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我們都有受傷、走不出來的時候,如果你願意,讓我們伸出援手,點亮你心中的那盞燈,在城市的角落,發現微笑的力量。

2017年,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正式揭牌而立,起初是一群熱血有活力的諮商心理師們,帶著各自的學識與專長齊聚一堂,秉持著助人的興趣與志業,走跳在不同的領域間以服務民眾。有的人帶著生活中的煩惱,有的人帶著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困難,有的人帶著伴侶相處與溝通的議題,有的人帶著原生家庭的難題,也有的人帶著一身的標籤與疾患來到這裡,面對不同議題的民眾,點亮的諮商心理師們一直都在提升自己的專業,協助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共度困難。

我們提供各種不同的諮商服務,舉凡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婚姻諮商、親子諮商、家族諮商、EMDR眼動療法、法律諮商、多元文化、LGBTQ、英語諮商、通訊諮商(遠距),也有許多不同形式的特色治療(夢、遊戲治療等),每位心理師都帶著各自不同的專業,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們,提供最適合、最完善的心理諮商服務。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
李訓維:伴侶與家族治療/兒童與青少年議題/精神疾病與相關治療/存在與人生議題/多元性別LGBTQ

【我們的成員】
黃薏靜: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親密關係/伴侶關係/親職教養/親職教育/人際互動與溝通/台語諮商
鄭麗瑄:青少年諮商/生涯與職涯諮商/親職諮商/溝通與人際關係
莊芷昀:人際及情感關係/自我探索與認同/憂鬱症與生活適應/失落與創傷議題/法院家事事件諮詢
梁䕒鎂:人際歷程取向/Bowen系統家族治療取向/憂鬱、焦慮與暴食議題/原生家庭與親子關係/人際與親密關係議題
田書綸:自我成長與探索/溝通與人際關係/情緒與壓力/婚姻與伴侶議題/愛滋及其相關議題/Satir模式心理諮商、心理劇
蔡 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依附關係/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悲傷失落議題
林上能:壓力與情緒議題/生涯及職涯議題/人際關係與溝通/自我探索議題/阿德勒取向諮商
吳崇豪: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溝通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與溝通議題/兒童與青少年諮商/伴侶與感情關係議題
周佳箴:人際歷程取向治療/心理劇治療/青少年心理諮商/靈性與自我探索
謝暉明:自我探索與成長/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與伴侶諮商/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人格障礙/團體治療

吳立健:EMDR治療/創傷治療/成癮治療/兒童與青少年情緒困擾
董采真:人際歷程治療取向/自我探索與認同/原生家庭議題/多元文化與性別議題/人際關係議題
吳晨梵:原生家庭關係/伴侶關係(含多元性別)/失落與悲傷療癒/職涯議題/自殺議題
陳劭齊:人際歷程取向治療/人際與親密關係議題/情緒困擾與壓力因應/家庭關係與自我成長
林嘉文:戲劇治療/創傷與壓力相關議題/靈性發展與自我探索/多元性別與多元家庭/跨文化相關議題
楊子萱: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情緒壓力調適與人際關係/失落悲傷與創傷經驗
自我探索與身體意象/生涯與職涯議題
紀盈如:家族與伴侶治療/家族諮商/兒童青少年拒學與焦慮諮商/關係修復
邵湘雅:榮格取向表達性藝術治療/身心靈整合與芳療/婦女與兒童創傷療育/親密關係與自我價值

🌫️ 你聽過「複雜性創傷」嗎?當傷口不只一次,而是長期累積 ❤️‍🩹我們常說「創傷」,會想到一次性的事件:例如車禍、戰爭、天災、被攻擊或重大意外。這些經驗的確可能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記。但除了單一事件,還有一種傷,是在長期反覆的痛苦經驗中慢慢累...
24/10/2025

🌫️ 你聽過「複雜性創傷」嗎?當傷口不只一次,而是長期累積 ❤️‍🩹

我們常說「創傷」,會想到一次性的事件:例如車禍、戰爭、天災、被攻擊或重大意外。這些經驗的確可能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記。

但除了單一事件,還有一種傷,是在長期反覆的痛苦經驗中慢慢累積的,它叫做——複雜性創傷(Complex Trauma)。
-
🧠 小測驗:你是否有複雜性創傷的特徵?
請依直覺回答,看看以下的情境是否常常出現在你身上:

1️⃣ 當有人語氣重一點、臉色不好時,我會立刻緊張,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 常常如此 □ 偶爾如此 □ 幾乎沒有
2️⃣ 明明別人肯定我,我卻常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喜歡或被愛。
□ 常常如此 □ 偶爾如此 □ 幾乎沒有
3️⃣ 在人際關係裡,我常陷入矛盾:一方面想靠近,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被拋下或受傷。
□ 常常如此 □ 偶爾如此 □ 幾乎沒有
4️⃣ 小小的挫折或批評,會勾起我過去強烈的痛苦記憶或情緒。
□ 常常如此 □ 偶爾如此 □ 幾乎沒有
5️⃣ 我很難真正放鬆,常覺得必須保持警覺,好像隨時會出事。
□ 常常如此 □ 偶爾如此 □ 幾乎沒有
-
📊 結果參考
🔹 大多數是「常常如此」 →
你的內心可能背負了複雜性的創傷經驗,這些影響正在滲透日常生活。
建議你給自己更多耐心,並考慮尋求專業支持。
🔹 大多數是「偶爾如此」 →
你可能有部分經驗影響到現在,但仍能透過自我照顧與支持關係來調節。
🔹 大多數是「幾乎沒有」 →
你的狀態相對穩定,但仍值得練習情緒覺察與安撫,為自己建立更穩固的心理韌性。

📎 小提醒:
這份測驗不是專業診斷,只是一種自我覺察工具。如果你覺得這些感受強烈影響到生活與人際,尋求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的協助,會是更安全的選擇。

-
🎭 複雜性創傷是什麼?
複雜性創傷通常源自於長期、重複、無法逃離的壓迫或傷害。

常見的例子包括:
1️⃣ 在童年經歷長期的忽視或情感冷漠
比如父母長時間忙碌於工作中、冷淡或不曾真正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哭泣沒有被安撫,快樂沒有被分享、該被保護的時候,卻沒人出手幫忙。久而久之孩子內心會形成「我的感受不重要」、「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這樣的孤單和被忽略的經驗,往往伴隨著長大。

2️⃣ 長時間遭受言語、情感或身體暴力
包含被責罵、羞辱、威脅,甚至身體傷害。這些經驗會讓人不僅懷疑自己的價值,也會長期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好像隨時都要為下一次的攻擊做好準備。

3️⃣ 在親密關係中持續受到控制或羞辱
複雜性創傷也可能發生在成年之後,例如在戀愛或婚姻關係裡,長期被控制、貶低或情緒勒索。雖然渴望愛,卻一次次在親密裡受傷,讓人不僅失去安全感,還懷疑「是不是我有問題,才值得被這樣對待」。

4️⃣ 處於家庭暴力等長期威脅環境
當日常生活裡充滿恐懼與危險,沒有一刻能放鬆,內心就會內建一種「世界是不安全的」模式。即使離開了那個環境,身體和心靈依然會記住那種緊繃與不安。
-
💧 這些經驗的共通點在於:
它們不是短暫的,而是持續存在、難以逃脫,並深深影響了對自我與世界的基本感受。

因此,複雜性創傷不一定是真的有具體的創傷事件發生,常常是和不健康的家庭環境有關,比如:父母長時間忙碌而忽略陪伴孩子、父母生病或陷入自己的情緒困擾當中、家庭長時間處於高壓當中(如經濟壓力、暴力、家中成員處於長期憂鬱症等因素),創傷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蔓延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甚至讓你覺得這一切很正常。

-
⚡ 複雜性創傷的影響

1️⃣ 情緒重現與過度敏感
受過複雜性創傷的人,可能會對某些聲音、語氣、情境過度敏感。小小的爭執、被忽視的瞬間,就可能觸發過去的痛苦感受,形成事件本身與當事人的情緒反應不成比例。

2️⃣ 自我價值感低落
長期被忽略或否定,會讓人內化一種「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即使長大後取得成就,仍可能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3️⃣ 人際關係困難
可能一方面渴望親近,一方面又害怕受傷,導致關係時而拉近、時而推開,反覆在矛盾中掙扎。

4️⃣ 身心症狀
包括焦慮、憂鬱、失眠、慢性疼痛、頭痛、腸胃不適等,身體常成為心理創傷的出口。

5️⃣ 難以信任與安全感缺乏
因為曾長期處於危險或不安全的環境,心中常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警覺感,很難真正放鬆下來。
-
🌿 那麼,我們能怎麼因應?
複雜性創傷的復原是一條漸進的旅程,它不是「完全忘掉過去」,而是學會在傷痕中找到力量。

1️⃣ 建立安全感
從日常生活開始,練習規律的作息、固定的儀式感(例如睡前泡澡、晨間散步),讓身體逐漸感覺「這裡是安全的」。

2️⃣ 情緒覺察與調節
辨識觸發點,了解什麼情境最容易讓你心慌?嘗試正念或呼吸練習,讓自己在情緒浪潮中不至於被完全吞沒。

3️⃣ 溫柔地重建自我價值
從小的事情開始肯定自己,對抗內在批判的聲音,練習用更柔軟的語言與自己對話。

4️⃣ 尋求專業協助
複雜性創傷往往需要心理治療的支持。心理師能夠陪伴你,一步步重建安全感、信任感,並在過程中提供適當的挑戰與支持。

5️⃣ 找到支持性的關係
不一定要很多人,但至少有一兩個能接住你情緒、但同時能把你帶回當下的朋友,讓你看見現實已和過去不同。
-
🕯️ 給可能有「複雜性創傷」經驗的你
有時候,你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受傷?」「為什麼我總是卡在同樣的情緒裡?」
請記得——這不是你不夠堅強,而是你曾經背負過太多不該承受的痛,或是缺乏了本該擁有的滋養與照顧。

療癒的路上,與其要求自己「快點痊癒」,不如給自己更多耐心。傷口可能不會完全消失,但你會越來越有力量,學會帶著它生活。
-
✨陪你一起讓心安頓【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 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 Line ID:
🧸預約專線│ (02)2784-9528、0968-138-838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支持 #情緒調適 #心理陪伴 #自我照顧 #療癒心理 #複雜性創傷 #創傷療癒 #心理創傷 #自我覺察

當身邊的人一次又一次出現自殺的念頭或行為,不僅當事人會感到痛苦,陪伴著他們的親友也會經歷擔心、無力、害怕的煎熬。🌧️或許你曾努力安撫、傾聽、陪伴,卻仍時常掛心對方的狀況,或是默默責怪自己做得還不夠💔。事實上,反覆自殺的歷程常像潮水般起起伏伏...
20/10/2025

當身邊的人一次又一次出現自殺的念頭或行為,
不僅當事人會感到痛苦,
陪伴著他們的親友也會經歷擔心、無力、害怕的煎熬。🌧️
或許你曾努力安撫、傾聽、陪伴,
卻仍時常掛心對方的狀況,或是默默責怪自己做得還不夠💔。
事實上,反覆自殺的歷程常像潮水般起起伏伏🌊,
親友的陪伴雖然重要,但不必獨自背負所有的重量。
這篇《反覆自殺者親友的陪伴指南》
整理出幾個能兼顧🤝「支持他人」與🌙「照顧自己」的原則,
希望陪伴你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
能夠多一點方向、多一點力量,
找到平衡自己與他人的方式。💗

💡邀請你點進內文,了解如何陪伴反覆自殺的親友:
https://reurl.cc/bmMNN3

【熊哥過日子PODCAST:追星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是否也曾為了某個偶像熱淚盈眶?又或是因為他們,而讓自己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在生活忙碌、壓力重重的時代裡「追星」不只是喜歡,更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在平凡的日子裡被點亮、被激勵也因此...
20/10/2025

【熊哥過日子PODCAST:追星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 你是否也曾為了某個偶像熱淚盈眶?
又或是因為他們,而讓自己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 在生活忙碌、壓力重重的時代裡
「追星」不只是喜歡,更是一種力量
讓我們在平凡的日子裡被點亮、被激勵
也因此更靠近真實的自己

🎙 這集熊哥邀請了 💬 子萱心理師 & 盈璇心理師
一起聊聊「追星的力量」如何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為什麼會被某些「星」吸引?
✨ 那些追星的時光,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 追星是逃避現實,還是給自己的一場充電?

🌈 當我們全心投入追星,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關鍵是——在熱愛裡找到平衡,讓喜歡成為前進的力量 💪

🎧 點擊收聽這集 Podcast
《熊哥過日子PODCAST:追星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 https://reurl.cc/pYznqb

👉點系列心理專業團隊👈
💡點亮官網:https://tolightheartweb.mystrikingly.com/2
🧁點心官網:https://totellheart.mystrikingly.com/team
🌊點晴官網:https://2022sunlight.mystrikingly.com/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考試考得很好,卻覺得只是運氣好🍀得到他人稱讚,卻懷疑是別人只是場面話🗨️進到一間好公司,卻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格在這裡🏙️明明努力準備過,卻仍害怕自己會被「識破」,覺得自己只是「偽裝得很厲害」🕶️如果你對這些描述感到熟悉...
17/10/2025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考試考得很好,卻覺得只是運氣好🍀
得到他人稱讚,卻懷疑是別人只是場面話🗨️
進到一間好公司,卻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格在這裡🏙️
明明努力準備過,卻仍害怕自己會被「識破」,覺得自己只是「偽裝得很厲害」🕶️

如果你對這些描述感到熟悉,那麼,你可能正經歷所謂的 ——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

🎭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並不是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經驗。
它的核心特徵是:

✨ 明明已有成就與能力,卻總覺得自己沒資格、不配擁有這些成果。

這種感覺往往會讓當事人:
▪️ 把成功歸因於「運氣」、「別人幫忙」,失敗卻歸因給自己
▪️ 忽略自己真實的努力與實力
▪️ 擔心有一天會被揭穿「其實沒那麼厲害」😟

研究發現,許多優秀的專業人士、學生,甚至頂尖領域的專家,都曾經歷冒牌者感受。
它並不代表你不行,反而往往出現在「其實已經很努力、也很有能力」的人身上🌟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1️⃣ 完美主義傾向
總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於是難以肯定自己已經完成的部分。

2️⃣ 成長背景影響
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有被比較的經驗,或得到的肯定總是帶有條件。

3️⃣ 高標準的文化環境
當身處菁英競爭的環境,很容易認為「別人都比我強」,自己的努力顯得微不足道。

4️⃣ 對失敗的恐懼
害怕失敗會讓人不只否認當下的成功,還會用「我只是運氣好」來替自己找安全出口🚪

🎭冒牌者症候群帶來的影響

💭 情緒上:焦慮、壓力、失眠,甚至容易陷入低落情緒。
⚡ 行為上:過度努力(把自己累垮)、或拖延(害怕失敗就乾脆不開始)。
🤝 人際上:難以真誠、要和別人分享交流時感到困難,因為怕別人看穿「不夠好」。

長期下來,會讓人覺得永遠在「證明自己」的路上,卻很難真正享受成就感。

🎭如何與「冒牌者感」共處?

1️⃣ 練習接住「不夠格」的感覺,而不是馬上否定
👉 告訴自己:「我現在感覺自己不夠好,但這只是感覺,不是事實。」

2️⃣ 具體記錄自己的努力與成果
📔 每隔一段時間,回顧或是列下完成的事情、克服的挑戰,幫助自己把抽象的「我不行」轉換為具體的「其實我做到了」。

3️⃣ 把焦點從「證明自己」轉向「持續成長」
🌱 需要花點時間重新定義成功,問自己:「這次經驗我學到了什麼?」而不是「我夠不夠格?」
當你以「學習」、「成長」為核心,壓力會減輕許多。

4️⃣ 允許自己不完美
沒有人能永遠表現完美🚫
過度的自我檢討往往效果不增反減,讓人越來越害怕嘗試。
學會接納錯誤與挫折,反而會增加你真正的韌性🪨

5️⃣ 尋找支持與對話
和可信任的朋友、前輩、心理師分享你的不安🙌
當你發現很多人也有相同感受,那份「我是唯一有問題的」孤單會慢慢消散。

最後,給正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

冒牌者感受的出現,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而恰恰是因為你常常站在挑戰與成長的路上。

那份「不夠格」其實反映的是:你在乎、你努力、你正在邁進。
帶著不安,陪伴自己一步步往前走🚶🚶
隨著時間的累積,某一天,你會發現你已經比自己想像中,更有力量了🔥

-
✨陪你一起讓心安頓【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 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 Line ID:
🧸預約專線│ (02)2784-9528、0968-138-838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支持 #情緒調適 #心理陪伴 #自我照顧 #療癒心理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冒牌者症候群 #自我懷疑 #成就焦慮 #完美主義 #不夠好的感覺

【卡在選擇裡的你,先來把故事慢慢說完】—— 選擇障礙探索團體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滑著求職網站、看著別人勇敢轉職的故事,心裡一邊嚮往,一邊又默默退縮;打開課程或活動的報名頁面,游標停在「送出」鍵上許久,最後還是關掉視窗;想嘗試一種新的生活...
15/10/2025

【卡在選擇裡的你,先來把故事慢慢說完】—— 選擇障礙探索團體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
滑著求職網站、看著別人勇敢轉職的故事,心裡一邊嚮往,一邊又默默退縮;
打開課程或活動的報名頁面,游標停在「送出」鍵上許久,最後還是關掉視窗;
想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腦袋轉啊轉,嘴裡說著「我再想想」,一晃就又過了好幾天。

你不是沒想法,也不是不努力。
你只是太清楚每一條路都要付出代價,
太怕自己走錯、太怕後悔。

你搜集資訊、列出利弊、問遍身邊的人,
卻發現越想越亂、越聽越慌。
最後乾脆什麼都不動,只能苦笑著說:「我還在想。」

然而,你是否有試著問自己一句話:
「那條路,是我真的想走的嗎?」

有時按兵不動,其實也是一種選擇。
你做出了選擇,卻渾然不知,以為自己還卡在選擇障礙
時間卻一點一滴的流逝。

有時候,你並不是沒有答案,
只是那個答案太讓你害怕,因為一旦選了,就意味著要為結果負責。

在這個團體裡,我們不急著找「正確的答案」。
我們會從「為什麼我這麼怕選錯」、「我到底在顧慮什麼」開始,
透過活動、身體感受與彼此的回應,
一起看見那些讓你卡住而難以選擇的聲音。

有時,你會發現那個總在猶豫的自己,其實只是想被理解,
也可能聽見另一個自己,他一直很想被看見、被允許。

這不是一個要你「立刻做決定」的團體,
而是一個讓你有空間,慢慢靠近自己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練習的是:
當面對選擇時,能更清楚什麼對自己重要,
也更明白此刻的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帶著一點勇氣,也帶著溫柔,對自己說一聲:「我可以先從這裡開始。」

# 團體資訊
👤 對象:18 歲以上,平時有選擇困擾,生活各面向常猶豫不決,重要決定時容易反覆糾結、難以下定決心的人。
📍 地點: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 時間:每週六 10:00–12:00,共 8 次(114/11/1–114/12/20)
💰 費用:每次酌收場地費 100 元,共 800 元
👥 帶領者:黃世潁 實習心理師、陳沛玗 實習心理師(由李訓維 諮商心理師督導)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1WM1hej5eNWt3q3v7
✨ 如果你也不想再一個人困在「選不下去」的迴圈裡,邀請你加入我們,一起練習,把「選擇」變得更自在。

🇹🇼 光復節連假公告親愛的朋友們,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將於 👇10月24日(五) - 10月26日(日)【休診三日】光復節是台灣歷史中重要的一日,提醒大家在連假時,也能停下腳步,回望歷史、珍惜當下!若有諮商需求的朋友,歡迎提前預約 ✅連假過後,...
14/10/2025

🇹🇼 光復節連假公告

親愛的朋友們,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將於 👇
10月24日(五) - 10月26日(日)【休診三日】

光復節是台灣歷史中重要的一日,
提醒大家在連假時,也能停下腳步,回望歷史、珍惜當下!

若有諮商需求的朋友,歡迎提前預約 ✅
連假過後,我們將繼續以專業與陪伴,守護每一段心靈旅程 🧸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Line ID:
🧸預約專線│(02)2784-9528、0968-138-838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家庭關係 #伴侶關係 #職涯探索 #職涯規劃 #生涯探索 #生涯規劃 #諮商倫理 #原生家庭 #依附類型 #光復節快樂 #光復節休診公告

最近 ChatGPT、AI 助理或各種線上聊天工具日益普及 📲有人會問:「那直接跟 ChatGPT 聊,是不是就能省時間、省錢,甚至省去找心理師的麻煩?」🤔-AI 可以做到什麼?💡首先,ChatGPT 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可以給人安撫與資訊支...
10/10/2025

最近 ChatGPT、AI 助理或各種線上聊天工具日益普及 📲
有人會問:「那直接跟 ChatGPT 聊,是不是就能省時間、省錢,甚至省去找心理師的麻煩?」🤔
-
AI 可以做到什麼?💡
首先,ChatGPT 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可以給人安撫與資訊支持:

1️⃣ 當你感到焦慮、孤單、壓力大時,想要有人「先聽你一下」、給你一些撫慰的語句或建議,24小時在線的AI可以快速回覆,也不會覺得你麻煩🤖

2️⃣ AI 可以提供一般的心理教育、情緒調節技巧、正念練習、壓力緩解工具等,讓你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下做自我改善🧘‍♀️

3️⃣ 若是你只是想快速獲得資訊🔍例如「憂鬱症狀有哪些」、「如何練習呼吸放鬆」等,AI 資源豐富、可快速讓你了解你需要的資訊。

-
🚫 AI 無法取代心理諮商的關鍵差別

雖然 AI 有它的好用處,但有些事情是 AI 暫時無法做到的,而這些正是心理師的獨特價值所在:

1️⃣ 情緒共鳴與人際連結
雖然AI 可以模仿共鳴與同理你的語句,但心理師能真正「看見」你👀,不只是透過文字,而是從你的語氣、表情、情緒的流動中感受你的狀態。這種共鳴讓人感到被理解、被接納 🤲

2️⃣ 理解背景與複雜性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很獨特
家庭模式 🏠
創傷經驗 💔
文化背景 🌏
價值信念 🌱
都會影響你怎麼看待人生所遇到的困境。

心理師能用臨床訓練去探究這些背景,幫你看見問題背後的核心,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焦慮或困擾,或是緩解表層的壓力而已。

3️⃣ 處理高風險或深層問題
比方說有自殺念頭🕯️、創傷後壓力🌪️、人格違常議題,或是關係裡的傷害感受💔
這些需要專業的倫理與安全框架🛡️、時間足夠的陪伴與介入,心理師有責任也有能力在這些情況中提供穩定支撐與干預。

4️⃣ 承諾性、保密與倫理
心理師受過道德與專業訓練,諮商過程中有保密義務、有安全界線。讓當事人與心理師在安全、信任的框架中工作🏠

-
AI 雖然資料保護可能做得很好🔐
但在情緒安全、倫理責任方面,尚未能與助人專業工作者比對。

5️⃣ 有時你需要的是「被溫柔挑戰」
很多人用 ChatGPT,是因為它讓人覺得「被聽到、被接住」🤲
不過,在穩定與信任建立之後,療癒往往需要有人來在安全的框架裡適度挑戰你。

指向那些被你避開或習慣性迴避的核心信念、行為模式與防衛機制🪞
心理師會在對話中提出你可能沒注意到的矛盾,並陪你探索這背後的感受 💬

這種回饋帶有溫度,但也帶有挑戰性,幫助你突破自我保護造成的盲點。

6️⃣ 處理移情與人際重演
在面對面或視訊的治療關係中,過往的人際模式會在治療關係裡重演。

心理師可以觀察👀、命名📝並與你一起「重演中修正」
這是一種活生生的學習,AI 無法安全且有效地承擔這種人際修復的工作。

-
🤷‍♀️ 如果你正考慮要不要先試 ChatGPT 還是先找心理師
我想說:兩者不是對手,而是可以互補的資源 🤝

✅ ChatGPT 很適合做以下輔助用途:
💡 在心理師預約之前,用來迅速獲得心理教育或一般資訊
☀️ 在穩定期中練習情緒調節技巧、閱讀心理衛生內容
💬 當你想即刻抒發一些情緒,而心理師不在身邊的時候

⚠️ 不過,若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困擾持續干擾生活、睡眠、人際、學習或工作時,那是真的需要諮商專業的時候🧑‍⚕️

-
✨陪你一起讓心安頓【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 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 Line ID:
🧸預約專線│ (02)2784-9528、0968-138-838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支持 #情緒調適 #心理陪伴 #自我照顧 #療癒心理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點系列心理諮商所全職實習心理師-台北區招募公告★☆】今年點系列將分成兩區來招募新血,分為:一、台北區(點亮心燈諮商中心、點晴心理諮商所)二、新北區(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板橋館)台北區招募全職實習心理師共四位,每間機構各收...
08/10/2025

【★☆點系列心理諮商所全職實習心理師-台北區招募公告★☆】

今年點系列將分成兩區來招募新血,分為:
一、台北區(點亮心燈諮商中心、點晴心理諮商所)
二、新北區(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板橋館)
台北區招募全職實習心理師共四位,每間機構各收兩位實習心理師,新北區亦同;台北區與新北區總計招收八位實習心理師。

若有點猶豫新北跟台北到底怎麼選擇?區域差別性在哪呢?
歡迎您報名參加10/27(ㄧ)19:00-20:00的線上實習說明會,將由台北區跟新北區的四位所長共同線上直播,為您解惑!也有提供半小時的Q&A供觀眾提問喔!

★中心介紹☆
點系列是一個重視培育實習生,新手心理師與心理師成長的社區心理諮商所,在這邊我們會遇到不同年齡層與類型的民眾,伴侶與家族案也是大宗,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能夠增加我們生命的厚度與歷練,同時也能在過程中發展自己專長以及想幫助的族群。

★中心特色★
1.中心所有的心理師都不對外招募,所有心理師都是從實習階段與專業訓練過來的,大家都是一同打拼的實習生與IP專業訓練的夥伴,友誼深厚互相支持感濃厚,希望邀請大家加入這個大家庭。
2.中心是教學型心理諮商所團隊,我們在社區發展即將邁入第十年,這十年間著重於踩穩我們的基石,籌備了一年期的PGY(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課程訓練,點系列心理專業團隊也不斷成長茁壯。
3.對於資深心理開展專業團督,不僅有固定中心的培訓督導訓練,也有實習心理師與心理師的專業團督,固定每個月至少三場。
4.穩定、完善且成熟的行政系統,每間機構有兩位全職主任,也有一位專門處理方案的方案心理師。
5.心理師們大都經過督導訓練,帶領許多實習生在經過點系列的訓練、打磨與自我成長後陸續加入我們,從最初的10人團隊,至今已拓展至趨近於40名行動心理師的大團隊,一同在社區為大眾服務!
如果妳也對社區有興趣,想成為一名有人味的行動心理師的話,歡迎你加入點系列的行列,在未來成為我們點系列團隊一員,與我們一起砥礪學習與成長唷!
一、實習目標
1. 以「創新、共好、專業」的精神,培育有社群素養及公民意識的專業諮商心理師。
2. 提升初談、個別諮商、伴侶諮商等專業實務能力。
3. 提升對社區心理衛生議題的關注與敏感度,了解網路經營推廣與個案管理等行政流程和運作,增進心衛演講與工作坊規劃及執行能力。
4. 針對社區機構、大專院校及高國中小等心理資源,培養在不同領域間合作之系統觀及專業知能。
二、實習內容
1. 電話初談、個別諮商、伴侶諮商。
2. 心理衛生文章、專題、網路經營等推廣活動,及演講、工作坊之規劃與執行。
3. 一般諮商行政業務及臨時交辦事項。
4. 接洽與聯繫對外單位與講師,協助課程行政事項。
5. 了解諮商心理師專業社群(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公會、學會等專業團體)及其運作方式。
三、中心福利
1.定期舉辦團體聚會活動—如年末尾牙聚餐抽獎與紅包、送舊活動與聚餐。
2.不定期額外聚餐,活動與生活支持。
3.定期事病假,補休與婚喪喜慶假期系統完備,讓實習生可以定時放鬆休憩,維持心理健康。
4.若實習結束且課程時數達到標準者,得申請參與PGY考核,順利通過者,中心將發送合作邀請函,邀請您成為我們點系列的執登心理師。
5.實習結束時,本所將頒發實習證明書乙份。
四、行動心理師培訓
1. 於每月的中心會議,固定提供1小時的行政督導及2小時的團體督導。
2. 於實習期間,所長提供免費且時數充足的心衛推廣活動(文章、專題與演講)督導。
3. 提供臺灣心理專業發展協會辦理之PGY訓練,主講者皆為資深督導心理師,課程包含必訓及選訓課程,若修習時數達規定之標準,將頒發「PGY完訓證書」。
五、對象與資格
各大專院校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以上學生,即將完成兼職實習課程,需進行全職實習者。
六、實習時間:
115年7月1日至116年6月30日。以每週32小時為準(一週四天,每天7.5小時,值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13:00-21:30、週六09:30-18:00,期間包含一小時休息時間),不包含團體時數,為期一年為原則,合計至少1500小時。
七、申請和審核
(一)申請資料
1. 履歷、自傳與實習計畫一份。
2. 研究所修課歷年成績單一份。
3. 心理衛生推廣文章一篇(2500字以內)。
(二)審核方式:將申請資料郵寄至「10483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 收」,信件標題請註明「應徵點系列台北區全職實習」,114/11/21(五)申請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憑。
(三)截止與面試日期:將依據書面審核結果,114/11/27-11/28開始以電話通知面試,未進入面試者以簡訊通知。
面試時間:114年12月05日(五),時間會以電話通知。
面試者請於面試當日自備申請資料紙本,一式兩份(可取回),請先預留面試時間。
八、實習須知
1. 實習前需接受職前訓練8小時,並配合中心每月3小時(含1小時的行政督導與2小時團體督導))的開會時程。
2. 每間機構有數位執業兩年以上且受專業督導訓練的合格督導可供選擇,並提供每週1次至少一小時的個別督導(一學年滿50小時,皆免費)。
3. 實習期間,本所提供必要之軟硬體設備以及相應的活動經費。
4. 實習期間,得免費參加中心舉辦之PGY專業研習課程。
5. 恪遵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會員專業倫理守則、中心工作規範及實習規定,若有違反專業諮商倫理、工作態度不佳或有重大過失,經中心會議認定者,將終止實習契約。

【★☆說明會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RKfZJWSRU293FTqP8

邊緣型人格2025進階班終於來了~♪♫♫♪♫這兩年間的初階與邊緣課堂有很多的夥伴們在問甚麼時候開進階,現在,總算要在2025年12月的時候開了。為什麼間隔這麼長一段時間呢??因為訓維老師除了希望這次的課程是重新把邊緣型人格的問題成因與處遇重...
03/10/2025

邊緣型人格2025進階班終於來了~♪♫♫♪♫

這兩年間的初階與邊緣課堂
有很多的夥伴們在問甚麼時候開進階,
現在,
總算要在2025年12月的時候開了。
為什麼間隔這麼長一段時間呢??

因為訓維老師除了希望這次的課程是
重新把邊緣型人格的問題成因與處遇重新定義與修正
即是最重要的兩個家族結構與系統概念整理清楚
一是家庭傳承的「創傷成癮」
二是創傷影響的「人格發展不全」

加上現在一年比一年增加的人格疾患案例與需求
邊緣型人格的處遇觀念不能再以病理觀來處理
服藥住院真的是最後不得已的治標手段
而以發展與心理治療為主的觀點著手
也加入更完整的系統與時間發展,
希望能夠以一個全人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邊緣型人格的成長與家庭
談談他們的家庭界線、傳統、僵化的人際模式與自我狀態
跳脫出以往常使用的侷限理論
轉而用更人本、存在、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樣貌。

對很多助人者來說,邊緣型人格是一種不容易介入的案主,
病理觀及DSM-V告訴我們如何辨識,但沒有提及處遇及協助,
而這幾年的衛生精神醫療系統,永遠在個案身上重複結案與不停進案
對於類似個案的處遇疲於奔命。

而這次的課程內容,
講者從諮商心理師的觀點介入,以存在取向角度來認識他們的世界,
用人際關係歷程的諮商模式,提供個案矯正性經驗來給予協助,
討論如何「戒癮」與「長大」
讓大家知道如何提供專業上的協助與介入。

【報名資訊】
👉時間:12/20(六)、12/21(日),09:30~16:30,中間休息一小時,共計12小時。
👉對象:輔導相關科系學生、心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上過李訓維心理師邊緣人格初階班者佳
👉地點: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費用:進階費用3500元,三人團報3000元,台灣心理專業發展協會會員價格2800元。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B1FGRZF3WwkdedCG7

🐻歡迎大家來熊課!!!🐻

【10月份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開放預約囉!】感謝大家對點亮的關注與支持,若需使用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歡迎您填寫以下表單,收到表單後,將有行政人員會聯繫您安排心理師與第一次晤談的時間,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
01/10/2025

【10月份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開放預約囉!】

感謝大家對點亮的關注與支持,
若需使用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歡迎您填寫以下表單,
收到表單後,將有行政人員會聯繫您安排心理師與第一次晤談的時間,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ugD7oYGNWZbTWC6X7

💡注意:
1. 為考量來談者心理諮商架構與需求急迫性,衛福部建議諮商服務每次須間隔7天以上、30天以下,並於3個月內使用完畢,若您於這期間有長期工作、出國之安排,或第一次諮商欲安排在報名日期之30日後,建議您評估自身狀態,並於該月份開放報名時再填寫表單。
2. 本方案並非本所所有心理師皆有參與,且中央機構規定每週心理師有配額上限,故心理師的媒合會依據您所填寫之議題,由點系列執行者兼資深諮商心理師-李訓維媒合合適的心理師,恕「無法指定」心理師。
3. 本方案期間為113.08.01-114.12.31,若您已使用過112-113年度15至30歲年輕族群方案,也「可使用」本支持方案;但若113.8.1至12.31期間已使用完畢15-45歲青壯方案三次額度,則「無法」再使用本年度的支持方案。
4. 由於預約人數眾多,可能出現送出表單後、系統未收到報名資訊的狀況。故本中心將以「有收到回覆副本」作為報名成功的依據,若未收到則視為未報名成功,還請見諒。
5. 因青壯方案使用人數眾多,可服務名額即將用罄,此次為今年度最後一次開放。若有增額會再另行公布。
謝謝您的配合,若有任何疑問可私訊粉專詢問唷!

🎆雙十國慶連假公告🎆親愛的朋友們,點亮熊要去享受連假啦~🧸✨在這屬於台灣的日子裡,也提醒大家放慢腳步,陪伴家人、朋友,替自己補充滿滿能量💛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將於👇10月10日(五) ~ 10月12日(日)【休診三日】有諮商需求的朋友,歡迎提前...
30/09/2025

🎆雙十國慶連假公告🎆
親愛的朋友們,點亮熊要去享受連假啦~🧸✨
在這屬於台灣的日子裡,也提醒大家放慢腳步,
陪伴家人、朋友,替自己補充滿滿能量💛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將於👇
10月10日(五) ~ 10月12日(日)【休診三日】

有諮商需求的朋友,歡迎提前預約✅
假期充電後,點亮熊繼續陪伴你,找回前行的勇氣💪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Line ID:
🧸預約專線│(02)2784-9528、0968-138-838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家庭關係 #伴侶關係 #職涯探索 #職涯規劃 #生涯探索 #生涯規劃 #諮商倫理 #原生家庭 #依附類型 #教師節快樂 #教師節休診公告

「你有房有工作,為什麼還不開心?」🏠「想太多了啦,要知足一點。」🙃「別鑽牛角尖,出去玩玩就好了。」🎶這些話可能出於好意,但對正在面對憂鬱症的人來說,就像是在說:「你的痛,是因為你不夠感恩。」💔-憂鬱症,不是「想開一點」就能好的 😔心理學和醫...
26/09/2025

「你有房有工作,為什麼還不開心?」🏠
「想太多了啦,要知足一點。」🙃
「別鑽牛角尖,出去玩玩就好了。」🎶

這些話可能出於好意,
但對正在面對憂鬱症的人來說,
就像是在說:「你的痛,是因為你不夠感恩。」💔
-

憂鬱症,不是「想開一點」就能好的 😔

心理學和醫學都指出,憂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
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大腦化學物質(如血清素)的不平衡、長期壓力、創傷經驗、遺傳傾向,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

它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
憂鬱症雖然與心理因素有關,但因為大腦生病了,導致平時幫忙調節情緒的系統、神經傳導物質全面被影響,而讓當事人在面對困境時無招架之力🤒
-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
「想開一點」就像對感冒發燒的人說
「你發燒是因為不夠樂觀」——聽起來不合理,卻很常發生。
-

🤔 為什麼「知足」並不能解決憂鬱症?

很多人以為,只要想到自己比別人好,
就會自然而然地快樂起來。

但事實上,憂鬱症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包括外表看起來堅強、成功的人。💼

所以,憂鬱症不是比較的問題,
也不是感恩的問題,
而是一種情緒與動力系統被卡住的狀態。
-

即使生活條件看似不錯,憂鬱症仍可能出現,因為:

🧠 大腦神經傳導異常:影響情緒穩定與快樂感受
😮‍💨 長期壓力與累積疲憊:耗盡心理能量,讓人對生活失去感覺
😔 自我批判過度:無法從成果中獲得滿足,反而覺得自己不夠好
💔 創傷與失落經驗: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記,影響情緒反應

換句話說,
憂鬱症不是因為「缺少幸福」,
而是因為「感受幸福和快樂的能力暫時受損」⚡
-

📌 憂鬱症的常見表現
🌧️ 持續低落或空虛的情緒(超過兩週)
🎮 對原本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
🛏️ 睡眠改變(失眠或睡過多)
🍔 食慾改變(暴飲暴食或食慾不振)
🐢 動力下降,連日常小事都覺得困難
🌀 無法專注、容易忘事
🪞 頻繁的自責、自我價值感下降
⚠️ 出現想結束生命或自我傷害的想法

如果這些狀況已經影響到生活和人際,
很可能需要專業評估與協助 📞
-

🌱 如果你正在經歷憂鬱,你可以...

1️⃣ 先接納自己的感受 💖
你不是「玻璃心」,
而是正在承受一場心理與生理上的病程。
承認自己不舒服,並不代表你軟弱。

2️⃣ 不要獨自承擔 🤝
找一位能安全傾訴的人——朋友、家人、心理師,或是求助專線。
被理解的感覺,可以減少孤立與自責。

3️⃣ 小步行動 ☀️
憂鬱會讓一切看起來像大山,
光是從床上起來,都可能花費你好大的力氣。

但你可以從非常小的行動開始:
☀️ 走到陽台曬太陽
🍵 泡一杯茶
📩 回一則訊息
這些小動作,都是在告訴自己——我還在和生活連結 🌍

4️⃣ 專業協助很重要 🩺
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兩者結合,
都可能有效幫助情緒與腦部功能恢復平衡。

去看醫生或求助相關資源,代表你在積極照顧自己。
憂鬱症不只是意志力的問題,
適當的專業協助與支持系統能大幅提高復原機率。
-

🤗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

不要急著給建議,
對方需要的是被理解與陪伴。

你可以說:
「有需要的話,我願意聽你說。」
「你不用勉強自己馬上好起來,我會在。」
「我們可以一起去找專業幫助。」

👉 陪伴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能讓對方知道:在這個黑暗裡,他不是一個人。 🌌

💡 憂鬱症不是不知足,也不是矯情

它是一種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治療的心理疾病。

如果你正在經歷憂鬱,請記得:
你的價值不會因為情緒而減少 💎
你值得被溫柔對待,
也值得有機會慢慢好起來 🌸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陷在憂鬱裡,
請多一份耐心與傾聽 👂
因為理解,就是最溫暖的陪伴 🕯️

-
✨陪你一起讓心安頓【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交通資訊│ 捷運行天宮站3、4號出口
🧸LINE預約│ Line ID:
🧸預約專線│ (02)2784-9528、0968-138-838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推薦 #台北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推薦 #諮商心理師 #家庭關係 #伴侶關係 #憂鬱症 #心理健康 #情緒支持 #走出憂鬱 #心理陪伴 #自我照顧 #療癒心理 #情緒耗竭 #心靈療癒

Address

松江路289之910號9樓
Zhongshan District
10491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00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0:00 - 21:00
Thursday 10:00 - 21:00
Friday 10:00 - 21:00
Saturday 10:00 - 21:00

Telephone

+88622784952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我們是一群熱血有活力的諮商心理師,分別在各個領域學有專精。希望可以面對各式各樣人與人之間困境多的元工作取向。

原本因助人的興趣齊聚一堂,共同經營了點亮心燈諮商工作室,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旨在將心理學的知識大眾化。經過三年多來的經營,從中心成員的興趣昇華為理想,決議成立諮商中心。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在106年3月正式揭牌成立,並透過全中心的心理師與實習生的努力,於108年2月通過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的審核,正式刊登為合格的實習機構。我們希望更實地服務人群,提供專業的諮商服務,促進社會大眾心理健康。同時兼顧實務與理論,將心理學專業知識大眾化、生活化。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 李訓維-家族親職/人際歷程/園藝治療 【我們成員】 潘韋汝-自傷/危機處理/動輔治療 吳立健-EMDR創傷/成癮/憂鬱與焦慮情緒 紀盈如-家庭與伴侶治療/青少年議題/英語諮商 蔡 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依附關係/悲傷失落 田書綸-自我成長與探索/婚姻與伴侶議題/愛滋及其相關議題 林伯聰-多元性別議題/伴侶與親密關係/愛滋及其相關議題 邵湘雅-婦女與兒童創傷/表達性藝術治療/英語諮商 鄭麗瑄-青少年諮商/生涯與職涯諮商/親職諮商/溝通與人際關係

伍淑蘭-親密關係修復/創傷療癒/親子教養諮詢 蔡婉吟-依戀取向家族與伴侶治療師/婚前婚姻諮商與教育/身心疾患與死亡議題 劉姮戀-夢境探索/悲傷失落/創傷議題 劉小璐- 壓力與情緒調適/生涯及職涯諮商/人際關係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