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芬 中醫師。診間聊聊

解佩芬 中醫師。診間聊聊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竹北分院
門診掛照系統請連 :http://www.wesheen.tw/registration

20/02/2025

從年底至今感冒的人實在很多
不知是不是江湖傳說的 口罩三年的後的還債期?

許多患者初期或有發燒或有咽痛
但許多人中期起不約而同的咳綠痰 擤綠涕 合併胸口重
我認為是邪氣進入呼吸道較深層
柴陷湯在這個時期蠻好用的
而黃綠質黏的痰需要解毒.排膿.化痰
常用蒼耳散.魚腥草.桔梗.蘆根.冬瓜子之類
還有潤燥不能少,邪熱強 津傷陰傷就明顯
咳嗽不止常常就是忘了要修復一下

(一點心得紀錄一下 )

近年風行的顏面針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和傳統的中醫針灸有什麼不同呢?簡單區別一下:傳統中醫針灸以「經絡理論」為基礎,由穴位針刺作氣血的調動調節;而顏面針灸則是以現代醫學解剖結構入手,二者切入角度有點不同。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地心引力的影響,臉部的...
15/06/2024

近年風行的顏面針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和傳統的中醫針灸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區別一下:傳統中醫針灸以「經絡理論」為基礎,由穴位針刺作氣血的調動調節;而顏面針灸則是以現代醫學解剖結構入手,二者切入角度有點不同。

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地心引力的影響,臉部的肌肉會逐漸退化無法形成良好的支撐,加上膠原蛋白、皮下脂肪的流失,造就了臉部鬆垮下垂、皺紋、暗沉氣色不好、乾燥豐彈不足等問題。

經由顏面針灸直接對肌肉筋膜刺激調節,過緊的筋膜得到放鬆,無力的肌肉能恢復張力,許多人針灸當下就能達到拉提、紋路淡化的效果。且經研究,針灸後臉部血循有明顯上升,皮下膠原蛋白經數次刺激後也會增加,且因針具細緻,副作用低又無須恢復期,所以成為現在自然美容的顯學!

伏案久坐已經成為許多現代人生活的常態,根據統計,台灣肩頸痠痛的盛行率已超過五成,而且常常是糾纏多年、反反覆覆發作。姿勢不良、肌肉缺乏鍛鍊和伸展,久而久之會演變成結構型態的失衡,上次講到腰腹臀腿的結構失衡,今天則講講頸胸肩胛的「上交叉症候群」...
16/05/2024

伏案久坐已經成為許多現代人生活的常態,根據統計,台灣肩頸痠痛的盛行率已超過五成,而且常常是糾纏多年、反反覆覆發作。

姿勢不良、肌肉缺乏鍛鍊和伸展,久而久之會演變成結構型態的失衡,上次講到腰腹臀腿的結構失衡,今天則講講頸胸肩胛的「上交叉症候群」,這常是慢性肩頸痠痛的元兇。

人體的肌肉常是拮抗相對的組合,和中醫的陰陽平衡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因為姿勢不良造成一方過緊或是一方過於無力,結構就會逐漸偏斜失衡,衍生出許多的症狀。(見下圖)

上交叉症候群最常見症狀就是肩頸痠痛,長久外觀上也會有些特異改變,如:
烏龜頸(頸部過度前伸)
富貴包(頸胸椎後移脂肪堆積)
駝背圓肩
也可能引發頭痛、胸悶、上臂痠麻等症狀

無力的肌群唯有鍛鍊一途,過緊的肌群則需要延展。找回肌力平衡之後,你反反覆覆的肩頸痠痛才可能「根治」!

#上交叉症候群
#肩頸痠痛

中醫強調臟腑生理的平衡,其實除了五臟六腑,「肌肉結構」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今天來特別說一下下半身常見的「骨盆前傾」,也就是「腰腹臀腿」的肌力不平衡。正常的骨盆本來就有輕微的前傾,且在跑動的時候骨盆會自然的前傾後傾,但是在現代人久站久坐且又姿...
09/04/2024

中醫強調臟腑生理的平衡,其實除了五臟六腑,「肌肉結構」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今天來特別說一下下半身常見的「骨盆前傾」,也就是「腰腹臀腿」的肌力不平衡。

正常的骨盆本來就有輕微的前傾,且在跑動的時候骨盆會自然的前傾後傾,但是在現代人久站久坐且又姿勢不良下,經年累月造成關節活動度不佳、肌肉過緊或退化無力,然後逐漸演變成骨盆前傾角度過大的狀況。

🔻從側面來看,骨盆我用個簡易的倒三角形來表示🔻
骨盆前側的上方(腹肌群)無力、下方(髖屈肌群)過緊
骨盆後側的上方(豎脊肌)過緊、下方(臀肌群)無力

前後兩點肌力不平衡,一上一下,骨盆前傾就發生了。
這類人常見症狀如:

🔸假翹臀+凸肚子
🔸大腿前側壯壯的
🔸腰痛、臀痛、坐骨神經痛
🔸也可能續發膝蓋腳踝的不適

而長久下來局部氣血循環不良,痰濁瘀血積蓄,也容易造成各種內科狀況,如:
🔸脹氣便秘
🔸經痛、下腹水腫
🔸局部脂肪堆積肥胖,大肚子又久坐腹壓升高還可能引發食道逆流呢。

面對這種狀況可以怎麼處理?
首先「針灸」會是很好的武器:
🧘‍♀️過緊的肌肉我們以針灸鬆解,搭配自我拉筋延展
🏋️‍♂️無力的肌肉可以針灸刺激啟動,並搭配肌力的鍛鍊強化
再加上內服藥去促進下身循環、強化肌力、改善症狀

最後生活習慣一定要改變:不久坐,定時起身活動,座椅的高度要調整,讓膝蓋90度自然著地,並加上靠墊讓腰部有支撐。

不要輕忽骨盆前傾的狀況,不只是外觀不好看、或是腰酸背痛的小問題,脊椎長期如此也容易產生病變,不可小覷!

#骨盆前傾
#下交叉症候群

診間的乖乖被患者提醒了一下 「乖乖要放綠色的啦~」工程師患者解說了一下原來科學園區的機台如果沒事就是綠燈 亮紅燈就代表要一個頭兩個大了所以要放綠色乖乖不過我們不是工程師 只是台診間電腦也不是園區的機台沒有紅燈綠燈的問題用個紅色的乖乖應該⋯也...
12/03/2024

診間的乖乖被患者提醒了一下
「乖乖要放綠色的啦~」

工程師患者解說了一下
原來科學園區的機台如果沒事就是綠燈
亮紅燈就代表要一個頭兩個大了
所以要放綠色乖乖

不過我們不是工程師
只是台診間電腦也不是園區的機台
沒有紅燈綠燈的問題
用個紅色的乖乖應該⋯也可以吧⋯⋯

✦疫情後的月經失調✦👉案例:四十歲女性,自述兩年前注射疫苗後月經量減少,再過半年月經就不來了,婦產科檢查無異常,只好持續服用荷爾蒙以免太早更年期。👉案例:三十多歲女性,自述確診之後月經開始不規律,量時多時少,婦產科檢查無異常,還好過了三四個...
07/03/2024

✦疫情後的月經失調✦

👉案例:四十歲女性,自述兩年前注射疫苗後月經量減少,再過半年月經就不來了,婦產科檢查無異常,只好持續服用荷爾蒙以免太早更年期。

👉案例:三十多歲女性,自述確診之後月經開始不規律,量時多時少,婦產科檢查無異常,還好過了三四個月後突然恢復週期,只是經血量比以前少許多。

疫情這幾年的確遇到許多患者表達說:
原本規律的月經在經歷確診或是疫苗之後產生變化,有時是經量上的改變,有些則是週期的混亂。為此歐美針對新冠疫情間在確診或疫苗後發生的月經變化也做過一些研究統計,但真正的因果關係、機轉為何還是未知。

☯️以中醫觀點,外感(感冒)本來就有可能會影響婦科。

千年前的中醫經典【傷寒論】就紀載過生理期感冒引發月經異常的「熱入血室」,歷代婦科典籍也探討過如「經行發熱」、「經行外感」,也就是月經期間感冒、發燒的治療。

我認為感冒會影響婦科可能是因為:
🩸 經期時女生的氣血狀態較弱,正氣虛則邪氣可能深入下焦血分
🩸 外感會引起免疫反應(疫苗也會誘發免疫,所以可視為較輕的外感),免疫系統可能干擾了子宮內膜、卵巢排卵功能,甚至生殖內分泌更上游的下視丘腦垂體,而導致月經的改變
🧬也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本身感染的特性,是否攻擊了生殖內分泌任一環節

而中醫的治療上可以考慮
1️⃣外感餘邪的祛除
2️⃣子宮卵巢的調補
3️⃣「心腎-天癸-衝任」生殖內分泌軸的重建

♀️部分女性的月經改變會在三四個月內自然恢復,但少部分難以自癒的患者可以考慮中醫介入,來幫助身體回復既有的平衡。

♦️中醫怎麼治療感冒♦️經過了三年大疫,台灣的社會百工都發生不少變化,最近門診也默默發現,來看感冒的民眾增加不少!可能疫情時許多人嘗試過中醫治療,發現療效很不錯,培養出感冒看中醫的習慣。❓那中西醫看感冒差異在哪呢?一、感冒分型的方式西醫會以...
22/01/2024

♦️中醫怎麼治療感冒♦️

經過了三年大疫,台灣的社會百工都發生不少變化,最近門診也默默發現,來看感冒的民眾增加不少!可能疫情時許多人嘗試過中醫治療,發現療效很不錯,培養出感冒看中醫的習慣。

❓那中西醫看感冒差異在哪呢?

一、感冒分型的方式

西醫會以不同的致病原去區分感冒,所以你聽過流感病毒、腸病毒、RSV、黴漿菌等各種不同感冒的名稱。
中醫受限於當時科技水準,無法看到細菌病毒的存在,但通過觀察和治療經驗的歸納,演變出以「症狀類型」來區分各種類型的感冒。常見的類型有:

📍風寒感冒:頭痛、怕冷、肌肉酸痛、流鼻水等。
治療會以祛風散寒的溫性藥物促進排汗驅散風寒。

📍風熱感冒:發燒、頭脹痛、喉嚨痛、口出熱氣、鼻涕黃等。
治療以清涼宣散的藥物為主,若發炎現象較重,加入清熱化痰利咽的藥物。

📍涼燥感冒:多發生在秋季,咽癢乾咳、痰少、怕冷頭痛等。
考量大氣乾燥,此類型的感冒會選用較潤燥的感冒用藥。

📍濕熱感冒:除了感冒常見症狀外,常併見腸胃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痰和鼻涕也較黏稠量多。
此類型感冒會加入祛濕化痰藥物,有腸胃症狀的要顧護好脾胃。

📍體虛感冒:免疫力差、反覆感冒、一感冒要很久才會痊癒的人。
治療須「扶正」,增強機體抗病力來幫助痊癒。

二、注重「體質」

感染了同樣的感冒,體質不同的人症狀會有差異,疾病走向也會不同。
一般體質的人輕微感冒頭痛怕冷,發發汗睡個覺也就痊癒了;體虛的人可能感冒病程長,後續咳半個月都不會好;又如小孩子感冒化熱很快、前一天著涼掛鼻水隔天就發燒喉嚨痛;相較體虛的老人感冒可能不太會發燒,但就直接攻進臟腑。
所以中醫師看到一個感冒患者時,要判斷感冒的類型、患者的體質,依據此來選方用藥,甚至也能稍微預測之後走勢。

🔎有幾類人特別適合用中藥來治療感冒
➡️頻繁感冒身體較虛弱的人
➡️感冒後症狀拖很久的人,如久咳不癒、併發慢性鼻竇炎等
➡️西醫感冒藥藥物過敏者

尤其前二類患者體質上有所不足,免疫力、自我痊癒力較差,很需要扶強機體抗邪的能力,而這點就是中醫的強項了!

感冒本來就可以以中醫治療。
中醫不是只看慢性病,也不是療效緩慢藥性溫和,中藥可以很速效的,而且從古至今,中醫多少著作都在談外感、談瘟疫,我認為外感病(感冒)甚至可算是中醫師的主戰場呢!

#中醫治感冒
#解佩芬中醫師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

05/01/2024

窩得老天爺~最近感冒的人也太多了
門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突然大增
大家不想中獎就乖乖顧好身體
防疫三寶 (口罩 酒精 和肥皂) 再恭請出來吧

【我的頭髮變「短命」了】正常頭髮的壽命約2~5年,整個生長週期會歷經「生長期」、「衰退期」及「休止期」。📍生長期:90%頭髮是處於此期,髮根堅韌不易掉落,一個月約生長1公分📍衰退期:細胞停止生長準備凋亡📍休止期:在生長週期的最後2~3個月,...
19/12/2023

【我的頭髮變「短命」了】

正常頭髮的壽命約2~5年,整個生長週期會歷經「生長期」、「衰退期」及「休止期」。

📍生長期:90%頭髮是處於此期,髮根堅韌不易掉落,一個月約生長1公分
📍衰退期:細胞停止生長準備凋亡
📍休止期:在生長週期的最後2~3個月,這個時期的頭髮可能在洗頭、梳頭就會輕易脫落。

如果大量頭髮壽命縮短進入休止期,2~3個月內這些「待退」的頭髮就會掉落,這就是常聽到的「 #休止期落髮」。

頭髮生長與氣血息息相關,氣血虧虛、運行不暢、老化機能衰退(肝腎虧虛)都會與落髮、髮色、髮質有關。常碰到一些人用激烈節食或特殊飲食法減重,營養不足之下無法提供頭皮毛囊需要的養分,造成細胞提早凋亡,體重掉了,頭髮也跟著掉了。😱😱😱

而且在中醫來看,過激的飲食方式會損傷脾胃(脾虛)😵‍💫,脾是後天之本,消化吸收的功能變差了,氣血更難以恢復。

除了營養失調之外,有些人遇到生活上的狀況導致情緒、壓力爆表😡,改變了頭皮的內分泌,這也會造成大量頭髮進入休止期形成落髮,這種狀況比較接近中醫所謂的「氣鬱」或「肝火」。另外貧血、感冒發燒、代謝疾病、藥物等也是原因之一。

💡其實休止期落髮比起雄性禿痊癒的可能性更高,鑑於進入休止期的頭髮在兩三個月內都是會脫落的,治療起來不能心急,看到還在掉不要太焦慮(焦慮也會增加火氣唷!),至少給自己二到三個月時間,只要落髮量控制住且逐漸減少,身體調整好了,頭皮生機還在,就會看到許多新生頭髮長出,而且中藥補充營養刺激生髮的效果很不錯,甚至有些人長出新髮比以前還更烏黑呢!

#休止期落髮
#雅丰維心中醫

立冬剛過天氣轉涼了,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藥膳排骨開始人潮滿滿。台灣人的養生文化講究「 #藥食同源」,會在飲食當中帶入中醫的補養概念。但「補」這件事情可不簡單!儘管是坊間隨處可見的藥膳,也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冬季的養生藥膳多偏向🔥溫補🔥,這...
15/11/2023

立冬剛過天氣轉涼了,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藥膳排骨開始人潮滿滿。台灣人的養生文化講究「 #藥食同源」,會在飲食當中帶入中醫的補養概念。但「補」這件事情可不簡單!儘管是坊間隨處可見的藥膳,也有許多眉角要注意。

冬季的養生藥膳多偏向🔥溫補🔥,這些藥膳多半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並提供身體熱量營養,對於體質虛寒、營養缺乏、或是處在低溫北方的人自然是很合拍的。但現代人營養過剩的不少,台灣地處亞熱帶冬天不至於太寒冷,所以了解自己的體質和補湯的性質更顯得重要,以免越補越多毛病。這次就來整理幾個常見的冬季補湯吧!

1️⃣羊肉爐

🍖羊肉甘溫入脾腎,富含蛋白質、脂質、鈣鐵、維生素。
👩‍⚕️藥材多有當歸、川芎、黃耆、枸杞、桂枝、甘草等,這類藥材補氣血、溫通四肢,有些還會添加何首烏、補骨脂等補腎藥。
⚠️羊肉爐偏向溫補,適合氣血偏虛、體瘦、手腳冰冷的人食用。

2️⃣薑母鴨

🍖麻油爆炒老薑為底的湯頭性溫燥,老薑可中和鴨肉的寒涼,坊間流傳鴨肉有毒目前並無實證,而且鴨肉低油脂高蛋白,其實是很好蛋白質來源。
👩‍⚕️常見藥材有補氣血為主的當歸、川芎、熟地、黃耆、黨蔘,以及溫通的桂枝或溫腎的肉桂。
⚠️薑母鴨更為溫熱,虛寒怕冷者合適,但燥熱體質、或正在口破、喉嚨痛的人要先避免。

3️⃣麻油雞

⚠️與薑母鴨類似有麻油爆薑的基底,燥熱體質或正在發炎的人吃多容易上火;另外麻油雞會加入米酒,所以痛風、肝病、心血管疾病者要酌量。

‼️額外一提,麻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本身並不溫燥,但未精煉的麻油發煙點僅約180度,烹調時候的溫度需要注意。

4️⃣藥膳排骨

🍖排骨除了肉類富含的蛋白質脂質外,也有許多膠原蛋白,骨湯更有礦物質及脂溶性維生素。
👩‍⚕️藥膳排骨常見的藥材為十全大補湯,能補氣養血兼溫陽散寒。
👌藥膳排骨大部分體質都能服用,尤其生長發育的小朋友或是骨質退化的老人家都很適合。

秋燥來襲,中醫保養小訣竅!今年「秋燥」可謂來勢洶洶,大家有沒有覺得最近口乾舌燥、排便不順的狀況增加了呢?有些人會沒來由的乾咳,小朋友班上還呼朋引伴的流鼻血呢!當秋天來臨氣溫開始降低、空氣轉為乾燥,這種特殊的氣候稱之為「秋燥」。秋燥最常影響的...
07/11/2023

秋燥來襲,中醫保養小訣竅!

今年「秋燥」可謂來勢洶洶,大家有沒有覺得最近口乾舌燥、排便不順的狀況增加了呢?有些人會沒來由的乾咳,小朋友班上還呼朋引伴的流鼻血呢!

當秋天來臨氣溫開始降低、空氣轉為乾燥,這種特殊的氣候稱之為「秋燥」。秋燥最常影響的就是「肺」,自古中醫觀察到肺有「喜潤惡燥」的特點,這樣的氣候會讓呼吸道黏膜不舒服,另外與肺相表裡的「大腸」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秋燥傷肺常見的症狀可以看到有:

.咽喉乾癢咳嗽
.口乾舌燥
.皮膚乾燥
.大便乾、便秘
.鼻黏膜出血

*那麼秋燥的時節要怎麼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呢?

1.維持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夜晚才能好好養陰
2.日夜溫差大,多層次穿衣,冷氣只開上半夜
3.口乾舌燥、乾咳的人可多吃潤肺生津的食材,如: #百合木耳水梨 等
4.腸道乾燥便秘的人要多喝溫開水, #蜂蜜決明子桑葚 等可以潤腸通便
5.容易流鼻血的人, #蓮藕 是很好的涼血潤肺食材

++額外一題,許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會選擇在秋天作轉骨的調理,大自然的植物在秋天會落葉並把養份精華儲存起來,等待春天的再發芽,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從秋季開始注重養陰補腎,把握秋冬調養做好營養能量的儲備,等到春夏來臨就能迎接生長萌發的到來!

 #鼻竇炎鼻腔周圍的顱骨內共有四組鼻竇,鼻竇與鼻腔相通,當鼻竇黏膜產生化膿性炎症時則稱為鼻竇炎。鼻竇炎常是感冒、急性鼻炎繼發轉變而來,症狀以🤧鼻塞、膿涕為主,可能有🤒畏寒發熱,也會合併不同部位的😵‍💫頭痛、牙痛、眼窩疼痛等。如果病程超過三個...
21/09/2023

#鼻竇炎

鼻腔周圍的顱骨內共有四組鼻竇,鼻竇與鼻腔相通,當鼻竇黏膜產生化膿性炎症時則稱為鼻竇炎。
鼻竇炎常是感冒、急性鼻炎繼發轉變而來,症狀以🤧鼻塞、膿涕為主,可能有🤒畏寒發熱,也會合併不同部位的😵‍💫頭痛、牙痛、眼窩疼痛等。如果病程超過三個月以上,則為慢性鼻竇炎。

中醫也有鼻竇炎的記載,「鼻淵」「腦漏」「腦滲」描述與鼻竇炎類似,如《素問.氣厥論》:「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臨床上我常會問患者鼻涕的型態、顏色、氣味,通常黃綠色又有膿臭味,又整天鼻塞的人,大概就要考慮鼻竇炎的可能。

✅剛說鼻竇炎症狀以鼻塞和膿涕為主,所以中醫多視其為「風濕熱」之邪,通常會使用一些通竅發散的藥物如葛根湯、辛夷、白芷、石菖蒲等,搭配清熱利濕抗菌的藥物,如龍膽瀉肝湯、魚腥草、板藍根、金銀花等。

✅但久病的慢性鼻竇炎更混雜了正氣虧虛的體質,尤其多為🥱「脾肺氣虛」,甚至也可能帶「腎虛」,這也是為何某類患者以抗生素治療只能取效一時,卻反覆發作難以痊癒,這類患者的治療應該要扶強機體的自癒力才是。

鼻腔周圍也有許多的穴位,位置常常與鼻竇相疊,穴位乃氣血匯聚之所,所以可以用針灸作局部氣血的疏通,常見的搭配如:

💡印堂、迎香、鼻通,並加上扶正的合谷、足三里、太溪等。

一般民眾則可以雙手互搓至溫熱,摩擦按壓鼻腔周圍穴位的位置也能有溫通的效果喔!

#雅丰唯心中醫解佩芬中醫師
(圖片出處:yuki_acaraje/PIXTA)

Address

新竹縣

Opening Hours

Monday 09:30 - 12:30
Tuesday 13:00 - 17:00
17:30 - 21:00
Wednesday 09:30 - 12:30
Thursday 09:30 - 12:30
Friday 13:00 - 17:00
17:30 - 21:30
Saturday 09:30 - 12: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解佩芬 中醫師。診間聊聊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