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2025
現今世上什麼環境都能遇到PUA
PUA是無所不在的
讓我們先幫PUA(Pick-up Artist)下個定義:它指的是透過操弄和話術來「設計」他人的情緒,進而使自己得利的行為。
根據我的觀察,PUA大概會以這四種方式呈現:
.受害賣慘
.打擊信心
.販售焦慮
.捧高踩低
PUA影響的範圍包含了所有人際關係的領域,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稱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PUA就是人際江湖的各種殺招與心機。中招的人不見得會死,但會變得退縮與封閉。
小時候媽媽告訴你做人要善良,被PUA以後你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沒有媽媽。不僅是PUA你的人沒有,那些知道你入坑之後笑你傻、作壁上觀,或者跟著踩你一腳的人也同樣沒有。
有些雞湯書的作者會把這些受傷的經驗視為「長大」,告訴你世間不可盡信。其實不然,那更接近是一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對我們的心理健康與適應都有很大的影響。
PUA影響最大的是人的「自我敘事」,它會讓人扭曲自我,造成故事的不一致。原先以為的自己被操控者摧毀了,在邊界感被削弱的同時,他人的批評與「建議」更容易傷害我們的自我認同,造成惡性循環。
我們不僅會因為反覆的自我懷疑而變得憂鬱,也會質疑別人的善意,難以區分正常與異常的人際行為,更擔心自己再度被操弄。我們可能會開始戴著口罩上班、放大別人的一言一行、覺得自己被監視,或成為別人暗中討論的對象。
有人在感情裡被PUA後無法再開展下一段親密關係,有人在職場被PUA後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有人在家庭裡被PUA後內耗終身,有人在學校被PUA後不敢再去上學。
PUA可以被我們理解為霸凌的一種型式。操控者通常善於精微隱密地將它包裝成管教或領導風格的一部分,更有甚者,他們會躲在性別或社會議題的保護傘下,偽裝成受害者或先行者,從而獲取更多關注。
例如:「無辜」的銷售者、充滿「愛心」的志工、關懷弱勢的平權先鋒、故作無知的天真少女少男等等。
他們善用各種「人設」玩兩面手法,但實際接觸後才發現他們別有用心。或者說,他們一直在用對「人格面具」(persona)的過度認同來使自己毋須面對個人的陰影(shadow)。
出於種種原因,他們不尊重別人的自主性,也不覺得有必要尊重。他們的底層邏輯是:「別人就該跟我想得一樣,照我的價值觀去行動。」假如別人不這麼做,我就有權力藉由威逼利誘來改變他們。
周遭的人很清楚他們的「雙標」、不一致,但他們對此卻安之若素。
正如作者所說,他們追求的是「我好,你不好。」在我的經驗裡,這類人不會允許你對事件有不同的詮釋,並且樂於用各種手段孤立和打壓異己。
這是一本教你反制人性黑暗的技巧書,除了維護界線、建立自尊的基本功外,還要教你怎麼「回嘴」,怎麼讓他們自曝其短。
這世界還是善良的人居多,遺憾的是,善良不足以自保,而且善良的人通常習慣明哲保身,沒辦法給你直接的幫助。
鼓勵未曾受害的人讀這本書,了解一下前人踩過的坑;也鼓勵受害過的人讀這本書,知道要怎麼應對操控者的權謀。
人心險惡,但這本書可以讓你笑傲江湖。
#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反PUA生存指南
遠流粉絲團
🎈聽神話,學榮格~台灣神話史上最大的一次神明械鬥案,南鯤鯓代天府建廟傳說,【榮格觀點的臺灣神話:王爺大戰囝仔公】線上講座~
(報。名。請。見。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