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
服務專線: (03)932-8985?

19/10/2025

ADHD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與亞斯伯格症(AS)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診斷類型,但在日常生活及校園學習表現上,卻往往容易讓父母及老師感到混淆。這裡將實務上常見ADHD與AS的現象加以區分,以提供你在分辨上的參考。附帶一提的是,部分孩子同時患有ADHD與AS。

1.ADHD的核心症狀為自我控制問題,大多反應在注意力缺陷、過動或衝動上;AS的核心症狀為語言溝通、社會能力缺乏、僵化思考及刻板、重複及固執行為等。
2.ADHD的核心症狀有藥物可以協助;AS的核心症狀則無直接藥物可幫忙。
3.ADHD的注意力容易渙散;AS則是過度專注在他感興趣的事物或細節上,而對於你要讓他專注的事物則毫不注意。
4.ADHD的學業表現容易像雲霄飛車上上下下;AS則相對較穩定,穩定的高,穩定的低。
5.ADHD與AS的察言觀色能力都不理想。ADHD容易遺漏掉訊息,AS則容易扭曲你的訊息。
6.ADHD與AS都容易在不該說話時說話,說出不該說的話。ADHD容易天馬行空,想到哪,說到哪;AS則容易在特定話題上打轉,不管你聽不聽。
7.ADHD對於新的情境及新的刺激感到好奇、興奮;AS則容易感到焦慮。
8.ADHD大多會對於同儕感興趣;AS則通常沒什麼興致。
9.ADHD容易人來瘋,人愈多,愈容易興奮;AS則人愈多,愈容易焦慮。
10.ADHD通常容易溝通,雖然他常不按牌理出牌;AS通常固執得很,只按自己的牌理出牌。
11.ADHD通常不喜歡思考、動腦筋;AS則往往容易誤解你的意思,答非所問。
12.ADHD在語言表達部分缺乏組織性;AS的邏輯則往往讓你瞠目結舌。
13.ADHD鬧脾氣時,通常容易找出源頭;AS鬧脾氣時,則常讓你摸不著頭緒。
14.ADHD常忙得不可開交,但往往虎頭蛇尾,總是未完成;AS則容易成為某一興趣的達人。
15.ADHD與AS的智力大部分屬於正常。
16.ADHD與AS大多安置在普通班,並接受資源班服務。
17.ADHD無身心障礙證明,僅有診斷證明書;AS則領身心障礙證明。

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十年全新版)
作者: 王意中
出版社:寶瓶文化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當孩子疑似特殊生,是否在入學前,需主動向學校提及孩子的身心狀況或診斷?說,到底會怎樣?不說,到底又如何?父母所顧慮的,又是什麼事情?對於在發展上,很明顯出現障礙的孩子,例如自閉症、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痹。這時,家長很自然在入學前,將孩子相關評估...
19/10/2025

當孩子疑似特殊生,是否在入學前,需主動向學校提及孩子的身心狀況或診斷?說,到底會怎樣?不說,到底又如何?父母所顧慮的,又是什麼事情?

對於在發展上,很明顯出現障礙的孩子,例如自閉症、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痹。這時,家長很自然在入學前,將孩子相關評估資料透過轉銜機制,事先提供給學校。例如幼兒園大班至小一,小學六年級至國一,國中九年級至高一。

但是,對於有些特質相對不明顯的孩子,例如疑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說與不說之間,父母所顧慮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

有些父母擔心,當主動提了之後,會不會反而對孩子造成反效果。例如老師對孩子出現刻板印象,貼上標籤。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比較容易出現在學校老師對於這些障礙本身缺乏基本的認識與了解,而讓家長有了這一層面的顧慮與擔心。

因此,當孩子本身有醫療診斷(例如疑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是卻不具備特殊教育學生身分(例如家長未申請特教鑑定)。

這時,對有些家長來說,或許就先讓孩子自然而然的以一般學生身份進入學校再說。屆時再視孩子的實際狀況,以及老師的反應進行解套。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於進入私立學校,或幼兒園的孩子。

然而,當孩子實際存在一些狀況,無論是分心、過動、衝動等自我控制問題。

在父母選擇不事先說的情況下,對於已經編好班的班級來說,往往會造成第一線老師的困擾與不平,親師關係將顯得薄弱。同時,對於班上其他孩子,以及當事人本身也不見得是好事。

這問題主要在於原班級已經安置了特殊學生,如果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同一個班級可能出現兩位、三位或以上的特殊學生與疑似生。

特別令人煩惱與頭痛的是,將彼此容易產生衝突的障礙類型孩子安置在一起,而造成老師在班級經營,以及教學上的嚴峻挑戰。

這種現象最常遇到的狀況是,班上同時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以及亞斯伯格症,或者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比率偏高,亞斯伯格症的人數過多。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當然期待孩子在入學前,相關老師就可以很充分的瞭解孩子的狀況。事先的瞭解,有助於老師日後在協助孩子的細節上,能夠有充分的接納,同理,並發展出比較適切的教學策略。

在說與不說之間,其實反映著親師之間,對於障礙類型以及特殊教育,彼此的認知、信任感、態度與觀念是否有落差。

然而,對於疑似特殊生在尚未取得特教身分的情況下,如果有需要,是可以事先告知,將相關評估資料提供給學校,讓孩子有機會優先透過輔導諮商系統的介入,以降低孩子可能衍生的後續行為與情緒等問題。

因此,充分的溝通,充分的信任,對於親師生三者之間,是非常關鍵的必要。─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再次謝謝大家🌷今晚,金石堂汀州店。★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順利完成。
18/10/2025

🌷再次謝謝大家🌷

今晚,金石堂汀州店。

★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

順利完成。

🌷今晚,金石堂🌷★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時間:10/18(六)晚上七點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歡迎您的參與。
18/10/2025

🌷今晚,金石堂🌷

★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

時間:10/18(六)晚上七點
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

歡迎您的參與。

18/10/2025

🌷我想告訴ADHD孩子的15句話

1. 打破教學慣例總是讓人身不由己。

2. 融合議題說起來容易,但你也知道進行起來處處是荊棘。

3. 我知道你總能讓教室裡呼風喚雨。

4. 但我也想要不離不棄,堅持到底。

5. 1比20,1比30,談何容易?如果你像一股旋風吹在班級裡。

6. 藥物輔助不是優先採取,但如果你真得需要也合情合理。

7. 我想我會先做一些處理,再考慮如何讓家長接受你需要服藥的建議。

8. 你總得體諒老師面對的不止是你。

9. 雖然這絕對不能成為推脫的道理。

10. 我儘可能轉個彎看見你的合情合理。

11. 如此讓彼此也能喘一口氣。

12. 給我一些時間,好好推敲,與你該如何一團和氣。

13. 但請記得這種學習,父母也要一起參與。

14. 資源班與專業團隊也必需一同伸出援手給些建議。

15. 最後還是得需要說聲,謝謝你,讓老師有機會看見人生的各種不同的美麗。─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就是今天,歡迎您前來金石堂🌷★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時間:10/18(六)晚上七點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歡迎您的參與。
17/10/2025

🌷就是今天,歡迎您前來金石堂🌷

★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

時間:10/18(六)晚上七點
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

歡迎您的參與。

感謝寶瓶文化以及全省各實體書店的支持,讓我的作品《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可以在每個角落被看見,再次感謝。期待ASD、ADHD小眾議題能夠逐漸被看見。
17/10/2025

感謝寶瓶文化以及全省各實體書店的支持,讓我的作品《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可以在每個角落被看見,再次感謝。期待ASD、ADHD小眾議題能夠逐漸被看見。

🌷感謝寶瓶文化的長期支持,讓小眾議題能夠被理解、被看見。期待社會更加的良善。
17/10/2025

🌷感謝寶瓶文化的長期支持,讓小眾議題能夠被理解、被看見。期待社會更加的良善。

【 】

記得當年進寶瓶後不久,就知道我們有一位非常難得長年耕耘在特殊教養領域的心理師,10年前特殊教養仍然是比較小眾的主題,可是意中心理師仍然堅持在這個領域,也非常~~非常~~~有行動力地到處分享與演講,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家長及老師,對這些孩子有更多的瞭解,才能有陪伴孩子們的方法。

更難得的是意中心理師他從!不!拖!稿!這對編輯們來說,真的是要痛哭流涕的一件事了,畢竟哪位作者不拖稿呢(茶),而意中心理師也就這樣一本一本地,在寶瓶將他想分享給家長老師們的主題出版了出來,從2011年至今14年來,已經出版了25本書!!

近日出版的《 #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及《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是修訂於10年前的301個教養秘訣系列的兩本書,這兩本書一直是寶瓶的長銷書,幾乎每年都一定會再版,默默地就這樣賣了10年之久,而我們仍舊發現有許多家長非常需要這樣的一本書,因著時間的流逝,有些法規或者教學現場內容的改變,再請意中心理師重新修訂過一次,用全新的面貌與大家見面。

我在寶瓶工作時,這兩本書已經出版了,所以我並沒有去看過這本書,此次為了要重新出版這本書,去翻了舊書做參考時,才發現意中心理師在10年前就已經將過動兒與自閉兒教養會碰到的問題,從生活上、學校中、家長應對、班級經營等各方各面孩子會有的樣貌,做了非常細緻分析,當然更重要的是,實用的解方。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每次在意中心理師的活動現場,常常可以感受到許多家長或是老師們,面對這類孩子的無助,他們苦於不知道要在哪裡找到更多的資訊與資源,即便是現在資訊如此發達的狀況,但當資訊來源越多,越需要小心所看到的說明或是方法究竟是否正確。這讓已經為孩子焦頭爛額的父母或老師,只是陷入更不知所措的狀態。

看到意中心理師的這兩本書,我都在想著,如果我是這些孩子的母親,看到這樣整理得清楚實用的書籍,該是對於自己有多大的幫助啊!而原來這樣的內容,意中心理師都已經整理給我們了!

真誠地推薦王意中心理師的《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及《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給身邊或家裡有這樣孩子的父母,意中心理師一再傳達我們要看到孩子,而不是看到孩子的這些診斷,透過理解與引導,讓我們一起陪伴這些孩子快樂平安長大!!



(hsin)

📣📣工商時間📣📣
本週末有王意中心理師的新書分享會,歡迎前來聽聽意中心理師的分享~
★ 10/18王意中|《過動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新書分享會 ★
時間:10/18(六)晚上七點
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



王意中

16/10/2025

亞斯與ADHD鑑別的關鍵指標

① 「過動兒會讓你覺得煩,亞斯伯格症會讓你覺得怪。」

過動兒讓你覺得煩,主要在於你針對他自我控制的問題,不時得提醒叮嚀。

但是講了這麼多遍,為什麼孩子依然問題叢生?

怪,主要在於亞斯伯格症孩子在非語言溝通及社會互動上,很明顯會讓對方覺得有異樣。

再加上孩子的固著、行為與思考,因而讓人在印象上,產生怪異的刻板印象。

ADHD的核心問題主要是在自我控制上,但是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主要是在溝通及社會互動上出問題。

這些孩子在語言發展上、學科表現上沒有明顯的問題,但是在人際互動上所需要使用的語言部分,他們相對薄弱許多。

你會發現這兩群孩子的核心問題是截然的不同。

②「過動兒問你,重點不在於想要你的答案。亞斯伯格孩子回你,答案不見得是你要的重點。」

這句話,讀起來雖然有些拗口。但也充分反映了這兩類孩子,他們核心特質的差異。

對於過動兒來說,他問你話,常來自於他的衝動。因此你的答案是什麼?對他來講不是重點,他只是因為衝動問你。

但亞斯伯格症對於你的問題,總是受限於他的理解。因此回給你的答案並不是你要的重點,這牽扯到人際關係的社會能力以及溝通。

過動兒要加強的是自我覺察,自我控制自己的提問。亞斯伯格症要加強的是對於人際互動的理解能力,是否可以再提升。

③「Buffet 吃到飽。亞斯無從決定,焦慮,沒吃飽。過動到處亂跑,衝動,沒吃好。」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當然有許多的選擇,在進行這些選擇的時候,如果可以考量我們自己的特質。這時,就比較可以迴避不需要的自我衝突與壓力。

對於亞斯伯格症孩子來說,太多的選擇,很容易讓他處在無所適從的狀態。

自然而然,在無法進行決定的狀態下,在別人的催促下,他的焦慮很自然地被喚起,造成當下應該或必須要做的事情因此被擱置。如同吃一頓飯,也沒有辦法好好的去享用。

當過動兒處在一種太過於自主性的情境,由於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甚理想,因此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讓他四處亂跑。

沒有經過允許,任意的去碰觸東西物品,甚至於造成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也沒有辦法好好做。就像一頓飯,也沒有辦法好好吃一樣。

④「亞斯伯格症打破砂鍋問到底,過動兒很容易因為衝動打破砂鍋。」

亞斯伯格症對於切身感興趣的話題,探詢很是霹靂,一定要把事情問得很透徹。當然這種非問到答案不可的態度很值得稱許,只是有時會讓對方招架不住、受不了。

你也不用擔心被問。必要時,你可以來個回馬槍反問他。人與人的溝通,原本就是一來一往。

孩子想要問,也反映了他對於你的話題感到興趣。你也可以透過孩子的提問,進一步來瞭解孩子他到底在想什麼。

過動兒讓家長頭痛的是,因為他的衝動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干擾。例如不小心把廚房裡的砂鍋打破。

⑤對於新的刺激與情境來說,通常ADHD對於新情境會顯得興奮,容易趨近或調適相對容易。但亞斯伯格症孩子對於新情境,則容易產生焦慮。

其主要原因在於新的情境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與變數,而這些往往是造成亞斯伯格症焦慮的來源。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你會發現ADHD對於新的刺激他會感到興奮,而亞斯伯格症卻總是帶著焦慮。

⑥在專注力部分,對於亞斯伯格症孩子來講,當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是很容易選擇全有全無的放棄,不願意去參與你要他注意的事物,而讓老師誤解這個孩子上課不專心。

你可以同時觀察孩子在專注的事物上,除了3C的使用之外,是否對於特定的事物較為投入,能夠參與、完成一些事物。也就是說,他的專注力是否能夠維持在一些特定的活動上一段時間。

通常ADHD這部分相對困難,但是亞斯伯格症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則相對容易許多。─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16/10/2025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核心問題,主要包括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清楚知道,強迫思考是不合理的,但卻很無奈,自己又沒有辦法有效壓抑、控制這類不合理的念頭出現。這種念頭,總是...
16/10/2025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核心問題,主要包括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對於當事人來說,很清楚知道,強迫思考是不合理的,但卻很無奈,自己又沒有辦法有效壓抑、控制這類不合理的念頭出現。

這種念頭,總是說來就來,不會經過你的允許或授權,直接侵犯自己的思考,讓你處在無法招架,任由它擺佈的狀態。

不合理的強迫思考,往往對孩子帶來極度的焦慮,高度的痛苦,產生極度的困擾。

為了緩和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這時會透過強迫行為來抵消這不舒服的情緒。

強迫行為雖然可以帶來短暫的舒適,但是卻沒有辦法讓自己遠離不適當的焦慮,孩子很清楚知道這些強迫行為是不合理的,同時不能讓別人發現。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短暫時間讓焦慮舒緩,但是由於孩子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聚焦在眼前不需要出現的重複行為,也讓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造成明顯的停擺。

讓他該做的事情又沒有做,這時焦慮又喚起強迫思考,又開始周而復始的無盡折騰。長期下來的惡性循環,讓自己疲憊不堪。─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Address

女中路三段102號2樓
Yilan City
26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