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Medical Service, 經國路168號, Taoyüan.

過去一直在白色巨塔幫助病人的我
總覺得很少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感受

然而隨著我生命中的體驗變多
漸漸地我開始感悟到
用心生活 擁抱健康 快樂自然俯拾即是
於是在2024年的春天 我也開始記錄起自己的生活與職涯
---------------------
敏盛綜合醫院高壓氧暨傷口治療中心主任
敏盛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敏盛綜合醫院再生治療暨疼痛中心主治醫師

運動醫學/骨科醫療/再生醫學/高壓氧治療/專業傷口照護

💉不用超音波導引,打關節就不準嗎?骨科醫師這樣說很多人會問:「醫師,不用超音波導引就會打針打不準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是:不一定。許多資深骨科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與對人體構造的熟悉,的確只用觸診與解剖定位,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完成...
07/11/2025

💉不用超音波導引,打關節就不準嗎?骨科醫師這樣說

很多人會問:「醫師,不用超音波導引就會打針打不準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是:不一定。

許多資深骨科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與對人體構造的熟悉,的確只用觸診與解剖定位,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完成注射治療這就好比說老工匠不靠尺,也能雕出完美的線條。
不過,隨著醫學影像技術進步,我們多了一雙「可以透視的眼睛」—— 超音波導引。

超音波導引治療不是要完全取代經驗,而是把經驗變得更可視化、更安全。在診療的過程中,我們能從畫面即時看到針尖進入的角度與深度,避開血管、神經,確認藥液是否真正抵達病灶。

而對一些結構較深、空間狹窄或病灶位置不明確的部位(例如髖關節、滑囊炎、肌腱附著點發炎),這項技術更能大幅提升治療精準度。

因此,不用超音波導引並不代表醫師不專業,也不表示治療就無效。只是有了超音波導引,醫師能更確定局部治療的位置、病人能更放心,風險更低、效果更穩。

甚至在有些情況下,我們甚至能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原本以為是關節問題,其實是鄰近肌腱或滑囊的發炎,如此可以讓診斷更明確、治療更對位。

對我來說,超音波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聽診器」,放在診間就像讓醫師的雙手多了一雙透明的眼睛,注射治療不只是「把針打進去」,而是「讓治療效果確實發揮出來」。

此外,超音波檢查有影像呈現的「便利性」與「再現性」,在治療前或治療後回診時,醫師都可以在診間透過超音波讓患者即時看到病灶的位置與影像學變化,這樣可以讓患者對治療更瞭解也更放心。

超音波導引注射絕非只是醫師炫技,而是一種讓醫師多信心、也讓病患多安心的治療選擇。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超音波
#增生療法

03/11/2025

🦴 預防骨質疏鬆,從日常就能開始做起!

想保護骨骼健康,兩件事最關鍵:飲食 和 運動。
🍽️飲食方面:記得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他命D,能幫助骨骼維持密度與強度。
🏋️ 運動方面:重量訓練或阻力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方式之一。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骨密度狀況,建議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DEXA),比一般腳跟檢測更精準,也能更早發現骨質流失的問題。

骨頭是沉默的器官,不會喊痛,等到摔倒骨折才知道太遲。
現在就開始行動,讓骨本跟著年齡一起增值吧✨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骨質疏鬆
#預防勝於治療

這次林醫師又應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邀請,參與“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的醫護站工作任務。很幸運且順利地,這次賽事我們沒有遇到需要醫療後送的個案。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從事運動賽事醫療支援,其實除了在賽場上評估治療受傷的運動員,駐場支援...
26/09/2025

這次林醫師又應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邀請,參與“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的醫護站工作任務。很幸運且順利地,這次賽事我們沒有遇到需要醫療後送的個案。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從事運動賽事醫療支援,其實除了在賽場上評估治療受傷的運動員,駐場支援的醫護同仁還要事先上課以了解該專項運動的比賽規則(例如:非經裁判同意,否則醫護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場中造成比賽中斷),免得我們看到運動員受傷,求好心切地衝上去想幫忙,卻違反規則導致運動員扣分或甚至失格了!

# 駐場醫師的角色與職責
🥊賽前工作
• 醫療檢查:確認選手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參賽!
• 與裁判及工作人員溝通:了解比賽流程、場地動線,以利緊急時快速介入。
🏈賽中角色
• 即時傷害評估:當選手遭對手擊傷(例如:被擊中頭頸部選手)或自己不慎受傷時,能快速判斷選手傷勢是否能繼續比賽。
• 急救處置:處理常見傷害如流鼻血、擦挫傷等,必要時需聯繫進一步醫療資源(後送處理)。
⚽️常見處置情境
• 頭部被擊中後:評估意識狀況與腦震盪症狀,做出是否能留在賽場中的建議。
•傷口出血:即時止血、包紮,讓選手能繼續完成比賽。
•四肢扭傷或骨折之疑慮:固定患部,判斷是否需儘速送醫。
🏸賽後任務
• 傷害記錄:詳實紀錄選手受傷情況,提供教練與隊醫後續追蹤。
• 醫療回報:比賽結束後需提供主辦單位傷害統計與醫療處理報告。

#台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運動
#跆拳道

💭除了開刀,我們還有別的治療選擇嗎?「醫生說我膝蓋退化嚴重,建議換人工關節,但我真的好怕開刀。」「腰椎突出壓到神經,骨科醫師建議手術,可是我才 50 歲,不想這麼快就開刀。」這是很多中年或銀髮族長輩常有的糾結與掙扎。我們常遇到這樣的病人:骨...
02/09/2025

💭除了開刀,我們還有別的治療選擇嗎?

「醫生說我膝蓋退化嚴重,建議換人工關節,但我真的好怕開刀。」
「腰椎突出壓到神經,骨科醫師建議手術,可是我才 50 歲,不想這麼快就開刀。」

這是很多中年或銀髮族長輩常有的糾結與掙扎。
我們常遇到這樣的病人:骨科確實判斷手術是最徹底的治療方式,但患者擔心恢復期長、副作用風險大,都想知道「能不能先不開刀?」

以目前的醫療來說,有些疼痛治療方式確實可以延緩甚至避免手術:
• 增生療法(PRP、羊膜萃取物):利用局部注射生長因子,幫助受損的關節或韌帶組織進行修復。
• 神經阻斷或高頻熱凝治療:降低因退化或局部壓迫引起的神經性疼痛,改善脊椎或肢體的活動度。
• 藥物與復健(運動)整合治療:藥物控制發炎,同時搭配漸進式運動訓練,能讓關節重新「活起來」。

不過,還是要叮嚀大家以下的重要觀念:
• 若已有關節嚴重變形僵硬 (例如膝關節軟骨磨損殆盡、已無間隙導致關節卡死) 或功能明顯喪失(例如脊髓神經受壓迫以致大小便失禁),手術仍是必要選擇。
• 疼痛治療並不是在變「魔法」,而目的是爭取時間、減少疼痛,幫助你延緩開刀時機或術後生活品質更好。

👉 最後的溫馨小提醒:開刀手術不是唯一的治療選項,疼痛治療的重要理念是能讓我們在面對疼痛困擾時,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去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X 光沒問題,為什麼還是痛?腰酸背痛好多年,去骨科拍了 X 光,醫生卻說「骨頭看起來沒問題」,最後只拿到止痛藥,卻還是每天痛到影響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疼痛不只有「骨頭壞掉」一個原因。影像檢查只能看到結構性的問題(骨折、嚴重退化、椎間...
31/08/2025

🗯️X 光沒問題,為什麼還是痛?

腰酸背痛好多年,去骨科拍了 X 光,醫生卻說「骨頭看起來沒問題」,最後只拿到止痛藥,卻還是每天痛到影響生活。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疼痛不只有「骨頭壞掉」一個原因。影像檢查只能看到結構性的問題(骨折、嚴重退化、椎間盤突出),但很多慢性疼痛其實來自:
• 肌肉與筋膜緊繃 → 影像看不到,但會造成長期僵硬與疼痛。
• 神經敏感化 → 神經被長期刺激後變得「過度靈敏」,就算骨頭正常,仍然感覺到強烈疼痛。
• 慢性發炎反應 → 關節或軟組織持續低度發炎,影像不一定能顯示。

這時候,運動醫學專科醫師或是疼痛專科醫師能幫上忙。
透過問診與功能性檢查,找到影像以外的疼痛來源,並提供:
• 神經阻斷術或增生注射治療,降低神經敏感。
• 物理治療與復健,改善肌肉與筋膜的緊繃。
• 藥物與非藥物策略,幫助控制慢性發炎。

👉 換句話說,「X光影像沒問題 」不等於「疼痛找不到原因」。

Address

經國路168號
Taoyüan
16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