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心應手傳統整復推拿

德心應手傳統整復推拿 獨特太極柔勁滲透手法,舒緩及改善人體的不適,達到全身均整柔和的狀態? 生活中的工作、運動、習慣姿勢,或多或少會使身體緊繃、僵硬、甚至失衡,建議每一周至兩周,找適合自己的師傅來紓解調理,否則日積月累,超過負荷的臨界點時,不舒服的情況就會出現。

各位舊雨新知:工作室新的放鬆神器到新進的這款十字型按摩器是高頻震動槍的加大升級版水平高頻震動&低衝擊地放鬆
18/07/2025

各位舊雨新知:
工作室新的放鬆神器到
新進的這款十字型按摩器
是高頻震動槍的加大升級版
水平高頻震動&低衝擊地放鬆

【抬手時會肩痛? 卡卡的?  傳說與這三條肌肉太緊有關?!】🤢你是否會發現為何會有一隻手抬起時,會感到卡卡、痛痛的呢? 你知道嗎~這通常是肩關節軌跡不正確的特徵喔~🕵️常見會導致這種肩關節軌跡錯誤問題,和肩膀上「這三條殺手級肌肉緊繃」有關!...
07/05/2025

【抬手時會肩痛? 卡卡的? 傳說與這三條肌肉太緊有關?!】

🤢你是否會發現為何會有一隻手抬起時,會感到卡卡、痛痛的呢? 你知道嗎~這通常是肩關節軌跡不正確的特徵喔~

🕵️常見會導致這種肩關節軌跡錯誤問題,和肩膀上「這三條殺手級肌肉緊繃」有關!

1️⃣鎖骨下肌緊繃:
鎖骨下肌位於鎖骨正下方,當這條肌肉過度緊繃/縮短時,會讓我們抬手時會合併的「鎖骨上提及旋轉動作受到限制」,這時肩膀負擔將變大而感到痠痛。
➡️自我放鬆方式參考底下留言影片

2️⃣胸小肌緊繃:
這條肌肉附著於肩胛骨前上方喙突上並藏於前胸深處中,長期圓肩容易造成胸小肌緊繃起來,會把肩胛骨限制於「前傾」這種錯誤位置,同時會抑制肩胛骨穩定能力,讓我們肩胛骨控制變差,而肩胛骨又扮演肩部關節面的角色,造成抬手時肩關節面軌跡改變(感到卡卡痛痛的)。
➡️自我放鬆方式參考底下留言影片

3️⃣棘下肌緊繃:
棘下肌位於肩部後方屬於外轉肌群,當這條肌肉過度緊繃時,除了會限制我們肩部內轉動作外,更重要的是,棘下肌太緊繃還可能將肩部的肱骨頭過度擠向前方,讓我們抬手時肩部卡住。

鎖骨下肌自我伸展(球放於鎖骨正下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6kqbH31kY
胸小肌自我伸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QH4fQwMSo&t=1s
棘下肌自我放鬆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jTdCYg8ds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初六開工大吉蛇年平安喜樂
03/02/2025

初六開工大吉
蛇年平安喜樂

【如何從膝蓋外型看穿為何妳常會膝蓋痛?】為何站太久、走太久會突然感到膝蓋不舒服呢? 為何我的膝蓋好像一直沒什麼力呢? 這很可能是你膝蓋上的肌筋膜處於不平衡狀態的緣故!而我們膝蓋不平衡的密碼大多藏在站立時的「膝蓋外型」中~請大家互相觀察看看,...
14/10/2024

【如何從膝蓋外型看穿為何妳常會膝蓋痛?】

為何站太久、走太久會突然感到膝蓋不舒服呢?
為何我的膝蓋好像一直沒什麼力呢?

這很可能是你膝蓋上的肌筋膜處於不平衡狀態的緣故!

而我們膝蓋不平衡的密碼大多藏在站立時的「膝蓋外型」中~

請大家互相觀察看看,靜止站姿下,你膝蓋的外型是哪一種呢?

1️⃣膝蓋彎曲型:
這樣的膝蓋外型的你,容易在站姿或走路時,過度壓力集中在髕骨或股四頭肌肌腱上,而引起前方的膝蓋不舒服或不好出力。這類膝蓋外型的人,通常主要限制膝蓋的外力來自於「膕旁肌」與「脛前肌」筋膜緊繃。
👉自我放鬆:「膕旁肌」與「脛前肌」筋膜

2️⃣膝蓋伸直型:
這樣的膝蓋外型的你,容易在站姿或走路時,容易過度壓迫前方的膝蓋以及過度拉扯膝蓋後的軟組織,也容易出現膝蓋突然使不上力的問題。而這類型的人,通常主要限制膝蓋的外力為「股四頭肌」與「小腿後側」肌筋膜緊繃的問題。
👉自我放鬆:「股四頭肌」與「小腿後側」筋膜

3️⃣大腿前傾型:
這樣的膝蓋外型的你,容易在站姿或走路時,容易過度壓迫前方的膝蓋或造成前腳掌壓力過大等問題。而這類型的人,通常主要限制膝蓋的外力為「股四頭肌」與「梨狀肌」筋膜緊繃的問題。
👉自我放鬆:「股四頭肌」與「梨狀肌」筋膜

#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你討厭平躺睡覺嗎? 解碼可能筋膜緊繃區域?! 】你是否總是無法維持平躺姿勢睡覺持續太長時間呢?  甚至你個人討厭平躺姿勢]睡覺呢? 👀🕵️假如你有以上困擾,這可能是反應你身體前側的筋膜可能有緊繃失衡現象唷!!💥通常無法維持平躺姿勢睡覺可能...
19/09/2024

【你討厭平躺睡覺嗎? 解碼可能筋膜緊繃區域?! 】

你是否總是無法維持平躺姿勢睡覺持續太長時間呢? 甚至你個人討厭平躺姿勢]睡覺呢? 👀
🕵️假如你有以上困擾,這可能是反應你身體前側的筋膜可能有緊繃失衡現象唷!!
💥通常無法維持平躺姿勢睡覺可能是在投射你以下這三處區域的筋膜有緊繃:
1️⃣脖子前側緊繃:
位於脖子前側的胸鎖乳突肌緊繃時,在平躺姿勢下,會引起脖子後側的肌群不自主用力,這種現象可能會讓我們在睡覺時覺得脖子不舒服或有僵硬感。

2️⃣前髖緊繃:
位於髖部前側的髖屈肌緊繃時,在平躺姿勢下,會造成骨盆前傾並帶動腰椎拱起,這時我們會感覺自己的腰明顯懸空,假如這種姿勢維持太久通常會感覺腰椎擠擠緊緊的,甚至感到腰痠。

3️⃣前胸緊繃:
前胸筋膜緊繃時,在平躺姿勢下,容易出現肩膀往天花板方向翹起的張力,這會讓我們睡覺時感覺肩膀或膏肓有負擔,甚至會感到痠痛。
假如你也是討厭平躺睡覺一份子,不妨試試睡前去放鬆伸展一下「脖子前側」、「髖部前側」與「胸部前側」吧!

◎ 脖子前側筋膜 自我伸展方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0yS_3wyQY
◎前髖 自我伸展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33xlZc5Fk
◎ 前胸自我伸展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QH4fQwMSo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如何上下樓梯才不傷膝蓋?】你是否發現自己上樓梯或下樓梯時,膝蓋感到很吃力呢? 😞🕵跟大家分享,該如何上下樓梯才比較能減輕膝蓋負擔的訣竅:◎🦵上樓梯訣竅:前方準備上樓的腳盡量控制「膝蓋不要超過腳趾」,如此才能降低膝蓋髕骨的壓迫力,同時在這樣...
10/07/2024

【如何上下樓梯才不傷膝蓋?】

你是否發現自己上樓梯或下樓梯時,膝蓋感到很吃力呢? 😞
🕵跟大家分享,該如何上下樓梯才比較能減輕膝蓋負擔的訣竅:
◎🦵上樓梯訣竅:
前方準備上樓的腳盡量控制「膝蓋不要超過腳趾」,如此才能降低膝蓋髕骨的壓迫力,同時在這樣的角度下更能使臀部來主導上樓梯時的發力,會讓我們上樓梯時更加輕鬆。
◎🦶下樓梯訣竅:
後方腳盡量控制「身體直立下緩緩微蹲(用臀部力量)」,前方準備下樓的腳可用「腳尖來著地」,運用這兩個訣竅能降低後側腳膝蓋的負擔,也能緩解前腳下樓梯時膝蓋的衝擊力。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一分鐘區分落枕是否為肌筋膜問題?】你平常也有遇到過落枕困擾嗎? 你知道嗎?🕵落枕問題可大可小,一般可能源於以下三種來源:1⃣輕度問題:  主要某處「肌筋膜緊繃 」 (一般都不是原來痛的位置)限制脖子動作有關,一般只要能找到是哪一條肌筋膜緊...
25/10/2023

【一分鐘區分落枕是否為肌筋膜問題?】

你平常也有遇到過落枕困擾嗎?
你知道嗎?

🕵落枕問題可大可小,一般可能源於以下三種來源:

1⃣輕度問題:
主要某處「肌筋膜緊繃 」 (一般都不是原來痛的位置)限制脖子動作有關,一般只要能找到是哪一條肌筋膜緊繃所致,就能輕鬆透過按摩放鬆來獲得舒緩。

2⃣中度問題:
主要與「脊椎某處關節卡住」有關,這通常需要找到受限的關節,進一步改善關節活動度。

3⃣重度問題:
主要與「頸椎椎間盤突出」有關,這類落枕通常預後較慢,需要尋求相關專業進一步處置。

👀在上述的常見落枕來源中,又以「肌筋膜緊繃 」 所致的落枕最為常見,今天教大家一個簡單篩檢自己的落枕是否和「肌筋膜緊繃 」 有關的實用小技巧!

🕵以脖子後仰會痛為例,我們可在脖子後仰過程,針對所有可能限制脖子後仰的肌筋膜進行「徒手力線縮短技巧」(參考中間圖),觀察疼痛變化:
✨狀況一✨當力線縮短後,疼痛能明顯消失
這意味落枕和「肌筋膜緊繃 」 有關,屬於輕度的落枕問題,只要放鬆回縮能緩解疼痛的肌筋膜,就能緩解落枕唷!

✨狀況二✨當力線縮短後,疼痛依然還在
這意味落枕是「肌筋膜緊繃 」無關,可能是關節卡住或椎間盤突出所致,屬於不太容易處理的落枕問題,不是單純按摩伸展就能緩解的落枕!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想放鬆頑強肩頸僵硬,一定要矯正這三種骨盆歪斜?!】面對「頑強的肩頸僵硬」你都想著怎樣放鬆呢?大家第一時間心中的答案是「用力按摩肩膀、伸展肩膀、對肩膀刮痧…」😤👉你可曾想過,「頑強的肩頸僵硬」其實不是「緊繃」,而是「肩膀一直在出力」!!😳「...
26/06/2023

【想放鬆頑強肩頸僵硬,一定要矯正這三種骨盆歪斜?!】

面對「頑強的肩頸僵硬」你都想著怎樣放鬆呢?

大家第一時間心中的答案是「用力按摩肩膀、伸展肩膀、對肩膀刮痧…」😤

👉你可曾想過,「頑強的肩頸僵硬」其實不是「緊繃」,而是「肩膀一直在出力」!!😳

「一直在出力」的肩膀當然沒那麼容易放鬆,焦點應放在如何才能讓「肩膀不要一直在出力」上。

🕵先前的圖文曾分享過,「肩膀一直在出力」會和「肩膀聳肩」與「肩膀前突」有關,而今天要跟大家解密,造成肩膀聳肩與前突的根源常和以下三種骨盆歪斜有關,以造成「右肩頸僵硬」為例:

▶「骨盆向右轉」
當骨盆向右轉時,上半身為了讓原本朝向右側的視線,能重新朝向正前方,常會採取「右肩前突」方式進行代償,這時肩膀的肌群就會被迫一直出力。

▶「左骨盆前傾」
當左骨盆前傾時,身體為了將原本過度在前方的重心(因骨盆前傾),能重新重心向後取得平衡,常會採取上背向後駝背/後傾「合併右肩前突」方式進行代償,這時肩膀的肌群也會被迫一直出力。

▶「骨盆不等高」
當骨盆左右不等高時,身體為了將原本過度傾向某一側的重心(因骨盆不等高),能重新重心朝另一側取得平衡,常會肋骨側傾「合併肩膀聳肩」方式進行代償,這時肩膀的肌群同樣會被迫一直出力。

💥骨架代償機制複雜又有趣,往往我們眼前看到症狀位置,不是真正問題所在,根源可能藏在骨架另一頭!💥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教室

【你手腕向外轉會不舒服嗎?解密可以按摩位置?! 】你是否有發現不知哪天開始,手腕向外轉動(朝拇指側),會感到手腕卡卡不舒服?🤢甚至撐地板時,手腕也會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有這種生活上的特徵可能是反應你的手臂上有筋膜張力不平衡的現象!💥剖析「手腕...
24/05/2023

【你手腕向外轉會不舒服嗎?解密可以按摩位置?! 】

你是否有發現不知哪天開始,手腕向外轉動(朝拇指側),會感到手腕卡卡不舒服?🤢

甚至撐地板時,手腕也會感到不舒服😖

如果你有這種生活上的特徵可能是反應你的手臂上有筋膜張力不平衡的現象!

💥剖析「手腕向外轉動」背後可能的力學失衡:

🕵這可能是因為「前臂前側旋前肌群緊繃」(右圖)所致,包含旋前圓肌與旋前方肌,當「前臂前側旋前肌群緊繃」時,會讓前臂(朝大拇指側)向外打開(旋後動作)角度受限,造成「過度依賴手腕向外轉動來補償前臂角度不足」,如此將增加手腕關節負擔!

🕵這種問題大多可能起因於我們生活上不好的姿勢習慣「圓肩駝背」以及長時間採取「手心朝下的手部姿勢」工作有很大關係,長期下來可能就會造成前臂肌肉不平衡,增加手腕的負擔!

你手腕轉動時會不太舒服嗎?不妨可以多放鬆「前臂旋前肌群」!!

🔓定點按壓「旋前圓肌」:
先找到手肘內側骨突點,進一步往下兩指幅再往內兩指幅找到旋前圓肌中心處,可沿著手肘內側骨突點至旋前圓肌中心點所形成的斜向虛線(右圖)依序定點按壓,每個痠痛點按壓20-30秒。

🔓定點按壓「旋前方肌」:
分別從拇指側手腕處出發往前臂外側骨頭處(橈骨)向上定點按壓約3個指服的按壓範圍,再從小拇指側手腕處出發往前臂內側骨頭處(尺骨)向上定點按壓約3個指服的按壓範圍,每個痠痛點按壓20-30秒。

#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你躺著是何腳板姿勢 ? 預測你哪腳容易坐骨神經痛?! 】🕵你有察覺自己在躺平睡覺時,是否有一隻腳的「腳板特別向外打開」呢?小心這隻腳可能未來容易坐骨神經痛或膝蓋痛找上門唷!!💥當躺著時,有一側「腳板特別向外打開」時,這意味著你該側腳以下肌...
10/05/2023

【你躺著是何腳板姿勢 ? 預測你哪腳容易坐骨神經痛?! 】

🕵你有察覺自己在躺平睡覺時,是否有一隻腳的「腳板特別向外打開」呢?

小心這隻腳可能未來容易坐骨神經痛或膝蓋痛找上門唷!!

💥當躺著時,有一側「腳板特別向外打開」時,這意味著你該側腳以下肌群可能太緊了:

1⃣「梨狀肌群緊繃」: 因坐骨神經常會穿過梨狀肌中間或旁邊(左圖),當該肌群緊繃時,就可能會壓壓迫到坐骨神經,造成整隻腿後側疼痛。

2⃣ 「闊筋膜張肌緊繃」: 因闊筋膜張肌所延伸的髂脛束會連結到膝蓋,當該肌群緊繃時,就可能造成在走路時會摩擦膝蓋,導致膝蓋疼痛。

💥趕快留意你躺平睡覺時,腳板是什麼姿勢呢?

🌕「左腳板較打開」的朋友:
當你左腳板會打開超過30度以上,意味著你左腳的「梨狀肌群」與「闊筋膜張肌」可能較緊繃,未來左腳容易發生坐骨神經痛與膝蓋痛。

🌕「右腳板較打開」的朋友:
當你右腳板會打開超過30度以上,意味著你右腳的「梨狀肌群」與「闊筋膜張肌」可能較緊繃,未來右腳容易發生坐骨神經痛與膝蓋痛。

🌑「雙腳板都較打開」的朋友:
當你兩隻腳板會打開超過30度以上,意味著你兩隻腳的「梨狀肌群」與「闊筋膜張肌」可能較緊繃,未來兩隻腳都容易發生坐骨神經痛與膝蓋痛。

🫵你腳板有以上現象嗎?! 那平時把放鬆「梨狀肌群」與「闊筋膜張肌」來作為自己的力學保養菜單吧!

梨狀肌自我伸展運動(30秒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F5FOmZAg4

闊筋膜張肌自我放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J3WRsIqJg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兩腳歪歪的(不筆直)竟然和屁股太翹有關?!】🦵你很在意自己的腳看起來歪歪的,不夠筆直嗎? 這可能和「屁股太翹」或「腰太凹陷」的體態外型唷!!😱 如果先暫不考慮膝蓋或足部有其它變形的話,會讓我們的腳逐漸看起來歪歪的,背後兇手就是…🔥「骨盆前...
29/03/2023

【兩腳歪歪的(不筆直)竟然和屁股太翹有關?!】

🦵你很在意自己的腳看起來歪歪的,不夠筆直嗎?

這可能和「屁股太翹」或「腰太凹陷」的體態外型唷!!😱

如果先暫不考慮膝蓋或足部有其它變形的話,會讓我們的腳逐漸看起來歪歪的,背後兇手就是…🔥「骨盆前傾」🔥。

🕵你是否發覺自己有一個明顯的翹臀呢? 或腰椎曲度特別大呢? 這些都可能是典型骨盆前傾的外型特徵。

🥺屁股太翹的人:
這類型的朋友通常會合併有一個較明顯的腰椎曲度(中圖),尤其在平躺在較硬的地板時,可明顯感覺到腰部懸空,而該姿勢屬於骨盆前傾,骨盆前傾姿勢對帶動髖關節面(髖臼窩)向後移動,這會牽動股骨頸將整隻腿卡在「內轉姿勢」,這除了外型上開起來腿會歪歪的樣子以外,更容易增加膝蓋磨損的機會,這類朋友可能容易發現自己膝蓋的聲響會特別明顯。

(註: 膝蓋有聲音大多是一種正常現象,多為關節空氣擠壓聲或肌腱滑過骨頭的聲音)

😀正常屁股的人:
這類型的朋友有適度的腰部曲線,但於平躺時不會感到腰部有明顯懸空感覺,該姿勢屬於相對骨盆位置較理想,這也能讓髖關節面(髖臼窩)維持在適中位置,自然我們雙腿也相較能維持在正常排列上。

👉除了骨盆前傾會造成腿呈現內轉式的歪斜外,其它骨盆歪斜方向,也會讓我們身體各部位骨架與體態發生連鎖性的歪斜!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一側臀部不會發力? 這可能是因骨盆扭轉了?!】你健身運動時,是否常會發覺一側的臀部總是吃不到力或沒有出力的感覺呢?🏋這很有可能和臀肌所附著的「骨盆出現扭轉」有關!!☠️「臀肌」可以說是下肢力量的心臟🫀角色,當臀部無法正常出力時,生活中就可...
23/03/2023

【一側臀部不會發力? 這可能是因骨盆扭轉了?!】

你健身運動時,是否常會發覺一側的臀部總是吃不到力或沒有出力的感覺呢?🏋

這很有可能和臀肌所附著的「骨盆出現扭轉」有關!!☠️

「臀肌」可以說是下肢力量的心臟🫀角色,當臀部無法正常出力時,生活中就可能會發生「上樓梯時,膝蓋特別吃力🦵」,「走路時,腳特別容易變緊🚶」! 那為何臀部會突然不會正確出力呢?
這背後原因有很多種,其中「骨盆扭轉」是相當常見的原因之一。

🕵當「骨盆位置正確」:
臀大肌與臀中肌的肌肉長度相對正常,這些臀部肌群比較能正常發力。

🕵當「骨盆右扭轉」:
此時,左臀大肌與臀中肌的肌肉長度會發生改變,使左側臀部肌群力量會被抑制,而無法正常發力。
👉建議: 伸展右側髖內收肌、左側髖外轉肌群,參考影片:

髖外轉肌群伸展(影片針對右腳)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iL19XaxMmP4

🕵當「骨盆左扭轉」:
此時,右臀大肌與臀中肌的肌肉長度會發生改變,則會使右側臀部肌群力量會被抑制,而無法正常發力。
👉建議: 伸展左側髖內收肌、右側髖外轉肌群,參考影片:

髖內收肌群伸展(影片針對右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s9RF_GQ

⚡除了骨盆位置改變會影響臀部肌群發力外,其它全身各部位骨架歪斜都會影響全身各處的肌群力量被抑制,如要優化肌肉力量表現,不能忽視骨架是否處於合理位置唷!!⚡

資料來源: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Address

國興街56號
Zhubei
302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2:00
Tuesday 10:00 - 22:00
Wednesday 10:00 - 22:00
Thursday 10:00 - 22:00
Friday 10:00 - 22:00
Saturday 10:00 - 22:00
Sunday 10:00 - 22:00

Telephone

+886930968215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德心應手傳統整復推拿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