奇寶貝?明天歡迎光臨~ 尚博生技 L230攤位。南港展覽館1館 4樓
23/07/2025

神秘大傢伙出現在BioAsia策展現場!

想知道揪竟是什麼神奇寶貝?

明天歡迎光臨~ 尚博生技 L230攤位。
南港展覽館1館 4樓

年輕時的努力,真的能「存健康」到老嗎?🤔我們常聽說運動有益健康,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如果只有年輕時認真運動,但中年後因為工作家庭繁忙而停止,甚至「躺平」,那麼年輕時的努力還算數嗎?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
22/07/2025

年輕時的努力,真的能「存健康」到老嗎?🤔

我們常聽說運動有益健康,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如果只有年輕時認真運動,但中年後因為工作家庭繁忙而停止,甚至「躺平」,那麼年輕時的努力還算數嗎?

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答案!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巧妙的動物實驗,讓我們看清楚「年輕時的運動」這筆投資,到底有多划算。

實驗設計:
研究團隊讓一群年輕小鼠(相當於人類的青少年時期),進行為期3個月的規律游泳運動 。3個月後,就讓牠們完全停止運動,過著和從不動的對照組一樣的「久坐生活」,直到自然老去 。這個設計完美地排除了成年後運動的影響,專門驗證「年輕時的運動」是否能留下長遠的影響。

重要發現:🌟延長「健康餘命」,而非「壽命」🌟
結果發現,年輕時運動,雖然不能讓小鼠活得更久(中位壽命沒有顯著改變),但卻能大幅提升牠們晚年的生活品質,也就是顯著延長了「健康餘命」(Healthspan)!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年輕時的運動就像是為身體存了一筆「健康基金」,在老年時會以多種形式回饋給你:

❤️ 更強壯的心血管系統:年老時,心臟功能更好,心臟纖維化程度較低,血管也更有彈性 。

💪 更健康的新陳代謝與體態:即使老年時活動量相同,牠們的體脂更低、肌肉量更高,胰島素水平也較低,這代表著更好的新陳代謝狀態 。

🦴 更強健的骨骼與肌肉:年老時肌肉更有力,骨質密度更高(尤其在雌性小鼠中),也比較不容易出現駝背(Kyphosis)的老態 。

🛡️ 更低的全身性發炎與衰弱:整體的發炎指數較低,外觀上也比較不容易出現掉毛、毛色變白等衰老樣態,總體的衰弱指數顯著較低 。

🌟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研究的分子證據指向一個關鍵:

✅骨骼肌的脂肪酸代謝能力被永久性地優化了 。簡單來說,年輕時的運動等於是「訓練」了你的肌肉,讓它們在數十年後,依然能更有效地燃燒脂肪作為能量 。這正是健康老化的關鍵特徵之一。

這項研究給所有家長和年輕人一個強烈的訊號:不要低估年輕時的每一次運動! 在求學階段、在剛出社會時付出的汗水,並不會因為日後生活變得忙碌而白費。你正在為自己數十年後的行動能力、心臟健康和生活品質進行最划算的「儲值」。這或許是我們能給未來的自己,一份最棒的禮物。

-
Source: Feng, M., Li, M., Lou, J. et al. Early-life exercise extends healthspan but not lifespan in mice. Nat Commun 16, 6328 (2025).

💊新藥開發是一個漫長、昂貴且成功率極低的過程 。科學家們需要在實驗室中,對成千上萬種藥物化合物進行測試,觀察它們如何影響細胞,從而篩選出有潛力的候選藥物。這個過程的核心,在於理解細胞如何對「擾動」(Perturbation)做出反應 。所謂...
21/07/2025

💊新藥開發是一個漫長、昂貴且成功率極低的過程 。科學家們需要在實驗室中,對成千上萬種藥物化合物進行測試,觀察它們如何影響細胞,從而篩選出有潛力的候選藥物。這個過程的核心,在於理解細胞如何對「擾動」(Perturbation)做出反應 。所謂「擾動」,指的是任何可能改變細胞狀態的干預,例如加入一種藥物、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關閉某個基因等 。

-
「 #虛擬細胞」(Virtual Cell)的概念,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終極夢想 。它的目標是利用人工智慧(AI)在電腦中建立一個高度擬真的細胞數位分身。如果成功,我們就可以在電腦上進行大規模的虛擬實驗:模擬將數萬種「虛擬藥物」應用於「虛擬細胞」,快速預測細胞的反應,並從中找出最有潛力的治療方案,然後才投入真實的實驗室資源 。這將極大地加速藥物靶點的發現與新藥的開發流程,並為個人化精準醫療奠定基礎 。

-
當前困境:為何打造一個可靠的「虛擬細胞」如此困難?
儘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充滿挑戰。過去的AI模型在預測細胞對擾動的反應時,普遍面臨「泛化能力不足」的困境,也就是說,在一個情境(例如A細胞株)訓練出的模型,很難準確預測在另一個新情境(例如B細胞株)的反應 。這導致許多複雜的深度學習模型,其預測效果甚至不如簡單的傳統線性模型 。
-
這篇研究指出,問題根源主要來自兩大「噪音」來源,它們掩蓋了真實的生物訊號:

1⃣生物學噪音:細胞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
即便是在同一盤培養皿中、基因完全相同的細胞,它們的狀態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有的可能正處於細胞週期的不同階段,有的則因為微小的表觀遺傳差異而有不同的基因表現 。當我們對一群細胞進行擾動實驗時,我們觀察到的是所有細胞反應的「平均結果」,這種平均掩蓋了個體差異,讓AI很難學到精準的因果關係 。這就像試圖透過觀察一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來學習每個人的獨特跑步技巧一樣困難。
-
2⃣技術性噪音:跨實驗的「變異性」(Variation)
生物實驗本身就存在許多變數。不同實驗室、不同批次的試劑、不同的操作人員、甚至不同的實驗時間,都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 。一個在A實驗室數據上訓練的AI模型,很可能把A實驗室特有的「技術噪音」也學了進去,當它面對B實驗室的數據時,就會因為水土不服而表現不佳 。

這兩大難題,是通往可靠虛擬細胞之路的最大障礙。
-

STATE的解決方案:一個創新的「雙模組」AI架構
為了克服上述挑戰,研究團隊設計了名為 STATE 的全新AI架構。它巧妙地將任務拆解,用兩個相輔相成的模組來分別應對兩大難題:

第一模組:State Embedding (SE) 模型 — 打造細胞的「通用語言」來抵抗技術噪音
目標:解決跨實驗的技術噪音問題。

方法:研究團隊意識到,要讓模型通用,就必須先為細胞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語言」。他們利用了高達1.67億個來自不同公開資料庫的人類細胞數據,訓練出一個龐大的基礎模型 — SE模型 。

產出:SE模型的功能,就像一個「細胞通用翻譯機」。它能將任何一個細胞複雜的基因表現數據,轉化為一個精簡且資訊豐富的數學向量,也就是「嵌入碼」(embedding) 。這個嵌入碼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細胞的真實生物狀態,同時過濾掉了各個實驗特有的技術噪音。有了這套通用語言,來自不同來源的細胞數據終於可以在同一個基準上進行比較與學習。

第二模組:State Transition (ST) 模型 — 模擬「細胞群體」的變化來應對異質性
目標:解決細胞異質性的問題。

方法:傳統模型一次只看一個細胞的轉變,而ST模型的創新之處在於,它一次分析**「一群」細胞(a set of cells)**的集體變化 。它採用了與ChatGPT等模型類似的Transformer架構,使其能夠在一個細胞群體中,通過「自我注意力機制」(self-attention) 來捕捉細胞之間的細微差異與互動 。

產出:ST模型學習的不是單一細胞的反應,而是整個細胞群體分佈在受到擾動後會如何「躍遷」到新的狀態分佈 。這種從群體角度出發的設計,使其能更真實地模擬並預測異質性細胞群的反應。

總之,State 模型不僅在預測細胞對擾動的反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它為構建全面的「虛擬細胞」模型奠定了基礎。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生物數據集的持續擴大,我們距離透過計算模擬來加速生物發現和實現個性化醫療的願景正越來越近。

---
Source: Predicting cellular responses to perturbation across diverse contexts with STATE. 2025. bioRxiv.

細胞治療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符合 GMP (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的規模化生產。如何確保在分選過程中細胞的無菌性、高存活率與高純度,是決定產品成敗的關鍵。為此,尚博生技 (Cell-Bio Biotechnology) 將於...
18/07/2025

細胞治療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符合 GMP (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的規模化生產。如何確保在分選過程中細胞的無菌性、高存活率與高純度,是決定產品成敗的關鍵。

為此,尚博生技 (Cell-Bio Biotechnology) 將於 7 月 24 日亞洲生技大展 (BioAsia 2025),隆重邀請 公司 #細胞治療 事業部資深經理 Marc-Aurele Brun,發表關鍵演說。

本次講座主題為「Sony CGX10 精準分選特定細胞亞群,為您的 GMP 製程,提供前所未有的無菌性、純度與自動化」,將聚焦於細胞治療產品進入臨床與商業化量產時所面臨的核心痛點。

全球科技巨擘 SONY 憑藉其在光學、流體控制與自動化領域的深厚積澱,開發出革命性的 細胞分選系統。講者 Marc-Aurele Brun 將親自解說,該系統如何透過其創新的全封閉式無菌微流控晶片技術,從根本上杜絕傳統流式細胞儀在分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氣溶膠污染風險,確保最高等級的無菌性。

尚博生技總經理黃瑞璋強調:「過去,高性能的細胞分選與嚴格的 GMP 法規遵循似乎是難以兩全的選項。而 SONY CGX10 的問世,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它不僅提供卓越的分選效能與純度,其自動化與封閉式的設計,更是完全為 GMP 製程而生。這正是台灣細胞治療產業邁向國際市場所急需的利器。我們非常興奮能將此重量級的解決方案在 BioAsia 介紹給業界先進。」

這場講座對於所有正在規劃或已經進入 GMP 生產階段的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及免疫治療開發團隊而言,將是一次不容錯過的機會。

🗓活動詳情

⚡講座主題: Sony CGX10 精準分選特定細胞亞群,為您的 GMP 製程,提供前所未有的無菌性、純度與自動化

⚡講者: Marc-Aurele Brun, Senior Manager, Cell Therapy Business, SONY Corp.

⚡時間: 2025 年 7 月 24 日 (四) PM 3:00 - 3:50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 505C 會議室

⚡最後報名機會: 講座席位即將額滿,請立即報名,把握與國際大廠專家面對面的寶貴機會。

《Nature Medicine》論文解析:血漿蛋白質體學揭示大腦與免疫系統老化對健康壽命與長壽的影響這篇研究利用大規模血漿蛋白質體學數據,成功建立了11個關鍵器官的生物年齡模型。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特定器官老化與未來疾病風險的密切關聯,更突...
17/07/2025

《Nature Medicine》論文解析:血漿蛋白質體學揭示大腦與免疫系統老化對健康壽命與長壽的影響

這篇研究利用大規模血漿蛋白質體學數據,成功建立了11個關鍵器官的生物年齡模型。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特定器官老化與未來疾病風險的密切關聯,更突破性地指出:大腦與免疫系統的年輕化狀態是人類實現長壽(Longevity)的獨特關鍵。

這項研究為我們理解異質性老化(heterogeneous aging)提供了嶄新的分子視角,並為開發延緩老化、促進健康的介入措施指明了新方向。
---
🏥臨床與日常應用

✅開發新型生物標記:這些血漿蛋白組成的器官老化時鐘,可作為監測器官健康、評估疾病風險的非侵入性工具,有潛力成為臨床試驗中評估抗老化療法效果的替代終點(surrogate endpoint)343434。

✅個人化健康管理:透過檢測器官年齡,可為個人提供更具體的健康指引,例如針對老化較快的器官,建議特定的生活方式調整或預防性措施。
長壽介入標的:研究結果明確指出,大腦與免疫系統是延緩老化、促進長壽最有潛力的介入標的 35。未來的藥物開發或生活方式介入,可聚焦於維持這兩個系統的年輕化。

✅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本研究再次以有力的分子層級證據,證實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生活方式對延緩器官老化的具體益處 。

---
研究方法
---
👉數據來源: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44,498名個案的血漿蛋白質體數據,涵蓋了近3,000種蛋白質 1。

👉定義器官特異性蛋白:研究團隊首先利用公共RNA序列資料庫(GTEx),篩選出在特定器官中表現量特別高的「器官富集蛋白」(organ-enriched proteins)。

👉建立老化模型:接著,運用機器學習中的LASSO迴歸模型,分別以這11組器官富集蛋白來預測個體的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從而建立了11個器官專屬的老化時鐘,包括脂肪、動脈、大腦、心臟、免疫系統、腸道、腎臟、肝臟、肺、肌肉和胰臟 。

👉計算「年齡差距」(Age Gap):將模型預測出的「生物年齡」與個體的「實際年齡」進行比較,其間的差值即為「年齡差距」。正差距代表該器官相對於同齡者有加速老化的現象;負差距則代表其處於較年輕的狀態。

---
🌟重要研究發現
---

🌟1. 器官老化能精準預測未來疾病風險

器官的「年齡差距」與未來(長達17年的追蹤)發生相關疾病的風險有顯著關聯。器官特異性老化時鐘的預測能力甚至優於使用所有蛋白質的傳統老化模型 。

心臟老化:心臟年齡差距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的風險增加75%(風險比, HR=1.75),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的風險增加83%(HR=1.83)。

大腦老化:大腦年齡差距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風險增加80%(HR=1.80)。

肺部老化: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風險顯著相關(HR=1.39)。

胰臟與腎臟老化:兩者均與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發生風險高度相關(胰臟HR=1.80;腎臟HR=1.66)。

🌟2. 大腦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深刻連結

本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發現之一,是大腦的生物年齡與阿茲海默症(AD)風險的強烈關聯,其影響力甚至可與關鍵遺傳風險因子相提並論。
風險相當於APOE4基因:擁有一個「老化大腦」(extremely aged brain)所帶來的AD風險(HR=3.1),與攜帶一個 APOE4(阿茲海默症最強的遺傳風險因子)副本的風險相當。

保護效果媲美APOE2基因:而擁有一個「年輕大腦」(youthful brain)的保護效果(風險降低74%,HR=0.26),則與攜帶兩個 APOE2 保護性基因副本的效果相似 。

獨立於基因型:重要的是,這種關聯性獨立於個體的 APOE 基因型之外,顯示血漿蛋白質標記捕捉到了非遺傳性的老化風險。

與MRI的互補性:有趣的是,基於血漿蛋白質的大腦年齡,與基於腦部MRI影像的大腦年齡,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弱(r=0.18)。這表明兩者可能捕捉了大腦老化過程中不同的生物學面向:MRI可能反映宏觀的細胞體積損失,而血漿蛋白則可能反映了更細微的細胞狀態與分子層面的變化 。

🌟3. 多重器官老化顯著增加死亡風險,而大腦與免疫系統的年輕化是長壽的關鍵

研究發現,老化器官的累積會逐步增加全因死亡率的風險,而只有特定器官的年輕化與長壽相關。
老化器官的疊加效應:相較於正常老化者,擁有2-4個老化器官的個案,死亡風險增加2.3倍;擁有5-7個,風險增加4.5倍;而擁有8個以上者,風險則劇增至8.3倍 。

長壽的獨特指標:在所有器官中,只有兩個器官的「年輕化」狀態與顯著降低的死亡風險(即長壽)相關:
年輕大腦:死亡風險降低40%(HR=0.60)。

年輕免疫系統:死亡風險降低42%(HR=0.58)。

最強保護組合:若一個人的大腦和免疫系統同時處於年輕狀態,其保護效果最強,死亡風險可降低56%(HR=0.44)。

🌟4. 生活方式與社經地位影響器官老化速度

器官的生物年齡對環境與生活方式相當敏感。
加速老化因子:抽菸、飲酒、攝取加工肉品、失眠以及較低的社經地位(以Townsend剝奪指數衡量)與多個器官的加速老化相關 。

延緩老化因子:規律的劇烈運動、攝取高油脂魚類、家禽類以及接受更高教育程度,則與多個器官的年輕化相關 。

---
關鍵機制、蛋白質與基因路徑
---
大腦老化 (Brain Aging):模型中權重最高的蛋白質包括 NEFL(神經絲輕鏈,軸突損傷指標)、GFAP(星形膠質細胞活化指標)、MOG(髓鞘寡突膠質細胞醣蛋白)以及 BCAN(腦組織蛋白多醣)。細胞來源分析指向 寡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 譜系與白質(white matter)是腦部老化的關鍵區域 。

心臟:主要由 NT-proBNP(N端B型利鈉肽前體)驅動,是心臟損傷的臨床常用指標 。

腎臟:主要由 REN(腎素)驅動,與血壓調節相關 。

肺臟:與 LAMP3(第二型肺泡幹細胞標記)、SCGB1A1(棒狀細胞標記)及 CCL18(肺泡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相關,可能反映了幹細胞功能失調與發炎狀態。

長壽相關路徑 (Longevity-related Pathways):
大腦:與長壽相關的蛋白(如BCAN, PTPRZ1, NCAN)富集於 神經元周圍網絡(Perineuronal net) 的生物路徑,這是一個穩定突觸、調節神經可塑性的重要胞外基質結構 。

免疫系統:與長壽相關的蛋白(如MMP9, TNFSRF1B, ITGAM)則富集於 分泌顆粒(Secretory granule) 與 神經發炎反應(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等路徑。這暗示了周邊免疫系統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如MMP9可降解神經元周圍網絡),可能是調控健康老化的關鍵之一 。
---
Source:《Plasma proteomics links brain and immune system aging with healthspan and longevity》,Nature Medicine, 2025.

細胞與基因療法正在掀起醫療革命,為過去無法治癒的疾病帶來了曙光。然而,其複雜、耗時且資源密集的生產過程,是將創新療法推向臨床的最大瓶頸。全球頂尖學術機構—— #史丹佛大學 的細胞與基因醫學實驗室 (LCGM),正透過引進     細胞分離系...
17/07/2025

細胞與基因療法正在掀起醫療革命,為過去無法治癒的疾病帶來了曙光。然而,其複雜、耗時且資源密集的生產過程,是將創新療法推向臨床的最大瓶頸。全球頂尖學術機構—— #史丹佛大學 的細胞與基因醫學實驗室 (LCGM),正透過引進 細胞分離系統等先進自動化工具,重塑細胞治療的生產未來。

LCGM 是美國最先進的 GMP 等級生產設施之一,專注於為第一、二期臨床試驗製造細胞治療產品。其臨床製造經理 Alex Anneling 指出,⚡過去他們高度依賴磁珠技術來分離特定的細胞群,例如 CD34+ 幹細胞或 CAR-T 細胞,但這種方式在精準度上已無法滿足日益複雜的治療需求😲。

🌟「Sony CGX10 的加入,極大地優化了我們的流程。」Anneling 解釋道,「它使我們能夠精準靶向並分選出非常特定的細胞亞群,這是過去技術難以企及的。」🌟

從開放走向封閉:CGX10 如何定義 GMP 等級的自動化

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不僅有人為污染的風險,更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與繁瑣的文件記錄。Sony CGX10 作為一個全閉鎖式系統 (fully closed system),徹底解決了這些痛點。

「CGX10 的管路套組能與上下游製程無菌對焊,完全消除了手動轉移樣本的需要。」Anneling 強調,「操作員只需完成設定、裝載細胞,然後就可以『安心離開』(walk away),讓機器獨立運行。這不僅節省了寶貴的人力與時間,更大幅減輕了開放系統所帶來的沉重文件負擔。」

此外,系統內建的軟體導航精靈能引導操作員完成每一步,大幅縮短了訓練時間並降低人為錯誤,確保不同操作員之間批次的再現性。其嚴格的權限管控與報告生成功能,更能確保生產記錄的完整性與合規性,完全符合 GMP 的嚴格要求。

從乳癌研究到未來療法:CGX10 的精準度大放異彩

CGX10 的超高精準度,正加速著尖端研究的進程。Anneling 舉例說明:「我們正與病理學權威 Dr. Irving Weissman 合作,為轉移性乳癌婦女開發一種純化的幹細胞產品,CGX10 在這個專案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於這類應用所需的分選精準度,正是 CGX10 真正大放異彩之處。」

👋親臨 BioAsia,直擊史丹佛採用的頂尖技術

史丹佛大學的成功案例,充分印證了 Sony CGX10 在細胞治療 GMP 生產中的革命性潛力。為了讓台灣的產學研先進能第一手了解此項尖端技術,尚博生技特別邀請到 SONY 原廠專家親臨 BioAsia 亞洲生技大展,帶來專場技術說明會。

這將是您深入了解 CGX10 如何實現前所未有的無菌性、純度與自動化,並將其應用於您自身開發流程的絕佳機會。

🗓活動詳情:

講座主題: Sony CGX10 精準分選特定細胞亞群,為您的 GMP 製程,提供前所未有的無菌性、純度與自動化

主講人: Marc-Aurele Brun (Senior Manager, Cell Therapy Business, SONY Corp.)

時間: 2025 年 7 月 24 日 (四) PM 3:00 - 3:50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 505C 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1nzMF8HXy92xYZD9

席次有限,誠摯邀請所有致力於細胞治療開發的專家學者報名參加,並蒞臨尚博生技攤位 L230 交流討論。

倒數一週!BioAsia 專家技術說明會座位即將額滿!感謝各位專家的熱烈迴響!我們在 7/24 (四) 舉辦的專家技術說明會,席次已所剩無幾!如果您還在猶豫,請思考:一個能縮短您開發時程的策略,值不值得您花一個下午來聆聽?一個能讓您的數據品...
16/07/2025

倒數一週!BioAsia 專家技術說明會座位即將額滿!

感謝各位專家的熱烈迴響!
我們在 7/24 (四) 舉辦的專家技術說明會,席次已所剩無幾!

如果您還在猶豫,請思考:
一個能縮短您開發時程的策略,值不值得您花一個下午來聆聽?
一個能讓您的數據品質超越同業的關鍵,您想不想掌握?

當您的競爭對手正在報名時,您不能錯過這個提升團隊戰力的機會。
別讓「猶豫」成為您專案的絆腳石。

🔥 最後席次,先搶先贏!立即點擊連結報名,以免向隅!

🔗 火速報名通道:https://forms.gle/itRXg5hSXgoovuxK6
📅 日期: 7/24 (四) 14:00-15:50
📍 地點: 南港展覽館1館 505C

▪️ Marc-Aurele Brun (SONY 細胞治療業務部資深經理): 他將揭示 SONY 如何透過 CGX10,為 GMP 細胞分選帶來革命性的無菌性與自動化。

▪️ Dr. Pete Serbedzija (Chemometec 亞太區業務發展經理): 精準細胞計數的業界權威,告訴你為何這是成功開發細胞產品的第一步。

▪️ Duncan Griffiths (Hyperion Analytical 執行長): 由公司 CEO 親自解說,如何用次世代 NTA 技術,解開外泌體的關鍵品質屬性。

#最後機會 #即將額滿 #手刀報名 #尚博生技 #競爭優勢 #高效研發 #不容錯過

在晶片上打造一個迷你人體?「 #器官晶片」技術如何顛覆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傳統上,藥物開發仰賴細胞實驗和動物模型,但前者太簡化,後者又有人道與物種差異的考量 。現在,科學家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器官晶片」(Organ-on-a-Chi...
14/07/2025

在晶片上打造一個迷你人體?「 #器官晶片」技術如何顛覆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

傳統上,藥物開發仰賴細胞實驗和動物模型,但前者太簡化,後者又有人道與物種差異的考量 。現在,科學家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器官晶片」(Organ-on-a-Chip)!

一篇發表在《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的 review文章,為我們整理了這個尖端技術的藍圖 。

什麼是器官晶片?
科學家利用微流控 (microfluidic) 技術,在一個小小的晶片上,用人體細胞打造出微縮版的器官,像是會呼吸的「肺晶片」、會跳動的「心臟晶片」,甚至還有「肝晶片」和「腦晶片」!

⚡成功的關鍵:長出血管!
器官要活,就必須有血管輸送養分 。這項技術的突破,就是在晶片上成功實現「血管化」(vascularization) !這些微血管網絡讓迷你器官能像在體內一樣,獲得養分、排除廢物,並對藥物做出極其擬真的反應 。

它能為我們做什麼?
✅ 更安全的藥物:在進入人體試驗前,先在晶片上進行高效率篩選,大幅降低藥物開發失敗的風險與成本 。

✅ 個人化癌症治療:利用病患自己的癌細胞製作「腫瘤晶片」,直接測試哪種藥物最有效,實現真正的精準醫療 。

✅ 告別動物實驗:提供一個更人道、更準確的替代方案,減少對動物模型的依賴 。
-
論文將體外3D血管模型的建構策略,主要歸納為以下幾種:

靜態培養 (Static Culture):在靜態或慢速流體環境中培養,結構相對簡單,已應用於腸、腎、心、肝等器官模型 。

動態培養 (Dynamic Culture):除了基本的流體剪切力,更進一步施加機械拉伸、電刺激或化學刺激 ,以更精確地模擬心臟搏動或肺部呼吸等體內動態環境 。

結構類型 (Structural Categories):根據血管生成的空間配置,可分為三類 。

微通道型 (Channel-based):在晶片的微通道中直接培養血管,結構簡單且易於形成濃度梯度 。

彈性膜型 (Membrane-based):利用帶有微孔的彈性膜分隔上下兩層細胞,專門用於模擬體內屏障,如血腦屏障 (BBB) 或肺泡-微血管屏障 。

水膠型 (Hydrogel-based):將細胞包埋於水膠中,模擬體內的細胞外基質 (ECM) 環境,提供血管生成的生物支架 。

挑戰與未來:論文指出,目前技術在材料開發(特別是水膠與彈性膜)、高通量自動化 、多器官串聯 等方面仍有挑戰。未來的終極目標是開發出能連接多個器官的「通用型晶片 (universal chips)」,最終實現「人體晶片 (human-on-a-chip)」的宏偉藍圖,為個人化醫療與藥物開發帶來革命性突破 。
-
Source: Advances in the Model Structure of In VitroVascularized Organ-on-a-Chip. 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

🚀你的第一份「高參數流式細胞儀學習地圖」:從 0 到 1 完整攻略🚀準備好要學習超多色流式細胞分析了嗎?這項強大的技術,將為你的研究開啟新的大門。但要如何開始呢?我們為你規劃了一條簡單的學習路徑!這份「高參數流式細胞儀實驗設計系列」Podc...
13/07/2025

🚀你的第一份「高參數流式細胞儀學習地圖」:從 0 到 1 完整攻略🚀

準備好要學習超多色流式細胞分析了嗎?這項強大的技術,將為你的研究開啟新的大門。但要如何開始呢?

我們為你規劃了一條簡單的學習路徑!

這份「高參數流式細胞儀實驗設計系列」Podcast 播放清單,就是你的學習地圖。我們將複雜的流程拆解成 5 個關鍵站點,帶你循序漸進,打好穩固的基礎:
第 1 站: 認識核心技術 (全光譜流式細胞儀)
第 2 站: 學習藍圖設計 (Panel 設計的關鍵)
第 3 站: 打造標準流程 (Spectral Flow cytometry 實驗流程)
第 4 站: 解讀成果報告 (數據分析與驗證)
第 5 站: 展望未來趨勢 (成功祕訣與展望)

跟著我們的地圖走,你將能系統化地掌握高參數流式細胞術的每一個環節,不再只是片段學習。

👋立即啟程,跟著我們一起探索流式細胞儀的世界!
👉https://open.firstory.me/playlists/cmbrat09407kd01xz4vgdc6yl

【😱 掉髮元兇不只壓力大?研究指出:你每天用的塑膠,可能正在攻擊你的毛囊!】最近照鏡子,總覺得髮際線越來越高,頭髮越來越稀疏嗎?除了怪壓力、怪遺傳,你有沒有想過,兇手可能來自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
12/07/2025

【😱 掉髮元兇不只壓力大?研究指出:你每天用的塑膠,可能正在攻擊你的毛囊!】

最近照鏡子,總覺得髮際線越來越高,頭髮越來越稀疏嗎?除了怪壓力、怪遺傳,你有沒有想過,兇手可能來自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 MPs)?

一篇發表在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找到一個驚人的連結:

#塑膠微粒,特別是經過陽光曝曬後「老化」的塑膠微粒,會顯著加劇落髮!
-
🔗其核心致病機轉如下:

😲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 是關鍵:
老化塑膠微粒因其物理化學性質改變,表面更粗糙並帶有更多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當它們經由消化道進入循環系統並累積在毛囊時 ,會引發劇烈的氧化壓力 。

😲細胞凋亡 (Apoptosis) 被啟動:
氧化壓力會觸發毛囊細胞內的粒線體凋亡路徑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sis),促使細胞提早死亡 。

😲緊密連接 (Tight Junctions) 受損:
同時,細胞間扮演「黏著劑」角色的緊密連接蛋白 (如 Claudin-1, Occludin) 表現下降,導致毛囊細胞間的物理連接被破壞 。

😲落髮加劇:細胞的凋亡加上結構連接的破壞,使得毛髮無法被牢固地固定在毛囊中,最終導致毛髮脫落 。

研究也指出,使用 #抗氧化劑 (Tempol) 能有效緩解這些損傷,從而證實了氧化壓力在此過程中的核心角色 。此發現為理解環境污染物如何引發皮膚與毛髮相關疾病,提供了嶄新且重要的分子機制見解。
-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的關聯,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緊密。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避免塑膠微粒,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注意飲食來源,就是保護環境,也可能是在保護我們珍貴的頭髮!
-
Source: Aged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exacerbate alopecia associated with tight junction injuries and apoptosis via oxidative stress pathway in skin.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Volume 186.

Address

Xizh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尚博生物科技 Cell-Bi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尚博生物科技 Cell-Bio: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