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叔叔親子空間 Joy of Family

彼得叔叔親子空間 Joy of Family 幼兒體適能~
幫助孩子身體好,少生病,長高高
專注力訓練~
不用再一直操心寫作業,上課不專心
親子空間~
學習交朋友,和同儕相處,有規矩,受歡迎

15/04/2024

家有女兒,想給她的很多
#看重自己的價值
是我最想紮根在她生命的禮物
這是我想給女兒上的課
和圈圈老師越分享越興奮
終於要開課了!

不要以為小孩懵懂
這位小朋友陪姐姐參加一次色彩鑑定之後
有模有樣的帶著媽媽去挑衣服
審美真的要從小培養才行

20/12/2023

間歇、專注、睡眠

12/12/2023

筆記📝

事實上,研究發現:幸福的學生,才會變成更好的學生,可以更專注、更有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把正向心理學放在教育裡,而且必須愈早開始愈好。
11/11/2023

事實上,研究發現:幸福的學生,才會變成更好的學生,可以更專注、更有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把正向心理學放在教育裡,而且必須愈早開始愈好。

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向心理學」,名列哈佛史上最受歡迎課程的幸福學大師塔爾‧班夏哈,在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他提到「當爸爸」這個角色,比擔任哈佛大學教授還要難。以下是他從一個三個孩子的父親和心理學者的...

贊同! #人生不止有考試而已女兒拿回來幾乎是全班倒數第一的成績媽媽開心的說:你進步很多啊,真是太棒了,媽媽知道妳一定有用心~小一的第一次考試,只不過是人生成百上千次考試之一有些東西,早晚能學會但是,面對人生的態度,需要從媽媽這裡學這一場人生...
08/11/2023

贊同! #人生不止有考試而已
女兒拿回來幾乎是全班倒數第一的成績
媽媽開心的說:你進步很多啊,真是太棒了,媽媽知道妳一定有用心~

小一的第一次考試,只不過是人生成百上千次考試之一

有些東西,早晚能學會

但是,面對人生的態度,需要從媽媽這裡學
這一場人生超級馬拉松,才剛剛剛剛開始

對我而言最近最熱鬧的社團,就是擁有18萬人的小一聯盟了。
裡面的熱鬧的程度,不亞於過去我潛進去的股票自救會社團。

就我的觀察而言,人性都是一樣的,只是項目不同,有的為投資股票,有的為孩子成績分數。

#事實上都不差多一樣  
#所以別以為行為經濟學只用在投資而已
#事實上也解釋許多人性不理智行為

📍不過今天我們不聊投資,聊聊小學生家長的焦慮。然後我們主題會聚焦在 #內捲化(involution),又稱之為過密化這個行為。

約這個時間點,嗯,差不多11月左右,這個聯盟年度的盛事就出現了,每年都在上演一樣的事情。不過有幾個區別:

1️⃣這個時間點是許多小一新生(學齡後)第一次考試。許多家長都非常期待這次考試成績,彷彿只要滿分,就等於上台大醫科的保證。

#當然我們知道小一的成績和未來大學指考成績幾乎無相關性
#但家長就很嗨這個

嗨的理由,就是過去幼兒園撒的錢,這裡指的是多數私立幼兒園,公幼則是另一光景,等等聊。總之要在這裡驗證得到回報了。總不能老子老娘過去三四年幼兒園的錢白花吧!特別期待。

拿到成績的家長幾乎馬上到聯盟PO文炫耀。當然他們會「含蓄」的表示:媽媽不在意分數,只是氣你粗心錯了一題,拿到98分。四年近百萬的幼兒園學費就彷彿在這裡要畢功在這一役。

#這裡你看到甚麼?

其實這是內捲化的現象,而且很殘忍的內捲之細,已經浮現了。什麼是內捲過密?等等解釋。

2️⃣讓孩子念公幼的父母,焦慮不是在小學才出現,很多人在幼兒園就開始了。很多在幼兒園中班就開始有危機意識,怕上小學會跟不上其他讀私幼的孩子。於是有的在中班想換私立幼兒園,有的開始找正音班英語補習班等等。

#總之他們的觀點是讀私幼都偷跑
#如果我的孩子沒偷跑那就在起跑點輸定了

偷跑也是內捲化的概念,等等我們一併解釋。

3️⃣另一個則是小三以上的家長幾乎沒有在PO怪孩子粗心才考9X分了。嗯,才過兩年就安靜了,小五以上家長則變成求助文,如孩子作文要去那裡補?英文沒興趣怎辦?

📍有沒有覺得很有趣?

之前我PO一篇文章,是台灣碩士生研究的論文,他們得出的結果就是學齡前(幼兒園)先學注音,最佳情況就是優勢保持到小學二年級,到小三則是全部都到同起跑點。取而代之則是學習的錯誤的發音,未來很難矯正,還有很大可能在小學一年級養成不專心習慣。學習錯誤的發音,原因來自於硬記,如捲舌音,醫學上約莫6歲孩子才有辦法捲舌,強行提前學習,孩子只會用相近聲音取代,影響未來發音學習。這個我過去好幾篇文章都講了,不贅述了。

反駁那篇論文的朋友會說統計樣本太少,不能參考巴拉巴拉。我都笑笑說你說的對。我有所本原因是非常剛好的,去年女兒在公幼幼幼班時導師就是該論文作者的學生。我跟女兒老師聊到這件事時,老師說:「我知道這論文啊!因為我是他的學生。老師的樣本數其實很多,但很多都是採訪中低年級老師的經驗,無法量化。願意接受長期統計的學校家長也很少,所以呈現出來才看起來樣本數不足。」

#當然我現在也很懶得跟反駁者爭論了(反正都算你對,我也不會少塊肉)
#我更偏向自己打一篇文章來呈現

📍好了!我們要進入內捲化這個主題了。

首先你認為聯考制度是好的嗎?是公平的嗎?
先在心中給個答案,不用跟我講沒關係。

內捲化的意思:

指一種文化模式發展到一定水平後,無法突破自身,只能在內部繼續發展、複雜化的過程。白的來說就是把簡單的事情搞得複雜化。以體制教育來說,是指孩子投入許多精力與成本後,卻不能獲得更多回報的狀態,結果只能鑽牛角尖。

#還是不懂嗎?

以看電影來說,電影座位第一排泛指特權人士,他們在第一排是不用站起來就可以舒舒服服看完整場電影。

第一排後面的座位就未必了。於是有人站起來看電影後,沒多久就會越來越多人跟著站起來,這個現象就像極內捲化。久而久之,每個人都會自動站起來,而且一個比一個更早就站起來,反倒是坐著的人開始不安。 #最後除了第一排以外幾乎沒人坐著看電影

拿孩子學習注音來驗證。

台灣體制教育把注音是規定在小學一年級(學齡後,約莫6歲7歲),但在內捲的情況下,有的父母會讓孩子在大班升小一那年暑假站起來先去學正音班。這樣還不夠,嫌太晚站起來了,於是有的父母會選擇會在大班教注音的幼兒園,然後中班、小班依此類推;我看過最誇張的是有媽媽在幼幼班自己印教材開始強迫自己孩子拿筆寫ㄅㄆㄇ......。 #完全不顧孩子手指骨骼發展了

📍我想說什麼?

稍微有腦袋的父母,或是沒有孩子的成年人都知道,只要你沒有失學,注音這種東西遲早都會,根本不需要競爭到提前學習。但陷在局中的父母就是看不清楚狀況(當局者迷)。為了一個不要輸在起跑點的標語(補習業者與許多私幼最愛用來恐嚇的標語),開始提前偷跑,瘋狂內捲起來。

這現象我們還可以延伸下去。其實台灣體制教育,說穿了教的就那麼多(還是有限的),政府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所有孩子都完全學會都滿分,而是提升國人整體教育知識水平。但家長為了讓孩子未來能上建中北一女,台大清大的名校,就瘋狂起來了。於是內捲正式登場。

1️⃣提前學習,幼兒園就開始偷跑。

2️⃣國外許多學者認為教育最高80分即可,畢竟已經到精熟。國外學者認為70分就很好,畢竟在社會職場上,很多要求是熟悉就上第一線工作了,會八成的員工幾乎都是幹部了。

但內捲化影響,你不能只有精熟,而是要100分不能出錯。因為只會八成的你考不上建中北一女,也無法上台大醫科。

3️⃣讀書不再是獲取新知識,也不是獲取新的觀念,或是有新的思維思辨,也不會有獲取新知識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痛苦的反覆刷著評量考題。你不僅要知道這隻昆蟲名稱是蒼蠅,還要知道牠每一根腳每一根觸角是什麼名稱才行。

對!就是要複雜化。

沒人會去思考:「我考上台大醫科當醫生,跟知道蒼蠅頭上觸角叫什麼學名有什麼關係?這對我行醫有什麼幫助?」不知道!但知道如果沒背起來,或許大學指考你就錯這一題,無法上醫科。以上當然我誇張化,但現實也差不多是如此。

4️⃣整個學涯,學生本身國際觀知識觀都沒有提升,因為他們12年(小一到高三)的歲月都在刷考題,都在埋頭計較細微,都不停重複讀著已經和社會脫節的學科知識。最需要接受新思維衝擊的年紀,就這樣耗掉了。

以前古代君主如何讓讀書人不造反?
嗯,最佳方式就是讓他們一輩子都在搖頭晃腦啃著四書五經,這樣子他們就不會質疑為什麼不是民權而是君權這問題了。

台灣的學子目前就是這樣,差別現在阻止他們獲取新知識的不是國家元首,而是建中北一女。不能只有80分,每張考卷最多只能錯1題,要不然考不上。

我自己在個人版面曾寫過,我認為0-60分是CP值最高的,花出的時間與成效是正比的。70分80分則需要精熟。90分以後則是CP值最低的,因為那已經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要熟悉到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也不能粗心。90到100分花費的時間,遠超過0到80分。那是相當不划算的,把90到100分花費的時間去認識世界,去閱讀體制外的東西,去運動去探索世界認識自己,都遠比為了100分來得好。

#人生不是只有成績而已

回到聯考,你現在認為他是好制度嗎?

在內捲化的定義上,聯考就是內捲的產物,而且極為不公平。
有資源的父母,說穿了就是有錢的父母,或是在天龍國的父母,因為能得到資源,孩子早早就開始內捲偷跑了。看看台中台北每年為了搶有名私立國中現象就知道了。台北為了讓孩子去延平中學唸國中,小三就開始補習,小六就會牛頓運動定律。在體制教育上,每個孩子本來就會學到的東西,通通提前而且刷考題,這算是教育嗎?

沒資源沒錢在偏鄉的孩子,瘋狂內捲上,他們是犧牲者,一開始就被拋棄了。能上新聞的,都是幾千萬之一,是特例奇蹟而非通例。有人研究台大學生來自於哪裡?有將近五成來自於台北市,其中三成在大安區,這已經證明瘋狂內捲下,聯考制度不公平。

你會說現在沒聯考啊!

就變相是聯考啊!國中會考與高中指考不是聯考嗎?
其實當年廢除聯考制度就是已經知道內捲不能再下去了,但是得罪一堆利益團體和許多有資源的家長抗議下,最終教改改了半套,「聯考」兩個字改成「會考」「指考」。一堆履歷另類升學,結果一樣是撒錢大賽,孩子更辛苦。

我個人沒有在教改上批評李遠哲過,是因為我知道他努力過了,一個諾貝爾得獎主無法擋住既得利益者的拳頭。其實連耶穌這個上帝之子都被既得利益者釘死在十字架上了,何況李遠哲先生。

📍要怎麼讓自己孩子避免瘋狂內捲?

父母要充實本身的學問,不是在網路上看幾篇文章,至少去買些書籍(最好國外作者,國內有些作者其實......怕你買錯)。然後先從放下自己和放下孩子開始,至少我們不要盯著成績一直看。

親情永遠比成績分數重要。
孩子的未來,不完全是成績決定的。
做父母的不看重成績,孩子自然會減輕壓力很多。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作弊?沒有所謂重修暑修之前,孩子作弊或是擅改成績的主因就是怕作為父母的你啊!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

只有更快樂,才能更成功。
更成功會更有幹勁,有幹勁會更努力。

體制共業我們無法改變,但父母可以讓孩子壓力少一些。至少至少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壓力來源。共勉之。

(圖台灣大學聯考)

112/11/12,兒童微市集只是想給媽媽們、小朋友們💖一個約在一起的機會💖童書、玩具、童裝⋯with 好咖啡⋯
07/11/2023

112/11/12,兒童微市集
只是想給媽媽們、小朋友們
💖一個約在一起的機會💖
童書、玩具、童裝⋯
with 好咖啡⋯

◖ 彼得叔叔親子空間 二手拍 微市集 ◗
日期:112/11/12(日)
時間:Am 11:00- Pm 19:30
地點:宜蘭市復興路一段109號

♡ #逸境咖啡要移師到微市集擺攤ㄧ天,本舖店休一天,請您別撲空唷.ᐟ.ᐟ

·教具·童書·玩具·
·童裝·衣服·配件·
·手沖精品咖啡·咖啡豆·濾掛咖啡·咖啡禮盒·

上了國小還要不要親子共讀?從出生就要親子共讀
22/10/2023

上了國小還要不要親子共讀?
從出生就要親子共讀

彼得叔叔畢業🎓若有祝福可以來空間寫畢業留言用畫畫的也沒有問題😋
21/10/2023

彼得叔叔畢業🎓
若有祝福
可以來空間寫畢業留言
用畫畫的也沒有問題😋

17/10/2023

本週彼得叔叔「進修」
休息一週

Address

Yilan City

Opening Hours

Tuesday 16:00 - 19:00
Wednesday 14:30 - 20:00
Thursday 14:30 - 20:00
Friday 14:30 - 20:00
Saturday 14:30 - 20:00
Sunday 14:30 - 20:00

Telephone

+886905738034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彼得叔叔親子空間 Joy of Famil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