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2025
|當身體說不,傾聽中年疲勞的信號|
文: #林美慧臨床心理師
圖:Freepik
身體在說「不」,你聽見了嗎?真真,是一名48歲女性,從事銀行業務專員工作,每天工作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星期六有時還要加班,星期日早上7:30起床,早上醒來仍覺得好累,真真心想「昨晚明明有早點上床睡覺,怎麼還是沒力、提不起勁呢?」,這時聽到先生問「妳今天中午是不是要參加同學會啊?」,真真才驚覺「對耶!差點把這件事情忘了!哇,我最近老是忘東忘西,真傷腦筋~~」先生再補一句「水電瓦斯費及信用卡費好像也逾期沒繳錢哦??」,真真聽到這些情緒整個炸開,大聲說「你是不會幫忙繳一下嗎?我哪會記得這麼多事啊?只會出一張嘴!!」,先生抱怨「是吃到炸藥哦!火藥味那麼重?我只是提醒妳,有必要這麼嗆嗎?妳最近容易忘記事情也就算了,但一點小事情就生氣,到底是怎麼了?」聽到先生的抗議,真真冷靜思考了一下「是耶,最近身體容易疲累又提不起勁,記憶力大不如前,而且看許多事情和人都很不順眼,覺得很煩躁,怎麼會這樣?是因為老化的關係嗎?」以真真的例子,真的是老化嗎?還是身體用疲勞提醒你:該停下來了,身體快承受不了了呢?中年疲勞不單純只是身體問題而已,而是身心在發出求救的訊號,你接收到了嗎?
身體的「拒絕」其實是保護,當我們心理上說不出口、理智上硬撐時,身體往往會「替我們說不」,以各種形式表達「我不行了」「我不想再這樣下去」。我有個超級工作狂的朋友小劉,早在十多年前還是業務員的他就是把公司當住所,猶如24小時便利商店全年無休,長期不願停下來的人,我們三五好友都勸告他「你也四十好幾了,健康是最重要的資產,別這麼拼命,累出病來,賺再多錢也彌補不了啊~~」那時的小劉總以為自己年輕撐得住,聽不進我們的”諫言”,這二、三年他開始出現胸悶、頭痛、肌肉痠痛、肩頸僵硬、失眠(腦子一直轉停不下來)、緊張焦躁、經常感冒等身體症狀,因為影響到工作,他才覺得不太對勁,現在也成了醫療院所的常客!身體的拒絕,往往是靈魂的求救,當你不聽內心的聲音,身體就會替你喊出來,疼痛、疲倦、焦慮,都可能是在提醒你:「請慢下來,別再忽視我。」
真真中午參加了同學會,順帶問了不同職業的同學們「我最近身體心情都不太穩定,好像身體在抗議了,我想不通耶,為什麼中年人最容易忽略身體的聲音啊?」一位高中歷史老師說「我是已經習慣了扛所有的事情,家庭經濟、工作表現、還有照顧學生的責任全都得靠自己」,「是呀,內心覺得『我不能停』、『我還可以撐一下』有成就趨力與比較心態,否則會落後於別人,根本無法放慢腳步!」一名保險業務員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另一名擔任會計師的同學補充「或是對於成功訊息的誤解啊,覺得累是應該的、成功的人不喊苦!等等」。
真真望著身旁的明珠說「明珠心理師,請教教我們該如何正視這些身體的抗議聲呢?」,明珠說「今天的同學會實在太有意義了,我可以分享幾個傾聽身體的方法,大家可以回去試試看:
1. 每天靜下來五分鐘,感受身體訊號:哪裡緊、哪裡酸、哪裡麻?去覺察、去聆聽。
2. 留白時間練習:一週至少一次刻意「什麼都不做」,讓身體的神經系統重新安置,也就是好好放鬆。
3. 調整飲食與睡眠節奏:晚餐可以提早用完、睡前遠離藍光、早晨曬曬太陽,身體非常喜歡固定的節律。
4. 運動對健康有益,可以選擇讓身體舒服的活動,例如:走路、伸展、瑜伽
5. 學會說「不」:拒絕不是懶惰,是保留能量給真正重要的事。」
「聽起來好難哦~~」保險業務朋友說,明珠回答「慢慢來、慢慢調整,不要急迫,重新善待自己的身體,身體會給你最好的回應,還要注意的是,持續疲倦超過兩週,且伴隨情緒低落、失眠或焦慮,可能是慢性壓力症候群、憂鬱症初期或身心失調,就要尋求醫師或心理師協助,不要獨自硬撐哦!」
當身體說「不」,其實是在邀請你「重新對自己說:我值得被好好照顧。」希望你能傾聽與理解,也就是說,讓身體不再只是被你「使用」或「監督」,而是重新建立信任與連結,不妨試試上面的方法,你會發現:身體開始願意回應你,不再用疼痛、失眠、疲勞來抗議,而是用穩定的能量、自然的身體感覺、清晰的覺察再度與你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哦~~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