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025
【吳營養師輕鬆話】
【足底核心肌群】預防跌倒,穩固你的每一步,找回輕盈生活! ✨
親愛的健康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腳」踏實、卻常被我們忽視的健康寶藏「足底核心肌群」(Intrinsic Foot Muscles, IFM)!
你有多久沒注意過自己的雙腳了?它們每天辛勤地支撐著我們全身的重量,但你知道,藏在足底的那些小小肌肉,竟然是保護年長者遠離跌倒的關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群默默工作的「足底核心肌群」
足底肌群的重要性:小角色,關鍵任務
別小看腳底那些不起眼的肌肉,它們就像是房子的地基,穩不穩、撐不撐得住,完全決定了我們的平衡力和行走能力。這些肌群如果長期缺乏鍛鍊,就像鬆動的地基一樣,會讓足弓塌陷、步態不穩,最終導致走路搖晃、站不穩,甚至跌倒。對長輩來說,這更是影響生活品質與安全的大事!
最新研究揭示:鍛鍊足底肌群,真的有幫助!
來自學者的一項系統性回顧研究,分析了超過 1400 篇文獻後,精選出 9 篇高品質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1. 提升肌力與穩定性:足部核心訓練能讓腳底肌肉更強壯,支撐力提升,站得穩、走得穩,生活也更自在!
2. 改善平衡感:不論是靜態還是動態的平衡能力,都有顯著進步,特別對預防跌倒效果明顯。
3. 增強本體感覺:這些訓練有助於強化腳底的感覺神經,讓大腦能更清楚掌握腳的位置與壓力,就像是把腳底的雷達開到最強,走路更有感也更安心!
4. 日常功能大升級:許多參與者回饋,訓練後不只走路變穩,連上下樓梯、轉身、轉彎都變得輕鬆許多,日常活動品質大幅提升。
雖然這些訓練對步態改善的影響仍待進一步研究,但在提升穩定度與降低跌倒風險方面,已經有足夠證據支持其效益!
怎麼開始?三個足底訓練,輕鬆上手!
別擔心,不需要昂貴器材,也不用跑健身房,在家赤腳就能練:
1.毛巾抓握訓練: 在地上鋪一條小毛巾,用你的腳趾,像「夾鉗」一樣,努力將毛巾往自己的身體方向拉。這個動作能有效喚醒並鍛鍊你足底那些平時「沉睡」的小肌肉。
2.拇趾抬舉訓練: 讓你的腳掌平貼地面,試著只抬起你的「大拇趾」,同時讓其他四根腳趾緊貼地面。然後再換成只抬起其餘四根腳趾,大拇趾不動。反覆練習,你會發現這個動作比想像中更有挑戰性,但也更能精準訓練足底的控制力。
3.赤足平衡練習: 脫掉鞋子,站在穩固的地面上,嘗試做「單腳平衡」。你可以先扶著牆壁或椅子練習,待穩定後再嘗試放開。這個簡單的動作,不只能直接鍛鍊你的平衡感,更能強化腳底的本體感覺,讓大腦和腳底的「連結」更清晰。
每天花個 5 到 10 分鐘,就能為你的腳底核心打下穩固基礎。建議搭配整體肌力和平衡訓練(如小腿肌群、髖部肌群強化),效果更加乘!
溫馨提醒:量力而為,安全第一
如果你是年長者、曾經有跌倒經驗或行動較緩慢者,在開始任何訓練前,一定要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醫師,依個人狀況量身打造訓練內容,才是最安全又有效的做法!
吳營養師的話:從雙腳開始,走向穩健人生
足底肌群就像是一支忠實的守門部隊,雖然平常無聲無息,卻默默守護著我們每一步的穩定。與其等到跌倒後才懊悔,不如現在就開始,每天一點點,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走得更穩、站得更穩,連心情都跟著踏實起來。
把足底核心肌群的訓練加入你的日常,就像為生活鋪上一層「隱形安全氣墊」,讓年老的步伐,也能走出青春的節奏!
參考醫學文獻來源:Futrell, E. E., Roberts, D., & Toole, E. (2021). The effects of intrinsic foot muscle strengthening on functional mobility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9(12), 3531–3540
#足部核心肌肉群 #預防跌倒 #年長者健康 #機能性活動 #平衡感訓練 #肌力強化 #健康生活 #營養師說 #本體感覺 #青春人生 #追蹤者 #精選 #吳營養師輕鬆話 #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