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2024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收到各種訊息,但為什麼有些人卻會相信假消息呢?研究顯示,重複的陳述會增加熟悉感,讓人們錯誤地認為這些訊息更真實。這種「習慣化傾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誤導我們。
例如,許多長者或其家人常常會聽到某種保健品或偏方能治療特定疾病的說法。這些訊息因為被多次提及,可能讓人覺得可信,但實際上,缺乏科學證據的資訊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這對年長者和他們的家屬來說尤其重要。
面對這些假消息,最好的做法是仔細查證,並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建議。與其說「這個保健品能讓你恢復健康」,不如確認「醫生建議透過均衡飲食和定期運動來維持健康」,這樣可以避免誤信無效的療法。
讓我們一起提高警覺,抵抗假消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假消息 #心理學 #資訊素養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04.html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04.html
生活中會接收很多訊息,然而人的大腦會傾向接收「重複的話」。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坦(Cass R. Sunstein)、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塔莉.沙羅特(Tali Sharot)於《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一書中,深入研究...