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8/2025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的「處」有終止、躲藏的意思,代表著炎熱的暑氣到此為止,但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此時仍可能出現短暫回熱的「秋老虎」現象,此時節天氣最大的特色是「晝熱夜涼」,早晚溫差逐漸變大,空氣也變得比較乾燥。
秋季燥氣易傷肺,可能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乾咳等症狀因此處暑在飲食養生重點在於「滋陰潤燥」與「健脾祛濕」飲食上建議多吃白色食物和酸性食物,例如:百合、銀耳、蓮藕、水梨、山藥、杏仁、白蘿蔔等,有助於潤肺生津。而酸性食物葡萄、石榴、蘋果等,可以收斂肺氣,預防秋燥。
處暑時節暑氣未完全消退,若加上降雨,體內容易濕熱,導致腸胃不適。建議多吃薏仁、紅豆、冬瓜等食物,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濕氣,盡量少吃辛辣、油炸、燒烤等燥熱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瓜類雖然清涼,但脾胃虛寒者應適量攝取,避免損傷脾胃。
也可以按壓以下穴道,有助於緩解處暑常見的不適症狀:
尺澤穴:位於手肘內側橫紋上,有助於清熱、潤肺、緩解乾咳與便秘。
太谿穴:位於腳踝內側,腳踝骨與阿基里斯腱之間的凹陷處。此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有助於滋陰降火,改善因熬夜引起的口乾、便秘等問題。
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凹陷。按摩此穴可緩解鼻子過敏、口乾、便秘等症狀。
按摩時可用拇指指腹按壓,感到微痠即可,每個穴位每次按壓10-20下,一天可按壓3-5次。此外,處暑時節應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儲備元氣、增強免疫力,預防秋季疾病的發生。
※ ※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食補方案也不同,建議請到中醫門診進行詳細評估。※ ※
#員榮醫療體系
#員榮醫院員生院區中醫部
#二十四節氣 #中醫 #處暑 #養生
#彰化 #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