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喜樂 舒壓調理工作室

卉喜樂  舒壓調理工作室 舒壓調理工作室

05/10/2025

用故事見證主耶穌的恩典
從期待到驚嚇
1980年12月的某天早上,有一位小女孩阿惠將要出生到這世界。
1980年阿惠出生的當天是全國普查(中華民國6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
早上九點多終於出生來到這世界,但推開門的是醫生跟護士,用緊急的語氣對著奶奶和阿姨說:趕快轉院,我們這沒有呼吸氣可以用。
當時奶奶跟阿姨的心全然盪到谷底,當看到娃娃那一刻,
奶奶說:這不是我們家的吧!是不是抱錯了
阿姨當下很緊張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隨著轉院的救護車到空軍醫院。
阿姨說:阿惠一出生全身被油包覆,導致呼吸困難缺氧臉變黑,所以奶奶才會說這不是我們家的小孩抱錯了。
救護車終於到空軍醫院,護士接過小孩阿惠,開始清理乾淨,呼吸道阻塞當務之急,娃娃臉都變黑缺氧再不快點處理不行。
也不知過了多久時間,護士出來了,可是小小的阿惠只能在保溫箱觀查,還不能回家。

離開了保溫箱漸漸長大的阿惠,反應慢感覺遲頓,在大人眼中就是很乖的小孩。
爺爺和奶奶從小陪著阿惠長大,隔三年阿惠的妹妹也出生了,阿惠5歲父親過世,隔年母親改嫁,所以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爺爺是跟國民政府來台的老兵,所以從小阿惠就是在眷村長大的,生活模式和習慣都是50-60年代的生活方式。家中成員有爺爺奶奶妹妹和三位叔叔,外公阿姨和舅舅住在對面。
眷村的生活一過,阿惠也住了25年了,眷村的生活很單純,很有趣。
單純的是,鄰居們都會互相扶持幫助,大的婚喪喜慶,小到平日吃飯,家家戶戶都會一家一菜的端上桌一起吃飯。
有趣的是,眷村有很多地方可以玩,沒玩具就地取材來玩,靠山邊也能跑上山玩,有水溝就去撈蝌蚪抓蝦,常常抓回去就被罵,
還去挖人家種的竹筍,樹上摘土芭樂,也常常被鄰居找到家裏,說阿惠偷他的東西。
事後就被打得半死,說:那個又不知道是有人的啊!
騎腳踏車從來就不騎正常的路,總是騎的像騎越野賽一樣,常常摔得大大小小的傷,回家又是打罵一頓。

如果說,阿惠出生的狀況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長大的阿惠是不是就要接受這樣的事實。阿惠從小學習能力不好,一次不行再試一次,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最後阿惠能一次次面對困難和挑戰,突破缺氧的框架。

路加福音 12:7 CUNP-神
[7]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以賽亞書 58:8 CUNP-神
[8] 這樣,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 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 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 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

追主者!!2025/10/4

感謝支持,謝謝
26/09/2025

感謝支持,謝謝

21/08/2025

耳穴的好處[卉喜樂未用侵入針,是用耳珠]
【美軍、北約都用來「止痛」的「戰地針灸」是什麼?】
戰地針灸由美國空軍針灸師 Richard C. Niemtzow 發明。
起初並未受到重視,但隨著「伊拉克戰症」與「阿富汗戰爭」的爆發,開始被廣泛使用於軍醫院。
#止痛研究
起初,戰地針灸的效果是來自於軍人的回饋,但後續有越來越多嚴謹的研究證實了戰地針灸的止痛效果。
2021 年刊登於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戰地針灸能夠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肌肉疼痛。(下圖二)
也有研究將戰地針灸用於手術輔助止痛、腰痛。
#穴位
戰地針灸包含了五個穴位,扣帶回、丘腦、Omega 2、零點與耳神門,這些穴位的選擇是來自於 Zang-Hee Cho 博士的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下圖三)
耳針是一種 2.5mm 的細針,會貼在耳穴上,並留置 3-4 天。
#教學與操作容易
戰地針灸最大的優勢在於,相比於需要多年學習的「針灸學」,他只要「三個小時」的研習課程,醫療人員就能在戰地操作,立即為傷患止痛。
也因為這樣,美軍花了 540 萬美金來推廣「戰地針灸」,讓更多的現役與退伍軍人能夠接受到這項治療,後續更被推廣到北約的軍隊使用。
-
由於針灸屬於侵入性醫療行爲,若有相關治療需求,請至附近的中醫院所尋求專業協助。
-
資料來源:
#癌症研究
Mao JJ, Liou KT, Baser R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r Auricular Acupuncture vs Usual Care for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Among Cancer Survivors: The PEA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1;7(5):720-727. doi:10.1001/jamaoncol.2021.0310
#戰地針灸介紹
Niemtzow RC. Battlefield Acupuncture: My Story. Med Acupunct. 2018;30(2):57-58. doi:10.1089/acu.2018.29077.rcn
#北約報導
Battlefield Acupuncture in the U.S. Military: A Pain-Reduction Model for NATO
Richard C. Niemtzow, J.-Louis Belard, and Raphael Nogier
Medical Acupuncture 2015 27:5, 344-348

20/08/2025

用故事見證主耶穌的恩典

阿毅從成年以來,總被一個夢境纏繞著。每當夜幕低垂,眼皮漸重,那個畫面便會如約而至。

夢中,有一個小孩孤身坐在破舊的椅子上,淚水無聲滑落,在空蕩的房間裡迴盪著哭泣聲。四周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上前撫慰,也沒有人伸出雙手,只有冷漠和漠不關心像厚重的陰霾壓在那孩子的心頭。阿毅看著那哭泣的小孩,眼神飄忽不定,心中充滿困惑,這小孩到底是誰?為什麼會這樣哭?這樣的夢,究竟藏著什麼訊息?

年復一年,夢境依舊如舊,阿毅仍舊不知道答案。日子如水流般帶走了許多記憶,卻沖不淡心底那份空洞。阿毅的心如同荒野,渴望有一抹綠意,有一道光,能讓他安放心靈,能讓他在黑暗中看見光明。這樣的尋找,帶阿毅踏入了各式各樣的宗教與信仰,試圖填補那份無從言說的渴望和破碎。

直到有一天,他第一次走進教會,踏入那熟悉而溫暖的聚會場所。空氣裡彌漫著祈禱和歌聲,熟悉而又陌生。當家人手牽著手,圍繞著他為他禱告的時候,那份壓抑了多年的情緒突然決堤,眼淚不由自主地從眼眶滑落,沒有人能夠阻止──阿毅哭了,像夢中那個無助的孩子一樣,無法停止。

那眼淚,像是被封鎖的洪流,一起奔涌而出,也像是在說:“我終於找到你了。”

但夢依然會來,夜晚無聲,哭泣的身影依舊坐在那椅子上,心中無限的迷惘仍難以解開。那孩子究竟是誰?阿毅不知道,他只能默默守候,那未解的謎團,像星空中遙遠的光璀璨卻模糊不清。

答案並非馬上來臨,直到某個夜晚,夢卻換了模樣。

夢裡,一道潔白的身影緩緩走近,那人穿著白袍,語氣溫柔得如春風拂面。他的眼神充滿慈愛,帶著無盡的包容與安慰。白袍人柔聲對阿毅說:「那哭泣的孩子,就是你。」

這一瞬間,過往似電影般在腦海中一幕幕閃過。小時候被忽略的淚水,沒有被擁抱的孤單,心理的傷口無處可逃,痛苦壓抑到無以復加。長大後,阿毅用肉體的痛苦去掩蓋那藏在心底的痕跡,用自殘來換取內心短暫的解脫。

他想起了那些年無聲的抱怨,思念著那一直缺席的溫暖,還有,自己曾經因為與眾不同而被排擠、被誤解的傷痛。
我•刀槍不入,作者大衛·哥金斯在書中
「有毒的壓力會導致學習障礙和社交恐懼,它會限制的語言能力和記憶的發展。
在新生活中面臨歧視,只要在某方面與眾不同,就會被排擠到邊緣的危險,被無知的人懷疑、忽視、霸凌和虐待。」

而今,在白袍人的眼裡,阿毅看見了真實的愛,真切的接納。

約翰一書 4:18-19
[18] 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着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19]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阿毅的心慢慢安靜下來。許久沒感受過的溫暖在胸中蔓延雨,洗滌著被冷漠刺傷的土地。

那一晚,夢終於為阿毅解開了糾結心結的祕密。那哭泣的小孩,是他自己,是他最初的自己。那是在一個喪禮的會場,當時的阿毅只有5歲,過世的是阿毅的父親,沒有人能告訴年幼的阿毅怎麼了,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在乎,沒有被愛的權利,也沒有人彌補過去的痛楚與缺失。而如今,透過那穿著白袍的溫柔,他明白自己不再孤單,不再承擔那份無助。

阿毅醒來時,淚水滑落臉龐,這次是因為喜悅,是因為重新被愛包圍的感動。他知道還長,但他心中有了光,有了信仰,那份愛能夠驅恐懼。「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這句話,在他心裡,沉甸甸地落下,成為力量的泉源。

從此以後,阿毅不再害怕那哭泣的夢,因為他知道,那小孩正等待著自己的擁抱,而阿毅,終於學會了愛自己。

追主者!!2025/8/20

12/08/2025

用故事見證主耶穌的恩典
阿逸出生在九零年代初期,那個時代的社會與學校都深信一句話:「唯有讀書高,沒有讀書的路不好走。」在那樣的環境下,阿逸從小就被貼上了「讀冊袂曉」(tha̍k-tsheh buē-hiáu)的標籤——他不愛讀書,也不合群,總被老師和長輩念叨、嘆氣。

阿逸不是不願意讀書,也不是不聰明,只是他對國語、數學這些主科興趣缺缺,成績總是勉強及格,「低空飛過」;但有一科讓他熱愛,那就是地理和歷史。每次考試,他都能拿下班上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可惜,那時的大人眼裡,這樣的成就「沒用」,還是認為其他主科弱到不行。

阿逸心中充滿不平:「我也考高分啊!為什麼沒有人看到我的努力?」他時常自問,卻無人解答。

國中畢業後,厄運悄然而至。家中經濟忽地出了問題,原本阿逸想去「台北體專」這所夢寐以求的學校深造,但因為沒錢,這個夢只能深深埋藏心底。阿逸不得不早早踏入社會,一頭栽進勞動的社會中。

工作多年,因為學歷不足,他屢屢被老闆剝削,薪水低得可憐,工作量卻多得稱不上公平,阿逸漸漸體會到現實世界公。他不甘心只是「低層的工人」,一直尋找能學到一技之長的機會。終於,多年挖掘中,有位師傅願意收他為徒,教他一門手藝。

對阿逸來說,這樣的學習不只是工作,更是為了生活的尊嚴,甚至是生存的底線。

學習並非一帆風順,起初阿逸連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看不懂師傅示範的操作,心裡迷茫、慌亂。他暗暗問自己:「這條路,我還要繼續嗎?我真的學得會嗎?」

就在彷徨之時,他緊記師傅是位虔誠的基督徒,會靜下心來禱告。阿逸第一次學著低頭禱告,是在家中洗手間裡,用極小聲的口語做禱告。

他的心中浮現一段詩篇:

「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口中也沒有氣息。」
——詩篇 135:15-17

小時候,阿逸經常跟著家人去廟裡拜拜,求這個神,求那個神。家中的長輩常說:「不乾淨的人不可進廟。」阿逸曾對「不乾淨」這詞感到納悶:我要拜神為什麼還分乾淨不乾淨?這彷彿除了要信,還要先過一關成為合格的信徒。

然而,今時今日,阿逸不再抱怨過去的生活。那些崎嶇、那些壓迫,成了他珍貴的人生磨練。他懂得,用另一雙眼光看待曾經的辛苦與不公,那不過是生命的過程。

他想起聖經中傳道書的話: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道書 1:8-9

阿逸懂得,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人心的掙扎、生活的難題自古以來就是如此重複。他不是唯一,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掙扎求生的人。

如今,阿逸仰望天際,心中堅定的信念: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裏倚靠他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他。」
——詩篇 28:7

苦難中,他找到了力量與盼望,繼續堅持學習著技拼,也為未來的生活鋪路。過去的淚水與迷茫,不過是他乘風破浪的養分。

追主者!!2025/8/12

06/08/2025

用故事見證主耶穌的恩典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眷村裡住著一個名叫小靜的小女孩。她和奶奶一起住,家裡的條件十分艱苦。小靜沒有自己的房間,晚上只能睡在客廳那張老舊的木椅上。椅子吱吱作響,椅腳下還常常有米老鼠在賽跑,發出細微的聲響,彷彿在提醒她這個世界的冷漠與孤寂。

有一次,小靜半夜醒來,發現膝蓋窩裡夾著一隻小強。她沒有尖叫,也沒有害怕,只是輕輕地把它清理乾淨,然後繼續她的生活。這樣的環境,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難以忍受的髒亂與不衛生,但對小靜而言,這是她唯一的家。

她常常想:「為什麼我不能有一個溫暖乾淨的家?為什麼我只能這樣生活?」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她沒有選擇的餘地。她的心中充滿了掙扎與矛盾——想要逃離這一切,卻又害怕孤獨和未知。

有一天,小靜決定離開這個眷村,離開奶奶,離開那張吱吱作響的木椅。她知道,這條路會很辛苦,會很孤單,但她更渴望改變,渴望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離開的日子裡,小靜經歷了許多困難。她曾在寒風中徬徨,曾在黑夜裡流淚,但她也遇見了許多溫暖的人。他們給她一杯熱茶,一句鼓勵的話,讓她感受到人間的善意與關懷。這些溫暖像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小靜漸漸明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困苦,還有學習與成長。她學會了做事,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堅持。每一次跌倒,她都告訴自己:「只要放下自我,什麼都可能做到。」

有一天,她在教會裡聽到牧師讀出
馬太福音8章20節:「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她的心。耶穌,這位主,卻用祂的愛包容了世界,給了她力量和盼望。

小靜明白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主耶穌的恩典永遠與她同在。祂沒有給她一個舒適的枕頭,但祂給了她堅強的心和不滅的希望。從此,小靜不再害怕孤獨和困苦,因為她知道,主耶穌的恩典是她最堅固的避風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主耶穌的恩典總能帶來改變和力量。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自己,勇敢前行,祂必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追主者!! 2025/8/2

18/07/2025

https://youtu.be/8QE-noG3FQI?si=Mu7cClGE9dW-Xhxp
虛擬中的「物理攻擊」和「魔法攻擊」用在真實世界~~”
身體不舒服去看醫師開藥給你,吃了不痛,「藥」就是物理攻擊。
吃了藥沒好還是痛,那就要「魔法攻擊」。
生活中有很多我們知道和不知道的事,古人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現在醫學科學都說明:身心靈全人照護,全球都開始關心全人照護。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 - 18 要常常喜樂, 不住的禱告,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腓立比書4:6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羅馬書12: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03/07/2025

說不出口的,更要被聽懂

打破慣性框架
1.問題的形式與觀點有關
我們經常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最正確,卻也因此成為理解事情的盲點。
同時,我們也難以察覺這套價值觀對於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造成哪些影響。
很多時候,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我們看待事情的觀點有關,嘗試以不同的觀點來思考,突破你習以為常的框架,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有可能浮現在眼前。

2.框架是一種舒適圈
每一天我們都在同樣的範圍內,以相同的方式重複作著相同的事情,時間一久就養成自動化的習慣,依舊循著過往的舒適圈過活,
然而,以熟悉的框架過生活看似生活,卻未必比較舒適。

3.框架有可能是偏誤的共識
有權力的觀點在單位內部就是一種封閉不易被質疑的框架,在這個框架裡的所有人都會努力和為這套觀念,
換言之,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能容納這套觀念,對於不在這個框架裡面的人,則擁有更大的空間去追求其他的可能性。

4.試著鬆綁你的框架
想要更深入,更完整的理解一件事情,就必須跳脫出熟悉的框架,也就是舒適圈,試著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拓展觀點,時刻提醒自己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才能逐漸減少盲點,提升對於對方的觀點和理解。

5.從不同的角度理解
剛開始要打破自己的框架很不容易,因為你的世界裡已經有一套習以為常的觀點,你會誤以為這套觀點就是全部。
當你開始習慣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將會感受到眼前所見的變得更好寬廣,並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一件事情,突破框架會讓你從一個慣性單向思考的人,變成多面向全方位思考者。

如何提升自己
*對事情保持好奇
*不要滿足於眼前的答案
*公司向他人學習的心態
*保持開放的心態
內文引文「說不出口的更要被聽懂」一書中
卉喜樂 讓人生喜樂

25/04/2025

有人問:為什麼要多喝水?
我就問:你洗澡會用飲料洗?還是用水洗?
答案就請各位聰明的朋友想一下。

06/01/2025

放鬆是享受生活的關鍵,也能提升表現。
無論你是什麼身份職業,放鬆都有助於專注,而專注也能提升執行力。
一顆焦慮緊張的腦袋無法發揮最佳狀態,但遺憾的是,焦慮是相當普遍的問題。內文出自於-內在動能作者史蒂芬蓋斯
2024年卉喜樂有幾位客人的回饋
A:每個月雖然只有一次的按摩,但自從來放鬆之後,在工作上不會煩躁、不容易生氣,更重要的是心情不容易受影響。
B:生活和工作都有壓力,每個月定期來保養身體,心情不會那麼憂鬱,身體疼痛減輕工作就有效率,因為身體疼痛很難專注工作。
還有很多回饋無法一一說明,身體跟心理都是需要被重視。
卉喜樂-讓人生喜樂

04/12/2024

❤️水煮雞蛋的藥用價值
🎈水煮雞蛋在中醫角度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雞蛋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潤燥、養血補血、寧心安神等功效。水煮雞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雞蛋中的營養成分,使其藥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蛋清性微涼,具有清熱解毒、潤肺利咽的作用,適合熱病煩悶、咽痛等症狀。蛋黃性微溫,能補血滋陰、養心安神,對於心血不足、失眠煩熱等症有良好療效。二者合一,性味平和,適合大多數人食用。
此外,水煮雞蛋中的蛋黃油還有潤膚生肌、止痛排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燙傷、皮膚潰瘍等病症。雞蛋殼研末外用可止血生肌,內服則能制酸止痛,對胃潰瘍、胃炎等有一定療效。
總之,水煮雞蛋作為藥食兩用的佳品,不僅營養豐富,還能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
轉貼引用朱恩醫師發文

Address

Yangmei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00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0:00 - 21:00
Thursday 10:00 - 21:00
Friday 10:00 - 21:00
Saturday 10:00 - 18:00

Telephone

+88693559974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卉喜樂 舒壓調理工作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